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月每月都有一次能連成一條線,可為什麼日食很難碰到

時間 2022-01-05 23:45:04

1樓:康康侃球

日食、月食是光在天體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月亮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並不是每次都發生日食,發生日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日食總是發生在朔日(農曆初一)。

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發生日食,因為月球執行的軌道(白道)和太陽執行的軌道(黃道)並不在一個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黃道平面有5°9′的夾角。如果在朔日,太陽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黃道的交點附近,太陽離交點處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就能發生日食,這是要滿足的第二個條件。

由於月球、地球執行的軌道都不是正圓,日、月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時近時遠,所以太陽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偽本影(月球距地球較遠時形成的)和半影。觀測者處於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全食;在偽本影範圍內可看到日環食;而在半影範圍內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許多高山,月球邊緣是不整齊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來的瞬間月球邊緣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陽時,未遮住部分形成一個發光區,像一顆晶瑩的「鑽石」;周圍淡紅色的光圈構成鑽戒的「指環」,整體看來,很像一枚鑲嵌著璀璨寶石的鑽戒。有時形成許多特別明亮的光線或光點,好像在太陽周圍鑲嵌一串珍珠,稱作倍利珠(倍利是法國天文學家)。

無論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間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日食的地區也很有限,這是因為月球比較小,它的本影也比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掃過的範圍不廣,時間不長,由於月球本影的平均長度(373293公里)小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 (384400公里),就整個地球而言,日環食發生的次數多於日全食。

2樓:依然摯友三小姐

所處位置

日食是月亮正好執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的 這樣月亮擋住了太陽 才出現日食的

不是隻在一條線上就行的 還要有三者的相對位置決定

日全食是怎麼回事啊?

3樓:匿名使用者

日全食是一種相當罕見的天象。日全食期間,因整個太陽被月亮"吃掉"了,日全食所在地被籠罩在月球巨大影子當中,其上空大氣和地面將突然失去陽光照射,如同黑夜驟然降臨。此時,暗黑的天空中將出現閃爍的星星。

黑色的月輪周圍將出現一個絢麗多彩的圓環--那是太陽高層大氣的顯現,即發射紅光的色球層和銀白色的日冕。當人們在盡情欣賞大自然的這一奇觀時,可憐的飛禽走獸們卻因"黑夜"提前降臨而驚恐不安。 日全食現象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日全食期間,在暗黑的天空背景上,可以看到平時根本看不見的太陽高層大氣(色球和日冕),是研究太陽上這兩個神祕層次的絕好機會。同時,日全食又是研究因太陽光突然消失而對地球大氣、電離層、地磁、地電以及其他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難得時機,因此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這就是每次日全食時,有許多科學工作者攜帶沉重的觀測儀器,不遠萬里,奔赴日全食發生地的原因。

日全食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我們先從日食原理講起。眾所周知,地球繞太陽運動,月球繞地球運動。

每逢陰曆朔日,月球走到日、地之間。如果月球繞地球的軌道與地球繞太陽的軌道在同一平面上,則每逢朔日,月球走到日、地中間時,日、月、地三者正好成一直線。從地球上看,月球必定遮蔽太陽,即發生日食。

但實際上由於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平面(稱黃道面)有大約5°9′的傾斜,因此在大多數朔日,即使月球走到日、地中間,日、月、地三者也並不在一條直線上,不會發生日食。只有當月球在自己的軌道上執行到黃道面附近時,而且又逢朔日,日、月、地三者才大致成一直線,才有可能發生從地球看太陽被月球遮蔽的現象,即發生日食。這就是為什麼日食總髮生在朔日,但並非所有朔日都發生日食的道理。

日食可以分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環食3種。日偏食是指太陽光球一側的小部分或大部分被月球遮蔽;日全食指整個太陽光球被月球遮蔽;日環食則指太陽**部分被月球遮蔽;留下外緣的亮環。發生日偏食或日環食時,由於太陽光球並未全部被遮,天空和地面仍被陽光照射,無明顯的變暗感覺。

只有發生日全食時,才有本文開頭所描述的"如同黑夜"的情景,並且顯現出星星和太陽的高層大氣。因此在3種日食中,日全食的觀賞和科研價值最高。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3種不同型別的日食,則與日食時地球在月球影子中的位置有關。

原來月球的影子可以分為3個區域:本影區、偽本影區和半影區。由於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都不是正圓形,因此,各次日食時,日、月、地三者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

於是,對於不同的日食,地球可能處在月影的不同區域。若在日食時,月球的本影落在地球上,則地面上處在本影區中的人們將看到整個太陽被月球遮蔽,即日全食;若是偽本影落在地球上,則地面上處在偽本影中的人們將看到只有太陽的**部分被遮蔽,即發生日環食;若只有月球的半影落在地球上,則地面上處在半影區的人們只能看到太陽的一側被遮蔽,即日偏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日全食或日環食時,地面上也總有一部分落在月球半影中,這個地區的居民也只能看到日偏食。

隨著月球的運動和地球自轉,月球的本影或偽本影將在地面上掃出一條狹長的地帶,分別稱為全食帶和環食帶,其寬度一般從幾十公里至幾百公里,其長度可達上萬公里。全食帶和環食帶中的居民可分別看到日全食和日環食。因月球半影區較大,而且每次日食時地面上有較大區域被月球半影掃過,因此看到日偏食的機會要比看到日全食或日環食的機會多得多。

對某一地區來說,平均每3年就能看到一次日偏食。

4樓:惰惰牌菊花

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近的點上。發生日環食是因為太陽靠近月球軌道與地球軌道的的一個交點,而同時月球在距此點的最遠的點上。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

月亮繼續往東執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之所以會發生日全食,是因為存在一種神奇的對稱性。太陽的直徑是月亮的400倍,而它距地球的距離正好也是月亮的400倍。結果,當月亮完全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時,對那些完全處於月亮陰影中的人來說,太陽的表面便被完全遮擋了。

太陽變成了黑色,只留下一個金色的光環,天空變成了靛青色。鳥兒此時會失去方向,或者會飛回巢中,蝙蝠和其它夜行動物則可能睡眼惺忪地出來活動。 一次日全食的過程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時期:

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初虧由於月亮自西向東繞地球運轉,所以日食總是在太陽圓面的西邊緣開始的。當月亮的東邊緣剛接觸到太陽圓面的瞬間(即月面的東邊緣與月面的西邊緣相外切的時刻),稱為初虧。

初虧也就是日食過程開始的時刻。 食既從初虧開始,就是偏食階段了。月亮繼續往東執行,太陽圓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漸增大,陽光的強度與熱度顯著下降。

當月面的東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內切時,稱為食既。此時整個太陽圓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開始的時刻。 在太陽將要被月亮完全擋住時,在日面的東邊緣會突然出現一弧像鑽石似的光芒,好像鑽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閃耀光芒,這就是鑽石環,同時在瞬間形成為一串發光的亮點,像一串光輝奪目的珍珠高高地懸掛在漆黑的天空中,這種現象叫做珍珠食,英國天文學家倍利最早描述了這種現象,因此又稱為倍利珠。

這是由於月球表面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峰,當陽光照射到月球邊緣時,就形成了倍利珠現象。倍利珠出現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鐘,緊接著太陽光就全部被遮蓋住而發生日全食了。 日全食時,大地變得昏暗,獸驚歸巢穴。

這時天空中就會出現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來了,在原來太陽所在的位置上,只見暗黑的月輪,在它的周圍呈現出一圈美麗的、淡紅色的光輝,這就是太陽的色球層;在色球層的外面還瀰漫著一片銀白色或淡藍色的光芒,這就是太陽外層的大氣—日冕;在淡紅色色球的某些地區,還可以看到一些向上噴發的像火焰似的雲霧,這就是日珥。日珥是色球層上部氣體猛烈運動所形成的氣體「噴泉」。

色球層、日餌、日冕都是太陽外層大氣的組成部分,平時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觀測到,但在日全食時,這些現象可以看得特別清楚。 生光食既以後,月輪繼續東移,當月輪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時,就達到食甚。對日偏食來說,食甚是太陽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時刻。

月亮繼續往東移動,當月面的西邊緣和日面的西邊緣相內切的瞬間,稱為生光,它是日全食結束的時刻。在生光將發生之前,鑽石環、倍利珠的現象又會出現在太陽的西邊緣,但也是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在太陽西邊緣又射出一線刺眼的光芒,原來在日全食時可以看到的色球層、日珥、日冕等現象迅即隱沒在陽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陽光重新普照大地。

復圓生光之後,月面繼續移離日面,太陽被遮蔽的部分逐漸減少,當月面的西邊緣與日面的東邊緣相切的剎那,稱為復圓。這時太陽又呈現出圓盤形狀,整個日全食過程就宣告結束了。 日偏食的過程和日全食過程大致相同,由於它只發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虧、食甚和復圓,而沒有食既和生光這兩個階段。

日環食則同樣有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等階段。 天文臺對日全食或日環食進行預報時,往往要把這五個階段的時間報告出來。人們根據這些報告就可以瞭解整個日食的過程,並進行觀測。

至於日偏食,天文臺在預報時,當然就只給出初虧、食甚和復圓這三個時刻。 我們在日食的預報中,常常還可以看到「食分」這樣一個詞,它是用來表示日食的程度。對於日食而言,食分並不表示太陽圓面被遮俺的面積,而是表示日面直徑的被遮部分與太陽直徑的比值。

以太陽的直徑作為1,如果食分為0.5,這就表示太陽的直徑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為1,那就是太陽的整個圓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顯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於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

0。 食帶月影掃過的地方。日食的時間長短,同月球影錐在地面上移動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轉方向有關。

以日全食來說,由於月球的視直徑僅略大於太陽,同時月影在地面移動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時間是很短暫的。在全食帶的某個地點所看到的日全食時間通常只有兩三分鐘,最多不超過7分鐘。如果全食帶經過赤道附近地區,日全食時間就可延續到7分40秒,這時是觀測日全食的最好機會。

在發生日環食時,月亮總是位於遠地點附近,這時月亮執行的速度較慢,因此日環食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日環食發生在赤道附近,那麼在赤道附近觀測日環食的時間可長達12分42秒。 就全球範圍來說,如果把月亮半影開始遮掩日面的時間計算在內,日食時間的長度由初虧至復圓的整個過程可長達三個半小時。 日偏食的時候,由於月影範圍大於其本影,食相經過的時間長短要視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時間也就愈長。

由於月亮的影錐又細又長,所以當它落到地球表面時,所佔的面積很小,至多不會超過地球總面積的萬分之一,它的直徑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當月球繞地球轉動時,影錐就在地面上自西向東掃過一段比較長的地帶,在月影掃過的地帶,就都可以看見日食。所以這條帶就叫做「日食帶」。

帶內發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帶;帶內發生日環食的,就叫環食帶。可以看到偏食的範圍很廣闊,已經不像一條帶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區。 全食帶是一條寬度不過二三百千米,長約數千到10000千米的狹窄路徑(有時全食帶的寬度甚至只有幾千米),只有在全食帶掃過的地區才能看見日全食或日環食的發生。

全食帶的兩旁是較廣闊的半影掃過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內可見偏食。離全食帶愈近的偏食區,所見偏食程度愈大;離帶愈遠,可見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區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見日食的。 由於月球是由西向東執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執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時間是不同的。

當地面上的西部地區已經處在黑影區域內,這一地區的人已經看到日食時,東部地區的人卻不能同時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東移來後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區的人總是比東部地區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發生,但由於全食帶是一條狹窄的影帶,據估計,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區或城市才有機會被全食帶掃過,所以,對住在一個城市的人來說,一生可能未看到過一次日全食

哲學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是辯證法,是相對主義詭辯論

深眠者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是正確的,它強調世界的絕對運動,在強調絕對運動的同時並沒有否認相對靜止,這是辯證法的觀點。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是錯誤的,它在強調世界的絕對運動時,否定了相對靜止。必然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這句話相當於說,事物沒有穩定存在的狀態,永遠處於變化之中,並且沒有相對...

小魚下崽一次一般下多少條,小的熱帶魚一次能生下幾條小魚?我家的魚生了兩條就不生了怎麼回事啊?

jq左 孔雀魚和月光魚,這兩種熱帶魚,是新手小白最容易入手的觀賞魚,而且它們也算皮實,比較容易飼養。孔雀魚和月光魚都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太能生了,咱們先說一下孔雀魚,一般一個月就能生一批小魚苗,每次20 40條,有的一次可以產100條左右的魚苗,這種魚有萬仔魚的稱號。孔雀魚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母魚可以...

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是相對主義詭辯論還是形而上學!請老師指教,查了很久不明白,謝謝

這個例子是相對主義詭辯論,詭辯河流時時刻刻都在變,不存在同一條河流 形而上學是機械的,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例子如刻舟求劍 巧兒會兒 是相對主義詭辯論,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世界上不存在絕對靜止的事物。 紫色l7蒼狼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是將相對運動用到了機制,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