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dangerous期待
1、修身立節 xiū shēn lì jié :修養自身的言行,樹立堅貞的節操。
2、表裡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表:外表;裡:內心。表面和內心像一個東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3、言傳身教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4、事必躬親 shì bì gōng qīn :躬親:親自。不論什麼事一定要親自去做,親自過問。形容辦事認真,毫不懈怠。
5、身體力行 shēn tǐ lì xíng :身:親身;體:體驗。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讀音: zhī xíng hé yī
釋義: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出處: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說一箇知,又說一箇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說箇知,方才行得……某今說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造句:1、培養習慣有利於「知行合一」的實現。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養成習慣才能把認知轉化實際行動,成為真正的品質;第二,習慣培養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既是道德實踐的過程,也是道德再認知的過程。
2、做人要內外一如,處事要知行合一;說話要言行一致,行為要表裡如一;做人要前後一致,做事要老少無欺。
3、知行合一是解決這個世界上難題的唯一辦法。
4、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5、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2樓:武夷山大道
表裡如一、
言傳身教、
事必躬親、
身體力行、
品德端正
3樓:天蠍
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釋義] 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出處] 宋·趙善璙《自警篇·誠實》
與知行合一相似的成語
4樓:匿名使用者
言行一致、
表裡如一、
言傳身教、
事必躬親、
身體力行、
品德端正、
修身立節、
知中有行、
5樓:匿名使用者
言行一致、
表裡如一、
言傳身教、
事必躬親、
身體力行、
品德端正、
修身立節、
知中有行
6樓:多元老人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自帶有九萬條詞彙,輸入 yk 打出【知】字,即見下述與知行合一相似的成語:
知盡能索;知遇之恩;知過必改;知彼知己;知無不言;知人之明;知人論世;知人善任;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書達禮;知書達理;知易行難;知情達理;知根知底;知己知彼;知錯必改;知難而進;知難而退;知難而上。
7樓:
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解釋】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傳習錄》捲上:
「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箇知,又說一箇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說箇知,方才行得……某今說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文匯報》1990.
3.11:「從曉莊師範到山海工學團, 陶先生 一以貫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力求培養學生從整體上駕馭知識的能力。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結構】主謂式成語
【例句】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倆聯合起來,才叫知行合一。」
8樓:匿名使用者
修身立節 [xiū shēn lì jié]基本釋義
修養自身的言行,樹立堅貞的節操
出 處《與汝州戶郎中論薦侯喜狀》
9樓:匿名使用者
修身立節 的意思是修:修養;立:樹立;節:氣節。修養自身的言行,樹立堅貞的節操。 表裡如一的意思就是說在外和在內都要言行一致,和知行合一是近義詞,望採納
10樓:匿名使用者
與知行合一相似的成語有:言行一致,表裡如
一、言傳身教、事必躬親等。
11樓:匿名使用者
言行一致【yán xíng yī zhì】
[釋義] 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裡如一。
[近義] 言而有信 心口如一 表裡相應 表裡如一
12樓:珈樂
表裡如一、言傳身教、事必躬親、身體力行、品德端正、言行一致。
13樓:祝福集郵進萬家
與知行合一相似的成語:言傳身教、身體力行。
14樓:love1葉落歸根
知行合一是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簡單講就是把認知轉化成實際行動,當我們有認知了,要去運用才能真正的解決難題。知道了卻不用是無濟於事的 。
和知行合一相似的成語: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15樓:無非
相近的成語就是:表裡如一。表:指外表,也形容一些表面功夫;裡:指內心;意思是表面和內心都一樣。形容言行和品質完全一致。
知行合一:是個詞語,不算成語。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16樓:吳大腦
表裡如一:指表面和內心都一樣,形容言行和品質完全一致
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裡如一
17樓:匿名使用者
與知行合一的相似成語有關的可以是表裡如
一、言行一致、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等都是與它的意思差不多
18樓:橘可奈
王守仁的認識論,強調言行一致,實踐學習並行。致良知
19樓:紹興百麗美家
【知行合一的意思】: 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兵不厭詐: 詐:矇騙。用兵作戰可以經常使用偽裝;以迷惑對方。在兵法中被稱作詐。比喻在作戰時戰勝敵人;要靠謀略。
20樓:空之s遐想
【知行合一的意思】: 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行合一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
「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兵不厭詐: 詐:矇騙。用兵作戰可以經常使用偽裝;以迷惑對方。在兵法中被稱作詐。比喻在作戰時戰勝敵人;要靠謀略。
[出處] 《韓非子·難一》:「舅犯曰:『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21樓:我的身上有
表裡如一、
言傳身教、
事必躬親、
身體力行、
品德端正
22樓:千瀾紡織
類似的成語有:表裡如
一、言傳身教、事必躬親、實事求是
23樓:scythe_修文
相似的成語有: 言而有信 心口如一 表裡相應 言行一致望採納
2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成語叫做雙行合一。
雙行合一可以把兩行文字顯示在一行文字的空間中,這個功能在製作特殊格式的標題或進行註釋時十分有用。
在段落中選擇需要進行雙行合一操作的文字,在【開始】功能區中選擇【中文版式】按鈕,在下拉選單中選擇【雙行合一】命令。
這時開啟【雙行合一】對話方塊,如果需要在合併的文字兩側新增括號,可以勾選【帶括號】核取方塊,同時在【括號樣式】下拉選單中選擇括號的樣式,完成設定後,單擊【確定】按鈕關閉對話方塊。
帶合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25樓:匿名使用者
烏合之眾、
知行合一、
百年好合、
天作之合、
珠聯璧合、
起承轉合、
志同道合、
貌合神離內、
不謀而合、
一拍即容合、
情投意合、
同流合汙、
裡應外合、
悲歡離合、
不合時宜、
通力合作、
合二為一、
前仰後合、
中西合璧、
大開大合、
嚴絲合縫、
分工合作、
合浦珠還、
琴瑟合鳴、
合而為一、
合浦還珠、
合情合理、
珠連璧合、
雲交雨合、
六合之內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什麼意義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來的理論,王陽明是一個大哲學家,他的功績是非常顯著的,這裡並不是說是知識和行動要結合起來,而這個指指的是認知,也就是我們第一眼,認為的東西那就是正確的,要按照這個主觀上的正確的理念來執行,...
大家是怎麼理解知行合一的,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人要明白正確高尚的道義,要明白自己對他人的責任,而後人的意義在於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這就是知 行合一。既不是說知在其中是絕對,也不是說行在其中是主導。而是說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結果。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們經常...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娛樂隨風搖 知行合一這個詞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按照字面意思就是把知道的和自己行為結合到一起。解釋的文雅一點就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當今社會我們很多地方都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同時知行合一也是評判一個人思想道德的一種準則。很多地方都強調知行合一,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