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邙山之戰這次戰役的導火索是什麼?

時間 2025-03-27 00:05:24

1樓:梅川內依伊萬卡

邙山之戰,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對東魏發動的戰役。此次戰爭的導火索是由於高歡的兒子高澄貪色,使得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西魏軍去營救高仲密,與東魏軍相持在邙山。

2樓:樂觀的木子先生

高歡的兒子高澄欺負高仲密的妻子李昌儀,高仲密一氣之下藉口外調,奪了虎牢關投降西魏宇文泰。

3樓:數到三倒著走

因為御史中尉高仲秘密叛變而派兵進攻西魏。

為什麼邙山之戰會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轉折最多的戰役?

4樓:網友

因為這場戰役非常的跌宕起伏,而且非常具有戲劇性的轉折,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的少見。

5樓:職場高達

這次戰役中真的是非常離奇。可謂是戲劇性的轉折,在軍事史上都是非常少見的。

6樓:熊東西

邙山之戰中,有很多離奇的事,一波多折,被稱為史上轉折最多的戰役。

7樓:同享文化

歷史上一波多折的戰役有很多,其中的邙山之戰也是乙個很著名的戰役。

8樓:帥到被人砍路過

這場戰役非常的跌宕起伏,這場離奇的戰役最終被稱為歷史上轉折最多的戰役。

9樓:網友

因為這個的原因還有乙個潛在原因就是因為高歡的兒子高澄貪色而導致失敗的。

10樓:你的欣欣啊

邙山之戰中,西魏主帥宇文泰2次差點生擒高歡,東魏主帥高歡2次差點生擒宇文泰。戰鬥異常激烈。結果二人誰都沒戰死沙場,宇文泰在家等死,高歡順應軍心回了老家。

「邙山大戰」,兩大梟雄的終極對決,堪稱古代軍事史之最,這是為何?

11樓:文娛吃瓜

「邙山大戰」,是西元543年南北朝時期東西魏之間爆發的戰爭。其堪稱古代軍事史之最的原因,我認為在於:邙山大戰波瀾壯闊,過程中充滿了跌宕起伏,轉折之多令人回味悠長

邙山大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東西魏之間的一次戰爭,首先由西魏的高仲密投降西魏點燃,其本質是東魏丞相高歡的兒子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仲密氣不過出走西魏。

這本是私人之間的恩怨,但是他們在當時的歷史上佔據特有的角色,首先是高仲密,他在當時佔據了豫州,而豫州與西魏接壤,他的投奔,使得西魏丞相宇文泰認為這是乙個討伐東魏的時機。而東魏丞相高歡更是由兒子一時的私慾捲入這場戰爭。

戰爭的第乙個階段,宇文泰兵分兩路進攻東魏,可是戰報早已到達高歡那裡,高歡首先領兵讀過黃河,在邙山安營紮寨。而在邙山兩軍開始了殊死之戰。

戰爭的第二階段,在都整頓好軍隊之後,西魏試圖奇襲高歡,結果高歡已嚴陣以待,西魏吃了敗仗。

宇文泰敗走,高歡和眾將士慶功。沒想到這直接到了第三階段,宇文泰來了個回馬槍,大勝高歡。

而第四個階段來自於東魏軍隊的反擊,由於西魏軍屬於遠途作戰,寡不敵眾,不得不撤退。高歡獲得勝利,宇文泰倉皇而逃。

邙山之戰最終以宇文泰的慘敗結束。整個戰爭過程,跌宕起伏,裡面的細節更是可圈可點,是我國歷史上最富有玄機和懸念的戰爭。

12樓:活在瓜裡的籽

這場「邙山大戰」是發生在西元543年,也是造就了盛唐軍威的府兵制,影響力很大。

13樓:河工大校草

這場大戰是東魏和西魏之間的第四次戰爭,期間兩個國家互相用計,兩邊打得有來有回,但最終還是東魏勝利了。

14樓:丸子閒談文化

因為當時這場「邙山大戰」的轉折是最戲劇性的,而且戰爭的規模也非常震撼。

15樓:網友

發生在西元543年,大敗而回的宇文泰立即著手進行軍政改革,創造出了影響中國歷史數百年,造就了盛唐軍威的府兵制。

16樓:y饒公子

邙山大戰發生在西元543年,東魏的將領高歡和西魏的宇文泰率領各自的軍隊進行了慘烈的戰爭,場面巨集大,堪稱古代軍事史之最。

17樓:網友

發生在西元543年,是東魏和西魏兩個割據政權打的,這場戰役戲劇性的轉折是軍事史上最多的,而且東魏高歡,西魏宇文泰兩個梟雄之間的戰爭也很震撼。

18樓:驚鴻

西元543年,兩魏第四次大戰(邙山大戰)揭開序幕。邙山之敗,西魏大敗,損失督將四百餘人,軍士被俘斬六萬人。

19樓:網友

當西魏軍趕到邙山後,東魏軍早陣容整齊,佔據了有利位置。但宇文泰並沒有驚慌,於是西魏軍便向東魏了衝殺。不久,彭樂臨陣倒戈了。但沒過一會,彭樂就抓了西魏軍幾十個王公貴族。

邙山之戰的介紹

20樓:花火路過

邙山之戰是南北朝時期西魏柱國大將軍宇文泰對東魏發動的戰役。543年二月,東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據虎牢扒洞跡叛變,宇文泰率軍接應。543年三月,兩軍春並在邙山決戰,西魏軍大敗。

宇文泰在退兵之後,上表自貶,但魏帝元寶炬沒有接受。此戰顫輪之後,東魏乘勝追擊,收復虎牢,平定了北豫州和洛州。

邙山之戰有許多轉折點,是史實還是杜撰?

21樓:網友

自然是真的

邙山之戰作為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戰役之一,之所以著名就是它的戲劇性,因為太過於波折了,電視劇集都不敢這麼演,但是事實就是如此,當然史書上為了讓它具有可讀性,自然新增了很多描述,不過不影響事實的戲劇性,邙山之戰就是如此的戲劇性,堪稱是一波三折的典型範例。

邙山之戰是西魏時期的著名戰役,源頭就是高歡的兒子過於貪戀美色引起的,也是東西魏國爆發的衝突,是由西魏率先起兵征討東魏,領軍人就是西魏的大將軍宇文泰領兵,而東魏就是高歡作為主帥應兵,一開始的時候,是西魏完全佔據了上風,把東魏殺得片甲不留,更是差點就殺掉了高歡。

可是沒想到關鍵時刻,宇文泰為了報仇,選擇短兵相見,帶著三千多名士兵,靠著短刃去追擊高歡,但是高歡被人救下,宇文泰沒有得殺掉高歡,在撤退的時候,卻被高歡重新整理出來的軍隊追殺,原本是西魏一邊倒的碾壓,沒想到這一次卻是西魏慘敗,死傷無數,也是差不多把一開始帶來的士兵全部坑殺。

這是說明了乙個教訓,窮寇莫追,因為要是沒有宇文泰非常輕視的追殺,多帶點弓箭或者長兵器,早就將高歡拿下了,但是一時的勝利把宇文泰高興壞了,過於輕視了高歡的手段,最後慘敗,所以有時候不要小看任何乙個人,更何況對敵人更是不能心慈手軟。

22樓:蘭惠心

邙山之戰應該是一波三折,但是歷史記載可能會有所誇大。

23樓:歷史中的輪迴

是真的,他是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可謂是一波三折啊!

24樓:慕曉曉曦

歷史上的邙山之戰必然是經歷了一波三折,有奇葩的高歡,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25樓:青春那麼賤

是真實地,因為這場戰役很出名,因為一波三折所以才會讓人們認為是杜撰。

26樓:林楊的四皇妃

當然是真的,不是杜撰,這場戰役是很著名的,所以轉折點也很多。

27樓:向死而生的態度

這當然是事實啦,而且這場戰役還比較出名,或許正是因為它一波三折的緣故吧。。

28樓:網友

歷史上肯定沒有那麼多的波折,最後還是以東魏一方的大逆轉結束了這場戰爭。

邙山的邙山大捷

29樓:強少

564年的冬天,北齊重鎮洛陽被北周十萬大軍圍困,守城部隊已經彈盡糧絕,形勢岌岌可危,如果洛陽陷落的話,將直接威脅到北齊政權的存在。北齊武成帝萬分焦急,急詔全國各地的軍隊前去解洛陽之圍。

北齊全國各地的軍馬星夜兼程趕到洛陽城外,衝向將洛陽圍成鐵桶的北周軍隊。三軍將士竭力拼殺突破了北周軍隊圍城打援的第一道防線後,再也無力向前挺進了。眼看著北周攻城軍隊逐步地加強攻勢,洛陽城的守軍心裡已經絕望了。

如果北周軍隊攻下洛陽城,轉回身再來對付北齊援軍的話,北齊的援軍面臨的就是滅頂之災了。

就在這危急的關頭,北齊軍隊的一員將軍,率領了五百士兵衝向千軍萬馬的北周軍隊。這位將軍身穿鎧甲,手握利刃,在人群中格外醒目,然而最吸引人的是他的臉部,他的臉上帶了乙個面目猙獰的面具,看到叫人不寒而慄。

這位將軍驍勇異常,加上他臉上的猙獰面具給敵人心理上的震撼,北周的軍隊竟然攔不住他。他率領五百士兵在北周軍隊中殺出一條血路,衝到洛陽城下。

此時的城內守軍已成驚弓之鳥,疑心有詐,不敢貿然開啟城門。他們要求這位將軍摘下面具,亮出他的本來面目。將軍答應了,當他摘下面具以後,城內的守軍頓時歡聲四起,因為這位戴面具的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北齊一代名將,蘭陵王高肅。

因為蘭陵王容貌出奇得俊美,像個美麗的女子,所以在戰鬥中往往會被敵人所輕視。於是蘭陵王為了震懾住敵人,命人打造了面目猙獰的面具,以後每次出戰,蘭陵王都戴上這個面具。

當守城的士兵們知道戴面具的將軍是蘭陵王以後,開啟城門和蘭陵王的軍隊一起殺向北周軍隊,北周軍隊大敗。這一場大戰被史稱「邙山之戰」。史書這樣記載北周軍隊慘敗的樣子:

丟營棄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

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政治的特徵,魏晉南北朝貴族政治特徵,元朝地方行政體制的特點以及什麼原因造成了元代地方行政區劃的混亂局面

夜雨朝下 1 自來曹魏設立九品中正制後自,逐漸形成家族式的門閥制度現象,九品中正製成為士族把持選舉,操縱政治的工具,由此而形成了以後的門閥政治。極大地影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國家政權被幾個大的門閥家族所左右,如東晉的謝氏,王氏等 2 元朝地方行政體制廢除了郡縣的地方行政區劃,改行行省制度。3 混...

南北朝名人的故事多一點!南北朝時期的兩個著名故事

南北朝史書上有吧。中流擊楫,聞雞起舞。到天涯 煮酒論史 有喝多些南北朝名人的比較好 去看看吧。南北朝時期的兩個著名故事 南北朝有那些名人典故 10 南北朝有什麼名人,講講他的事例 鳩摩羅什,慕容衝,赫連勃勃,拓跋珪,很多的,推薦去看小春的不負。祖沖之,計算出圓周率。關於南北朝時期的故事 南北朝的故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制度

為近南北朝時期,這個制度你在某方面也還是特別多的,我覺得還是可以的。魏晉時期世族家庭教育的特點是什麼?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門閥士族都十分重視子弟的啟蒙教育,主要表現為重視蒙學讀物 注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首先是啟蒙課本。這一時期的蒙學教育仍以儒家經典為主,儒學忠孝仁義思想仍得到魏晉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