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民生為本
1.加強立法工作2.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3.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
4.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5.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6.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7.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8.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
如何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樓:光復藏南
黨的十 八屆三 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 色社 會 主 義 制 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這一總目標中,大家對完善和發展中 國 特 色 社 會 主 義制度比較熟悉,而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夠了解.
那麼,應該怎樣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呢?
一般說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力的集中體現.就我國而言,國家治理體系主要是指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中國特 色社會 主 義 法律 體 系,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 的 建 設等各領域的體制機制.這是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絡的制度體系.
國家治理能力則是指運用制度體系管理國家和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 治 黨 治 國治 軍、促進改 革發展穩定、維護****利益、應對重大突發事件、處理各種複雜國際事務等方面的能力.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治理體 系是治理能力形成的基礎,治理能力的提升有賴於治理體系的建構;另一方面,治理能力彰顯治理體系的功能,治理能力強大是治理體系完備的表現,只有不斷提升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治理體系的效能.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適應社會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必然選擇.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 黨 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家治理之路,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體系.實踐證明,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適應我國基本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對此我們應有足夠的自信.
但是,隨著改 革 開 放的深入和社 會 主 義現 代 化 事 業的發展,相比形 勢 任 務 的新 變 化、經 濟 社 會發 展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還有許多亟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要確保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完成,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 國 夢,就必須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體現了社 會 主 義現代化在制度層面的基本要求.長期以來,我們比較強調物質文明層面、精神文明層面的現代化建設.其實,社 會 主 義 現 代 化除了物質文明層面、精神文明層面的現代化,還應包括制度層面、治理層面的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使國家治理體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和科學化,使國家治理者善於運用科學思維、民 主思維和法治思維等,善於依靠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從而把中國特 色 社 會主 義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國家的效能.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提出來,表明我們黨對社 會主 義現代化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更高水平,表明完善和發展中國特 色社 會主 義制 度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方面,要繼續完善制度體 系.不斷改革那些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執行有效的制度體 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另一方面,要繼續提升治理能力.當前,我們雖然在各方面都建立了制度,但在發揮制度效能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很多制度雖然建起來了,但並沒有能充分發揮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加註重治理能力的提升,努力把制度體系的優勢轉化為國 家治 理的實際效能.
參考文獻:《怎樣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 民 日 報 2023年12月16日 07 版)
什麼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部分?
3樓:小吖兒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
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
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作為治理體系核心內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域性性、長遠性,但是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體系也難以發揮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於202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對於中國的政治發展,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來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文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意 義:體現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
4樓:科學普及交流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
相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人民群眾期待,相比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相比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還是要靠制度,靠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質幹部隊伍。我們要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須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要更加註重治理能力建設,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第二,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全會決定提出的這「三個進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條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
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十年動亂結束不久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我國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有效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礎。
第三,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全會決定用「六個緊緊圍繞」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突出強調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這就決定了經濟建設仍然是全黨的中心工作。
第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這是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程序中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解決了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長期沒有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第五,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同時,在我國現有發展水平上,社會上還存在大量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
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不公問題反映越來越強烈。
第六,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一開始就使改革開放事業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
全會決定歸納了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沒有人民支援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援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
我們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
如何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如何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如何準確理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 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2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我們黨探索社會主義社會治理取得的最新成果,其視野寬闊 內涵豐富 指向明確 意義深遠,自提出就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3 從治理主體角度講,有效的治理,突出強調社會公共事務的多方合作治理...
如何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天行健管理諮詢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 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1 制定隱患排查標準。根據企業規模 管理水平 技術水平 危險因素等條件,對企業進行分類分級,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定標準為基礎,細化隱患排查標準,明確各類企業每項生產工作的具體標準和要求。2 建立隱患排查...
明確管理和治理與IT管理和IT治理的區別
管理主要強調的是 做正確的事 即計劃 組織 領導 監督。治理更多強調的是通過組織架構 權力分配等制度安排,來實現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相互制衡。實質上這二者之間並沒有嚴格的邊界。尤其是在大型上市公司中,治理與管理總是同時存在,互相促進,以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公司治理是公司發展到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