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古風薈
立秋適合吃啥
營養學家認為,立秋後,最適宜吃以下食物。
黃綠色蔬果。即橙黃色蔬果和綠葉菜。夏天人們吃蔬菜、水果以瓜豆為主,比如黃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蘆之類,四季豆、豇豆、毛豆等。
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類中胡蘿蔔素含量較低。所以,到秋季來臨,人們體內維生素a儲備容易減少,如不及時補充,到了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夜視能力下降、眼睛乾澀、呼吸道容易感染之類的問題。因此要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蔔、西紅柿等。
另外,瓜豆類食物維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維生素c長期缺乏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換季的時候容易感冒。因此,多吃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藍、菠菜、綠菜花等。
發酵食品。夏天人們食慾不振,通常喜吃寒涼食物,胃腸消化功能比較弱。因此,到了秋天,應適當多吃營養豐富又幫助消化的食品,發酵食品就有這個好處。
發酵時微生物產生大量b族維生素,同時微生物的作用消除了食物中抗營養因素,部分分解了其中的蛋白質,使微量元素和各種活性物質能夠更好地吸收利用。主食可以選擇發麵餅、饅頭等發酵面製品,尤其推薦雜麵發糕,粗細糧搭配營養更高。副食可以多吃豆類發酵製成的豆豉、豆醬、醬豆腐、麻豆腐、豆汁,奶類發酵製成的酸奶,還有大米發酵製成的醪糟等。
各種薯類。秋季正是薯類出產的旺季。薯類食品多有強健身體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
傳統認為薯類食物能補中氣,現代研究又認為它們作為主食食用,有利於預防肥胖和多種慢性病。經常吃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作為精白米麵的替換品,是非常好的養生措施。
秋季飲食八忌
忌暴飲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於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忌吃過燥的食物。中醫學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或逐漸加重。所以,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類食物。另外,為迎接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儲存禦寒的脂肪。
因此,熱量的攝取大於散發,稍不小心,體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應多吃低熱量的**食品,如紅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此外,普通人立秋後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強肝臟功能,要多吃蘋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療效。
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忌吃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時也是帶最多囊蚴的時節,這時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導致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潰瘍、腹瀉、食慾不振,兒童臉部浮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現象,嚴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虛脫導致死亡。
忌不按食物安全期吃。有些食物雖然有較好的養生作用,但在某些時間段裡卻不宜食用。如食物本身處於危險期,或我們的身體處於和某種食物特質相沖突的階段時,要格外加以注意。
比如蜂蜜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但要注意在農曆七月時不要吃蜂蜜,這是因為大多數有毒植物都在農曆七月開花,蜜蜂採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後,釀出的蜂蜜也會含毒。另外,購買蜂蜜要到正規商家購買正規廠家的產品,不要私自採集食用。農曆**月份,正是秋冬養陰的補給期,應該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
而生薑是辛辣食物,食用後易使人生秋燥,導致耗氣傷神,所以最好不要吃。瓜類屬於陰寒食物,吃多傷脾胃,因此秋天要少吃。
忌盲目控制飲食。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為了控制體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這種做法不可取。
無論任何季節,忽視主食進行**的行為都極其不當。人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儲備應全面而均衡,必須通過豐富的飲食提供,主食更是不可缺少的營養**。此外,常被**一族鄙視的肉類,也同樣含有其他食物無法替代、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
盲目改變飲食結構,對於身體有害無益。
忌盲目吃蟹。秋季正是蟹肥時,這個季節的螃蟹個大、體肥、味美,而且進入秋季,螃蟹會爬到岸上極易捕捉。因此,秋季成為了吃蟹的最好時機。
蟹雖好吃,但卻有許多講究。蟹要洗淨,蟹體內有大量細菌和汙泥,如果不處理乾淨,這些病菌和汙泥中的寄生蟲就可能帶至體內,使美味蟹變成殺手蟹,對健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2樓:
立秋時節,一方面要多喝鹽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我們人體的危害。
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薑,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迴圈;同時含有薑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
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蘿蔔下床姜」一說。但在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
「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立秋最應該吃什麼食物
3樓:畸形的豬
1、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涼糕
在金華市民的心裡,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
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4、吃「福圓」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5、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7、懸秤稱人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8、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不過,許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生活不比從前,平日裡已經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養,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9、立鰍
無錫人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立秋這天會見立鰍。如果秋季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裡的泥鰍就會在水裡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經驗的老無錫人都會抓一條泥鰍放在水裡,**這個秋天會不會有大風大雨。
10、吃餃子
瀋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
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裡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稱水
以前,宿遷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後用容器裝滿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樣,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水質輕重,推測秋水漲落,水重則是不祥之兆,舊有秋水漲,賣漁網之說。
12、吃雞蛋
此外,立秋這天,在我國其他地區還有吃雞蛋、桃子等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個比較合適。
4樓:中華美食臺
立秋我們應該吃什麼?營養專家告訴你,立秋應該補什麼?
立秋吃什麼食物 立秋吃什麼能進補
5樓:屬楚_吞吳
應季水bai果,最為滋潤
中醫養生專家認du為:四大
zhi水果幾乎都具備益氣補dao血、生津止渴版、健脾利尿的功效權。對經歷了酷熱夏季夏季後缺少維生素的人體來說,體內已經聚集了大量毒素,而且內熱重、不易排出,這些水果都會起到很好的補充維生素、排毒養顏的效果。
乾果不幹,進補佳選
像大棗、黑芝麻、白芝麻,很多幹果都是秋季進補佳品,別看它們貌不驚人,其營養成分卻毫不遜色。「濃縮的都是精華」這句話還真不只是一句喜劇小品的臺詞,它幾乎是秋季進補行動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比如,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體每日所需的蛋白質一半以上,另外含有豐富的纖維、鎂、鐵、鋅及維生素d;榛子由於其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e、礦物質等特殊成分。
立秋進補,眾所「粥」知
如今,不只是中老年人,年輕的時尚人士也很愛喝粥。喜歡喝粥,其實是一種生活的狀態與節奏。喜歡喝粥時的那一份寧靜、一份溫情。
粥不僅能溫暖人心,更是秋季進補、去燥的佳品,中醫學認為,燥為秋之主氣。各類乾果、穀物煮的粥,不僅營養豐富,也非常易消化吸收,實在是易得的進補佳品。
立秋吃什麼,節氣飲食你要知道這些
立秋之後天氣漸涼,豐收之際到來。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盛,新陳代謝變緩。大米紅豆粥可清熱化溼 益氣養胃。花生薏米芋圓湯有美白祛溼 清心降火,補氣補血的功效。秋季天氣會很乾燥,這樣容易使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導致消化不良和便祕。所以要多吃蔬菜 水果類的膳食纖維食物。蔬菜能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
上海立秋吃什麼
農曆七月初七 公曆8月7日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早在周朝,立秋之日,天帝即率三太子 九太子 博士在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漢代沿襲這一習俗,宰殺動物作為祭品,這表明秋來有意提高武功。有一種 初秋天氣冷熱的民間習俗。東漢崔琰 四人月令 立秋寒 這是一個初秋炎熱的夜晚。自唐宋以來,就有用秋水吃小紅...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區別,什麼是早立秋晚立秋,怎麼區分
89號小黑人 關於早立秋晚立秋其實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當年是早立秋,那麼後面的天氣會變得涼爽,不在那麼炎熱,及時是在伏天內,也會感覺到天氣在慢慢的涼快。而如果是晚立秋的話,天氣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高溫,並不是說進入秋天之後,天氣就會瞬間感覺到變化,繼續持續高溫天氣,等到伏天過後,會有轉變,基於此,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