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成都兔寶
亡於兄弟內亂,被南唐所滅,馬馥雅公主只在戲裡存在,不存在於歷史中,楚王不可能沒知識、沒文化。
2樓:也許明天沒有明天
我覺的可能真的有馬腹雅這麼乙個人。
楚國曆代國君
3樓:筱鴨電影
二、國君資料。
1、熊繹。熊繹(生卒年不詳),羋姓,熊氏,名繹,鬻熊曾孫,西周諸侯國楚國始封君。周成王時,熊繹受封南蠻之地,建立楚國。之後,熊繹去世,其子熊艾繼位。
熊繹在位時期,發展生產,擴大疆土,乘柴車、穿破衣開闢荊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進貢,並與齊、魯等國國君輔佐周康王。
經過熊繹至熊渠數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國疆域不斷擴充套件,國力不斷增強,由乙個方圓僅有五十里的小國發展成泱泱大國。
2、楚武王。
楚武王熊通(?-西元前690年 楚國丹陽人,今湖北宜昌),羋姓,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孫,楚霄敖次子,楚厲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時期楚國國君,西元前740年―西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
西元前741年,楚厲王去世,楚武王殺其兄楚厲王之子,自立為君。楚武王繼位後,奉行鐵腕政策,敢作敢為,給楚國留下清朗而安寧的江漢平原和一套初具規模的國家機器,楚國由此強盛。
西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其子熊貲繼位,是為楚文王。
3、楚昭王。
楚昭王(約前523年―前489年),羋姓,熊氏,名壬,又名軫(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
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滿十歲的太子壬繼位,是為楚昭王。楚昭王是楚國的一位中興之主。
4、楚惠王。
楚惠王(?—西元前432年),羋姓,熊氏,名章,《墨子》作楚獻惠王,楚昭王之子,母越姬(越王勾踐之女),春秋晚期、戰國初期的楚國國君,西元前488年―西元前432年在位。
楚惠王即位後,重用子西、子期、子閭等人,改革政治,與民休息,發展生產,使楚國國勢得以迅速復甦。先後平定白公勝之亂,滅亡陳國、蔡國、杞國,將楚國領土擴至東海、淮海、泗水一帶,成為一方強霸。
西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其子楚簡王繼位。
5、楚威王。
楚威王熊商(?―前329年),羋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戰國時期楚國國君,繼承其父楚宣王救趙伐魏與開拓巴蜀的格局,戰國時代,楚國繼楚悼王以後,使楚國國勢發展最強的君王,他一生以恢復楚莊王時代的霸業為志業,力圖使楚國冠絕諸國之首。
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威王大軍伐齊,與齊將申縛戰於泗水,進圍徐州,大敗申縛之後,卻被齊將田盼打敗;
楚國雖說先勝後敗,但由於打敗過越國 ,勢力還是擴張到長江中下游與江淮地區。楚威王的聲望,顯赫一時。威王十一年而卒,子楚懷王熊槐繼位。
五代十國是怎麼滅亡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五代十國是唐朝與宋朝之間的時代。五代十國並非指乙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乙個特殊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
十國指五代之外同時或相繼出現的十幾個割據政權,主要有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統稱十國。十國只是稱其大者,實際上還有不少割據政權。關於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般傳統的說法為:
北宋建立於960年,因此五代十國存在於西元907年至西元960年期間;另一說為:北宋滅亡北漢時是西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的歷史時期為西元907年到979年。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是 五代十國前期形勢圖西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這一歷史時期。
在此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或同時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十國只是稱其大者,事實上還有不少割據政權。
最著名的如晉、武平、定難等,晉國存在於唐末五代十國前期,是北方最大的割據政權,也是後唐的前身;武平是繼楚國之後湖南的割據勢力;定難則貫穿於整個五代十國時期,併成為後來西夏王朝的前身。 五代的開國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鎮,靠軍事割據發展起來的,故這一時期的歷史特點是戰爭頻仍,政權屢有更迭。在五個朝代中,後梁維持的時間最長,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後唐十四年,後晉十一年,後周九年,而後漢僅僅四年,都不足十年。
其實,即使在一朝之內,其權位之爭亦超乎尋常。如後梁太祖朱溫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矽所殺。而朱友矽上臺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
再如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兒子秦王李從榮,亦曾以兵奪權,未能成功,反丟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後,其弟五子李從厚繼位,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養子李從珂所奪。頻頻的兵戎相見,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痛苦和災難。轉。
5樓:竹林月簫聲
這種問題應該把五代和十國 分開來看!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這五個不是同時存在的。後梁滅唐,後唐滅後梁。
後晉滅後唐。後漢滅後晉。後周滅後漢。
十國:十國(902年——979年[1] )是在唐朝之後,與五代幾乎同時存在的十個相對較小的割據政權的統稱。其中南方有九個,即南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北方乙個為北漢。
前蜀被後唐滅。 南唐滅南吳,南楚和 閩國。
南唐。北漢。南平 吳越 南楚 南漢 後蜀被宋滅!
五代十國最後滅的是哪個?
6樓:網友
北漢最後滅亡。
五代十國按滅亡順序排序:
後梁 907年——923年前蜀 891年——925年後唐 923年——936年吳國 892年——937年閩國 893年——945年後晉 936年——946年後漢 947年——950年楚國(南楚) 896年——951年。
後周 950年——960年荊南(南平) 907年——963年。
後蜀 925年——965年南漢 905年——971年南唐 937年——975年吳越 893年——978年北漢 951年——979年。
7樓:網友
北漢,然後收服的楊家將。
楚國亡於哪個國君?
8樓:網友
上面兩個都說錯了,楚懷王被騙去秦國於西元前296年死在那的,楚懷王后面還有楚頃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西元前223年,王翦攻破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將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轉戰淮南繼續反秦,後被秦將王翦、蒙武所敗,昌平君身死,楚國滅亡。
後陳勝吳廣起義,擁立楚國王族後代的熊心,取其先祖諡號稱其為懷王,後被尊為義帝,西元前205年為項羽派英布所弒。後楚懷王無兵無地,只是個空頭的帝王,這不算復國。
另,作為政權存在的楚國還有五代十國時期的楚國,馬殷於西元896年建立,後歷傳五主,分別為馬希聲、馬希範、馬希廣、馬希萼、馬希崇,西元951年為南唐所滅。
9樓:威威視覺
楚國最後一位國君是項羽西楚霸王,被劉邦滅了。
10樓:超級魚燜
楚,周朝時期的諸侯國,最後一代國君是楚懷王。楚懷王有兩個,乙個是前楚懷王——熊槐;乙個是後楚懷王——熊心,熊心是熊槐的孫子,楚漢之爭前被項羽派人所殺。
西元前223年,王翦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昌平君——熊啟,戰國末期的楚王,昌平君後來兵敗身亡,項燕自殺。楚國滅亡。
楚懷王——熊心,是復國後的楚王。
11樓:匿名使用者
楚懷王時被秦始皇所滅。
五代十六國有哪幾國,五代十國是哪十國
五胡十六國 304 589 西晉在曹魏統一北方,進而晉武帝滅孫吳統一中國之後,本可以繼續秦漢統一之格局,但是司馬王朝走的是門閥政體之局。這樣一來,社會個階級的矛盾和對立,動搖了晉王室的基礎。晉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亂,和其它的外患導致中原淪陷,邊垂不保,群雄混戰,生靈塗炭。司馬王室南遷。爾北方的黃河流域則...
南朝,五代十國的國家各是什么,南朝,五代十國的國家各是什麼
南朝 宋 齊 樑 陳 五代 後梁 907 923 五代 後唐 923 936 五代 後晉 936 946 五代 後漢 947 950 五代 後周 951 960 十國 前蜀 891 925 十國 後蜀 925 965 十國 吳 892 937 十國 南唐 937 975 十國 閩 十國 楚 十國 南...
五代十國是什麼意思
徭奇邁盍舟 五代十國存在於公元907年 959年期間。五代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歷時共53年。實際上十國當中有六個在960年之後滅亡,北漢在最後,被滅時已是979年。五代是中原上的五個王朝,先後與之並存的十國 除北漢外 都在秦嶺 淮河以南。其它並存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