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哪個朝代的建築最有特色

時間 2021-07-19 01:51:50

1樓:小小的拉架

中國建築物最出色之典型,莫過於廟宇之正堂。普通正堂為四牆環對,為其它附屬建築之中心。廟宇之典型圖樣,大都是分為數個庭院;凡主要之建築物及正門,均系坐北朝南。

進入廟門,須經過一聯串之庭院,使人憶起羅馬式大殿之中庭及拱環之柱廊,而且使人感受詩意,且有安詳之氣氛。古老繁茂的大樹點綴著環境,波折彎曲的椏枝,與一排排直立的廊柱,相映成趣。

一聯串走廊相貫通的各庭院間,由敞開的大門望去,面前的視野比實際的距離幾乎增加了一倍。

當你經過這些庭院時,你會更加感覺到這些建築的雄偉、對稱、細緻、精巧。凡屬木材之處,均為油彩精繪,補以金線勾勒。

當你窮出迴廊之際,雄偉莊嚴的大殿,便映入了你的眼簾。大殿坐北朝南,側殿左右相襯:沉著,安靜,隱生的宗教情懷令人肅然起敬。

正殿臺基與高臺上橫長、對稱的欄杆,舒心養目。環廊直立的畫柱,和諧均勻地襯托著正殿的前臉。粉飾的楣樑和正樑,支撐著華麗的屋頂。

而嵌鑲在板條和椽子上深黃色的琉璃瓦,透出安詳自若之態。精巧華麗的細工,緩和了線條的呆板。既得體又合理的廟宇佈局和結構,無論就建築的整體或部分來講,均充盈著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朝氣。

廟宇結構有三個主要部分:即臺基、主體與屋頂。臺基在中國建築上,非常重要。

所謂臺基,包括整個的空間:自平地至臺地以及欄杆和臺階。有時臺地有兩層或三層,以使建築在臺地上的主要建築物,其形其式昭昭在目。

北平的天壇,是一個顯明的例子,臺地和欄杆三分環繞向上。臺基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強化建築主體獨特的品性,通常藉以臺基和平臺的高度表現建築物的高貴和地位。中國廟堂木料結構之因素:

木柱、楣樑、正樑、橫樑和支柱均披露可見。一排排的柱子與正樑及楣樑連結起來,支撐著遮蔽的屋頂,木架之上排鋪瓦片,而後砌磚隔牆填在柱間,構建中國建築的理念。

按照建築主體中心和長方形之比例,把立柱分成數行,因而使殿內形成陣列甬道。最外的柱間,不用隔牆,而形成柱廊。正面外向的第一排柱子間,以木製架構,並利用之以作門扉。

這些木隔牆,常是細雕細刻的,上部刻鏤似繡,以通光線。整體看來,好像正面掛著花紗的垂廉。

彼此銜接的正樑,直接安在立柱之上。柱頭是由兩塊伸展出來的橫木形成。其主要作用,用於協調正樑與楣樑的節奏。

同樣,在楣樑的上面,與正樑突出部,銜接著的是一排排橫木和凸出的支柱,用以支撐椽子。伸展的屋簷和簷飾,以及簷下的雙排板條,構造美妙的圖案,並使瓦壠與柱頂之經緯有所變化,盡現物寶天華。

在中國建築學上,屋頂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傾斜的面積像是織物造就的一座幕帳,瓦頂覆蓋在與立柱聯結的正樑上面,順而向下傾斜,形成美麗的曲線。邊用頭瓦,其色彩則與眾不同,宛如地毯之邊緣。

假若建築物是圓形的,幕帳之形尤為凸顯,頂端飾以金黃色之錐球,瓦壠則是由中心向四處輻射的光芒。人字形之屋頂,雖屬中國建築術特徵之一,但有時一些重要的建築也不在強調這一點。比如北平故宮的許多建築,屋頂只顯出輕微的坡度。

平緩坦然的坡度突出了建築物雍容端莊的形態,蒙生莊嚴雄偉的氣墊。屋冠與屋脊等相應的飾物,配合著屋頂面上的交叉線條,除了起到裝飾的作用以外,還能令人把整建築幻想成一個陶瓷質地的巨集偉幕帳。

這是中國廟堂建築的三個主要部分,每一個因素,都與西方的建築思想不相為謀。

先說臺基:在中國建築學上,臺基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像西歐通常把臺基隱蔽起來,或至少置於次要地位。相反地,中國的大建築物,常是藉著圍欄和臺階加重臺基的重要性。

其次,我們談到建築物的主體:這與西方建築物有幾個基本的不同點。中國廟堂的正面是向橫伸展,而西方聖堂則人字形向上伸高。

中國建築物的正面常是坐北向南,採取面南的方向,是中國很古老的傳統。凡屋宇、宮殿、法院(衙門),甚至整個的城市,儘可能的,都是面向南方。向南之面儘量往橫發展,與西方建築正面的人字形一直狹窄的往上發展正成反比。

中國建築的典型,是向橫發展的長方形。許多人認為中國建築的向橫發展,是因為普通建築都是一層的。這種解說並無根據,因為即便是數層之塔,由基部向上均等縮小,但是底部向橫發展之特質仍未變化。

同樣城門樓,雖為數層,其向上之伸展仍不集中於高度,反而輔以屋頂,洋臺,中樓等形體強調橫展的特質。正因為中國建築始終保持橫長,而使人在心靈上產生一種平安與舒展的感覺。中國建築的橫長走向與以向上發展為主的哥特式根本不同,這種向橫伸展的要基導源於中國的數目字。

羅馬的數目字好像直伸的手,而中國的數目字卻像橫伸的手。因此任何西歐的建築形式,都無法向中國建築術之情調進攻,中國的建築型,正好與西歐之哥特式形成對比。

與歐洲建築物不同的第三點,是中國的屋頂。西歐的傾向是減少屋頂的重要性,甚至以飛簷,或頂邊矮垣把屋頂遮蔽起來。相反的中國人把屋頂建築的冠冕堂皇,由此,中國藝術的想象力,得以流露和表達。

在中國人的意識裡,屋頂才有遮風避雨的作用,為強調這一觀念,他們的屋頂有時是由兩層或三層的中樓來建造的。既然柱子是木製而非石制的,他們也覺得瓦頂佔的面積太大;必須縮小才能有活潑的感覺;為達到這種效果,他們使屋簷的尖端,形成一個美妙的彎曲,好像帳篷,這點可以以中國的亭閣為典型的代表。為調節瓦頂死板的廣大幅圓,他們把屋頂面積分成間隔的數部,且把屋脊砌高,用導向線把屋頂分成數份,多少加以裝飾。

瓦頂另外用金黃與陶瓷等瑣碎的裝飾,使其益形活潑,這些冠飾物,成了裝飾藝術的傑作。

我們已經說過,中國人並不傾向牆體而是傾向於屋頂才能遮風避雨。牆與屋頂比較,牆好像沒有多大作用。這樣說起來,那麼中國的長城,和其它高大的城垣,以及許多的小城牆,豈不是不合理嗎?

可是我們這時所談論的,是一個建築的圍牆,普通說起來,牆在中國有兩種作用:保護與隔離。中國人不以牆來支撐建築物,因此牆壁在中國廟宇住宅的建築中,只佔次要的地位。

在歐洲的建築,牆不盡充當保護和隔離的作用,而主要的是支撐建築物,因此牆壁擴大,而屋頂卻相形見小了。相反的,中國的牆壁只盡保護與隔離的作用,屋頂才是主要的部分。牆壁好像營地的外圍,圍牆圈成各家族的帳棚!

中國的建築學與中國歷史及傳統,毫無疑義的,是合為一個整體的,如同其它文明國家。中國人的藝術表現,證明了其民族的智慧。中國的建築學,並不亞於其文學造詣,而相輔相成,反映了中華民族特殊的資質與巨集志:

實為中華民族無語之心聲。就整體來說,中國之建築,確實富有宗教思想,受惠於大自然與人類崇高心靈的影響。

最具啟發性的,莫過於北平天壇的祭壇。它使人悟解到是在向一位唯一的、無限的、永恆的、並且是操勞不止的存在著的——神——致敬。有人說,老子在他的道德經裡,好像曾經指出對上天有這樣的觀念。

這好像在表明:即使沒有啟示的助佑,人類只要本著理智,在宇宙的神祕中去努力追求,也會達到「至高存在」觀念。可惜這種對「神」的觀念,只是模糊的,並且還滲雜著多神的觀念。

當人類希望過度默觀與天人合一的生活時,他很自然地會隱退,緘默和收斂心神。這種心情曾導引聖本篤退入深山,聖伯爾納多隱跡幽谷。中國人則把他們的神祠和廟宇建築在最優美的環境裡。

舉凡全國之崇山峻嶺,僻靜林間,大河之岸,清湖之沿,山岩之洞,海中孤島,凡具神祕感、彷彿可以觸及高深莫測隱在之神的地形地段,均宜廟宇之興建。雖則幻想山川雲木具形而化為鬼神,頗屬可笑而不著邊際,但是令人驚奇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善用他們的細心與審美觀,將廟宇的興建和大自然環境,竟能配合一體;使廟宇嵌鑲在優美的環境裡,宛如嬰兒酣睡在母親的懷中!中國人這種具體,配合大自然環境,建造神廟的技巧,相信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凌駕其上。

中國的廟堂,是宮廷,法院(衙門),和其它任何中國式建築的模型。這種建築形式,深深地影響了其它的普通建築物。因此,可以說,大部分的中國建築物,都有些宗教的氣氛。

如是你去參觀皇宮,你便會覺得它具有修道院的氣氛,而絕不會得到世俗浮華的印象。總括說起來,各家的祖廟(祠堂)充分的說明了中國家庭生活中的宗教氣氛。中國的建築已把自然的宗教情懷與日常的生活融在了一起,這實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傳家寶。

對於那些建築教堂,而根本不考慮這些因素的人,我們說什麼呢?他們以舶來品的形式代替中國的傳統樣式,連純正的藝術眼光也談不上,還妄想解決什麼信傳的基本問題?如是採用土生地長的建築術,對促進信傳事業豈不更具效力?

這樣的做法顯然是符合邏輯的要求;假使我們這樣去做,我們對中國之文化將有所貢獻,也證明吾人尊重與欽佩中國文化。

中國人對傳統之風俗、習慣、看法,是聞名於世的固封保守。我們知道中國人,對於革新或外來之事物,頗為反感。明此,則足以諫說一些人,公教的真理本質是絕對普遍性的。

以中國人之智慧,絕不會視這種普遍性的真理為外來的。但是,如給這個普遍性的真理穿上一個毫無必要的洋裝,則很可能使中國人對之有「化外之物」之感。我們看到,中國人自古即解決了建築問題,而其形式及風格與西洋迥然不同。

我們認為,……那些西洋教堂,在義大利、法國或德國,非常合乎他們本地人的口味,但是卻不一定全部適合中國之風土人情。……我們儘可配合中國圖樣,去發揮人們的發明精神。

1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驪山北麓。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

2 大明宮含元殿 位置: 陝西西安 唐長安大明宮建於太宗貞觀八年(634),是唐代主要朝會宮殿之一。含元殿是大明宮前殿,遺址現已發掘並經復原研究。

殿在臺地南緣,高出平地15.6米,雄踞於全城之上,前景開闊。殿身面闊十一間,67.

33米,進深四間,29.2米,面積1966平方米,與明清北京紫禁城正殿太和殿相近。殿單層,重簷廡殿頂,左右外接東西向廊道,廊道左右兩端南折,與建於高臺上的翔鸞、棲鳳二閣相連。

整組建築圍成凹字,好似雄鷹展翅,既是宮闕,也是主要大殿。含元殿是中國最偉大的殿堂,氣魄巨集大,性格輝煌而歡樂,體現了一種高昂灑脫、豪健爽朗的文化格調,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建築藝術水平

3 雲岡石窟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著名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存雲岡第1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

4 明孝陵 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鐘山南麓玩珠峰下,為明朝(公元2023年至2023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巨集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程序分佈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的。

5 大昭寺 在拉薩市中心,始建於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 後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築群。寺建築面積達25100餘平方米。有20 多個殿堂。

主殿高4層,鎦金銅瓦頂,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築風格, 也吸取了尼泊爾和印度建築藝術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兩側配殿供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塑像。

6 圓明園 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淀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佔地約5200畝,平面佈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50公頃。有著名景群上百處。

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2023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雍正)的「賜園」。2023年雍正即位後,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規模建設。到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鼎盛,是圓明園建設的高潮,以傾國之力,空前的規模擴建圓明園,以後又經嘉慶、道光、咸豐年間的續建,5個皇帝前後經過151年將其建成。

役使無數能工巧匠,費銀億萬建造經營而成。圓明園曾以其巨集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造園藝術,精美的建築和豐富的文化收藏聞名於世。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世界園林的典範」。

包拯是我國哪個朝代,包拯是哪個朝代的?

包拯是北宋仁宗年的,素有包青天之稱,電視劇有 少年包青天 包青天 等等 包拯是哪個朝代的?1 包拯 北宋 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 2 歷史評價 士大夫語曰 富公真宰相,歐陽永叔真翰林學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包拯塑像 歐陽修 少有孝行,聞於鄉里 晚有直節,著在朝廷。司馬光 拯進士及第,以親老侍養,不...

農曆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我國從哪個朝代開始使用曆法?

初級提問者 農曆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多有記載,今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商代。1912年中國官方開始採用公曆,而農曆作為中華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一直廣泛流傳於民間。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這一點與陰曆原則相同,所以有陰曆的成分 另一方面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

我國歷史上唯不被承認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天真 這個是西漢末年,王莽建立的新王朝,但是因為他的系列政策導致百姓生活更加艱難,所以不被承認。 那就是夾在唐朝之中的周朝,它是由武則天建立的,因為古代對女性有歧視,所以不被承認。 巴比龍鴨2號 有很多朝代都不被承認,例如王莽的新朝,武則天的新朝。古代對於女子是有歧視的,所以不予認同。 小華觀 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