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為什麼不在無色界傳法,你看那裡的天人沒有什麼慾望豈不是更

時間 2021-10-15 00:15:03

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很苦,生死輪迴,沒有佛法,釋迦牟尼佛就發願在我們這個世界成佛,來救護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

2樓:匿名使用者

上界天人福報太好,沒有心思修道

3樓:匿名使用者

無色界天兩天可以來聽法,一者無所有處天。二者,非想非非想處天。你肯定要問為什麼空無邊,識無邊。

不來聽法。空無邊處天,還已經斷滅五識,獨留意識。然後一切有要舍的念頭。

所以叫空無邊,,既然要舍,他們是不可能再發起意識的,所以他們不能來聽法,識無邊處天,已經斷滅意識。意識已經斷滅了,他們又怎麼可以來聽法呢,識無邊已經沒有空無邊的要舍的念頭了。而是真正舍掉。

但還有個末那識,而且是10分中很微細的半分末那識,10分末那識,普通凡人就不可思意。因為他不是意識。末那識已經斷滅意識,但還有觀觀觀體。

存在。那個觀體所產生的舍念。及觀體。

就是末那。但念是意識,和末那沒有半分關係。

所以這兩天無法來聽法,而無所有處天境界。即是想空就空,想有就有,已經不再執著空不空,有不有,但還有2分無明,所以還再輪迴。即是想空就空,想有就有超越空及有。

,然後他們如果一直處在空的境界,而不發起有,那麼也是空,和識無邊一樣。所以無所有天人,無法來聽法。因為他們還在住空境。

而非想非非想呢,不是說像聾啞人一樣,諸佛真身是法身,非想非非想來聽的就是諸佛法真身,而非想非非想呢,他是如有不有,如空不空,不執空,不執有。即有即空。即空即有。

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有,任何情況下空,但任何情況下都有空,都有有。時時該該都是這樣。所以這天境界很高,啊羅漢,辟支佛都不能瞭解這天境界。

只有10地菩薩,及佛才能瞭解。這天境界相很高,但不知道所觀可觀,若存可存,所念可念,及觀觀所觀觀,存所存,不存非不存,存非存,這些都是虛妄,他們把這些境當真實有。所以這半分無明,沒有去除。

還在輪迴。四空天境界相很高。如果證得四空天境界,但有幸遇到佛法,受持佛法。

那麼馬上當下就可以證啊羅漢果。因為四空天的境界,不修四禪八定,及坐禪的人。愛胡亂以意識去思維,以為這四空天境界真的是意識。

但其實不是的,四空天境界,非凡夫,及色界天眾。可以識別。這天四空天,三空天。

啊羅漢。辟支佛,到佛境地的菩薩,佛,才能識別。非想非非想,連啊羅漢,辟支佛,都不能識別。

只有到佛境地的菩薩,佛才能識別這一天境界相。阿彌陀佛,很高興為你解說四空天。

佛法如何解釋念頭什麼器官產生的?無色界天人無身體也會產生念頭

4樓:t深深海底行

樓主您好!

器官是色法,念頭是心法;色法有形有質,心法無形無質。故色法不能觸心法。因此,器官產生念頭的認知,於理不合。

其次,若器官能生念,則完好的屍體亦能產生念頭。因此,此說與事實不符。

於事於理皆不能成立。當知此說錯誤。

如上可知,念頭非因色法而有。故無色界雖無色身,卻無妨念頭之生起。

既然如此,當推究念頭是什麼?如何生起?與器官有無關係?等等問題。

念頭是心的作用,佛教稱為「心所法」。心有八識,其中的第六識:意識心,具備「五別境心所法」:

欲、勝解、念、定、慧。這五種心所法,都有念頭伴隨。因此,念頭是意識心之運作。

若意識心斷滅,則無任何念頭。

如上當知:念頭是意識心之運作,是意識心的心所法。隨意識心的生滅而生滅(熟眠無夢,意識斷滅,則無念頭)。

那麼,意識心又是如何生起的呢?

經雲:「意法為緣生意識」:意識,是意根觸法塵而生(眼根觸色塵,生眼識;耳根觸聲塵,生耳識.....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心,合稱「十八界」)。

意根(第七識:末那識),是六根之一,也是六根之中唯一非色法之根。所以叫「無色根」:

意根是心法而非色法(眼耳鼻舌身五根,卻是色法而非心法;樓主所謂器官,不離此五色根),故能與非色法之「法塵」相觸,出生意識心。

然而,根、塵、觸皆是外緣;諸法之出生,是因緣所生。不是「無因唯緣」能生。因此,意識心的出生,究其根本,是第八識如來藏在外緣成熟時,流注意識心的種子而生。

器官,屬於五色根,大腦是五色根的勝義根。依然是色法。故知器官(五色根)是前五識的所依(條件之一),此外還需要有五塵與之相觸,再由如來藏出生前五識的種子,前五識才能出生。

法塵,是在前五識了別五塵之後,在五塵境界上生起。因此,念頭雖是意識心的運作,雖然與五根、五塵無直接關係,也還需要五根、五塵為緣。

無色界無有色法,因此,沒有五塵境上所生法塵。唯有「定境法塵」。此定境法塵,無需五根五塵為緣。

因此無色界雖無色身,亦無五塵。卻依然有意識:意根觸定境法塵而生。

意識既生,則念頭不斷。

*************************=

需要注意的是:一切萬法,皆是第八識如來藏(真心),在諸緣和合的情況下,流注法種而生。這就是:「一切唯心造」(《六祖壇經》的說法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唯識學可以完滿的解釋你的問題。

念頭屬於意識(第六識)的一個心理功能,意識有很多的心理功能大概有五十一種,念頭只是其中一種功能。

意識的產生是需要條件才能夠產生的,一般講需要俱有依大腦,需要攀援過去現在未來的法塵,需要阿賴耶識的種子,需要意根末那識的作意,這些條件滿足了才能夠產生念頭。意識在一剎那中會產生無數的念頭,八萬四千念頭,這些念頭的種子從阿賴耶識(第八識)中不斷的流注出來形成了所謂的思想。所以單純的講意識是什麼器官產生的,這種說法不是太正確,器官比如淨色根(大腦)只是念頭產生需要的一種條件罷了。

無色界的天人他們是在四禪以上的定境中,他們沒有身體,在他們漫長的生命中不會產生念頭,除非要墮落下來之前才會產生念頭。這時的念頭不叫念頭叫爾焰。但是無色界天人也有意識,只不過這種意識屬於那種一念不生的定中意識(此處沒有俱有依大腦的作用,因為他們沒有身體,這裡的意識其實是屬於意根非物質的一種我見我執),甚至說這種意識都不反觀自我的存在了,沒有言語沒有形象產生的定中意識(無想天甚至沒有意識,但是有天身)。

6樓:匿名使用者

淨界法師楞嚴經要義

無色界的天人是沒有業果之色,他沒有固定的色法。譬如說,你出生是什麼相貌,你就是什麼相貌。他的色法是什麼呢?

定果色,他想要變一隻小鳥,他可以變成一隻螞蟻,【他的色法能夠隨他的禪定而變現自在】,所以他還是有色法的。你看,佛滅度以後在經典上說:無色界天流下眼淚就像大雨水一樣。

當然【無色界的色法,不是凡夫天人所能夠照見的,是聖人才能夠看得到,叫定果色。】

2、無色界-識處(識無邊處天)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既消,【不但滅身依空,連所依之空亦無,唯依於識】,即第八阿賴耶識,亦叫藏識,此識含藏生滅與不生滅,為染淨所依。第七末那識,內依此識現執法,外託六識緣塵而執我。【今色空既滅,末那無境可託,故外緣半分粗相之我執已滅,內緣半分八識微細之法執尚存,這一類叫做識處定。

】壽四萬大劫。

諸礙既銷,這是牒前面的空無邊處,【他已經把整個正報的色身,還有外在的依報環境消滅了。】這以下說明識無邊處的天人,無礙無滅。「無礙無滅」就是說他連無障礙的虛空他也不歡喜,他覺得虛空還是屬於心外之物。

他這個時候,他反而迴光返照:虛空是無邊的,其實我的心識也是無邊、也是無障礙的,我應該依止我的心識,那更加的好啊!所以他把虛空也經過他的訶責就消失掉了。

這時候他留下什麼東西呢?留下三個東西:

一、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不能斷滅的,是凡夫整個生死的根本。

二、全於末那,蕅益大師說:「全於末那」這一句話是說,【末那識是完全存在,俱生的我法二執完全沒有破壞,叫全於末那,完全而無缺】,第八識、第七識都在。

三、【半分微細,這是講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有二個差別,第一個是攀緣外面這一部份麤的思想已經消滅了,但是攀緣內在的這一部份這微細的思想還是在,就是半分微細,第六意識還有半分的微細的思想,這叫識無邊處天。】

他覺得虛空雖然無障礙,但畢竟是心外之物,所以他遠離所緣的虛空,而返觀能分別的心識,而在那地方安住,叫識無邊處。

3. 無色界-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回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空和色都消滅,【連半分微細的末那識,亦被高深的定力伏住,不起現行,單獨留下一個阿賴耶識】。這識是無分別的,故只覺十方寂然不動,空無所有,連身心世界,都無可住之處,這一類叫無所有處。外道昧此為冥諦。

這天壽命六萬大劫。

「空」指的是無邊的虛空,「色」指的他的色身;色身虛空都銷亡,乃至於識心都滅。他高深的禪定【把第六意識,那個向內攀緣思惟,那微細的那一部份也暫時的把它調伏了,用禪定把它調伏了。】這時候他自己感覺到,十方世界已經寂然不動,他感到內心當中已經完全無所住。

【當然他還是住在末那識的自我意識,還是住在阿賴耶識那無量無邊的有漏的種子當中,他自己不知道,還是有所住。但是他至少覺得自己整個前六識不活動,色身也不在了,虛空也不在了,他自己認為他無所住了,名無所有處。】

無所有包括什麼呢?色身無所有,虛空無所有,前六識無所有。

4. 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儘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一)八識亦名藏識,即如來藏性,原是寂然不動,但行者如欲以定力,深入窮究把它掃盡。怎能窮盡?即以定力壓它使不起現行;【現行雖不起,而識性猶存,故說若存不存,若盡非盡】,這一類叫非想非非想處天。

壽命八萬大劫。

(二)以前有一修行人在水邊修定,將要入定時,魚在水裡跳躍,激動水聲,使他不能入定。他就生起一嗔念說:「真討厭!

如果我有神通,便變做一支飛狸,來把你們食光。」魚似懂其意,不敢再來打擾,他終於修成功,生至非非想處天。但天福享盡,終墮落為飛狸,專食魚類。

及至釋迦佛出世,為他說法指點其錯,他才明白,再生人身出家修道,終成阿羅漢果。所以修道千萬不可有嗔恨心,有嗔恨心就要受果報。

「非想」就是說【好像是沒有想】;「非非想」就是說【事實上還是有微細的想】。他介於想跟無想之間,他很像要無想,但是做不到,所以存在於非想非非想。

識性不動,「識性」古德說這指的第八識。第八識是寂靜不可斷滅的,第八識怎麼可以斷滅,第八識斷滅生命就斷滅。

但是這個人對第八識是什麼心態呢?以滅窮研,他很想用高深的滅盡定要窮究第八識的邊際。但是於無盡中,發宣儘性;但是【第八識的體性就是真如,真如一念妄動以後,真如就變成第八識了】,所以第八識當然沒辦法窮盡。

他怎麼辦呢?【發宣儘性】,他在不可窮盡的第八識當中,他用高深的禪定,他要勉強去窮盡他的體性。所以得到二個結果:

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在體性上來說,第八識的功能好像是有又好像是沒有,從第八識的作用功能來說,第八識的功能好像窮盡又好像沒有窮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

我們知道第八識的體性就是真如,所以你沒辦法斷滅。第

二、他的功能,他那無量無邊的種子…藏似海,如大海水,你除非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夠把有漏的種子斷滅掉,你靠禪定你怎麼可能斷除它的種子呢?你頂多是如石壓草,把有漏的種子暫時的伏住。它這地方就是說明「如存不存,若盡非盡」,這地方就說明他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空無邊處,他是厭色依空,厭離色身,【安住在虛空】;識無邊處,是厭空依識,把虛空也舍掉了,【安住在心識】;無所有處,是色法、虛空、第六意識完全舍掉;非想非非想處,就是【依止第八識】,暫時調伏粗重的煩惱,但是不能真實的斷滅。

智者大師說:四空天是三昧酒所醉。蕅益大師對於四空天他講出一個偈頌,他說:

「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認作本來人。」【【其實四空天他的所緣處都是第八識,而第八識正是生死的根本,愚痴的眾生(指的四空定)把它當作本來人。】】四空定在無覆無際當中,他覺得就是涅盤,其實在一念寂靜的心中, 下面有無量無邊的有漏種子,一個都沒有消失掉,都在睡覺,只要你稍微敲它一下,它隨時會醒過來,這就是四空定的相貌。

表面上風平浪靜,它私底下是無量無邊顛倒戲論的種子一顆都沒有少,「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認作本來人。」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這四空處天,前二天是窮境,後二天是窮心,欲令心境俱空,而不瞭解空的道理。凡夫不知人空,羅漢不知法空,其實心與境本來是空,豈待銷滅而後空?【若從**還天修習聖道,以窮空之定力,來斷盡三十六品思惑,便可證得人我空,成為阿羅漢超出三界。

】如果從此保守不再前進,還是不迴心的鈍根陳羅漢。利根則能迴心向大,少修二十萬大劫,即超三界而得成佛。【如果從無想外道天,或從廣果凡夫天,而入非非想處天,來窮究空理,修習有漏禪定,不知回頭,迷於有漏之天,錯作無為之想,終至八萬劫滿,無可歸託便墮入輪迴,隨自己的業障,流轉六道中,所謂「饒他八萬劫,終是落空亡。」】

為什麼殭屍不在三界六道之內

殭屍屬於陰屍的一種,陽氣已去,由符咒鎮住屍氣,被人驅使,不是人界之物,但有存在在人界,不歸天界與修羅界管,軀體未歸塵土,所以不墮六道輪迴,因此不在三界六道之內 殭屍乃天地晦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摒棄到眾生六道之外,因靈魂被屍丹封印,一生與道無緣!道分為天道和大道也就是道之內 因為他沒有靈魂...

為什麼空氣是無色的

孩子,你說的很對,那些氣體對於我們這個星球的絕大多數人類來說,確實都是無色的,因為我們眼睛中的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無法感受出這些物質的顏色。話又說回來,換一種生物,不一定看到的空氣就是無色的,所以人類誕生後很久拉瓦錫才發現了氧氣這種東西,還好他發現了,不然說不定是某個外星人看到後告訴我們的了。另外,樓...

為什麼如來佛祖要叫如來佛祖

如來 是通號,成佛的人有十個通號,如來 是其中的一個稱號,釋迦如來 彌陀如來 藥師如來 凡是成佛的人,都可以稱為如來,所以是通號。就像人似的,不管男女老少都稱為人。阿彌陀 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的別名,釋迦牟尼 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的別名,藥師琉璃光 是東方琉璃世界教主的別名,但是都稱如來。佛 是十個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