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菩薩不加持我,加持其他人

時間 2021-10-14 21:33:33

1樓:8萬4千法門

諸佛菩薩沒有偏心,加持力量多少,是跟你做的成正比例,我能做到一分,佛菩薩加持一分;我能做到十分,佛菩薩加持十分。我們天天學經教,沒有想到去做,沒有想到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就得不到佛加持。學了要真幹!

所以明白之後,心是定的。幾個人明白?真的沒有。果然真的明白,在這個世間要不要求財富?不要,它自己來,不求它就來。如果沒有福報,用什麼方法去求都求不到,那個很苦!

所以學佛的同學,尤其是在家,出家更不必說,決定把這個東西放下,物質享受完全放下。放下到時候我要用沒有,缺乏了怎麼辦?人總會想到這問題。

章嘉大師告訴我,到時候你需要什麼,佛菩薩他照顧你,這句話我們就心定了。

我們自己發願,真的像《楞嚴經》上所說的,「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佛菩薩哪有不加持的道理!你看連說法都加持。所以無論做什麼,佛加持你,你要有信心。

為什麼不相信,還在自己想方法?這就是對佛法沒信心。你看頭一個信解行證,信就不足,你怎麼能解佛經的意思?

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怎麼能解?不能。

我在此地再舉個例子,現前的例子,胡小林是個生意人,經商的,他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他懂得了,原來命裡財富是一定的,到時候就自己來,他說那我何必去求?過去不懂,天天去巴結顧主,希望人家來買他的東西,跟他籤合同。明白之後再不找這個事情,他說我何必低聲下氣,我老實依著佛陀教誨來修行、來生活、來經營自己的事業。

錢有沒有少賺?沒少賺,不但沒少賺,年年營業額上升,金融風暴也沒影響到他。他相信!

這很難能可貴,他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不需要到外面去撒廣告,就有人來找他。你聽聽他的講演,他的報告,這生意多好做,一點不操心。

我們佛門裡頭也有個典範,齊素萍居士,依教奉行,她告訴我,古大德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她證明。告訴我,現在她在護持佛法,需要用財物的時候,幾乎是心想事成,用不著去張羅。正確的,一點都不錯。

我是在五十八年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經過這五十八年經驗,證明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需要做一樁事情,這個事情需要用錢,是不是要去化緣?不需要。

是不是要勸別人說你發發心做點功德?不需要,自然有人送來。送來的時候怎麼樣?

不多不少,你看多自在,事情做圓滿了。不能多,多了什麼?多了你沒地方用,這才叫真正的感應。

不會增長你的貪心,你是用清淨心做的。

菩薩不是不幹事,世出世間什麼樣事情他都做。你看善財五十三參,你不就看出來了嗎?那五十三位善知識統統是佛菩薩,化身在各行各業裡面,男女老少,還出家、在家,無論用哪一種身分,示現在這個世間無不自在。

所以章嘉大師給我講過很多次,遇到困難不要求人,求人,別人不幫助你,你心裡會難過,那怎麼辦?求佛菩薩。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也不是求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中國古人教我們,跟求佛菩薩道理是一樣,反求自己,反省德行不夠、誠意不夠、智慧不夠,所以這個事情做不圓滿;德行夠、誠意夠、智慧夠,不可思議的感應!

2樓:如道居士

若執我為我,菩薩如何加持呢

佛會加持你,佛也會折磨你,為什麼

3樓:海印放光

佛大慈大悲,會加持保佑你,絕不會折磨你,是自己前世的業障在折磨你自己,一切苦難都離不開因果。

佛教導我們,種善因,得善果。

4樓:aaa**王

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眾生一切疾病 煩惱 問題 都是自身罪業導致的 佛法是教育世人的 不是保佑誰 更不是折磨誰

5樓:引經據典正法

問:請問,佛菩薩會不會為了磨練人,而為人增加各種磨練的機緣?人們求願,有些成,有些不成,這是不是符合因果規律?

淨空法師答:佛菩薩不會磨練人,佛菩薩要會磨練人,他是凡夫,為什麼?他起心動念,他有分別執著,這不是顯然的嗎?

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佛菩薩隨緣妙用,隨緣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妙用是什麼?他從來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佛菩薩。不像我們一般人起心動念,不是,他是自然的。

自然,為什麼會起作用?這個道理很深,很難懂。現在我們看到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實驗,水是礦物,我們以愛心對它,它就有很好的結晶反應給我們看。

它有沒有起心動念?它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

沒有,為什麼會現得那麼準確,我們不高興對它,它現的結晶就很醜陋?是自然的反應,裡頭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凡夫,起心動念就墮落在十法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就超越十法界,我們中國人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有了分別,就變成阿羅漢;有了執著,就變成六道凡夫,就這麼回事情。所以,這些理事都要懂得,然後知道我們怎麼個修法。

我們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磨練自己,不是佛菩薩磨練。佛菩薩要磨練我們,那我們不就個個都成就嗎?哪個不成就?

所以不是的,自己磨練自己,你自己成就了;你自己不肯接受磨練,那你就不能成就,就這麼簡單。所以要懂得,磨練是好,人家來毀謗我、罵我、欺負我,我一想這是他在磨練我,我不生氣,我不報復,我還很歡喜,很感謝他,你一定會成就。如果人家欺負我,我要報復他,那你就不能成就,你將來是冤冤相報,報來報去沒完沒了,這就是因果。

佛力加持有條件,不是無條件的。無條件,我們根本不要修,全憑佛加持。為什麼一萬個唸佛人,往生的只有

二、三個?那麼多人都不加持?加持有條件。

條件是相對的,你有一分功夫,佛加持一分,你有二分功夫,得到二分加持,你沒有功夫,佛想加持也加持不上,不是佛不慈悲。

為什麼有人能得到佛力加持,有人得不到佛力加持

6樓:8萬4千法門

諸佛菩薩沒有偏心,加持力量多少,是跟你做的成正比例,我能做到一分,佛菩薩加持一分;我能做到十分,佛菩薩加持十分。我們天天學經教,沒有想到去做,沒有想到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就得不到佛加持。學了要真幹!

所以明白之後,心是定的。幾個人明白?真的沒有。果然真的明白,在這個世間要不要求財富?不要,它自己來,不求它就來。如果沒有福報,用什麼方法去求都求不到,那個很苦!

所以學佛的同學,尤其是在家,出家更不必說,決定把這個東西放下,物質享受完全放下。放下到時候我要用沒有,缺乏了怎麼辦?人總會想到這問題。

章嘉大師告訴我,到時候你需要什麼,佛菩薩他照顧你,這句話我們就心定了。

我們自己發願,真的像《楞嚴經》上所說的,「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佛菩薩哪有不加持的道理!你看連說法都加持。所以無論做什麼,佛加持你,你要有信心。

為什麼不相信,還在自己想方法?這就是對佛法沒信心。你看頭一個信解行證,信就不足,你怎麼能解佛經的意思?

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怎麼能解?不能。

我在此地再舉個例子,現前的例子,胡小林是個生意人,經商的,他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他懂得了,原來命裡財富是一定的,到時候就自己來,他說那我何必去求?過去不懂,天天去巴結顧主,希望人家來買他的東西,跟他籤合同。明白之後再不找這個事情,他說我何必低聲下氣,我老實依著佛陀教誨來修行、來生活、來經營自己的事業。

錢有沒有少賺?沒少賺,不但沒少賺,年年營業額上升,金融風暴也沒影響到他。他相信!

這很難能可貴,他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不需要到外面去撒廣告,就有人來找他。你聽聽他的講演,他的報告,這生意多好做,一點不操心。

我們佛門裡頭也有個典範,齊素萍居士,依教奉行,她告訴我,古大德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她證明。告訴我,現在她在護持佛法,需要用財物的時候,幾乎是心想事成,用不著去張羅。正確的,一點都不錯。

我是在五十八年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經過這五十八年經驗,證明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需要做一樁事情,這個事情需要用錢,是不是要去化緣?不需要。

是不是要勸別人說你發發心做點功德?不需要,自然有人送來。送來的時候怎麼樣?

不多不少,你看多自在,事情做圓滿了。不能多,多了什麼?多了你沒地方用,這才叫真正的感應。

不會增長你的貪心,你是用清淨心做的。

菩薩不是不幹事,世出世間什麼樣事情他都做。你看善財五十三參,你不就看出來了嗎?那五十三位善知識統統是佛菩薩,化身在各行各業裡面,男女老少,還出家、在家,無論用哪一種身分,示現在這個世間無不自在。

所以章嘉大師給我講過很多次,遇到困難不要求人,求人,別人不幫助你,你心裡會難過,那怎麼辦?求佛菩薩。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也不是求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中國古人教我們,跟求佛菩薩道理是一樣,反求自己,反省德行不夠、誠意不夠、智慧不夠,所以這個事情做不圓滿;德行夠、誠意夠、智慧夠,不可思議的感應!

佛菩薩加持是什麼意思佛菩薩加持是什麼意思

8萬4千法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加持。加附佛力於軟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又佛所加之三密力,於眾生之三業任持也。又祈禱者,為加附佛力於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禱直曰加持。演密鈔一曰 地瑟娓曩此雲加持,通三義也。或雲憶念,唯意密故。同二曰 言加持者,加謂加被,持謂任持。佛以上神力,加被任持現前大...

為什麼有些人很容易感應到佛菩薩的加持,有些人則相反

莫文靈雲南 很多朋友都問過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唸佛有沒有感應?我說當然有啊,他們就會說是見到佛菩薩了還是看到放光了,聞到香味了?唉!我聽了總是替他們感到有些遺憾。老實唸佛這四個字做起來有多難啊!對佛菩薩的加持和攝受又有多麼大的誤解啊!我們的每一念虔誠持唸佛菩薩名號的心和行都在與佛菩薩進行著感應道交...

為什麼學佛以後總會輕易感覺到其他人的不耐性或者怒氣

繁星流動 平靜的水面,自然容易倒影出周邊的事物。樓上說得好,這時候你的心越加敏銳,那麼就更容易為別人著想,更容易處理人際關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了。 了了 嘿嘿,可能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吧。學佛了,自然對很多東西都看的透一點,心境不一樣了。你不理解別人的怒氣,別人也不理解你的平靜。 鍾愛一生雲 因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