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的和尚是菩薩嗎,寺廟裡都有哪些常見的佛

時間 2021-10-14 21:33:32

1樓:狄林涵

按照佛菩薩的教導如理如法的修持,發慈悲心、菩提心,這樣的**就是菩薩。

2樓:

和尚」原來是從梵文這個字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

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又作:

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

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梵maha^ -sattva ,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區別。此外,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這個語詞的音譯為「究摩羅浮多」,意譯又稱為「童真」[1][2]

請問佛教寺廟中僧人的級別怎麼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寺院,所謂級別,也就是管理的方便等而已。原則上是沒有級別的。

在佛法一切眾生都是平等,何況出家「人」之間。但是,出家人,也是人,也許裡面有的人會介意級別。佛法出家人與我們在家人不一樣,有很嚴格的戒律。

級別無非就是方便。真正地出家人應該沒有一個關注這個級別的。更注重如何管理自己,利益眾生。

4樓:匿名使用者

等級是世俗的說法,從佛法來看,眾生是平等的,比如文盲和博士,平民和**,貧民和富翁,沙彌和方丈,在佛法面前他們都是平等的,包括人和禽獸也都是平等的,他們都具有佛性,都是未來佛。

5樓:匿名使用者

非是級別

佛 菩薩 羅漢 不是級別 覺悟不同

僧人(比丘或比丘尼) 則或有受戒不同 或意義不同 或因修行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

小沙彌 受沙彌戒 若精進 則受比丘戒(就是那個著名的汝能持否 能持~)

通曉經律的軌範師才是和尚(大和尚) 年長而智慧的是長老(上座)

遊方的行腳僧人就是頭陀或叫行者

能傳法弘法的就是法師 以此論 經律論三藏 還有 律師 和論師 通明三藏的可稱三藏法師

傳承道統的是祖師 如六祖慧能 馬祖

馬祖道一創立的叢林制度(僧團)

叢林制度,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以住持為一眾之主,非高其位則其道不嚴,故尊為長老,居於方丈。不立佛殿,唯建法堂(後世乃立佛殿)。

所集禪眾無論多少,盡入僧堂,依受戒先後臘次安排。行普請法(集體勞動),無論上下,均令參加生產勞動以自給。又置十務(十職),謂之寮舍;每舍任用首領一人,管理多人事務,令各司其局(《景德傳燈錄》卷六《禪門規式》)

現在漢地寺院大約分為四類:

十方傳賢寺院:由十方僧伽中公選戒德品學兼優的賢能僧伽充任住持。無法派,也不受法卷、雖名有先後而無世系。凡退居與住持,都是平等待遇。

十方選賢傳法寺院:由本法門於十方僧伽中選戒德品學兼優的賢能僧伽,先傳法印或依法派更改法名,各按其本門習慣行之,按照世代次序傳授法卷。

子孫傳法寺院:本寺子孫剃度,徒僧先向十方傳法寺請法,接受法印。但於子孫剃度僧徒眾中遴選賢能者嗣法,繼續主持,未嗣法子孫不得爭求。十方僧眾也不得過問。

子孫繼承寺院:於本寺子孫擇賢能者繼承住持,或由徒輩中以長幼次序承襲,或於同宗近支中推選繼充。但不能傳法,亦無法卷。其世代次序,照本宗剃度宗派定之。

實際是也就是職務差別 一般平等

6樓:匿名使用者

住持和僧尼,還有居士等等。

7樓:天下倒影

應該是隻有分工不同。

阿彌陀佛

8樓:小弟弟很拉風

有級別的,你有了悟性就知道他們的級別了。

寺廟裡都有哪些常見的佛

9樓:智心女人

1、天王殿:殿中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菩薩,兩旁供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北方多聞天王)。

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中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天,面向北。

2、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

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是稱讚釋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釋迦牟尼佛像旁一般有兩位比丘立像,年老的名「迦葉尊者」,中年的名「阿難尊者」。

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佛像,這是根據大乘教理表示釋迦牟尼佛的三種不同的身。中間一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一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一尊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3、觀音殿:有的供聖觀音,有的供十一面觀音,有的千手千眼觀音,有的 供四十八臂觀音。

4、地藏殿:供的是地藏菩薩,兩旁侍立閔長者父子。

地藏菩薩的名號來歷於"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寶藏"。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也是四大菩薩之一,修行時發大誓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5、羅漢堂:是供奉羅漢的殿堂因為佛教後來分成許多支派,在小乘佛教裡,凡是信奉小乘佛教的人,按小乘佛教的教義進行修行達到的最高境界,就叫做「阿羅漢果」,簡稱羅漢。

羅漢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之多。在一般的寺廟裡,在大雄寶殿兩側塑十八羅漢,而在規模較大的寺院,則專門建有羅漢堂,內塑很多羅漢,可能是五百羅漢,可能更多。

10樓:從頭再來好風彩

釋迦牟尼、彌勒佛、菩薩、羅漢、四大天王等。

1、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祖在任何寺廟中都居主體建築大雄寶殿中,或稱正殿。佛像高大,或坐或立或臥,神態莊嚴肅穆。

釋迦牟尼的生平,沒有引起早期三藏編者的重視,他們只是儘量詳細記錄導師的言詞;更詳盡的敘述和更傳奇的故事在後來才被精心編造出來。

關於佛陀的形象,相對可靠的是一個基本輪廓。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佈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

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2、彌勒佛:彌勒佛是釋迦牟尼未來佛。因為四大天王和彌勒同居在須彌山,在寺廟中彌勒佛多在天王殿正位。

彌勒佛形象塑像極富戲劇化,多為端坐的胖大和尚,袒胸露腹,大肚子滾圓凸出,喜眉樂目,笑口常開,倍受人喜歡。

3、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又作:

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

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梵maha^ -sattva ,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區別。此外,由於菩薩是佛位的繼承人,因此也稱之為「法王子」,這個語詞的音譯為「究摩羅浮多」,意譯又稱為「童真。

4、羅漢:據說佛教徒修行可能達到高低不同的四種成就,每一種成就叫一個果位。其中阿羅漢果,成就最高,達到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得此果位之人,就稱阿羅漢,簡稱羅漢。

在大乘佛教中,羅漢品位之上是菩薩,最高是佛。羅漢的任務是常住人間,**和弘揚佛教。

5、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鎮守東勝神州;南方增長天王,鎮守南贍部洲;西方廣目天王,鎮守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鎮守北俱盧洲;佛教王國裡的神將,保護四方世界。天王像立在寺廟天王殿中的四方,塑像威武雄壯。

11樓:明演姝林

大雄寶殿主要有兩種供奉方式:

第一種:前世佛、現世佛、未來佛

即:燃燈佛、釋迦牟尼、彌勒佛

表法時間的統一於一念

第二種:東方藥師佛、裟婆釋迦牟尼、西方阿彌陀佛表示空間的統一於一念

12樓:q康熙

每座寺廟供奉最常見的佛,菩薩有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在農村的寺廟裡還有供奉了一些道教的神例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龍王爺、土地公土地婆等等

13樓:海山蒼蒼

不同的廟敬不同的神

山門殿也稱三門殿,因寺院的大門,一般都是三門並立,一在二小,故稱三門殿。殿內兩旁塑兩大金剛像,手持金剛杵,又名「執金剛」

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中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天,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提多羅託;南方增長天王毗琉璃;西方廣目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

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雄是稱讚釋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釋迦牟尼佛像旁一般有兩位比丘立像,年老的名「迦葉尊者」,中年的名「阿難尊者」。

有的大殿中不是一尊佛像而是三尊佛像,這是根據大乘教理表示釋迦牟尼佛的三種不同的身。中間一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一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一尊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

又有的大殿中也是三尊佛,卻是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中的佛。中間一尊是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世佛旁邊有的各二位菩薩立像或坐像,在釋迦牟尼佛旁的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藥師佛旁的是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在阿彌陀佛旁的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三世佛又有以過去、未來、現在為三世的。中間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東邊是過去的迦葉佛,西邊是未來的彌勒佛。

有的大殿只供一尊毗盧佛。

淨土宗寺院可以在大殿中供阿彌陀佛或接引佛(阿彌陀佛立像)

有的寺院大殿供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寶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根據密宗的理論綜合說明佛的意義。

一般寺院的大殿兩側多奉有十八羅漢像。

正殿的佛像背後,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觀世音像或者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像,文殊騎獅,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吼。

一般在大殿背後修海島,面北而設觀音像,立海島上。

觀音殿。有的供聖觀音,有的供十一面觀音,有的千手千眼觀音,有的 供四十八臂觀音。

地藏殿,供的是地藏菩薩,兩旁侍立閔長者父子。

伽藍殿。大殿的東邊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是僧伽藍摩的省稱,意為眾園。十八伽藍神。

祖師殿,在大殿西側,此種佈局以禪宗寺院最常見。

羅漢堂,供奉五佰羅漢。

諸菩薩像。供準提觀音等。

寺廟裡的飯菜為什麼味道那麼好吃,寺廟裡是什麼味道?讓人感覺很安定很空曠

原因1 寺廟裡吃飯的時候相對人比較多 一般我們會發現,在寺廟裡吃飯,通常都是一桌人,不太可能為你一個人準備飯菜。這一點完全就跟家裡不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大家一起吃東西,感覺特別的香,好像有點搶著吃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人覺得胃口特別的好。原因2 去寺廟消耗了體力 一般來說,寺廟通常都在人群不太密集的郊...

我想問寺廟裡給配飾開光是真的嗎,寺廟裡所謂開光的東西真的嗎?還是欺騙消費者的?

潛川如斯 這是真的,開光即使寺院與信眾結緣的一種方式啊! 8萬4千法門 淨空法師 講解開光是什麼意思。怎麼開光。1 有人說,佛珠 佛像 唸佛機等結緣品要開光才靈,不開光就不靈。這個觀念錯誤!開光是什麼?新的佛像建好,舉行一個啟用典禮,說明供養這一尊佛像的意義,這就是開光。2 譬如說建觀世音菩薩像,啟...

請問寺廟裡的鼓是用什麼做的,請問寺廟裡的鼓是用什麼做的?

魯嘉麗 近代寺內鼓的材質,通常都是以木為殼 用牛 馬 豬的皮作面。祥雲法師,佛教常用唄器 器物 服裝簡述 以下就佛經的鼓 戒律的鼓 鼓的種類和材質,與聞鼓生心,分項說明。一 佛經的鼓 鼓經 由於波斯匿王往詣世尊 佛告阿難 汝今亦應擊 鼓,我今當說 鼓經。中略 此 鼓,諸佛祕密。佛出世時,爾乃演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