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陸世長
1、南宋名將—李庭芝,(公元1219—2023年),字祥甫,祖籍汴州(今河南開封)。李家十二世同居一堂,忠信節義,代代善武,人稱“義門李氏”公元2023年,金朝滅亡,襄、漢一帶遭受戰亂,李家又徙居隨州。
嘉熙末年(公元2023年),蒙軍大舉南下,南宋的長江沿線防務十分緊急。已中鄉舉的庭芝面對危局尋思:如今國家有難,大丈夫應當以死報國,怎麼還能夠安心呆在書房裡讀書呢於是他毅然放棄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機會,來到荊州,投奔當時赫赫有名的罕帥孟珙帳下,向其獻策,並請求奮身效命。
孟珙向來善於識別人才,見他相貌魁偉,談吐不凡,知道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當下就留下了他,並對兒子們說:“我認識的人很多,沒有比得上李生的,以後他的名位肯定會超過我。”此時,四川告警,孟珙便任命庭芝**施州(今湖北恩施)建始縣的知縣。
庭芝一上任,就加強軍務建設,訓導農民演習軍事,選舉精壯之士與官軍一齊訓練。一年之後,建始真的百姓“皆知戰守,善驅逐,無事則植戈而耕,兵至則悉出而戰。”具備了較強的戰鬥力。
夔州路軍帥見此狀況,非常讚賞,立即將這一方法推廣到其所轄縣郡實施。
淳佑初年(公元2023年),庭芝離任,不久就考中了進土,被委振到盂珙帳中主管機要文字;孟珙死後,留下遺囑推舉賈似道代替自己,並且把庭芝推薦給賈似道。庭芝為了感激孟珙當年的知遇之恩,親自護送其靈柩安葬於興國(今屬江西),而且不顧眾人的挽留,當即辭官還鄉,為孟珙執喪三年。
後來,賈似道鎮守京湖,起用李庭芝為制置司參議。不久,由於李庭芝表現極佳,受到朝廷的提拔,命他移鎮兩淮。兩淮為南宋防禦的重點,李庭芝為了加強防務,就與賈似道商議在清河五河口設定柵欄,在淮南增設烽火臺120處。
接著,李庭芝出任毫州知州,又在荊山築城以保衛淮南。開慶元年(公元1259 年),賈似道任京湖宣撫使,留李庭芝管理揚州。不久,蒙軍進攻四川,李庭芝上奏朝廷請求但任峽州(今湖北宜昌)知州,以扼守蜀東江口。
後來,朝廷派李應庚為參議官,李應庚徵調兩路兵士修築南城,但由於天氣酷熱,兵士難以忍受,很多都中暑死去。蒙將李氌偵知其無謀,便攻佔漣水三城,不久又渡過淮柯奪取了南城。此時,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圍已解,李庭芝因母親去世而離職。
後來朝廷商議要選擇一個能鎮守揚州的**,理宗毫不遲疑地說道:“沒有誰能比得上李庭芝。”於是宋廷令李庭芝停止守喪,主管兩淮制置司事。
李庭芝迅速走馬上任,率兵打敗李嬗的軍隊,並且殺死其部將厲元帥,夷平了南城。第二年(公元1260 年),李庭芝率部在喬村再次打敗李理的軍隊,攻破東海、石圃等城。景定三年(公元2023年),李殪降宋,並且將三城的百姓遷居通州、泰州之間。
接著,李庭芝又乘勝追擊,攻破了蘄縣,殺死元軍守將。
李庭芝初到揚州時,這裡剛剛遭受戰火之災,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凋敝。揚州是以盛產食鹽出名的,人們也大都依賴產鹽來獲利。但由於接連不斷的戰爭,人們根本無法安定,許多煮鹽戶都逃到城外。
這樣,揚州鹽業逐漸蕭條。面對此種情形,為了儘快恢復經濟,李庭芝下令全部免除揚州百姓所欠的賦稅,同時借錢款給當地老百姓重建家園,待百姓居舍建成後,又免除其貸款。這樣,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當地百姓與官兵都有了居室。
不久,李庭芝又下令開鑿河道40 裡,溝通金沙、餘慶鹽場,以省車運。同時,他還派民夫疏浚了其他幾條運河,減免亭戶所欠的官鹽200餘萬斤,亭戶沒有了車運的勞苦,又能夠免除債務,因此紛紛歸來,鹽利也逐漸興旺起來,漸漸地,揚州城的面貌煥然一新。
起初,揚州城外有個子山堂,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覽無餘,如果蒙古軍隊一到,就會在乎山堂上構築望樓,架設車弩向城中射擊。為了克服此弊,李庭芝派人修築大城包圍平山堂,招募汴河以南的2萬流民補充軍隊防衛揚州城。朝廷下詔將這批流民命名為“武稅軍”。
此外,李庭芝為教化城民,又大興學校,讓城民學習《詩》、《書》,祭祀聖哲,並與士子一道學習射獵之禮。
他還特別重視人才,竭力網羅淮南的能人志士。當他聽說鹽城籍的進士陸秀夫很有才華時,就把他招為自己的幕僚,主管機要檔案。陸秀夫性情沉靜,沉默寡言,很少有人與他合得來。
但李庭芝發現他辦事很得力,、所以依然很器重他,後來即使自己的官職升遷了,也仍把他留在身邊。當時世人稱讚說:“得士最多者,淮南第一,號稱小朝廷。
”當遇到轄區內有水旱之災時,李庭芝就命令發放庫存的官粟,如果不足,就拿出自己的積蓄賑濟災民。揚州百姓感激至極,交口稱讚,奉他如父母。
劉粲從淮南入朝,理宗向他詢問淮南之事。他回答說:“李庭芝老成持重,軍民安定。如今邊塵不驚,百事俱興,全是陛下用人得當的結果。”
2、孟珙,南宋國防支柱,傑出軍事家。孟珙(1195—1246),字璞玉,祖籍絳州,隨州棗陽人,南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南宋未年曾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孟珙生於將門世家。
曾祖孟安是岳飛部將,祖父孟林也是岳飛部屬,隨軍至隨州,定居於棗陽(今皆屬湖北)。父孟宗政(?—1223),字德夫。
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宋軍北伐時,率領義士進行游擊戰抗金,被任為棗陽縣令,後升京西路鈐轄軍職,駐守襄陽。嘉定十年(金興定元年,1217)四月,金軍南攻襄陽,圍棗陽,孟宗政與扈再興、陳祥等率軍出擊,連敗金軍,又馳援棗陽,棗陽解圍,遂兼權棗陽軍(縣升軍)使。嘉定十一年二月,金軍主將完顏賽不率軍數萬攻棗陽,棗陽軍使孟宗政在援軍扈再興、劉世興的協同下,抗擊達三月之久,金軍不支退兵。
嘉定十二年二月,金軍再次攻棗陽,在孟宗政多方抗擊後,金軍潰退。孟宗政又奉命出擊金境內的湖陽縣城(今河南唐河南湖陽鎮),「一鼓而拔,燔燒積聚,夷蕩營寨,俘掠以歸,金人自是不敢窺襄、漢、棗陽」。後任荊鄂都統制仍兼知棗陽軍,積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禦使、左武衛將軍。
嘉定十六年(1223),病死於棗陽任上。後贈太師、永國公,諡忠毅
2樓:北地驕子
中國古代名將一覽
西周:姜尚
春秋戰國:先軫 李牧 白起 吳起 孫吳 孫臏 田忌 養由基秦朝:蒙恬 王翦 王賁 李信
西漢:韓信 英布 陳湯 周亞夫 衛青 霍去病 李廣 趙充國東漢:鄧禹 馬援 馬武 耿恭等雲臺二十八將曹魏:張遼 徐晃 于禁 樂進 張郃 鄧艾
孫吳:周瑜 呂蒙 陸遜 陸抗
蜀漢:諸葛亮 關羽 魏延
西晉:杜預 羊枯 王基
東晉:桓溫 王敦 祖遜 王鎮惡
南朝:羊侃 檀道濟
3樓:齋龍靖武
陳慶之?算不~
話說在古代倒是鮮為人知的……現代卻蠻有名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完顏宗弼,又名金兀朮,奈何與**穆生於一朝。
楚令尹鬥樾椒,箭術通神,可惜相逢養由基。
5樓:匿名使用者
王玄策(唐) 陳湯(西漢)
6樓:
名將還會不知名麼……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是哪些?
7樓:六甲番人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天才武將如繁星璀璨,耀眼奪目,他們利用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在戰爭中率部取得輝煌的戰績,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戰神,我們的民族才不會為外族欺辱,華夏文明才能不間斷髮展延續數千年。以下試列出華夏民族十位千古名將:
一、孫武,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廣饒縣)人,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兵聖、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柏舉之戰後攻入楚國郢都。
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二、吳起,戰國初期魏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人,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
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三、白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秦昭王時從左庶長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闕之戰,採取先弱後強、避實擊虛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因功晉升國尉。
此後30餘年,攻取韓、魏、趙、楚等國70餘城。三十六年,領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趙、魏聯軍攻韓國華陽,白起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軍13萬人,淹死趙軍2萬餘人。
五十五年,長平之戰大敗趙軍,坑殺趙俘40多萬人,為秦國最終一掃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礙。後為相國范雎所妒忌,於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殺。
四、韓信,秦末漢初淮陰(今江蘇淮安市)人,西漢開國功臣,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中**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劉邦評價曰:
“戰必勝,攻必取。“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夜襲魏國,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
此後,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烏江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
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五、衛青,西漢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中國古代三大騎兵戰天才之一。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六、霍去病,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
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併,追諡為景桓侯。
七、李靖,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人,唐初第一名將。出生於官宦之家,隋將韓擒虎的外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其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間接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羅馬帝國的滅亡。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八、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著有《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今已佚。
九、岳飛,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2023年遇宗澤起到2023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2023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2023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斗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
十、徐達,元末明初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縣)人,明朝開**事統帥。雖是平民出身,卻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2023年鄱陽湖之戰以少勝多全殲陳友諒65萬大軍。
2023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率軍20萬北伐中原拔洛陽後分兵山東山西,四面出擊收復華北、中原,攻克通州包圍大都、滅亡元朝。徐達深通謀略,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僅沈兒峪之戰就斬獲元軍首級10餘萬,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北元第一名將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逃竄至黃河時得流木以渡。
徐達北伐不僅推翻了元朝黑暗殘暴的統治,使燕雲十六州時隔430年再次迴歸漢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歷史上由北向南統一的公式,可謂千古奇功。
以上十位名將,幾乎都是常勝將軍,他們要麼以弱勝強,要麼以少勝多,他們指揮的戰役幾乎都是經典。孫武和吳起是中國兵家之祖,白起和韓信協助明君在統一國家程序中奠定基礎,衛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貴、岳飛、徐達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在抗擊外族入侵或開疆闢土方面做出巨大貢獻。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將也應讓我們記住的,他們有姜尚、樂毅、李牧、王翦、廉頗、孫臏、蒙恬、項羽、李廣、班超、曹操、周瑜、諸葛亮、冉閔、謝玄、祖逖、陳慶之、劉裕、韋睿、郭子儀、柴榮、狄青、韓世忠、常遇春、王守仁、袁崇煥、左宗棠,但限於篇幅,本文無法一一列舉。
為什麼西方學者不承認中國古代有夏朝
聆風吟 記載少都說夏商周是並列的而夏朝是遠方國家不屬於中華,大題就這麼個意思,鬼才知道當時什麼情況,推論哪有那麼準確的,再說了就是有記錄的有些也是無法驗證的。純學術的東西沒有什麼意義。 夏朝是中國最早的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這是國內絕大多數歷史及考古學者們所主張或承認的,而外國的一些學者是不承認的,甚...
古代女子的結婚年齡是多大?各個朝代有什麼不同
李子今史 關於古代婚姻,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認識,古人普遍早婚早育。從文獻資料來看,古代女子結婚是比較早的,具體早到什麼程度呢?一般而言,古代女子到了13 14歲就要出嫁的,最晚也不能超過19歲。春秋穀梁傳 文公十二年 載,西周時期男子20歲 冠而列丈夫 女子15歲為 及笄 男女過了這個年齡就可結婚。同...
古代的人不刷牙,為什麼口不臭
古代中國人真是充滿智慧,沒有發明牙刷的時候用手指 楊柳枝,發明牙刷後有專門的 刷牙鋪 配合多種多樣的牙粉配方進行清理口腔。古時候刷牙的方法 手指揩齒 手指揩齒有相當久的歷史,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古代敦煌壁畫中有一幅勞度叉鬥聖圖,畫中受戒者左手拿一長頸漱口瓶,用右手食指揩前門牙,非常形象的描繪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