1樓:文化曉談
古琴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有著許多傳說和故事。而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琴,比較普遍的說法是號鍾、繞樑、綠綺、焦尾,有關它們的故事傳說主要與齊桓公、楚莊王、司馬相如和蔡邕有關。單單從琴的名稱看來,都別有一番風味。
第一是楚莊王是繞樑名琴,該琴音的特點就是餘音不斷,很容易讓人陶醉其中。這把繞樑琴據說是他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楚莊王得到後視若珍寶,甚至有著連續七天因沉迷音律而荒廢朝政的經歷。最後在王妃的勸說下,楚莊王為了江山社稷,忍痛摧毀了這把繞樑琴,它的故事也因此拉下來帷幕,很是讓人惋惜。
第二是齊國通曉音律的齊桓公,很是珍愛這個具有巨集亮琴音,名為號鐘的周代名琴。據說伯牙曾經彈奏過號鐘琴,該琴的琴聲特點是巨集亮有力,如鐘聲般激盪人心,號角長鳴。在此琴流傳到齊桓公手中時,他很是喜愛珍重,便在親自彈奏號鐘琴時,命令侍者敲牛角和唱歌助興,在多種樂器的共同作用下,演奏出了震撼人心的悲涼琴聲旋律,很是感人。
第三是司馬相如的綠綺琴,在其為樑王作如玉賦後,樑王作為回禮所得。司馬相如一直以詩賦絕佳而聞名,當時的樑王慕名而來,邀請司馬相如為他作賦,於是便有了詞藻華麗寓意深遠的「如玉賦」,樑王得此賦後非常高興,便賜予了司馬相如綠綺琴。在司馬相如爐火純青的琴藝下,綠綺琴的絕妙之處被其淋漓盡致的演繹,成為千古流芳的佳話。
第四是東漢**家蔡邕的焦尾琴,與其它幾個不同的是,這把琴由蔡邕親手製作而成,因在製作時琴尾留有焦痕而得名。傳說蔡邕在得到一塊聲色異常的梧桐木後,利用此木製成了具有特殊悅耳音色的七絃琴,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焦尾琴。
2樓:小蘭說的那些事
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上到君王,下到百姓,都以聽琴為雅。在眾多琴中,以四大名琴最為出名,它們不僅是上好的琴,而且它們背後還有著有趣的故事,這四大名琴分別是號鍾、繞樑、綠綺和焦尾。
齊恆公用號鍾奏出讓侍者流淚的悲涼之曲
號鍾是從周代就流傳的一把名琴,相傳,著名的琴家伯牙也曾彈奏過號鍾。後來,改朝換代,號鍾也在不同人之間易手。最後,它到了齊恆公的那裡。
齊恆公除了在政事的處理上頗有才能,也精通音律。得此好琴,齊恆公馬上讓部下敲牛角,他自己就演奏號鍾,在一番演奏中,旁邊兩位侍者被感動得哭起來。
楚莊王沉迷於繞樑之音不可自拔,最後毀掉了繞樑
繞樑是一位名叫華元的人送給楚莊王的禮物,楚莊王得到了繞樑之後,天天彈奏繞樑,沉迷在繞樑的琴聲之中。楚莊王在**的世界不可自拔,甚至為了聽**,一個星期都沒有上朝。看到這種情況,王妃樊姬對楚莊王進行了規勸,還舉出許多亡國之君的例子來。
楚莊王認為王妃說的對,但他知道自己無法舍掉繞樑。於是,他讓人毀掉了繞樑。
司馬相如用綠綺彈奏《鳳求凰》成功追到卓文君,傳為佳話
司馬相如是漢代有名的才子,可是在沒有成名之前,司馬相如也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有一次,相如給樑王寫了一篇賦,樑王就送了綠綺給相如。相如非常喜歡,經常演奏綠綺。
一天,相如在卓王孫家做客,眾人起鬨讓他彈奏綠綺。相如早知卓王孫中女兒卓文君的名聲,對其很仰慕,於是就彈奏了《鳳求凰》。卓文君聽到了之後,聽懂了琴意,連夜到了相如的家裡,兩人結為了夫妻。
焦尾是蔡邕用搶救的梧桐木製作的名琴
蔡邕生於東漢,他喜歡音律,是當時著名的**家。有一次,在亡命江湖途中,他看到火裡面一塊梧桐木正在燃燒,他就將梧桐木搶救了出來。後來,他用這塊木頭做了一把七絃琴,聲音非常動聽。
於是,就將這把琴取名為焦尾。
3樓:小小凸凸
我國古代四大名琴是指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它們都能讓人彈出與眾不同的琴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故事情節。
4樓:不會飛的肥豬
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大名琴的背後都有一段傳奇故事。
5樓:科普小星球
我國古代的四大古琴是號鍾、繞樑、綠綺、焦尾。背後的故事是這四大古琴來自於歷史名人: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焦尾琴是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它的起源是什麼?
6樓:業餘歷史迷
事後蔡邕雖然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了道歉,此外亦有多位士大夫為其求情,但是司徒王允始終認為蔡邕是亂臣賊子。最後蔡邕就此在牢房中殞命,而待他去世之後司徒王允反倒開始覺得後悔,但是為時晚矣。
7樓:花禪酒仙
起源是一顆梧桐木,因為鳳凰停靠而梧桐木上而有靈氣,鳳凰飛走後梧桐木有部分被燒焦,後人拿來做成琴就是著名的焦尾琴。
8樓:布達拉宮大飯店
焦尾琴是由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家蔡邕製作成的。傳說是蔡邕在隱居時候,用青銅木當柴火,青銅木沒燒完,他就根據青銅木長短製作了一把琴,琴音也非常好聽。
9樓:君君別熬夜
這是東漢著名文學家、**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他在逃命途中,在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根據木料特性做成七絃琴,以為木頭有燒焦的痕跡,剛好在琴尾,就取名為"焦尾"
我國四大民間故事是哪4個故事?
10樓:鶴舞風來
我國的四大民間故事是什麼?
11樓:森海和你
分別是《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四大民間故事。
1、牛郎織女
牛郎跟老牛相依為命,一天,織女下凡在河裡洗澡,靈性的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服,織女做了牛郎的妻子。不料天帝派人押解織女迴天庭。
老牛斷了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去追,王母拔下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銀河。牛郎織女遙遙相望,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彩橋,王母娘娘只得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
2、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範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後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並在那裡蓋了孟姜女廟。
3、梁山伯與祝英臺
祝英臺女扮**去書院求學,遇梁山伯,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臺女兒身,英臺接到家信促其速歸,將白玉扇墜請師母轉交山伯,作信物。
山伯知情後,趕去祝家,英臺已許配給馬文才,她至死不從,山伯氣急病亡。馬家來娶親,英臺渾身縞素,經山伯墓前,梁祝化為蝴蝶。
4、白蛇傳
南宋紹興年間,一蛇妖化作女子白素貞,在杭州西湖邂逅許仙,同舟避雨,一見鍾情,白蛇後嫁與他。婚後,經歷諸多是非,白娘子屢現怪異,許不能堪。高僧法海贈許一缽盂,令罩其妻。
顯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法海永鎮蛇妖於雷鋒塔中。
牛郎與織女的悽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孟姜女的傳說起源於《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莊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樑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樑、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誌》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又增加了英臺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1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四大民間故事是指: 牛郎織女 孟姜女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臺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民間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等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牛郎織女的傳說始於《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
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樑(注:橋)以渡織女也。
」故事已初步形成,並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孟姜女的傳說起源於《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後來加上《檀弓》的「齊莊公襲莒於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
「齊杞梁殖戰死,其妻哭於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築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範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樑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樑、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誌》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又增加了英臺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琴是哪,中國古代的四大名琴是哪四個
七七的小店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 號鍾 楚莊王的 繞樑 司馬相如的 綠綺 和蔡邕的 焦尾 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 四大名琴 詳細介紹 1 號鍾 號鍾 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 號鍾 琴。後來 號鍾 傳到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
我國古代的四大名硯是什麼
嚳驢 即端硯 歙硯 洮硯和澄泥硯,為我國傳統的四大優質名硯。1.端硯 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東郊的端溪,世稱端硯為 群硯之首 其材料取於廣東肇慶高要縣東南端溪之爛河山 又稱斧柯山 因其 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 且有不損毫,宜發墨的特點。自唐代問世以來,便頗受文人學...
中國的四大名硯是什麼,我國古代的四大名硯是什麼?
端硯 歙硯 洮河硯 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其中以端硯為諸硯之首。端硯,始於唐代,盛於宋。端石出產於廣東省高要縣和肇慶市一帶,其顏色以紫色為主調 分為青紫 紅紫十多種 另有灰色 青黑色 青色和綠色等。其主要特點是石紋豐富,有青花紋 硯面上帶有青黑色花紋 硃砂釘 如堅硬的紅色釘頭般的斑點 五彩釘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