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在西方人眼裡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時間 2022-02-11 00:30:04

1樓:馮煙雲煙

眾所周知,無論學術界還是民間,對於明清印象都有很大的爭議,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然而讓人奇怪的是,西方學者眼裡的明清(中晚期),卻近乎一面倒的捧明貶清,是因為清朝時中國社會的確退步了,還是存在其他客觀原因?

自16世紀以來,歐洲傳教士開始較大規模的進入中國,在他們的筆下,對明朝幾乎是全面稱讚,在建築、造船、農業、印刷、手工業規模和技術等諸多方面,都讓歐洲人驚歎不已。比如手工業規模上,「僅在常州城及附屬廣大地區,就有20萬臺織布機」,別說是當時歐洲人了,即便後來的康乾盛世,也達不到這一規模。

我想中國是舉世無雙的,這裡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描述的國家我想在明朝就實現了。

2023年,著名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後來他在《中國扎記》中描述了明朝物產豐富,百姓衣著華麗,行為舉止彬彬有禮,精神面貌上表現出自信等。更為重要的是,利瑪竇認為明朝就是《理想國》,這是歐洲人對明朝的至高評價。

然而,西方學者對清朝的評價,卻呈現出另一個極端,尤其是英國使者馬嘎爾尼訪華筆記,揭開了大清帝國身上偽裝的華麗外衣。

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這是西方學者的親身經歷,他們所記載的內容,更具有說服力。18世紀歐洲的「清朝熱」,很多屬於臆想,很難讓人信服。

顯然,西方學者對明清的評價,差距非常的大,可謂是一個極端。為何出現這一現象,是清軍入關之後,中國果真退步了,還是另有原因?其實,從史料上看,兼而有之或許更準確。

第一,17世紀的歐洲,自身問題非常多,更沒有確立主宰世界的自信,能夠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其他文明。2023年左右的歐洲,已經主宰了世界,認為歐洲人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其他文明都不足一談。所以,歐洲人褒明貶清,和歐洲人的實力變化有關。

第二,無論是利瑪竇還是馬嘎爾尼,都只能管中窺豹,並不能完全反應明清。比如利瑪竇筆下的明朝,在京師、東部沿海城市,固然繁榮發達,但在中西部地區,卻可能極為貧困。與之相同,馬嘎爾尼看待清朝時,也存在這一問題。

第三,從社會文明和進步角度來看,清朝的確導致了中國的退步。其實,從史料中不難看出,清朝建立之後,科技進步、學術文化、社會等方面陷入了一定程度的「退化」。在世界進步、中國退步的情況下,中國和世界的差距進一步加大。

或許,明朝時的中國,和歐洲幾乎處於差不多的水平,但清朝的中國沒有什麼進步,乃至出現了「退化」,而歐洲卻日新月異,兩相對比之下,所以馬嘎爾尼和此後西方學者的筆下,才出現了另一個極端的中國。

讓人遺憾的是,一直領先了世界2000餘年的中國,卻在最後一個王朝,被曾經茹毛飲血的「蠻夷」給徹底超越了。不僅如此,這一超越還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至今回想起來依然痛徹心扉。

中國落後的罪過,肯定不能完全打在清朝身上,但清朝肯定要負主要責任。然而,如今一波又一波的清宮劇,對清朝皇帝的各種英明演繹,卻又彷彿要證明一件事:中國天生就該落後西方。

邏輯很簡單,清朝皇帝如此英明之下,中國還落後西方,就是說明中國落後存在必然性。

2樓:閆小六說娛樂

因為這兩個朝代之間的政治制度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而且兩個朝代的當政者是由不同的民族來控制的,文化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明朝朱棣的時候還有朱元璋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實力都是非常強盛的,也是非常的厲害的,然後到了清朝之後,我們國家是比較落後的,正所謂歷史上所說,落後就要捱打,進步才能立足,所以我們清朝和明朝才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明清官服形制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明清兩朝服制之間的不同

春秋時期 這個時期已有織帛 制裘 縫紉等出現。奴隸主 貴族已開始講究服裝的精美。衣著在當時已有原始的等級劃分。衣著以冠 帶 衣 履四種服飾配套穿用。男女衣著通用,上為衣下為裙,也有衣和裳相連的深衣,其製造特點寬鬆肥大。漢代 養蠶的產生,以及染織工藝和刺繡工藝的發明,推動了服裝 服飾的變化。絲織物已有...

李照清是什麼朝代的,唐宋元明清之前是什麼朝代?

魅力北極光 李清照 1084 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 今屬濟南 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李清照她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

如何評價秦漢兩朝,秦漢兩朝統治者對孔子的學說持怎樣不同的態度?為什麼會採取不同的態度?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首次實行了郡縣制,並影響中國幾千年的行政體制。漢朝是吸取了秦朝短命的教訓,在恢復國力的同時,用儒家思想來統治人民,也奠定了今後幾千年來的思想工作問題。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從漢朝開始,中國人開始有了民族認同感,開始承認我們這個民族是漢族!在秦漢時期,與匈奴戰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