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諸將中,被朱元璋譽為「與日月同輝,功貫古今第一」的是誰,最終結局如何

時間 2022-01-05 23:05:03

1樓:

這個被朱元璋譽為「與日月同輝,功貫古今第一」的將軍是開國元勳徐達,徐達最後是病死的。徐達參加朱元璋的起義軍是淮西24將之一,他被朱元璋稱為開國第一功臣,是明朝的六位開國封王之一,並且排名第一。

徐達的出身很一般,他就出生在普通的農民家庭,不一般的是徐達從小性格就很勇敢剛毅,徐達在22歲的時候就參加了當時郭子興和朱元璋的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在加入起義軍之後,作戰非常勇猛,才能迅速凸顯出來。在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決戰,徐達立下了大功。

在那之後徐達帶領部隊繼續為朱元璋平定天下作戰。後來朱元璋封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作為徐達的副將,帶領25萬大軍進行北伐,為了驅逐大元的殘餘勢力。當時所用的口號就就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說法。

一路上勢如破竹,最終包圍元朝的京城大都,元朝滅亡。在那之後,元朝雖然滅亡了,但是蒙古的殘軍仍在不停地襲擊明朝的邊界。

當時元朝的大將王保保還擁有很大勢力,部下號稱十萬,駐紮在太原。徐達在晚上帶領奇兵夜襲王保保的軍營,身先士卒打敗王保保。在那之後,徐達並沒有直接回到京城,又奉命帶領個將軍遠征邊疆,一直等了三年才回到京城。

後來,在洪武17年,徐達背後生了背疽,在第二年病情加重去世,徐達的葬禮很是隆重,朱元璋親自參加,把他封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列為中山王。徐達一生有勇有謀,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朱元璋譽為明朝的萬里長城,他能夠安撫士兵,能夠和部下一起同甘共苦,手下的士兵都非常尊敬他,並且更能約束好部隊的紀律,沒有造成兵禍,很有大將之風。

2樓:翰林學庫

明朝開國功臣的排名,最權威的當然是朱元璋欽定的功臣排名了,這個史書中還真有記載。

根據《明史·太祖本紀二》的記載,洪武「二年春正月乙巳,立功臣廟於雞籠山。」朱元璋在開國後的第二年,專門為功臣設立了廟宇,而廟宇中的功臣座次,當然就是朱元璋給這些開國功臣的排名了。

《明史·志第二十六·功臣廟》中記載了功臣的座次情況,「論次功臣二十有一人,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由此可知,朱元璋欽定的開國功臣共有二十一人。

正殿: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寧河武順王鄧愈、東甌襄武王湯和、黔寧昭靖王沐英。

西序:越國武莊公胡大海、樑國公趙德勝、巢國武壯公華高、虢國忠烈公俞通海、江國襄烈公吳良、安國忠烈公曹良臣、黔國威毅公吳復、燕山忠愍侯孫興祖。

東序:郢國公馮國用、西海武壯公耿再成、濟國公丁德興、蔡國忠毅公張德勝、海國襄毅公吳楨、蘄國武義公康茂才、東海郡公茅成。

《明史·太祖本紀二》中記載,洪武三年,朱元璋再次加封功臣,「進李善長韓國公,徐達魏國公,封李文忠曹國公,馮勝宋國公,鄧愈衛國公,常遇春子茂鄭國公,湯和等侯者二十八人。」

明朝開國後,最早封公爵的有六人,由此,有了明朝開國六元勳之說。即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遇春(由其子常茂襲得爵位)。

以上都是以明朝廷官方認可的功勳人員排名,其他還有很多非官方認可的排名,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舉報/反饋

3樓:築夢

徐達,洪武十七年,徐達病逝,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傷,追封為中山王,朱元璋對諸將說:領命即出,成功即歸,不卑不亢,不戀美色,不貪珠寶,忠正剛毅,與日月同輝,只有大將軍徐達一人,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4樓:霜降

徐達,字天德,唯一得善終的開國武將

5樓:學良

當然是被譽為萬里長城的大明第一名將徐達,最終老年,由於自己的女兒已經嫁給了當時的朱棣,在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怕自己百年以後,這種關係會威脅到,皇太孫朱允炆的皇位,所以臨死前賜徐達燒鵝和酒,此時徐達背有毒瘡,所以吃了這些東西過後,不就毒瘡**,一命嗚呼了

6樓:渠安晏

應該是徐達。最終被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燒死。

7樓:

徐達,裝傻一輩子,最後病逝,得了善終

8樓:春風吹萬物

徐達,洪武十七年(2023年)病逝

9樓:車先生

xu da hong.兩位開國大將。

10樓:

一般這種人的下場度不會很好的,除非懂得試試而退,明哲保身可能還好點。

11樓:風雪浴花

「領命即出,成功即歸,不卑不亢,不戀美色,不貪珠寶,忠正剛毅,與日月同輝,只有大將軍徐達一人,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最後還是死了

12樓:這名字好記哦

徐達病逝,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傷,並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朱元璋曾對諸將說:「領命即出,成功即歸,不卑不亢,不戀美色,不貪珠寶,忠正剛毅,與日月同輝,只有大將軍徐達一人,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13樓:文獻資料庫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擊敗陳友諒、張士誠後,於公元2023年,在南京正式稱帝,建立明朝,年號洪武。當時的朱元璋手下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有李善長、劉伯溫,武有常遇春、徐達、李文忠、傅友德、湯和、鄧愈、馮勝等。

在這些武將中,臨沂澄海動漫玩具城的常遇春勇冠三軍,自稱帶兵十萬即可橫行天下,故被人稱為「常十萬」。可惜常遇春與徐達攻取元大都(今北京)後,便於洪武二年(2023年)英年早逝。後來,常遇春還被朱元璋譽為「天下第一奇男子」。

徐達則被朱元璋視為開國第一功臣,他與常遇春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赫赫戰功。常遇春早逝後,徐達繼續率領明軍在北方與北元殘餘勢力進行著攻防。

洪武十七年(2023年),徐達病逝,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傷,並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朱元璋曾對諸將說:「領命即出,成功即歸,不卑不亢,不戀美色,不貪珠寶,忠正剛毅,與日月同輝,只有大將軍徐達一人,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明朝功勞最大開國將領是誰,他的結果如何呢?

14樓:匿名使用者

提起明朝的那些開國將領們,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達、常遇春以及藍玉。與這些人比起來,傅友德相對沒那麼出名,但他卻是朱元璋親口認定的明朝功勞最大的開國將領,在《明史》第一百二十九卷中,就有記載朱元璋對傅友德的評價:「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

朱元璋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傅友德的表現確實非常亮眼,從元至正二十一年(2023年)君臣相遇開始,傅友德就為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也讓自己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絕世名將。

傅友德家中世代務農,家中本來就不甚富裕,等到元朝末年時,更是在元朝官吏的逼迫下生計都已經艱難,於是他很自然地加入了紅巾軍起義的浪潮中,開始了自己轟轟烈烈的造反事業。

傅友德一開始是跟隨在陳友諒身邊,由於對陳友諒殺害舊主擅自稱帝的行為不滿,於是就在2023年投了朱元璋。在見到朱元璋的時候,傅友德發自內心地感慨:「這就是真正值得我去追隨作戰的人啊!

」朱元璋見到傅友德,也下意識認定這個小兵與眾不同,於是將他提撥為將領,正式開啟了傅友德的開掛人生。

朱元璋的眼光並沒有錯,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兵,在此後的征戰歲月中,給了他莫大的驚喜。在擊破陳友諒、張士誠的戰役中,傅友德都發揮了莫大的作用,在大明建國以後,傅友德更是率軍西伐巴蜀、北征大漠,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徹底平定了大理,為大明帝國的統一立下赫赫功勳。

洪武三年,傅友德由於立有「席捲天下之大功」,被封為潁川侯,賜免死鐵券,子孫世襲。這也就意味著,傅友德哪怕是犯下了死罪,憑藉著免死鐵券也能夠活命,而且只要他不造反,那麼只要大明朝還在,他的後人就永遠會是大明朝的侯爺,永遠能夠享受富貴的生活。

然而那只是理論上的狀態,事實上等到天下完全平定了以後,傅友德就開始面臨危機了,什麼「免死鐵券、子孫世襲」之類的承諾,已經無法發揮出任何的作用,皇帝的忌憚之心,遠遠比這些虛幻而美好的承諾來得更加強大,傅友德最終的死法相當悲涼。

洪武二十七年(2023年),朱元璋召開了一次盛大的宴會,邀請文武百官都來出席,在走入宮門的時候,朱元璋注意到自己的一個親軍佩劍卻沒有佩戴劍囊,心中很是不悅,但卻並沒有發作。

在宴會進行過程中,大家本來都非常開心地在那裡喝酒,朱元璋忽然對傅友德說:「你兒子的劍法也太好了吧!」原來那個沒有佩戴劍囊的親軍,正是傅友德的兒子傅讓,而朱元璋這麼說,大概就是為了敲打一下傅友德,意思就是說我給你們的,我隨時都可以拿回來。

傅友德也聽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於是立刻起身告罪,只是心中卻也開始煩悶,面前雖然有珍饈萬千,卻也是難以下筷,這又給了朱元璋敲打他的藉口,說他父子二人都「不敬」,一番批評後更是將借題發揮給詮釋到了極致,說:「你現在就去把你那兩個大不敬的兒子的首級給拿過來!」

傅友德立刻起身離開,不一會兒就帶著自己兩個兒子的人頭回到宴席,朱元璋很震驚地問:「這是你親兒子啊,你怎麼如此忍心呢?」傅友德將兒子人頭扔到他面前,說:

「你處心積慮,不就是為了想要拿走我們父子的人頭嗎?」說完就自刎而亡,朱元璋隨後將傅友德一家全部流放雲南與遼東。

15樓:小張遊戲快報

明朝功勞最大開國將領是徐達,因為朱元璋擔心他的兵權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賜死徐達。

16樓:我是知心小姐姐

是傅友德,結果很悽慘,被朱元璋逼著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自己隨後自刎,之後所有家人被流放。

17樓:詞顧北

在明史記載中,朱元璋認為傅友德功勞最大。忽悠的為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一傅友德家全部被流放到了雲南和遼東。

明朝16位帝王中,論政績能排名前三的都是誰?

18樓:藍山

不考慮開國時軍功的因素

朱棣(編永樂大典、下西洋、遷都、削藩)

朱元璋(制定官制、制定軍制、制定…)

朱佑樘(我認同所說的中興明朝就是他,看看之前的皇帝英宗代宗憲宗,之後的皇帝武宗世宗穆宗,明朝還能延續那麼長時間就是因為弘治十八年的統治很好,具體功績主要是平息亂政,整肅朝綱)

19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位:朱棣,年號:永樂,廟號:明成祖/明太宗,明朝第三位皇帝

第二位:朱元璋,年號:洪武,廟號:明太祖,明朝開國皇帝

第三位:朱佑樘,年號:弘治,廟號:明孝宗,明朝第九位皇帝

20樓:天網撒魚

明朝皇帝第一的當屬朱元璋,都知道。看他是明太祖,第二的是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還有一個叫朱厚照。都是很影響力。

21樓:駒瑛

第一是開國朱元璋,其次當屬永樂帝朱隸,第三名並列的幾個不好評。

22樓:匿名使用者

朱元璋,朱隸,朱佑樘,這三位

明朝跟隨朱元璋的開國大將有誰得了善終?

23樓:匿名使用者

朱元璋開國功臣中少有的善終者——常遇春 常遇春自從2023年追隨朱元璋,參加採石磯渡江戰役,到2023年奪取元上都開平,暴卒於柳河川為止,十四年戎馬生涯,轉戰南北,可以說無役不從,戰無不勝。常遇春「為人沉鷙果敢」①,被譽為當時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負地說:

「我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萬」。他不僅有勇,而且也有智謀,常常以智取勝。或者設伏,使用疑兵;或者聲東擊西,出敵不備。

在歷次戰役中都不乏其例。比如2023年七月,常遇春率兵攻衢州,元將宋伯顏不花悉力守備,常遇春使用各種攻城器具,仍久攻不下,乃以奇兵出其不意,挖穴道進入南門甕城,毀敵所架炮,又策動元將張斌約降,內外夾擊,乃奪得衢州。再比如,2023年五月,常遇春與徐達一起攻破了陳友諒的樅陽水寨,陳友諒率大軍前來報復,四處揚言要攻取安慶。

常遇春經過分析,認為其中有詐,這是陳友諒要奪取安慶附近的池州,是聲東擊西之計。同徐達商議後,決定將計就計,設伏誘敵,陳友諒果然中計,腹背受敵之下大敗而逃。這都是常遇春以智謀取勝的典型戰例。

所以史書上說,常遇春「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克敵制勝之方皆中節度」①。

常遇春「愛撫士卒」,「每與敵戰,出則當先,退則殿後,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②。這是自古名將幾乎所共有的一個優點。與此相應就是兵有紀律,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不擾民。

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這同他出身農家有關,也是朱元璋在開拓事業中一貫嚴格要求的。常遇春與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議,免收百姓給軍隊交納的糧草——寨糧,朱元璋採納了這個建議,注重發展屯田事業,以解決軍隊的糧餉,從而減輕了佔領地區百姓的沉重負擔。

在和同僚之間的關係上,常遇春處理得也比較好,在作戰中能夠節制諸將又能虛心與諸將研究對策,集思廣益。他身為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一起征戰,非常尊重小他兩歲的徐達,謙遜地「奉節制,進止赴期不敢爽毫髮,大將軍雅敬愛之」①,始終無小間。當時,徐達、常遇春兩員大將並稱,「一時名將稱徐、常」。

一個以謀略持重著稱;一個以勇猛果敢聞名。朱元璋很會用將,以徐達為正,常遇春為副,用其所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也特別愛重,認為常遇春的功勳「雖古名將,未有過之」②。常遇春也善於處理同主子的關係。

2023年二月,當常遇春率軍征服江西上流未附郡縣班師之後,朱元璋對常遇春「頒賞賜勞」,特意表彰他「勤勞於外,南平諸郡,兵不失律,民無所擾」的功勞。常遇春對答頗為得體,他說,這是「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③。貌似寬厚心實險狠的朱元璋自然最愛聽這樣的話了。

常遇春忠於朱元璋,大有功於朱元璋。四十歲暴卒于軍中,功成名就,是朱元璋開國功臣中少有的善終者。

明朝開國皇帝小名是什麼,明朝開國皇帝是誰?

小名就叫重八,長大還叫重八。有身份了改名元璋 鵝鵝鵝呃呃 朱元璋的小名?好像是叫朱重八吧!以前看過歷史題材,好像是叫這個!明朝開國皇帝是誰? 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 1328年10月21日 1398年6月24日 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幼時甚貧困,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究竟是否回族,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回族人麼

認為朱元璋是回族人的學者,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這三個原因是否站得住腳?陳梧桐先生認為,目前一些認定朱元璋是回族的論說都是站不住腳的。第一,有人認為朱元璋相貌像是回族。據瞭解,流傳至今的朱元璋畫像有多種不同的版本,這些畫像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相貌端正,和藹慈祥,那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皇家標準像,與...

明朝的開國皇帝是誰,唐宋元明清的開國皇帝分別是誰?

老史的辦公文件 明朝開國皇帝是朱元璋。簡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1328年 1398年6月24日 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 元至正四年 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 至正十六年 被部下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