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風殘月情殤
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就常識而論,五個多小時的激戰,定、鎮兩艘主力艦僅靠三顆實戰用大彈與敵人奮戰,根本說不通。
甲午戰後,英國海軍研究機構曾對黃海之戰中國海軍所射炮彈數量進行統計:定、鎮兩艦8門主炮一共射出197發炮彈,平均每門約25發。另據日方記載,擊中日艦並使之嚴重受損的305毫米口徑大彈有若干枚。
2023年直隸候補道徐建寅奉旨赴威海查勘北洋海軍,其查勘報告稱:當時海軍各艦所存炮彈共計5084顆,其中定、鎮兩艦305毫米口徑主炮所用炮彈為537顆,還不包括岸上庫存之數。徐建寅是兵器專家,其報告僅在內部使用,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參考:潘嚮明,《甲午黃海之役北洋海軍缺乏炮彈說質疑——兼論其失利原因問題》,《清史研究》,2023年01期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親~~炮彈定額是15發~~但是出戰都只帶了3發~~而且實話實說~~那些炮彈不是德國人造的~~都是國產的~~清朝2023年後就全面使用國產炮彈了~~可以說是中國人自己的國貨害死了北洋艦隊!!!
3樓:匿名使用者
小口徑炮彈國內兵工廠可以自行生產,但是定遠、鎮遠艦主炮這種大玩意彈丸還得依賴向外國購買,由於撥給北洋的銀兩各級官吏層層抽水,再沒有添置過新彈。 如果黃海海戰定、鎮二艦主炮彈充足,日本取勝的代價會更慘重不會是0比5這般結局。
4樓:匿名使用者
對甲午戰爭程序產生深刻影響的大海戰爆發了。投入這次海戰的中日艦隊實力如下表...定遠和鎮遠的主炮炮彈全部用光。炮彈質量也有問題,有的打不響,有的「中敵...
5樓:高數驚魂
這是假的。但是當時的炮彈不合格是真的。因為李鴻章的江南製造總局等企業缺乏資金,而管理制度類似「央企」,管理者都是**。。。。。。所以你懂得
甲午戰爭中定遠號是自爆沉沒的還是被鎮遠號擊沉的?
6樓:善良的成王敗冦
2023年,定遠號作為北洋艦隊旗艦,帶領十多艘戰艦參加9月17日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上的遭遇決戰。當日下午12時50分,由定遠先向日艦開炮。定遠的管帶(艦長)為劉步蟾,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亦在艦上。
不幸地,在戰事開始時定遠的一次主炮齊發中,其艦橋突然斷裂(真正原因眾說不一,可能是設計的問題,有指是日久失修,亦有指可能其實是定遠中彈),丁汝昌身負重傷,旗艦亦不能掛旗指揮各艦。而鎮遠的管帶(艦長)為林泰曾。戰事一直由中午持續至下午5時,期間定遠、鎮遠一直堅持作戰,是戰鬥的主力 曾以主炮擊中日本旗艦鬆島號(一說為定遠所擊中),使其彈藥庫**退出戰鬥。
定遠中彈多達159發,艦上17人死38人受傷,前甲板更曾發生大火。鎮遠中彈更多達220發,艦上13人死28人受傷。但二艦因其裝甲堅厚,並無致命損傷,一路亦未失作戰能力。
不過由於定遠及鎮遠二艦火炮射速太低(原本用作更換主炮的經費被皇室轉作修建頤和園等其它用途),彈藥亦不足 在下午戰事完結時,鎮遠主炮炮彈只餘25發,副炮更全部打完,在戰事中未有發揮更大的威力。而黃海戰役亦以北洋水師損失五艘戰艦、日方五艦重創而結束。 黃海戰役後,北洋艦隊退入威海衛不再輕出。
11月14日,鎮遠在進入海港時艦底觸礁,以木料作緊急修護。由於清軍的船塢所在的旅順已被日軍佔領,無法修復出海再戰,北洋艦隊實力大減。管帶林泰曾在觸礁後次日引咎自盡,鎮遠由原幫帶楊用霖接任。
2023年2月4日,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衛,以魚雷擊中定遠左舷。清軍將定遠移至淺灘擱淺,當作炮臺使用。2月9日,陸上之日軍佔領威海衛附近的清軍炮臺,以岸炮擊傷定遠。
10日,管帶劉步蟾下令炸燬定遠號以免資敵。定遠號沉沒後劉步蟾亦自殺。鎮遠與北洋艦隊其它殘餘艦隻投降。
後續 定遠的部份殘骸後來由日本於2023年打撈。其舵輪後來被一名居住日本長崎的英國人作為咖啡桌,至今仍在日本。 2023年,中國製造了定遠艦的一比一複製品,停放在威海作為博物館展品的一部份。
甲午戰爭後,日本接收鎮遠為戰利品,於2023年2月17日在威海衛被日本海軍接收。西京丸號特設巡洋艦將其拖至旅順維修,恢復自航能力後,於7月4日離開旅順,前往日本。此後鎮遠作為在日本艦隊內服役,仍名為鎮遠,級別列為「第一種**」。
2023年改列為二等戰列艦。 2023年2月6日日俄戰爭爆發後,鎮遠隨日本聯合艦隊第五艦隊參加朝鮮海峽警備作戰和旅順口封鎖作戰,並參加了黃海海戰。改為一等海防艦,並參加日俄戰爭中的黃海海戰。
2023年5月27日至5月28日參加對馬海戰。2023年4月1日退役,改作靶船。次年**,作廢鐵拆解。
**所得費用被用來修建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大禮堂。部份零件如船錨、錨鏈、炮彈被搬至東京上野公園內展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國民**向日本**索回原屬鎮遠的遺物,於2023年5月18日從日本運抵中國上海。
現在在北京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內展出。
7樓:張家主任
被擊沉的,水雷擊沉。
請問清朝的定遠號和鎮遠號能不能一炮擊沉一艘英國19世紀初的三層甲板大帆船?
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的炮彈裡不是火藥,而是沙子,這麼劣質的炮彈為什麼打仗時還用它???
8樓:哆哆迷迷
當時北洋海軍各艦使用的炮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花彈,另一種則是實心彈。開花彈的彈頭內填充的是火藥或炸藥,擊中目標後會發生**;而實心彈的彈頭內則很少裝藥或不裝藥,更多時候是填充泥土、沙石來配重。實心彈擊中目標後當然不會**,其作戰意圖是憑藉重力加速度擊穿敵艦引起進水。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使用的,實際上就是這種實心彈,它雖然不會**、威力小,但卻是北洋海軍最常用的炮彈。當時,中國的近代軍工已經起步,最成規模的是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和天津機器局,但這兩家廠主要是生產陸軍用的小口徑行營炮、步槍以及相關彈藥,對中、大口徑火炮所需的炮彈,只能製造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實心彈,而開花彈則要依賴進口。 在清**支援下,李鴻章全力建設北洋水師,緊追世界潮流,斥巨資陸續從英、德等國購進艦船裝備,到2023年,北洋海軍建成。
這是一支擁有25艘艦船,旅順、威海、大沽三處主要基地,模仿英國海軍模式嚴格訓練出來的遠東勁旅。因為艦隊中有定遠、鎮遠兩艘稱雄亞洲的7000噸級一等鐵甲艦,北洋海軍當時被譽為亞洲第一。清廷以為這下可以高枕無憂了,遂對北洋海軍【緊縮開支】,2023年戶部(相當於財政部)甚至下達了停止購買外洋軍械的禁令。
這樣,北洋海軍的彈藥補給就只能【立足國內】了。
但是,國內軍工企業在長達數年間對開花彈的研發顯然做得很不夠,以致北洋各艦的彈藥只能以實心彈為主,開花彈還是當年購買**時配套贈送的,數量極為【稀少】。中日大戰迫近,緊急外購已來不及了,天津機器局才臨時抱佛腳,不分晝夜【趕製】開花彈,但由於技術不過關,產能極低,且質量很不穩定。 據北洋海軍總教習、德國人漢納根在甲午海戰後報告,北洋旗艦定遠艦在戰前只補充了 55顆國產普通開花彈,平均一門炮頂多分得十幾枚。
在海戰中,僅一個半小時這類炮彈就打光了。剩餘的三個多小時裡,定遠艦的305毫米巨炮只能發射根本不會**的實心彈。
9樓:阿邦幫手陳侃
當時的火炮的炮彈分成兩部分:彈頭和藥包。
火藥在藥包裡。
彈頭分為兩種,實心彈和開花彈。實心彈顧名思義,一大塊金屬。開花彈則是內部由其他殺傷物,以求擊中目標後散開,殺傷有生力量。
當時中國可以仿製一部分實心彈,但是沒有生產大口徑開花彈的能力,全部要進口,約合數千兩一枚。
因此平時練習的時候,國產實心彈可以敞開**,開花彈則用填充沙子以模擬其重量特點的仿製品代替。
因此用沙子來代替火藥,是不可能的,實際是文人從文獻資料裡看到「填充著沙子的炮彈」不明其理而大放厥詞。
北洋水師關於炮彈真正的問題,是翁同和等清流派為了壓制洋務派,不僅卡經費,還不允許北洋水師進口備件。這樣一來,北洋的開花彈打一發少一發,大東溝戰前定遠鎮遠划拳分3發開花彈,也差不多就是這種窘境的寫照。
日本戰後的統計,北洋水師的命中率略高於日本聯合艦隊。但是射速方面日本有著壓倒性的優勢,120mm炮達到了每分鐘11.3發的射速。
而北洋則還算是用著2023年,也就是10年前生產的老炮,射速為幾分鐘1發。而且實心彈的效果是擊穿裝甲,不能大面積殺傷人員,所以日本戰艦有很多傷痕累累被迫退出戰場而不沉。
北洋水兵拼了性命瞄準打中敵艦的,只是實心彈,至於開花彈,戶部不準。可嘆,可嘆。
順便說一句,開戰在即,原本卡死北洋的戶部一下子撥了好幾百萬兩銀子,讓北洋水師隨便買。但是,由於國際上的戰爭禁運,交戰雙方都得不到進口補充(日本的龍田號也因此無法返回國內),此時誰有完善的軍工體系,誰就能撐得夠久。這時候給錢買**,到貨必須是戰爭結束後,戰爭禁運解除才行。
而事過百年,也有人稱,北洋水師如果不買船,把錢存著,到2023年再一下子買個4-5條定遠,何愁不滅日本艦隊?看樣子,大清餘孽,還沒死絕......
10樓:學在徽州
當時的北洋水師已經相當腐敗到骨子裡了,乃至整個淮軍內部早已任人唯親,軍需被上層**貪墨,炮彈充沙,其實李鴻章是知道的,外表強大,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實則不堪一擊!這個時期的歷史有紀錄片,建議你看看。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好比你和對方打架對方是槍,而你只有弩箭,那你在戰場上難道就不用嗎
12樓:
錢給慈禧辦生日了,沒有經費,所以中國當時的軍隊裝備很差
13樓:
當時海軍的炮彈不多,而且有的打不響,即使打響了,炮彈也不能擊中敵艦,即使擊中敵艦了,也不能打穿敵艦的裝甲。
14樓:匿名使用者
是炮藥,但經過**剝削,用的炮藥跟過年放鞭炮裡的火藥差不多,甚至比鞭炮火藥還要差。
甲午海戰中定遠鎮遠中彈千餘處卻不能被擊沉,那麼現代的戰艦能將它們擊沉嗎? 10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用現代戰艦,二戰時的戰列艦一炮打中彈藥庫之類要害她們就沉了。
16樓:冒笑天
當然可以,現在的導彈和以前根本沒有可比性。
甲午戰爭的北洋艦隊中定遠號和致遠號為何要安裝艦首炮,不安裝側弦炮?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和當時的海軍戰術理念有關係,當時世界海軍流行的是縱列陣,就是艦首迎敵,發揮前前後主炮的作用,而日本由於缺少定遠鎮遠這樣的鉅艦,所以只能用增加火炮數量的方式來增加彈藥的投送量,而要加大火炮的數量,只能選擇側舷炮的橫佇列。其實在實戰中雙方的彈藥投送能力是差不多的,日本都是小口徑的速射炮,我們是大口徑的巨炮。日本人追求的是密度,我們追求的是威力。
其實如果不是我們的炮彈有問題,日本海軍就算打贏了也是元氣大傷,鎮定12英寸的巨炮一發炮彈日本的任何一艘**至少也是個重傷,而日本的炮根本打不破鎮定的裝甲。這就是戰列艦在當時海戰中的統治地位!
所以儘管日本用快船快跑取得了勝利,但是在戰後日本卻還是走了鉅艦大炮的道路。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
一 指揮不統一 李鴻章遠端遙控,就是在前線也指揮不一 到戰爭後期根本沒有指揮 令旗被日軍擊中,而指揮官在戰前竟沒有準備副旗 二 彈藥不足 三 列陣失誤 四 慈禧挪用軍費 800萬兩,不是8000萬兩,該原因很次要,約摺合鐵甲艦1艘加小型炮艦1艘的各項費用,這還未必是給北洋艦隊的,也許是其他兩支艦隊 ...
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的炮彈裡不是火藥,而是沙子,這麼劣質的炮彈為什麼打仗時還用它
當時北洋海軍各艦使用的炮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花彈,另一種則是實心彈。開花彈的彈頭內填充的是火藥或炸藥,擊中目標後會發生 而實心彈的彈頭內則很少裝藥或不裝藥,更多時候是填充泥土 沙石來配重。實心彈擊中目標後當然不會 其作戰意圖是憑藉重力加速度擊穿敵艦引起進水。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使用的,實際上就是這種...
甲午戰爭中投降派和主戰派的立場
化學分析檢驗檢測 前期主戰派是翁同龢,想借用國際勢力也就是日本人對中國的戰爭搬到李鴻章,他是清流,光緒皇帝的人,為官什麼的也都符合中國清流派的的道德標準,也屬於光緒改革派,但是本人不是主動改革,因為光緒皇帝要改革,但是他屬於不顧國家利益只為私利,沒有國家觀念,說白了就是為了黨爭可以出 家利益,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