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十善 六度 四攝之行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時間 2021-08-30 09:18:19

1樓:匿名使用者

【五戒】 ﹝出增壹阿含經﹞ [一、不殺戒],謂人若於彼眾生,妄加殺害,而奪其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壽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 [二、不偷盜戒],謂人若於有主物不與而竊取之,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受貧乏報。

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 [三、不邪淫戒],謂人若淫泆無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墮惡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戒],謂人若妄造虛言,隱覆實事,誑惑眾聽,死墮惡道;或生人中,亦口氣臭惡,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 [五、不飲酒戒],謂人若飲酒則縱逸狂悖,昏亂愚痴,無有智慧。

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經疏﹞ [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 [二、不盜配智],邪正明瞭曰智,五行之水亦主於智,智則不盜,故以不盜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義],制事合宜曰義,五行之金亦主於義,義則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義也。 [四、不妄語配信],真實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於信,信則不妄語,故以不妄語配信也。 [五、不飲酒配禮],處事有則曰禮,五行之火亦主於禮,禮則防於過失,故以不飲酒配禮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與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 。 十善: 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

【十善】 ﹝出法界次第﹞ 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故。然有二種:

一者止,二者行。止,則止息己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

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佈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慾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

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惡口],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七、不綺語],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

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貪慾],不貪慾者,謂不貪著情慾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慾,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見],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

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引佛經】: 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佛教認為,這類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嚴格禁止,所以稱為五戒。 十善:

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建立的,約身、口、意三業分成十種。反之,稱為十惡。 身業有三種:

不殺、不盜、不邪淫; 口業有四種:不妄語欺騙、不是非兩舌、不惡口傷人、不說無益綺語; 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愚痴。

2樓:我的家鄉我說了算

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

十善業包括: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惡口

五、不兩舌

六、不妄語

七、不綺語

八、不貪

九、不嗔

十、不痴。或稱十善業道。

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止觀)、智慧四攝法:佈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什麼是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四攝·六度

3樓:多普達成

簡捷bai說是皈依佛、法、僧三寶du;

五戒不殺生zhi、不盜竊、不邪

dao淫,不妄語,不飲酒

身不殺生、不回盜竊、不邪淫,語答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不貪、不嗔、不邪見;

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六度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

五戒、十善、六度、四攝之行分別是什麼意思?

4樓:我的家鄉我說了算

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

十善業包括: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惡口

五、不兩舌

六、不妄語

七、不綺語

八、不貪

九、不嗔

十、不痴。或稱十善業道。

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止觀)、智慧四攝法:佈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何為五戒十善,佛教中的五戒十善

這是學佛的幾個層次,主要有三歸 五戒 十善 四攝 六度。1 三皈,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佛法僧稱為三寶,是佛 學習和景仰 依止的物件。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稱為佛教徒,它是信教和不信教的界線。2 五戒十善是自修階段,三皈後就應依佛法的教導,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過失和不犯錯誤,使自己身心有了規範,向善的方...

為什麼一定要守五戒十善,佛教中的五戒十善

佛遺教經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阿彌陀佛!佛教中的五戒十善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1111111122222111112...

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什麼意思

傳說中,六道 又名六趣 六凡或六道輪迴 是眾生輪迴之道途。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 人 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 餓鬼 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 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