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1-14 01:50:03

1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天子已經沒有什麼能力,但是為了怕被人冠叛臣、造反之名,而興兵討伐。

因此,將天子弄到自己身邊,表面上在別人看來,自己是天子的臣子,實際上,自己的威信以征服天子,所以,長期以天子的口氣發號施令,如果別人不聽,那就是謀反,可以名正言順的誅殺。

不知道這樣說,樓主是否清楚呢?

為什麼曹操會這樣做呢?當時也是因為有董卓等人的制約,如果冒失稱帝,很可能被別的諸侯聯手誅殺。。。

2樓:

曹操自己是說「奉天子以令諸侯」

只不過劉備他們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就說成「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就曾挾天子以令諸侯.意思是,表面上打著勤王的名義,行使君主的權利.後來引申為那些權臣掌控國家的大權,做一些利於自己的壞事!

4樓:匿名使用者

指當年曹操,挾持天子(漢獻帝),來命令各路諸候

5樓:曉夢和蝴蝶

控制著沒有實權的皇帝,自己掌握實權,掌控著大臣們

6樓:

指的是 把 天子也就是皇帝 軟禁在自己身邊 用皇帝的嘴說自己的話 命令皇帝 釋出指令 也可以自己寫聖旨 來命令各地 諸侯

皇帝的小命握在手裡的感覺 嘿嘿

7樓:

挾持著天子,來號令諸侯做事。

8樓:匿名使用者

挾:挾制,用強力逼迫就範。諸侯:古代帝王統治下的列國君主的統稱,後也指割據稱雄的軍閥。挾制皇帝,借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重權威者的名義,發號施令。

詞 目 挾天子以令諸侯

發 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釋 義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出 處 《後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獻帝春秋曰:袁紹叛卒詣公雲:「田豐使紹早襲許,若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公乃解繡圍。】

曹操就高明多了,曹操他不換皇帝,他利用這個現成的皇帝,而且把這個皇帝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利用皇帝這張牌來號令天下、號召諸侯,這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這個說法是可以討論的,曹操本人和曹操集團的人從來沒有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何去何從》一集中, 易中天先生告訴我們,曹操的謀士毛玠曾經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曹操採納了謀士毛玠的建議,並予以實施。也就是說,曹操的路線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那麼,「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說法是人家說曹操的,比方說諸葛亮就說過這個話,他的說法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意思一樣的。也就是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話是曹操的敵人說他的,敵人的話不怎麼靠得住吧!那麼「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沒有人說過呢?

有,誰呢?袁紹的謀士沮授,叫做「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說這個皇帝現在是個廢物啊,這麼一個廢物你把他接到我們這兒來幹什麼呢?你是朝拜他呢還是不朝拜他呢?

你是請示他呢還是不請示他呢?那你肯定要朝拜、要請示,我現在把他弄來以後大事小事我都要跟皇帝請示,皇帝萬一意見和我們不一樣怎麼辦呢?我是聽他的呢還是不聽他的呢?

我聽他的顯得我們沒分量,我不聽他的我不又是違法嗎?算了算了。袁紹怎麼想呢?

袁紹一想,這現任皇帝那是董卓扶起來的,而且董卓要廢立皇帝的時候我袁紹是不幹的,我現在又去尊奉他,我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嗎?當然我現在又不可能把我主張的那個皇帝再扶起來,那個已經被董卓**了,拉倒吧。那麼這個事情袁紹一猶豫,曹操就搶先了一步。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漢獻帝在董卓死後,歷盡千辛萬苦,又回到了當時的首都洛陽。這時的洛陽已經是一片廢墟,破敗不堪,在洛陽,皇帝和百官的飲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這一訊息後,果斷地採納謀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議,想方設法把皇帝從洛陽接到了自己的根據地許縣

請問「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什麼意思?

9樓:匿名使用者

挾:挾制,用強力逼迫就範。諸侯:古代帝王統治下的列國君主的統稱,後也指割據稱雄的軍閥。挾制皇帝,借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重權威者的名義,發號施令。

詞 目 挾天子以令諸侯

發 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釋 義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出 處 《後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獻帝春秋曰:袁紹叛卒詣公雲:「田豐使紹早襲許,若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公乃解繡圍。】

曹操就高明多了,曹操他不換皇帝,他利用這個現成的皇帝,而且把這個皇帝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利用皇帝這張牌來號令天下、號召諸侯,這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這個說法是可以討論的,曹操本人和曹操集團的人從來沒有說過「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何去何從》一集中, 易中天先生告訴我們,曹操的謀士毛玠曾經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曹操採納了謀士毛玠的建議,並予以實施。也就是說,曹操的路線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那麼,「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說法是人家說曹操的,比方說諸葛亮就說過這個話,他的說法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意思一樣的。也就是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話是曹操的敵人說他的,敵人的話不怎麼靠得住吧!那麼「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沒有人說過呢?

有,誰呢?袁紹的謀士沮授,叫做「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說這個皇帝現在是個廢物啊,這麼一個廢物你把他接到我們這兒來幹什麼呢?你是朝拜他呢還是不朝拜他呢?

你是請示他呢還是不請示他呢?那你肯定要朝拜、要請示,我現在把他弄來以後大事小事我都要跟皇帝請示,皇帝萬一意見和我們不一樣怎麼辦呢?我是聽他的呢還是不聽他的呢?

我聽他的顯得我們沒分量,我不聽他的我不又是違法嗎?算了算了。袁紹怎麼想呢?

袁紹一想,這現任皇帝那是董卓扶起來的,而且董卓要廢立皇帝的時候我袁紹是不幹的,我現在又去尊奉他,我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嗎?當然我現在又不可能把我主張的那個皇帝再扶起來,那個已經被董卓**了,拉倒吧。那麼這個事情袁紹一猶豫,曹操就搶先了一步。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漢獻帝在董卓死後,歷盡千辛萬苦,又回到了當時的首都洛陽。這時的洛陽已經是一片廢墟,破敗不堪,在洛陽,皇帝和百官的飲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這一訊息後,果斷地採納謀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議,想方設法把皇帝從洛陽接到了自己的根據地許縣

"挾天子以令諸侯"什麼意思?

10樓:小談說劇

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拼音: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引證解釋: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譯文:如今曹操已經擁有百萬將士,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這樣的情況沒有人可以和曹操爭鋒。

語法:複句式;作謂語、定語、分句;現多含貶義。

11樓:匿名使用者

假借天子之名來操縱其他臣子。

**《三國演義》中,提到曹操把皇帝遷到許縣後,大權獨攬,要「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歷史上的曹操他的真實想法是這樣嗎?

我們現在也無法確切地知道曹操本人當時的想法,但是可以肯定一點,曹操的智囊團是主張奉天子的,其中最具有代表行的人物就是曹操的謀士荀彧。曹操前期五大謀士:荀彧、郭嘉、荀攸、賈詡、程昱,第一個就是荀彧。

荀彧跟曹操也有一番對話,荀彧他談到這樣兩個觀點,他說第一點,當今之世,維護漢室、保衛皇帝就是一面正義的旗幟。第二點,將軍您一貫正義,董卓造亂的時候,是將軍您最先舉起了正義的旗幟,叫首倡義兵;關東聯軍停滯不前的時候,是將軍您最先出兵去攻打董卓;皇上顛沛流離的時候,是將軍您派去了使節;皇帝回到洛陽的時候,是將軍您把他接到了富庶的許縣,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將軍您一貫就是維護王室、維護皇帝的,您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皇帝的身上。

那麼這個時候你應該趁這個機會趕緊把迎奉天子這件事情完成,如果等到將來我們這個國家真的四分五裂,天底下的人都有了諸侯割據一方的心思的時候,那就為時太晚了。

因此,荀彧向曹操提出了三大綱領:奉主上以從民望,秉至公以服雄傑,扶弘義以至英俊。什麼意思呢?

就是尊奉天子以順從民意,大公無私以降服諸侯,弘揚正義以招攬英雄。荀彧說,尊奉天子以順從民意這是最大的趨勢,他稱之為大順;大公無私以降服諸侯這是最大的策略,他稱之為大略;弘揚正義以招攬英雄這是最大的道德,他稱之為大德。大順至尊,大略至公,大德至義,有此三大,將軍您一定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即便有人出來跟您作對那也只能是螳臂當車、小醜跳樑,成不了氣候。

12樓:

曹操挾持了漢獻帝,然後自己有什麼命令,就以皇帝的名義釋出出去,在當時那個混亂的時候,以皇帝的名義下達命令效果當然不同, 正統。

摘 要:東漢末年,曹操利用袁紹的失誤,搶先奉迎漢獻帝於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曹操正確運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實力,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和統一北中國創造了一些良好的政治、外交條件.

與此同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負面影響也日漸增長,限制了曹操集團的發展,曹操也逐漸放棄了這一策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人謀"的重要表現與結果,其作用的發揮取決於曹操的個人素質與曹操集團的綜合實力.

13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把皇上挾持在自己身邊

依靠皇上的勢力來命令其他人

說白了這樣的皇上就是傀儡

真正發號施令的是挾持他的人

東漢末年曹操平定黃巾之亂時就這麼幹過,從而為今後的基業奠定了基礎

14樓:衛同方

挾持皇帝,以皇帝的名義向大臣和諸侯發號施令(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15樓:

簡單的說,就是挾持皇帝。

打著皇帝的旗號要你歸順,你不歸,我就討伐你,說你亂世賊子,而且每一次出兵曹操都是「正當理由」。

起初一開始曹操並不是想這麼做,他只是見在董卓控制下的漢天子劉協可憐,把他接見到自己的宮中,可是荀彧一番話讓曹操動了野心:迎天子而令諸侯。

這些歸附曹操的人都是歸漢的,曹操到死都稱呼自己為漢臣,孫權曾獻陰計讓曹操自立為王,索性曹操明辨是非,不然就會和袁術一樣的下場。

曹操是對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前一句是後來人評判的,後一句則是當時曹操的計策,確切用意,只是由於對手的詆譭和後來人對曹操的不認可而衍生出來的!是後者,原話是初平三年 192 曹操的謀士毛玠向曹操提出的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 這是曹操版的 隆中對 直譯起來的意思是說 通過尊奉天子來號令那些不服從朝廷的臣子。這兩句話雖然表...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因何沒有漢臣反對他

說到 三國演義 這無疑是一本極其優秀的曠世鉅著。可需要指出的是,演義畢竟只是演義,它看似曲折精彩的故事情節,卻不代表最真實的歷史事件。甚至因為 尊劉反曹 的思想傾向,曹劉兩國而遭到了頗為嚴重的貶損,許多英雄人物也脫離了其原本的精神面貌。就拿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件事來說,其實存在一個很明顯的漏洞。...

挾天子以令諸侯例子還有哪些,歷史上著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例子有哪些

齊桓公稱霸 齊桓公稱霸,講的是齊桓公在位期間,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 一 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於前681年在甄 今山東鄄城 召集宋 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他先是與鄰國修好,歸還給以前侵佔魯國的棠 潛兩邑,讓魯國作為南邊的屏障 歸還以前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