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魏武帝曹操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什麼基礎?

時間 2025-04-15 05:35:28

1樓:花蘭顧

在古代,得中原者得天下也。西元207年,曹操對北方實現了統一,東漢時期全國13州,曹操具有豫、徐、兗、翼、青、幽、幷州,加司隸地區和揚州一部分,約有8州之地。這些地區是漢末人口與生產力較發達地區,但每地的州域面積不大,曹操佔據了全國60%的人口和一半土地。

此時的曹操已掌控了國家權力,大漢名存實亡,曹操可以稱王稱帝了。但曹操沒有那樣做,致力統一全國,不管是大漢復興,還是自己奪取政權,大的朝代必須全國統一。

曹操清楚地認識到,實現統一阻力極大,尚存許多有勢力的諸侯,西北有馬騰韓遂,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荊州有劉表,還有江東孫權,象郡跂等地勢力。自己貿然稱帝,會招來諸侯聯合聲討,必須將眾諸侯各個擊破,才能統一天下。曹操舉大軍下江南,兵不血刃拿下荊州,使曹操意氣風發,江東指日可得。

誰知孫權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曹操威風掃地,力量大損。只得居留許都,清除異己,稱公稱王,靜觀天下形勢。

可惜天下其它諸侯是一盤散沙,無力又不願與者正運曹操為敵,使曹操勢力在中原地區根深蒂固。曹操不滿足現狀,繼續西征涼州,消滅了馬超韓遂勢力,繼而迫使漢中張魯投降。劉備爭奪漢中,兩軍對峙半年,曹操放棄漢中自回長安,又回到許昌。

關羽發起襄樊戰役,擒于禁斬龐德,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在司馬懿的首梁建議下,聯吳襲取荊州,魏關夾擊關羽,至使關羽兵敗身死。

東吳將關羽首級呈送曹操,曹操受驚頭瘋發作,索尋華佗醫治未達成共識,曹操於220年春因病去世。曹操為世子曹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就曹操、劉備、孫權而言,曹魏兵多將廣,人才濟濟,地域最廣,佔據中原核心地帶,實際魏王府取代了漢室朝廷。同年曹丕清御急不可待地逼迫漢獻帝禪位,曹操給曹丕留下雄厚的勢力,使曹魏政權能順利執行。

同時也給曹魏留下致命的隱患,三十年後,足智多謀,忍辱負重的司馬懿變成了曹操第二。

2樓:撒的謊

奠定了自己建立新的皇朝的乙個基礎,而且正是有了前期的這些工作,才方便後期建立政權。

3樓:多啦還有夢

曹操打敗袁宴敏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之後曹操率軍北渡黃河,統一了黃河談祥檔中下游地區。含亂。

中國歷史上除了東漢末年的魏蜀吳三分天下,有什麼原因?

三分天下有其二 泛指勢力強大。語出 論語 泰伯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就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相爭,魏國被稱為 三分天下有其二 也即是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不過,翻開三國時期的地圖,很多人產生了這樣乙個疑惑 魏蜀吳三國的面積明明差不多,憑什麼說魏國的實力是最強的?換而言之,魏國 三分天下...

是誰在東漢末年戰敗後燒燬了洛陽,東漢末年從徐州都洛陽以當時最快的速度要多久

愛連君 董卓。董卓 192年5月22日 字仲穎,隴西臨洮 今甘肅省岷縣 人,生於潁川 東漢末年獻帝時權臣,官至太師,封郿侯。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後隨張奐平羌亂,又先後參與平定黃巾之亂 涼州之亂等戰役,頗著威名。中平六年 189年 借何進被殺之機,得以掌握朝政。他廢除漢少帝,改立獻帝。次年,袁...

東漢末年的計算工具

清代數學家梅啟照等主張東漢 南北朝說。其依據是,東漢數學家徐嶽寫過一部 數術記遺 其中著錄了十四種演算法,第十三種即稱 珠算 並說 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後來,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文字作了註釋,稱 刻板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遊珠,中間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