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曲線,為什麼在成本論那章縱座標是c而在完全競爭市場那章縱

時間 2022-03-19 05:40:04

1樓:匿名使用者

高鴻業第六版159頁注:縱軸p表示**,由於縱軸表示的是貨幣數量,所以,他可以同時用來表示收益r,成本c和利潤π等貨幣量。

2樓:匿名使用者

正確。行業長期均衡是經過長期競爭形成的。當行業處於長期均衡狀態時,留存下來的廠商都具有相同的最好的經濟效率,即最低的成本,廠商正好盈虧平衡,只能獲得正常利潤。

若不是這樣的話,該行業就沒有處於長期均衡狀態。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均衡**理論和邊際效用理論在現代經濟學中,**理論是最為基礎的理論,其簡要表述是:供求決定**,**反映供求。生產者與消費者根據**進行決策從而影響供求,進而影響**,然後生產者和消費者又根據新的**做出新的決策,如此迴圈最終可以形成某一**,在這一**下生產者要想生產的數量剛好等於消費者想要購買的數量,稱這一**為均衡**。

這一理論解釋了均衡**的形成。但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卻往往不等於均衡**,甚至可以說極少有可能現實**正好等於均衡**。對此,現代經濟學給出了另外一個理論,來解釋具體**是如何在交易中形成的,即邊際效用理論。

首先,**並不是某種商品的貨幣衡量,貨幣只是交易的媒介。市場上的買者與賣者都是以貨幣為媒介進行商品交易,**實際上是兩種商品的交易比率。可以用一個事例來說明邊際效用理論是如何解釋**在交易中的形成。

為了簡便起見,先研究兩人兩物的交換情況,分析之前先做兩個假設:一是假定兩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偏好;二是交易不會發生交易成本。設想張三和李四兩個人共有10袋糧食和6件衣服,其中張三有7袋糧食和1件衣服,李四有其餘的3袋糧食和5件衣服。

一種可能情況是張三由於佔有較多的糧食和較少的衣服,在他的主觀評價中,糧食對衣服的邊際替代率(即減少一袋糧食的邊際收益比上增加一件衣服的邊際收益)很低;李四則相反,由於它擁有較多的衣服和較少的糧食,所以糧食對衣服的邊際替代率較高。假定張三那裡糧食對衣服的邊際替代率為1/2,也就是說它願意用1袋糧食交換1/2件衣服,李四對糧食的邊際替代率為3,願意用3件衣服換1袋糧食。上面兩人兩物的世界中,由於張三對衣服的相對評價較高,李四對糧食的評價較高,於是提供了通過交換來增進各自利益的可能性。

這時,張三隻要用一袋糧食交換多於半件衣服,他就會感到增加了自身的利益,李四只要能夠用少於3件的衣服換的一袋糧食,也會感到自身利益的增加。因此,只要在一袋糧食交換多於半件衣服但少於3件衣服的相對比價區間成交,他們都會得到增加的收益。比如說以1袋糧食交換1件衣服即1:

1比價成交,張三和李四都會感到利益增加。因為,張三得到了他評價更高的衣服,李四獲得了他評價較高的糧食。如果張三和李四衣服和糧食的邊際替代率不等,他們還將繼續交易直到相等為止,如果相等,衣服對糧食的比價就是1:

1。一般而言,只要兩個交易者邊際替代率不同就會存在交易的可能,只有在邊際替代率相等的時候交易才結束。現實生活中的更為複雜的情況與兩人兩物的交易模型本質上是相同的。

現代經濟學以邊際效用理論解釋具體**的形成,而具體**又始終圍繞著均衡**並趨於均衡**。[1]這時,我們注意到了一個關鍵的詞語——「效用」。經濟學把消費者從商品和勞務消費中得到的滿足水平稱作效用。

效用在本質上是人們對消費所帶來的收益的主觀體驗和評價,也就是說邊際效用是一種主觀意識。而**是兩種商品的交易比例,是客觀存在。邊際效用決定**,即主觀意識決定了客觀存在,這明顯與我們初中就學過的唯物主義哲學相矛盾。

因為唯物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我們應該怎樣來解釋這個問題呢?首先,在現代經濟學中,供求關係決定均衡**與邊際效用決定**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消費者消費商品和勞務固然是為了得到某種滿足,生產者進行生產也是因為他預計產品賣出去後得到的貨幣可以消費其他的商品和勞務得到滿足,所以市場上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在用自己所擁有的某種商品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易,只不過生產者多了一個貨幣媒介而已。由於均衡**只不過是大量交易者根據自身的邊際效用進行交易的結果,所以供求關係與邊際效用對**的決定實質上是一致的。(二)長期自然**理論既然**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那麼供求關係是由什麼決定的,隱藏在供求關係之後的因素是什麼呢?

為什麼供求曲線與需求曲線要是這個形狀、在這個位置,而不是別的形狀、在別的位置?為什麼供求曲線與需求曲線要在這個點相交?作為一個信奉唯物主義哲學理論的人,要解釋這些問題就不能從效用這種主觀評價的東西上著手,必須找到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來解釋**的決定問題。

在現代經濟學中,一般來說交易都是自願的,每個人都想付出儘可能少的成本來獲取儘可能多的收益,任何人也沒有權利強迫其他人進行交易,無論交易的雙方是買者還是賣者都不願意吃虧。換句話說,交易雙方都只能進行等價交易,即交易雙方都存在著某種相等的客觀要素。那麼這一客觀要素是什麼呢?

我們注意到,在現代經濟學中,還有一個**決定理論,叫做長期自然**理論。它是假設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上,在長期中企業能夠自由的進出市場來討論**的決定情況的。我們假設每一企業都得到了生產一種商品的同樣技術,並進入了購買生產投入的同一市場。

因此,所有的企業和所有的潛在企業都有相同的成本曲線,它們所確定的產量都會使邊際成本等於**,以求得最大利潤。進入與退出這種型別的市場的決定取決於現有企業的所有者和可以開新企業的企業家所面臨的激勵。如果有新的企業進入這個市場,這種進入將擴大企業的數量,那麼商品的供給量就會增加,並使**下降,利潤減少;相反,如果市場上的企業出現虧損,那麼一些原有的企業就會退出市場,他們的退出將減少企業的數量,減少商品的供給量,並使**上升利潤增加。

這種企業不斷進入和退出的最終結果,將會使仍然留在市場中的企業必定得到零經濟利潤(但是要注意,零經濟利潤不是零會計利潤)。我們可以把企業的利潤寫為:利潤=(**-平均總成本)×產量,這一公式表明,當且僅當商品的**等於生產那種商品的平均總成本,一個正在經營的企業才有零利潤。

如果**高於平均總成本,利潤是正的,就會鼓勵新企業的進入;如果**小於平均總成本,利潤是負的,這就會鼓勵原有的企業退出,只有當**與平均總成本相等時,進入與退出的過程才結束,這就是長期自然**理論又叫做生產成本理論。它表明,在長期的完全競爭市場上,**應該是與其生產成本一致的。[2](三)如何解釋生產成本與**的偏離問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觀察到許多商品的**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會偏離其生產成本。

例如,整個80年代,在美國《商業週刊》的售價卻始終沒有改變,而生產成本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3]。這是為什麼?實際上大多數企業並不是每天都在改變他們的產品**,相反,企業往往宣佈**並使**在幾周、幾個月內甚至幾年內保持不變。

一項研究發現,典型的美國企業一般一年改變一次自己的產品**,當然《商業週刊》改變**的週期更長。科斯認為商品在市場交易中會發生成本,曼昆根據交易成本理論,將這一現象解釋為選單成本的存在。企業不經常改變**是因為改變**是有選單成本的,選單成本包括印重新整理清單和目錄的成本、把這些新**表和目錄送給中間商的成本、為新**作成本的廣告、決定新**的成本甚至包括處理顧客對**怨言的成本等。

正是因為交易成本的存在,才使得**偏離其生產成本。但交易成本與生產成本都是成本,因此,可以認為決定**的就是商品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成本就是隱藏於供求關係中背後的決定**的客觀要素,也是交易雙方進行交易時雙方要求商品等價的原因。7t

為什麼在完全競爭市場裡,廠商的供給曲線就是它的邊際成本曲線,而壟斷者的平均收益是需求曲線?

4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這個結論是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這個基礎上的。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是其邊際成本曲線的一部分,是大於等於其平均可變成本的那部分。

由於是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邊際收益=平均收益,而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mr=mc,所以廠商在生產的過程中會沿著mc曲線調整產量來達到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也就是邊際成本曲線就是供給曲線。

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高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

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指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5樓:drar_迪麗熱巴

完全競爭市場裡,**是市場確定的,廠商只能按照市場****產品。供給量和他的邊際成本曲線是相同的。而壟斷者自己根據需求量調整**,自己說了算,所以他的平均收益,就是他的需求曲線。

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不是等性質的,自由競爭市場裡,廠商只能接受供給和需求均衡時候的均衡**作為產品的供給**,形成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壟斷者自身就是市場均衡**的制定者,他有能力根據需求的增加,自主設定供給**。

特點1.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斜率為正。

2.供給曲線既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3.供給與供給量意義不同。

4.供給曲線不只是一條,可有無數條。

5.上述特點只是簡單地供給線的特點,具體分析超長期,長期,短期中,供給線會保持一個不同的形態。

6樓:匿名使用者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就是廠商都是**接受者,作為一個**接受者,廠商利潤最大化條件為mc=p時,因為再生產mc>p就不划算了,當然利潤總量都是零,不然會有其他廠商進入。壟斷者來說,自己面臨的就是整個市場,按照mc=mr來確定利潤最大化條件。

7樓:匿名使用者

而完全競爭下某個廠商是先根據自己以mc曲線作為供給線,然後再面對需求曲線求...邊際成本曲線反映壟斷者的成本。因此,可以在需求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相交之處...

8樓:御股客

一邊是「完全競爭」,一邊是「壟斷者」 ,自相矛盾。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與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為什麼形狀一樣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線。二者都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 u 形曲線,形狀大體相同,但並不完全一樣,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無論在下降時還是上升時都比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無論是下降還是上升都比較陡峭。 無人冬日 二者都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 u 形曲線,形狀大體相...

為什麼長期總成本曲線是短期總成本曲線的包絡線

龍泉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lac 表示廠商在長期內按產量平均計算的最低總成本,是用一條光滑的曲線把各個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連線起來的構成的曲線。它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線。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把各條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包在其中,因此,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又稱包絡曲線。各條短期平均成本曲線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都各...

等成本曲線與等產量曲線在什麼情況下實現生產要素的最適組合

刀靖琪段朵 馬歇爾認為,就生產者的知識和經營能力所及,他們在每一場合都會選擇那些最適合他們使用的生產要素。他們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供給 的總和,一般都會小於那些可以用來替代它們的任何其他一組生產要素的供給 的總和 一旦生產者發現情況並非如此,那麼,照例他們就會代以那種費用較低的方法。等產量線定義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