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t藍色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這對反義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般用於形容文學藝術作品或言論是高深還是通俗,在文藝評論中經常見到。那麼今天的就為你介紹,下里巴人這個典故的由來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故事。
中華民族故事 下里巴人。
戰國時,楚國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名叫宋玉,他寫的《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都十分有名。楚襄王很欣賞宋玉的才能,經常和他一起談論各種問題。有些人見楚襄王如此賞識宋玉,便常常在楚襄王面前說他的壞話。
有一次,楚襄王對宋玉說:「現在有些人對你很不滿意,他們在背後議論你,說你高傲,目中無人,不合群等等,我想,你大概一定有什麼不檢點的地方,他們才會說你的壞話!」
宋玉聽了,卻不以為然地說:「大王,像我這樣的人,背後有人說壞話,那是不足為奇的事。」楚襄王聽了,問:「這是為什麼呢?」
宋玉說:「大王,請允許我先說一個故事吧!前不久,有個著名的歌唱家來到我們郢城。
他在郢城街頭表演自己的歌技。剛開始時,他唱的是很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好幾千人;接著,他又唱了還算通俗的《陽阿》和《薤露》,城裡眼著他唱的人就少多了;後來他唱比較高雅的《陽春》和《白雪》,城裡跟他唱的人只有幾十個;最後,他唱格調更高雅的曲調,城裡跟他唱的人就少得可憐了!由此可見,曲高和寡,大王你說對嗎?
楚王聽了,點點頭說:「對!」宋玉接著又說:
這就說明,在我們楚國,高雅的人是很少的,而人又是善妒的,愈高雅的人,就愈不合群,也就愈易受妒。而像我這樣的人,自感可入高雅之列,那妒我之人絕不會少,背後有人說我壞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後來,「下里巴人」這一典故,就被人們用於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用作貶義,是形容作品、言論的俚俗或是才能的低下,也有用作自謙之詞的。
2樓:愛教育的辛老師
楚國都城為何身心盛行下里達人這個應該是一個成語的一個典故的一個**這個你可以直接百科查一下的。
3樓:西北第一狼人
永遠都是下里巴人最流行!
因為陽春白雪是高雅**,只有少數人能欣賞!
而下里巴人是流行**,大多數人都可以欣賞,跟唱!
就好比現在有幾個人有條件欣賞歌劇?
楚國的都城
4樓:手機使用者
楚國都城為丹陽、郢、陳、壽春,其中楚國鼎盛時期的400餘年,國都位於郢(今湖北荊州)。
楚居》記載,武王從「宵」遷都到「免」後,「眾不容於免,乃潰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抵今曰郢。」這句話的大意為,「免」人口發展很快,城區不能容納,武王就在「免」附近的的「疆浧」填湖來擴充套件城區居住地。「疆浧」原來有水,所以字從水作「浧」;填湖後成為陸地,就從「阝」,寫作「郢」,故為楚國核心都城。
1、丹陽:楚國最早是在周成王時期,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河南南陽淅川一帶),從此立為國家。
2、郢都: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湖北省荊州西北。
3、鄀都:公元前506年,因為和吳國的戰爭,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何時遷回郢不知。
4、鄢都:楚惠王曾居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何時遷回郢不知。
5、陳都: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拔郢,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
6、巨陽: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亦稱郢):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
故楚七都:丹陽(從初期至武王)、郢都(文王至昭王)、鄀都(昭王)、鄢都(惠王)、江陵(昭王至頃襄王)、陳(頃襄王)、壽春(考烈王至負芻)。
5樓:告煦賀皓
楚國抄的都城古城郢都,位於湖北襲。
省荊州北面離城8公里的紀南城。曾經有二十個王以那做首都,歷時四百多年,因此成為了當時南方一個大都會。當時各國之間的商業相當頻繁,各國的都城,同時都是商業中心,郢都當然也是重要的商業中心了。
此外,由於它是長江中游水陸交通的中樞,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78年,郢都遭到秦軍入侵,因而變成廢墟。
郢都當時的規模十分大,城東至城西長4450米,城南至城北闊3588米,城牆的周長15506米,共有七座城門,城內有四條古河道。當時的城牆以土築成,至今依然存在,有的地段更高達米。
從城內發掘出來的春秋戰國文物,現在大部分收藏在荊州博物館內。
6樓:阿瑟溫格發言人
楚國丹陽不在淅川。淅川沒有發現任何春秋之前的楚國文物或文獻證據。
而在湖北保康紫陽。
古代丹、紫相通,丹陽即紫陽。
現存的丹陽幾乎都是後世附會而來。
7樓:商玉英潮鸞
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徒,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專諸屬侯所難以比擬的。
1、丹陽:熊繹始居於此,在今湖北省秭歸或枝江市。
2、郢都: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湖北省荊沙西北。
3、鄀都: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
4、鄢都:楚惠王曾居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
5、陳都: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
6、巨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8樓:巨集金生貫女
楚國最早是在周。
抄成王時期,bai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湖du北秭歸),從此zhi立為國家。
楚立國dao八百年,其都城有幾?
清人王鳴盛日:「楚都有五:一丹陽,一幾鄒,三止都,四陳城,五壽春。」
今人周有恆先生則在五都之外另加鉑陽,凡六都。
曲英傑先生去陳加那、成陽,為七都。
馮永軒先生則以為楚都有十:丹陽、漳沮、鄂、郢、喏、鄢、西陽、陳、鉅陽、壽春。
楚國的歷代都城
9樓:啦啦啦
郢,古地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都。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內,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容都邑曾幾經遷徙,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城曾幾經遷徙,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而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
1、丹陽:熊繹始居於此,在今湖北省枝江市。
2、郢都:楚文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故江陵)西北,今紀南城。
3、鄀都: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襄陽市宜城東南。
4、鄢都:楚惠王曾居於此,在今湖北省襄陽市宜城。
5、陳都: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
6、巨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10樓:匿名使用者
徐州曾是西漢時期bai楚du國的都城。
江蘇省徐州市。
位於江zhi蘇dao
省西北部,是蘇。
回北最大城市和由蘇、答魯、豫、皖邊區組成的淮海經濟區的中心。「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濱,為全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濟聯絡的重要「十字路口」。
全市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963平方公里。
徐州古稱彭城,為華夏九州之一,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華意經和養生學的鼻祖彭祖、漢代開國皇帝漢高祖、人傑鬼雄項羽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痕跡。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蹟不勝列舉,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每年10月初,徐州還舉辦漢文化國際旅遊節。
而以雲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是蘇北著名的風景勝地。
11樓:打倒西方世界吧
我的資料庫(《徐氏春秋》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33963)記載楚國遷都至少有17次,不一定對,肯定有疏漏,但是應該說比較全。
一開始在周宣王末年的時候是在丹陽荊山。
在平王東遷左右,把鄀人趕走,遷都到鄀,出處《春秋風雲人物》
楚武王即位遷到疆涅 出處《春秋風雲人物》
楚文王即位遷都三戶,湖北宜城一帶。
bc670年遷都載郢,也就是紀南城 出處 //
楚穆王即位時遷都當陽季家湖。
吳破楚時遷都脾洩,不久遷都到鄀。
楚惠王即位時遷都到鄢郢。
白公勝之亂遷都到湫 出處 作文者無骨者就是《春秋風雲人物》系列作者。
隨後楚與巴交戰,遷都鄾。
後來遷都肥遺和竟陵,出處 同上面白公勝之亂處白起破郢時遷都陳(宛丘)
後來逐步退縮到巨陽(東城父)、壽春。
最後的都城,《東周列國志》認為是蘭陵,爛書《秦謎》認為是蔪。
楚國的都城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楚國始都丹陽,歷來有四說:1、班固的安徽丹陽說。因其僅沿用秦漢時地理資料,未加深考,為目前學術界所否定。
2、枝江丹陽說。2023年湖北省博物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與宜昌市博物館聯合考察,並對楚城試掘,證明季家湖楚古城是春秋晚期至戰國之城,而不是楚始都丹陽。
3、秭歸丹陽說,有鰱魚山遺址為據,但年代亦是西周晚期,故非西周早中期之丹陽。
4、楚國始都丹陽,在丹江之陽(南),今丹(江)淅(川)地區。
第4種觀點可以說是最可靠的。《史記·楚世家》中說:「熊澤(西周早期封的楚王)既封丹陽又僻在荊山。
戰國時的地理著作《禹貢》說:古之荊山應在今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丹淅地區正在這一山脈的丹淅河谷中,在熊澤之前,丹淅一帶地名叫丹淵。
楚世家》還記載,楚王之子熊渠與其三子向南擴張,曾都秭歸、枝江、江陵。
除了不少史料記載丹陽之處,考古發掘的遺址、墓葬也有許多可供參考的實物資料。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均州城南15公里漢水西岸關帝廟一帶發掘有25000平方米的西周遺址,出土楚式鬲、陶罐等器,發現了西周遺址與墓葬共32處。2023年在丹江水庫西岸出土了楚康王(前559-前552年)的令尹子庚之墓,出土有青銅器、樂器、玉器、馬車器、海貝裝飾品等5000餘件。
種種資料表明,楚國始都丹陽就在丹江之陽——丹淅地區。只可惜丹陽城址迄今未發現。
柳暗花明又一村。2023年冬,長江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北省考古所等組成的南水北調考古調查工作隊會集丹江口。來自北京、河南、湖北等地的專家學者40多人,奔赴丹江水庫庫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從肖川關門巖至溫家坪沿庫區邊沿古墓達2400多座,隨後又發現800多座。
其中將近半數為楚墓,並有西周早中期遺址多處,特別是習家店十畝遺址有龍山文化到西周早中期以及漢代的文化層,是研究楚文化極為難得的遺址。似此一區一城密集上千楚墓及不少周遺址的情況,實屬罕見。也說明已發掘的楚令尹、楚貴族的百座墓,僅是其中一部分,更多更大的發現還在後頭。
更令人振奮的是在這千座楚墓的附近,從肖川關門巖水牛坡到北太山廟等處,四公里長的水中,在庫水消落時,考古人員發現了夯土城牆。這是不是丹陽城?尚有待邂逅大規模考古發掘來加於證實。
但畢竟這裡有了新的可供探索的地點。
三國中蜀國都城在哪
三國中蜀國都城在成都。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東漢末年 天下擾亂 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 220年 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 221年 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 劉淵追諡 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東漢末年,外戚與宦...
商朝最後的國都是殷都還是朝歌,商紂王的都城是殷還是朝歌
牙牙的弟弟 最後的國都是殷都,朝歌是行都,殷都不是朝歌。約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 今山東曲阜 遷都於殷 今安陽市區小屯村 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商王朝,在此歷8代 12王。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率諸侯之師,與商紂王戰於牧野 今鶴壁淇縣西南 紂王兵敗 殷亡 朝歌在今河南淇縣。殷商末期紂王在此建行都,改...
燕國都城不同時期的地理位置是在現在的那裡
西周時燕國始封地在今河南的郾城地區,郾通燕,後來像很多其他諸侯國一樣,為了國防需要,向邊疆地區遷徙,並把國名一起帶去,最初在易縣東界的留召村,這裡是殷商時代就存在的小城堡,後繼續前進至北京西南50公里的董家林古城,這是古 燕水 流經之處。不久,國都又遷徙至北面8裡地的良鄉 時為周厲王時期 傳9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