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的人名

時間 2021-09-20 06:33:56

1樓:匿名使用者

8 晉朝

8.1 西晉

宣帝 司馬懿

景帝 司馬師

文帝 司馬昭(以上三帝為追諡,生前未即位)武帝 司馬炎

惠帝 司馬衷

懷帝 司馬熾

愍帝 司馬鄴

8.2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明帝 司馬紹

成帝 司馬衍

康帝 司馬嶽

穆帝 司馬聃

哀帝 司馬丕

海西公 司馬奕

簡文帝 司馬昱

孝武帝 司馬曜

安帝 司馬德宗

恭帝 司馬德文

8.2.1 十六國

8.2.1.1 成漢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漢)昭文帝 李壽

(漢)末主 李勢

8.2.1.2 漢(前趙)

(漢)光文帝 劉淵

(漢)昭武帝 劉聰

(漢)隱帝 劉粲

(前趙)劉曜

8.2.1.3 後趙

後趙 明帝 石勒

海陽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義陽王 石世

新興王 石尊

石鑑 石祗

8.2.1.4 前涼

武公(明王) 張軌

元公 張實

成王 張茂

忠成公(文王) 張駿

敬烈公(桓王) 張重華

哀公 張耀靈

威王 張祚

敬悼公(衝王) 張玄靚

悼公 張天錫

8.2.1.5 後涼

懿武帝 呂光

隱王 呂紹

靈帝 呂纂

建康公 呂隆

8.2.1.6 西涼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涼

武王 禿髮烏孤

康王 禿髮利鹿孤

景王 禿髮傉檀

8.2.1.8 北涼

建康公 段業

武宣王 沮渠蒙遜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後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寶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威帝 慕容衝

段隨 慕容覬

慕容望慕容忠

慕容永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雲

文成帝 馮跋

昭成帝 馮弘

8.2.1.13 南燕

獻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連勃勃

平原王 赫連昌

昌定王 赫連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厲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堅

苻巨集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後秦

武昭帝 姚萇

文桓帝 姚興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國仁

武元王 乞伏乾歸

文昭王 乞伏熾盤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閔

8.2.1.19 代國

拓跋猗盧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鬱律

惠帝 拓跋賀傉

煬帝 拓跋紇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渾

吐谷渾參見吐谷渾首領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劉裕

少帝 劉義符

文帝 劉義隆

太子 劉劭

孝武帝 劉駿

前廢帝 劉子業

明帝 劉彧

後廢帝 劉昱

順帝 劉淮

9.1.2 齊

高帝 蕭道成

武帝 蕭賾

鬱林王 蕭昭業

海陵王 蕭昭文

明帝 蕭鸞

東昏侯 蕭寶卷

和帝 蕭寶融

9.1.3 樑

武帝 蕭衍

臨賀王 蕭正德

簡文帝 蕭綱

豫章王 蕭棟

武陵王 蕭紀

元帝 蕭繹

閔帝 蕭淵明

敬帝 蕭方智

宣帝 蕭言

明帝 蕭巋

後主 蕭琮

9.1.4 陳

武帝 陳霸先

文帝 陳蒨

廢帝 陳伯宗

宣帝 陳頊

後主 陳叔寶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燾

南安王 拓跋餘

文成帝 拓跋浚

獻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巨集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詡

幼主 元釗

孝莊帝 元子攸

長廣王 元曄

節閔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東魏

孝靜帝 元善見

9.2.3 西魏

文帝 元寶炬

廢帝 元欽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齊

文宣帝 高洋

廢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後主 高緯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恆

范陽王 高紹義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閔帝 宇文覺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贇

靜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楊堅

隋煬帝 楊廣

隋恭帝 楊侑

隋秦王 楊浩

隋越王 楊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 武則天

唐中宗 李顯

唐殤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肅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適

唐順宗 李誦

唐憲宗 李純

唐穆宗 李恆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曄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詔

南詔 11.2 渤海國

渤海高王 大祚榮

渤海武王 大武藝

渤海文王 大欽茂

大元義渤海成王 大華興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義

渤海簡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大虔晃

大玄錫大瑋瑎

大諲撰12 五代十國

12.1 五代

12.1.1 後梁

太祖 朱溫

末帝 朱瑱

12.1.2 後唐

莊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閔帝 李從厚

末帝 李從珂

12.1.3 後晉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貴

12.1.4 後漢

高祖 劉知遠

隱皇帝 劉承佑

12.1.5 後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榮

恭帝 柴宗訓

12.2 十國

12.2.1 吳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錢鏐

世宗 錢元瓘

成宗 錢弘佐

忠遜王 錢弘倧

忠懿王 錢弘俶

12.2.2 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太祖 王審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鈞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荊南

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興

文獻王 高從誨

貞懿王 高寶融

荊南侍中 高保勖

荊南侍中 高繼衝

12.2.4 楚國

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武穆王 馬殷

衡陽王 馬希聲

文昭王 馬希範

廢王 馬希廣

恭孝王 馬希萼

馬希崇12.2.5 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 楊行密

烈宗 楊渥

高祖 楊渭

睿帝 楊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後主 李煜

12.2.7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劉巖

殤帝 劉玢

中宗 劉晟

後主 劉鋹

12.2.8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劉旻

睿宗 劉鈞

少主 劉繼恩

英武帝 劉繼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後主 王衍

12.2.10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後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宋真宗 趙恆

宋仁宗 趙禎

宋英宗 趙曙

宋神宗 趙頊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簾)

宋哲宗 趙煦

宋徽宗 趙佶

宋欽宗 趙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趙構

宋孝宗 趙眘

宋光宗 趙淳

宋寧宗 趙擴

宋理宗 趙昀

宋度宗 趙禥

謝太后 謝道清(太后垂簾)

宋恭帝 趙顯

宋端宗 趙昰

趙昺 14 遼

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

遼應天后 述律平(太后稱制)

遼東丹王 耶律倍

遼太宗 耶律德光

遼世宗 耶律阮

遼穆宗 耶律璟

遼景宗 耶律賢

遼蕭太后 蕭綽(蕭撒葛只)

遼聖宗 耶律隆緒

遼興宗 耶律宗真

遼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繼遷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諒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順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純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頊

獻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 完顏晟

金熙宗 完顏亶

海陵王 完顏亮

金世宗 完顏雍

金章宗 完顏璟

衛紹王 完顏永濟

金宣宗 完顏珣

金哀宗 宛顏守緒

金末帝 完顏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鐵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監國)

元太宗 窩闊臺

馬乃真後 (稱制)

元定宗 貴由

海迷失後 (稱制)

元憲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禪汗)

元成宗 鐵穆耳 (完澤篤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 (普顏篤汗)

元英宗 碩德八剌 (格堅汗)

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圖帖睦爾 (札牙篤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寧宗 懿璘質班

元順帝 妥懽帖睦爾 (元惠宗)(烏哈圖汗)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號永樂 (廟號初為明太宗)明仁宗 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 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 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 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 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 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 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 朱由檢,年號崇禎

18.1 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18.2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19 清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c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曆,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清遜帝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

周朝,秦朝,漢朝,楚漢時期,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現代

2樓:夏至秋晴

漢,雅。唐,盛。宋,亂。

3樓:手機使用者

**,現在,五代十國

4樓:撲倒男神嗯哼

漢朝,因為有漢武帝。唐朝,因為以胖為美,可以隨便吃不擔心嫁不出去。現代,因為有電子產品

秦朝、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分別有哪些人物

5樓:曾繁國

秦朝,嬴政,來王翦,李斯,自趙高,蒙恬,陳勝,吳廣,徐福,項羽也算上吧;漢朝,司馬遷,劉邦,張良,韓信,蕭何,周亞夫,霍光,霍去病,衛青,劉徹,董仲舒,劉秀,王莽,班超;三國時候那些就不說了;晉朝,司馬炎,司馬睿,祖逖,其它覺得就沒啥名氣了,南北朝,劉裕,冉閔,陳霸先,侯景,拓跋珪;隋朝,楊廣,楊堅,李密;唐朝:李淵,李世民,李靖,魏徵,房玄齡,玄奘,武則天,狄仁傑,李白,杜甫,白居易,李隆基,楊貴妃,安祿山;五代十國,朱溫,李存勖,石敬瑭,李煜;宋朝;趙匡胤,楊業,蘇軾,李清照,王安石,司馬光,朱熹,范仲淹,辛棄疾,高俅,蔡京,趙構,岳飛,韓世忠,秦檜,文天祥;元朝,鐵木真,忽必烈,脫脫,王保保,關漢卿,施耐庵,陳友諒,張世忠,劉福通;明朝,朱元璋,劉基,常遇春,徐達,藍玉,胡惟庸,朱棣,朱允炆,鄭和,楊廷和,楊慎,于謙,**,王守仁,唐伯虎,朱厚熜,嚴嵩,徐階,海瑞,張居正,戚繼光,胡宗憲,徐渭,李如鬆,魏忠賢,朱由檢,孫承宗,袁崇煥,毛文龍,熊廷弼,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楊嗣昌,李自成,張獻忠;

晉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元朝

8 晉朝 8.1 西晉 宣帝 司馬懿 景帝 司馬師 文帝 司馬昭 以上三帝為追諡,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馬炎 惠帝 司馬衷 懷帝 司馬熾 愍帝 司馬鄴 8.2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明帝 司馬紹 成帝 司馬衍 康帝 司馬嶽 穆帝 司馬聃 哀帝 司馬丕 海西公 司馬奕 簡文帝 司馬昱 孝武帝 司馬曜 安帝...

為什麼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歷史老是被民間所忽略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解釋。1 民間對歷史的獲取渠道。對於一般百姓而言,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渠道獲取歷史知識。特別是老一輩的人,通常都是通過 評書 戲曲 和口耳相傳等方式獲取歷史知識,其中評書和口耳相傳是最重要的兩種方式,在我們爺爺輩乃至父輩中,文盲率是比較高的,因此評書是一般百姓獲取歷...

在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時候有沒有叫王翦的人

是不是王建呀,五代十國時期他建立了前蜀。903 918年在位。字光圖。陳州項城 今河南沈丘 人,一作許州舞陽 今河南舞陽西 人。少時以屠牛 盜驢 販私鹽為生,後投忠武軍 治許州,今河南許昌 僖宗為避黃巢起義軍兵鋒而逃奔成都,王建等五都頭率兵入蜀,被號為隨駕五都,歸宦官田令孜指揮。令孜認其為養子。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