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國家主要依靠法律還是道德,為什麼說,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時間 2021-08-31 07:22:21

1樓:

治理國家還是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以下為觀點:

1.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這是大家都接受的,但請注意,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線。

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來規範每個人的大部分行為的靠的是道德,而不是法律。可以這樣說,社會生活中的所有人的95%以上的行為都是在道德觀念約束下的自主決定,而不是靠滿腦子裝的法律條文,事實上,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絕大部分人是不熟悉具體法律條文的。人們是在社會道德體系中生活,只有超越道德底線時才要用到法律,所以,我說,道德是抓老鼠的實體的活貓,法律只是嚇唬老鼠的貓的畫像,而我們很多同學正好顛倒了這一關係。

2.法律需要道德來維持。對於這一點,我只想請大家看看近些年中國出現的一些法院高丶官犯法(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鬆有案件)和最近重慶打黑運動中全國著名辯護律師李莊等律師被逮捕等等現實的事件,你就會明白:

法律不是萬能的。不要「唯法律至上」,不要崇拜法律(當然也不可不要法律),法律自己只不是一個被人制定、參照和執行的工具。任何工具都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和人發丶生丶關丶系,都存在一個道德倫理的問題,正如一把刀,作為工具,本身無所謂對人有利還是有害,但不同的人把他用在不同的場合,就會出現刀子切菜或者殺人的問題,有人因此而怪罪刀子是不道德的,是一個有害的東西,這是對刀子的冤枉。

對待法律,我們不能貶低它的作用,也不可認為其是萬能的。當法官和律師喪失道德約束時,再多的法律對他們也沒有用,難道法官和律師還不懂法?也許有人會說,這些人最終還是靠法律來制裁的,是的,但前提是最終審判制裁這些人的另一些法官和律師必須是道德的,是有正義和良知的,否則徇私枉法還會無限迴圈。

3.法律永遠不可能是完善的。任何法律都是對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和某一方面的規定,但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何其多也,法律能對所有方面作出規定嗎?

法律需要對所有方面去作出規定嗎?你上車要給老人孩子孕婦讓座,法律要做出規定嗎?你該怎麼讓座?

你每天的一舉一動都需要法律來規定嗎?那法律專家非累死不可,而且即使累死他們也不可能讓法律完善起來,任何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線,法律只對人類生活中的極少一部分內容作出規定和約束,任何法律條文都存在司法解釋權和自由裁量空間。我們怎麼能夠主要依靠法律來治理國家和社會呢?

4.道德是內因,法律是外因。這一點也是公認的,法律是一種外在的強制約束力,道德是內在的自律,是內因(實際上道德也是來自外界而非天生的規範,但是道德素質一旦在人身上具備,就與自身溶於一體)。

任何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法律的公平正義必須通過道德才能真正得以維護,所謂用權力制約權力,用法律維護丶法律,都只能說是片面的正確。

5.歷史證明:完善的道德體系比完善的法律體系更重要。

中國之所以能夠維持幾千年的封建秩序,漢唐宋元明清等等朝代一般都存在幾百年的政權,統治者的執政能力、執政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見得有今天的現代化管理這麼先進,但是在當時完善的道德體系下,政權和社會秩序能夠長期維持,不能不令我們深思。即便是朝代更替,後一朝代一般也會沿襲前朝的倫理道德體系,即我們所說的封建道德孔孟之道,哪怕是元代的蒙古人和清朝的滿族人也會學習漢丶人的道德倫理,至於今天的韓國、日丶本、新加坡,多少也是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影響的國家(當然這些國家也接受了大量西方道德倫理和價值觀)。

6.我們不可以只靠法制就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是我們今天必須深刻認識並加以澄清的觀點。

很多人已經被陷入「唯法律才能治國」的誤區。試想,如果我們只對每個孩子從小進行法制教育,放棄對他們的道德教育,舉全國之力去進行立法、執法和司法建設,我們的國家會治理好嗎?何況依靠法律來處理好一件事情,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其費用、成本和代價是很高的(既包括請律師的費用成本,也包括從立案、取證、審判和執行的時間成本等等);而如果依靠道德來治理國家,協調社會秩序,不需要老百姓訴諸法律,是最為直接、便捷和低成本的。

只有法律和道德互相輔助緊密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社會才能夠真正和諧穩定。

2樓:巫妖王再怒**

法律。所謂依法治國,是指國家在權力的時候要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之。總的來說就是把權力鎖在籠子裡。

結合現實,談談你對道德和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3樓:李教榮

談談道德和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沒有法律是不行的。沒有法律的約束,這世界和各個社會不知道要亂成什麼樣子了。誰的法律維護誰的社會制度,在社會主義國家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對置身於社會的任何一個人,是無法擺脫法律而生存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得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在這種高度規則化的社會裡,「法制手段」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我們的現實社會關係中。這意味著,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

中國的地理條件,文化,倫理道德,就形成了中國的國家的性質。不能與其它國家等同!因此,法律在國家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

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人都是社會中的人,離開社會,人就無法生存。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家庭和社會裡,便和別人發生這種或那種聯絡。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句話,就說明了個人如果離開別人幫助就無法成長和生存。人來到世界上,總要和別人發生關係。在家裡要處理好與父母、兄弟、姐妹及夫妻的關係,在學校要處理好和老師、同學、工友們的關係,參加工作後要處理好和單位領導、同事、客戶之間的關係.在社會上要處理好和朋友、親戚等的關係。

這些關係裡面就包含著許多複雜的道德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道德的作用十分寬泛.它幾乎無處不在.並長期起作用。

人類的法律發展史告訴我們,從法律的產生到法治的實現就是一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互動演進的過程。道德法律化強調人類的道德理念鑄化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過程;法律道德化強調法律內化為人們的品質、道德。

凡是法治不及之處,皆是德治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德治是指在社會治理中對道德自律、道德教育、道德建設的重視和適用。法治與德治在社會治理中應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即法律與道德雙管齊下、「綜合治理」。

所謂道德的法律化,主要側重於立法過程,指的是立法者將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規範或道德規則藉助於立法程式以法律的、國家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使之規範化、制度化。法律與道德是兩種性質不同而有關係密切的社會現象。

其關係具體表現在:

1、法律是傳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社會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如不得暴力傷害他人、不得用欺詐手段謀取權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類包括那些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進人與人之間緊密關係的原則,如博愛、無私等。

其中,第一類道德通常上升為法律,通過制裁或獎勵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類道德是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轉化為法律。法律的實施,本身就是一個懲惡揚善的過程,不但有助於人們法律意識的形成,還有助於人們道德的培養。

2、道德是法律的評價標準和推動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補充。第一,法律應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是一種「惡法」,是無法獲得人們的尊重和自覺遵守的。

第二,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者的職業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識、道德觀念的加強,都對法的實施起著積極的作用。

第三,道德對法有補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調整的,或本應由法律調整但因立法的滯後而尚「無法可依」的,道德調整就起了補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會相互轉化。一些道德,隨社會的發展,逐漸凸現出來,被認為對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並有被經常違反的危險,立法者就有可能將之納入法律的範疇。反之,某些過去曾被視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為,則有可能退出法律領域而轉為道德調整。

總之,法律與道德是相互區別的,不能相互替代、混為一談,也不可偏廢,所以單一的法治模式或單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是相互聯絡的,在功能上是互補的,都是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這就使得德法並治模式有了可能。

為什麼說,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4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是調整人們行來為自和社會關係的規範bai,是依靠國家強du制力保證實施的硬約束zhi。實際上法律dao所禁止的行為,已經是人們道德行為的最底線,一個人如果連法律禁止的行為都要去做,也就是說他的道德已經淪喪到必須動用國家強制力來制止、糾正、懲戒他的超越道德底線的行為。所以要治理國家管理人民,法律約束遠遠不夠,必須配合以道德水準的軟約束,加強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當人具備一定的道德水準,人就會自覺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而不容易做出危害社會危害他人觸犯法律的行為,只有法律和道德互相輔助緊密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社會才能夠真正和諧穩定。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阿彌陀佛!

法治和德治的關係?

5樓:峫ip籥矋

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 相互促進 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不同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規範人們行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作用。 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著國家對其成員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行為的要求,體現著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的要求。

國家靠法院、警察機關等帶有強制性的國家機器來保證法律的實施。強呼叫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用強制的手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是「法治」的主要內涵。從維護社會的秩序、保障社會的穩定來說,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十分重視運用法律的手段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並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因為,沒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就不可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 儘管道德也是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和法律不同,道德的實施不是依靠強制性手段,而是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來影響和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使人們自覺地遵守這些行為規範。

道德訴諸人們的「良心」,訴諸人們內心的「道德信念」。所謂「說服力」,主要是指通過啟迪人們的道德覺悟、激勵人們的道德情感、強化人們的道德意志、增強人們的榮辱觀念,培養和形成古人所說的「羞恥之心」,從而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形成道德行為的內在動因,培養和形**的道德行為的最重要的基礎和前提。所謂「勸導力」,就是指通過形成廣泛的道德**,培育良好的道德環境,增強人們的道德責任感,使人們認識到,如果一個人不能履行自己應盡的道德義務或者違反了社會的道德要求,就必定要受到**的譴責和公眾的批評,甚至招致事業的挫折和失敗。

社會**的力量是無形的,卻是不可忽視的。強大的社會**,能夠對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發生重要影響。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性情和氣質,改變社會的風氣,形成某種道德的氛圍。

這種社會**,一旦同內心信念相結合,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之,從維護和保障社會的穩定來說,法律和道德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它們相互聯絡、相互補充。

正確對待中國古代的「德治」思想 在中國歷史上,法治和德治一直是治理國家的兩種根本手段,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對調整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治」思想,是中國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必須正確對待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既汲取它的合理的、正確的方面,又拋棄其不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錯誤的內容。

求辯論賽辯題「社會制度主要依靠法律還是道德來維繫」我是反方 「社會制度主要依靠法律來維繫」。謝謝

a淡茶 抓住現在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人們素質還有待提高 兒怎樣提高?那就是要有和平的環境來長時間的教育 這就需要在現在的環境中有完善的法律來維持這個社會的秩序 創造和平的環境 在現在的社會情況下 必須是主要靠法律 以後靠道德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呵呵 說不準2012地球真是末日了 人都沒了 道...

維護社會穩定主要是靠法律還是道德,我方法律,跪求大佬,有觀點那種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體現。這是誰說的我忘了,大概意思是這樣,馬哲課學的。我覺得如果只是靠道德可以約束人的行為。那麼漢穆拉比法典就不會存在了。法律可以量化,道德如何量化?中國幾千年的以來從人治 道德 不斷的向法制 法律 過渡就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司法公平遠遠要大於道德公平。如果道德能綁...

你認為要用道德還是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什麼

道德是高於法律的,但不具有強制力,所以應該是道德與法的結合來約束自己,才到修身的目的。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是遞進的,當然現代意義的解釋可以不同,但道理一樣。 法律是道德的底限。所以道德對人的要求更高一些。從現有的狀況來看,我國的普法工作並不盡如人意,所以說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不違反道德,基本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