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們約定好了兄終弟及,在司馬懿的耳濡目染下,都知道如何處理權力爭奪。
2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目標是相同的,而且在利益上也沒有任何的衝突等等所造成的結果。
3樓:三棵樹
因為司馬懿在發動政變之後,不久就去世了,當時曹魏反對司馬家的人很多,局面十分不樂觀,因此兄弟兩人必須團結,此外來自蜀國跟吳國的壓力,不得不導致兩兄弟團結。
司馬家的兩兄弟司馬師和司馬昭,在權力面前為何沒有反目成仇?
4樓:好好壇
三國時期,群雄四起競相逐鹿,爭霸中原,最後僅剩魏、蜀、吳三家獨大,各佔一方成鼎力趨勢。三足鼎立形式持續近六十餘年,曹操號稱一代梟雄,挾天子以令諸侯多年,致死也並未登上帝王寶座。他所建立的曹魏政權,權傾朝野,雖是丞相之位,但所下命令已經一言九鼎,與皇帝無異。
他死後,曹丕繼位,曹操有軍功傍身,政權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所謂槍桿子底下出政權,即使名不正言不順也無人敢有異議。可是,曹丕和他父親不一樣,他什麼都沒有,就連他的爵位是世襲來的,天生底氣不足,如果還是在丞相位置不足以立軍威,所以他選擇更進一步,逼迫劉協讓位,登上皇帝寶座。
至此漢朝徹底滅亡,曹操父子僅兩代人便打下曹魏江山。三國之中,曹魏的勢力最大,在大家都想當然地以為魏會一統天下之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司馬家族殺死大將軍曹爽,掌握了政權。雖然沒達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勢,但在魏國內部已經一手遮天。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家族的後代。曹操在位時他的兒子們為了世襲的爵位互相殘殺,爭得你死我活,那麼同為獨攬大權的司馬家族為何沒出現兄弟間因為世襲互相反目呢?他們是如何做到在權利面前兄友弟恭的呢?
其實這其中是有幾個關鍵的因素所影響的。
首先,這倆人根本不在一個段位上,也就是說倆人的能力相差甚遠。如果司馬師是王者級別,那麼司馬昭頂多算個青銅。兩兄弟相差三歲,但是在為人處事上,司馬師明顯更勝一籌,老辣許多。
早在司馬懿在世時,司馬師就已經和夏侯玄同掌皇城禁軍了,年輕有為,可以說是位少年英雄。而此時的司馬昭可以說就是司馬師的一個小跟班,雖然也立了不少軍功,和外人比起來已經很出眾了,但他自己心裡知道這都是在父親與哥哥的庇護下取得的,所以對兄長很敬重,從未有過覲越之舉。
司馬家能迅速執掌政權,離不開高平陵之變裡的三千死士的功勞,而這些人正是由司馬師負責豢養的。當時司馬懿與曹爽明爭暗鬥,司馬懿被迫稱病不上朝,又被曹爽監視,所以大事小情只能由司馬師聯絡,於是司馬師利用中護軍的身份養了三千死士,而這些死士在之後的計劃裡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可以這麼說吧,沒有這些死士就沒有後來的西晉。
高平陵之變主導是司馬懿,實際的佈局和指揮都是司馬師一人完成的。從這一層面來看司馬師的能力遠勝於司馬昭,所以即使司馬昭有野心也沒這個能力呀,這就叫力不從心。所以只能甘願當小弟,因為大哥永遠是大哥!
其次,司馬師是嫡長子,司馬昭是次子,二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從小一起長大,血濃於水關係自然親近。自古就有立嫡立長的說法,司馬師繼承司馬懿的衣缽名正言順,又有軍功傍身自然底氣十足。再者,二人關係親密,有沒有矛盾,司馬昭始終對司馬師如兄如父,司馬師也同樣愛護這個弟弟,這從司馬師唯一的兒子是從司馬昭那裡過繼過來的就知道。
司馬家族龐大,司馬懿有很多兒子都很優秀,司馬師有五個女兒唯獨沒有兒子,於是便從司馬昭處過繼一個,正因為兩兄弟關係好,所以並沒有選擇其他兄弟家的兒子。以後王位繼承權上並沒有矛盾,誰繼承都是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昭又有什麼好爭搶的呢?
第三,到時的形勢也不允許兩人內訌。司馬家是世族出身,權利的穩定還需要依靠更多的世族支援,曹魏的天下是打下來的,而他司馬家可以說是篡權而來,在外地還在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容不得再有什麼內部矛盾,兩兄弟必須團結一心,一致對外,所有絲毫差池,好不容易得來的政權就等於拱手相讓了。司馬師很相信司馬昭,在他出兵征討吳、蜀時都是命司馬昭坐鎮朝堂。
兩兄弟配合得很默契。
第四,司馬師在大局還沒有十分穩定時便因為眼疾**去世了,這對司馬昭打擊是很大的。司馬師在世時,面對外敵的侵擾和內部的政權穩定,兩兄弟配合尚且焦頭爛額,更何況現在只剩下司馬昭一人應付呢,可見司馬昭對這個哥哥有多麼的依賴。而司馬師在死前便將大權交於了司馬昭,讓他繼續完成司馬家族未完成的使命,足以看出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程度了,所以兩人又怎會反睦?
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終於按耐不住,殺了皇帝曹髦,封自己為晉王,這時政權完全由司馬家掌控,這才有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因為這句話,司馬昭名氣超過了司馬師,實際的才能遠不如司馬師。
司馬昭死後,兒子司馬炎繼位,公元265年,曹奐禪位於司馬炎,史稱晉武帝,西晉正式拉開帷幕。
綜上所述,司馬家兩兄弟不是不爭,只是時機未到不允許爭而已,自古皇室兄弟反目都是安逸的生活過煩了,如果外有外敵,內有內亂,江山不穩,又有幾個不是齊心協力的呢?正所謂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看唐朝李建成,李世民亦是如此。
5樓:職場導師夏清
因為他們的兄弟感情比較好,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比權力還要重要,所以就沒有反目成仇。
6樓:陽光的
因為畢竟兄弟情深,無論在朝堂上怎麼樣但是血濃於水,親情的關係是始終不會變的,所以兩人感情很好
7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這便是司馬家族的厲害所在。正是因為司馬懿的實力強大,所以可以讓自己的族人不反目。
8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他們約定好了兄終弟及,畢竟兩個人都是聰明人,知道用最好的辦法來處理這件事。
諸葛亮兒子臨死前,為何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兩人有何矛盾?
9樓:雪雪不是雨
後悔的,諸葛瞻認為姜維沒有完成北伐魏國的任務,對於國家的貢獻不大,但是身居高位。
10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當時諸葛亮是非常喜歡他的徒弟姜維,但是諸葛亮並沒有好好教導自己的兒子,自己兒子認為姜維奪取了父愛。
11樓:我遊戲特別
因為諸葛亮是把姜維當做自己的後人來培養的,相對來說,當時姜維的設立是遠遠要高於他的兒子的,我認為他主要是嫉妒姜維的地位。
關於三國的歷史故事
12樓:手機使用者
諸葛亮的故事—神機妙算救後代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裡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
諸葛亮死後,司馬昭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
有一天,司馬昭找了個藉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昭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
」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昭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裡面有封信,上面寫著「遇皇而開」。
土兵們把信遞給昭,昭開啟信,只見裡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昭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
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昭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
司馬昭的兄弟司馬乾是怎樣的人,司馬昭的兄弟司馬乾是一個怎樣的人
響亮的聲音時代 司馬乾 232年 311年 字子良,西晉宗室,河內溫縣人。司馬懿第三子,張春華所生 同母兄為司馬師 司馬昭 妻為滿寵之女,滿偉之妹。曹魏末以公子 司馬懿追封公爵 賜爵安陽亭侯。遷撫軍中郎將,進爵平陽鄉侯。建五等爵位,改封定陶伯。晉武帝登基,封平原王,封邑一萬一千三百戶,給鼓吹 駙馬二...
司馬昭司馬師比司馬懿差勁嗎,司馬懿為何要殺司馬昭
我認為並不差勁。我的理由主要在於 每一個人的能力如何去分辨他的強與弱。由於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如同當今這個社會 有些人適合做銷售 因為性格開朗 表達能力強有些人 適合 做警察。因為膽子大 善於分析 有些人又適合做醫生。因為細心 有責任感。我舉這些例子就是想說明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 所以其發揮的地方和作...
司馬昭的典故
踩何倭榔惹茨 文皇帝諱昭,字子上,景帝之母弟也。魏景初二年,封新城鄉侯。正始初,為洛陽典農中郎將。值魏明奢侈之後,帝蠲除苛碎,不奪農時,百姓大悅。轉散騎常侍。大將軍曹爽之伐蜀也,以帝為徵蜀將軍,副夏侯玄出駱谷,次於興勢。蜀將王林夜襲帝營,帝堅臥不動。林退,帝謂玄曰 費禕以據險距守,進不獲戰,攻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