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電工助理
各路親戚齊聚一堂,「誰誰家孩子可優秀了」、「誰誰小孩都有了你咋還沒談個物件」、「你現在這工作不咋樣呢還不如回縣城」。有些時候過年早已不是記憶中的闔家歡樂,其樂融融。無非是一些本就不太「成功」的親戚朋友對照他「成功學」標準對後輩點評一番,以此獲取滿足。
對於被點評物件的我們還需要笑臉相迎,不為了升官發財和談好業務,只為了給長輩「面子」,顯然大家對此不太熱衷。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愛走親戚?
2樓:
實不相瞞,春節期間,讓我去拜訪長輩,我也覺得有點難,因為我特別害怕我們家長輩問我說結婚了沒?生小孩了沒?買房了沒?
買車了沒?我覺得這些對於我而言是一個又一個的壓力,所以其實我能理解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去走親訪友,我認為單純地將它定性為親情割裂未免有一些些一刀切。
第一,我覺得之所以現在會有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在春節期間串門走親戚,不願意在飯桌上尬聊,其實是年輕人更自主,更有個性,他們更願意去享受在家裡的那份難得的安靜和愜意。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社交法則,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圈層文化,我覺得我們應該理解一下年輕人。
第二,為什麼現在會存在著年輕人不太願意走親戚這個情況呢?我覺得它更客觀地反映了社會變化的趨勢。即隨著城鎮化程序的加快,人和人的交往模式已經由過去的熟人社會的交往模式慢慢地被陌生人社會的交往模式所替代。
在網際網路不斷髮達,交通不斷髮達的今天,年輕人完全可以通過道德法治、規則契約去在社會上安身立命。所以,年輕人們不再非要像父輩和母輩一樣需要和親屬們抱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圈層文化,年輕人在成長當中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價值觀,這也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走親訪友,不願意過年拜年的原因。
第三,現在有一些長輩打著親切的旗號,也確實會給年輕人一些壓力,在跟年輕人溝通中主要交流的話題,無非就是工作了沒,掙多少錢,有沒有物件,有沒有孩子,這不僅呢可能會讓一些年輕人覺得隱私被窺探,這也暴露了一些親戚和親戚之間交往可能本身就有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沒事兒尬聊,更可能會存在著怕人有,笑人無等這樣的狀態,而這本身就不利於親屬之間的更好地交流。
中華民族一直都是非常注重血濃於水的文化的民族,所以當然年輕人要加強和父輩母輩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可是父輩母輩們也應該多理解一下陌生人社會下生活的不易,以及年輕人對於隱私,對於個性的一些追求。所以,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在親戚們彼此的交流不斷地發生改變的今天,年輕人可以探索通過一些**、簡訊、拜年**等方式來拉近和親友們的距離,而長輩們也不妨換位思考,多體諒一下城鎮化語境下年輕人個性獨立自主這樣的價值觀念,對年輕人更多一些關心和關愛。這樣,在社會現狀下,鞏固和維繫親情的方式越來越科學。
3樓:網友
現在的年輕人走親戚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在他喜歡的長輩親戚中,他是要去的。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愛走親戚?
4樓:隨緣
由於生活缺少交集,沒有相似的生活場景,彼此間的交流就很容易停留在淺表層面。我記得前幾年回家,每次與同齡的親戚見面時,都要經歷一番艱難「尬聊」的破冰過程。
人際交往總是要經歷由淺至深的過程,這種交往模式使年輕人很難形成穩固、深入的親屬關係,而更多停留在簡單寒暄、說場面話的層面。因此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親戚關係變得越來越雞肋。
與此同時,代際間交往方式、話語體系的隔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勸退」年輕人。動不動就問工資、催婚,用單一的、傳統的標準進行攀比,沒完沒了地嘮家長裡短……也許在一些長輩看來,這樣做並無不妥,只是顯示對晚輩的關心。
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如此缺乏邊界感的「問候」方式十分令人窒息。一方面,他們更具自我意識,渴望平等的、真誠的代際溝通,而不是被功利的標準隨意評判、被自上而下地教導。
另一方面,由於不再身處熟人社會,親戚關係不再是社會資本的重要組成要素,年輕人更有能力和底氣對長輩的冒犯性舉動說「不」。如果感到不舒服,就可以選擇少走親戚。
客觀來講,兩套思維方式的摩擦和碰撞,以及由此造成的對抗型溝通,的確讓一些年輕人不再熱衷於親人間的交往。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愛走親戚?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社會環境。
我們小時候,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需要和周圍的鄰居、離得比較近的親戚搞好關係,必要的時候互相幫助。社交是必須的。家長就會要求孩子,見了鄰居的面必須有禮貌,熱情打招呼。
親戚來了要熱情招待。
那時候,人們閒下來,或者逢年過節,會聚到一起打牌喝酒,甚至湊一起看電視,看國慶閱兵。忙裡忙外,覺得熱鬧又喜慶,不會覺得煩。
以前過節走親訪友,總會強行拉著孩子,花幾個小時趕到,為的是順便去改善生活吃頓好的。
現在走親訪友,開車去,十幾分鍾就到,坐一下,一杯茶水還沒放涼到可以入口,人就已經到下一家了。流於形式。加上現在孩子對這種已經變味的親情不太感冒,所以家長也不會強烈要求孩子一定要參與。
而且,如今的社會安全性導致大家互相防備,有些對門鄰居住個10年8年都不認識不熟悉。非必要不會打招呼,自然無法產生互動。
二是,個人心態。
爺爺奶奶那一輩,覺得人丁興旺才好。家裡人越多越熱鬧。我爺爺奶奶去世之前那幾年,過年時候還有很多年輕人大年初一去拜年,那些家長還會要求孩子給爺爺奶奶磕頭。
爺爺奶奶也會覺得,這是自己的榮耀。村裡這麼多人都來看望,非常有面子。
其實那些年輕人,有很多是不情願來的,有些是極反感磕頭的。
後來,來拜年的年輕人逐漸減少,大年初一到處串門的人也少了很多。
他們說,一年就這過這麼一次年,與其跟別人寒暄吹牛,偽裝自己,不如全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玩,吃些美食。
現在的年輕人也是如此,覺得時間花在無效社交上,還不如獨自過個舒服的週末。雖然時間可能也是浪費掉了,但最起碼自己感受到快樂,沒有拘束。
三,戀愛觀念的轉變。
現在的年輕人,絕大部分無需再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社會的發展導致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發生變化,即便不結婚,也不會被周圍的人使勁嘲笑,不需要覺得低人一等,抬不起頭。
孩子結不結婚,已經不再是父母最擔心的事情。他們最關心的,反而是孩子在一段感情裡能不能夠得到快樂,能不能夠得到滋養,獲得幸福。
從年輕人自身而言,愛情如果讓他們投入太多精力,會讓他們直接嚇退。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愛走親戚了?
6樓:行上小獸
1、怕談論感情問題。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會,讀書的時候走親戚,會被問及學業問題,成績如何;畢業的時候走親戚,會被問及工作問題,工資如何;等到了一定年紀走親戚,就會被問及感情問題。
而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談論的事情,感情問題是一種私密的事情,在還沒有得到結果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多說。
特別是那些單身的年輕人,一旦過年走親戚,勢必會遭受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比如:你怎麼還不找女朋友?我認識某個女孩子很不錯,你們見一面吧?
這些問題讓人難以招架,更讓人無奈的是,只要你還沒有結婚,每次過年都要經歷這種場面。這樣下來,自然很多年輕人都不愛走親戚了。
2、怕被灌輸他人的價值觀。
第二種原因也很常見,那就是害怕被親戚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在做人做事上,年輕人有著自己的價值觀,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會懂得自己去判斷。
不過,有些親戚卻不這麼想,會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才是正確的。於是,在走親戚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一幕,有些年輕人除了要遭遇感情問題之外,還要被親戚進行說教,讓人難以繼續待下去。
這種將自己價值觀強加在他人身上的行為,是難以讓人接受的。年輕人本就是血氣方剛,聽得多了自然會感到厭煩,更是會對該親戚產生不好的印象。這樣情況有過幾次之後,就不會再想著去走親戚了。
3、不樂意親戚指手畫腳。
第三種原因,就是不樂意親戚指手畫腳,也就是常說的隨意干涉他人的事情,提出自以為是的觀點,從表現出自己很厲害的樣子。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自以為聰明的親戚,在談論到年輕人事業的時候,就會以過來人的身份,開始指手畫腳起來,提出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沒有絲毫邏輯的建議。
對於年輕人來說,在事業方面本就有著自己的規劃,後續的發展也十分的明確。親戚的指手畫腳只會給事業發展帶來阻礙,影響年輕人的自主判斷。
而且,「走親戚」的目的是為了聯絡感情,而不是談論事業上的發展,聽得多了自然就會厭煩,也不會愛走親戚了。
總結:其實,過年走親戚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維持親戚之間的感情,避免因為長時間不見面,感情變得越來越生疏。
7樓:網友
因為走親戚不僅需要花錢,還要花時間。最重要的是有些親戚還不如朋友之間合得來,這就造成了一種壓力。
8樓:買馳文
之所以年輕人越來越不愛走親戚,主要是因為現在親戚在年輕人心裡這個概念比較淡化了吧!加之生活壓力大,競爭激烈,也是一個因素!
9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人情味道變淡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網路交流,生活節奏快,獨生子女因素等等。
10樓:白萱
因為沒有話題聊,且老一輩人越來越不屬於社會資源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長了很多白頭髮
龐枋藹 1 運動不足 缺乏運動導致血液迴圈不佳,使得血液無法運送至頭皮的每個角落,黑色素細胞不能正常運作。其實日常中的小小的習慣就能輕鬆擁有一頭烏黑的秀髮。例如不妨在公司前一個車站下車散步過去吧!每天多走15分鐘 利用休息時間活動活動筋骨。2 營養攝取不均 現代人因為忙碌,常常在外匆匆地就解決一頓飯...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愛喝啤酒?年輕人為什麼喜歡喝啤酒
為什麼喜歡喝啤酒?啤酒便宜,夏季喝啤酒能起到解渴的作用,而且啤酒的度數低,很適合吃火鍋,吃燒烤之後來,解渴。啤酒它既廉價又一飲,酒精度低入門檻不高,酒量好的一次人喝多,喝的多還能吹牛逼,所以你看啤酒對於普通愛吹牛的年輕人群來說,是不是很容易受歡迎。最後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就是商家的宣傳,某年,哈爾濱啤...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打工了?
現如今,大學生不再像曾經那樣是非常稀少的,大學生的數量逐年的增多,並且,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巨大,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會覺得自己已經上了大學,那麼,為什麼要當別人的手下,還聽別人的命令,甚至有時候還要受氣。於是很多人就不願意去為別人打工,而是想著自己創業,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生中的很多,覺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