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詠懷古蹟其三中用什麼表現出王昭君客死異鄉

時間 2021-05-07 20:01:53

1樓:北靜秋梵

杜甫在詠懷古蹟,其三中表現王昭君客死異鄉的使用描述的手法

在詠懷古蹟(其三)中,杜甫與王昭君的相同點,並用詩句分析

2樓:小飛蛾飛太高

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留」兩字,是怨的終結。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這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詠懷古蹟其三表現了杜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3樓:歲月之火

作者抒發了對王昭君的深厚同情,同時,通過王昭君的事來暗示了自己懷才不遇,抱負不得施展的惆悵

望採納!!!

4樓:燕

這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想到昭君生於名邦,歿於塞外,去國之怨,難以言表。因此,主題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開始,「獨

留」兩字,是怨的終結。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潛說:「詠昭君詩此為

絕唱。」信然。

詠懷古蹟(其三)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5樓:solely時瀲

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對比和反襯的手法來寫王昭君的悲劇。

【原文】:

詠懷古蹟·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與李白的《王昭君》在藝術風格與表達情感方面各有什麼不同

《詠懷古蹟(其三)》詠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樣的情感?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6樓:海狸海星

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蹟》,顯然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託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他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處境和昭君相似。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正好借昭君當年相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託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

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與白居易的《王昭君》在藝術風格與表達情感方面各有什麼不同

7樓:樹與少年

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是《詠懷古蹟》五首之三,詠懷明妃王昭君。

起句「群山萬壑」,寫群山相連,萬壑鍾秀,奔赴荊門,山川靈秀鍾於此處,才生長出明妃這樣的人物來。詩人瞻慕古人之情,寫得極為鄭重,起得極為突兀。二句引出明妃,說「尚有村」,生長名邦,歿身塞外,僅遺此跡,一個「尚」字,流露出沉鬱的傷悼之情。

三四句承上轉出一出深宮,竟死塞外之意。

「一去」二字說得痛切。「紫臺」,漢宮名。「去紫臺」而「連朔漠」,出漢宮而入塞外,這是怨恨之始。

「獨留青冢向黃昏」,寫得悽絕。生離漢國,死葬異地,其骨雖朽,其冢猶青,這是怨恨之結。「獨留」,「向黃昏」,「 青冢」,都透出明妃之怨恨。

五六句承上作轉折,「畫圖省識」一語說得委婉而尖歷,是以虛筆運實事。「省識」與「空歸」對文,「省識」即詳識。

識人靠畫圖,君王之昏庸可知,後宮之黑暗可知,多少才人被埋沒又可想而知了。故「畫圖省面」,生前失寵之「怨恨」可知。而「一去紫臺」、「獨留青冢」都因此而生,因此而起。

「一去紫臺」、「獨留青冢」,說去國之恨,留葬異鄉之怨,這裡飽含家國之思,因此六句引出「環佩歸魂」。美如明妃,抱恨絕域,因而此句說其死之遺恨未償,故曰「歸魂」;而此「歸魂」終屬「空歸」、枉歸。生前失寵,死後無依,離家去國,遺恨絕域,寫來悽極,怨極。

結尾借出塞之曲點明題旨。《琴操》:「昭君作怨思之歌。

」昭君之怨歌當從「琵琶」中彈出,飾「琵琶」以「千載」,是指其怨恨之長久,何況漢人又「作胡語」,此中更透出離家去國之怨思。唯有琵琶寫意,千載留恨。

結尾一氣噴薄,變全詩之含蓄委婉而為怨恨慷慨。

美女遺恨與才士失志本相通聯,感明妃遺恨絕域,嘆志士失遇無路。美不得寵才不得用,離家去國之思,寂寥千載之恨,種種古人今人之怨恨,都概括在詩中。

詩風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極有韻致。

《詠懷古蹟》組詩借古蹟以詠懷,嘆庾信之「蕭瑟」,傷宋玉之「空文藻」,悲明妃之「怨恨」,感懷蜀主身後之「虛無」,奴惜諸葛孔明之大功不成。詩人借古人古事寄託感慨,將自身之感、時事之情融入詩中,因此全組詩感情深厚,轉折跌宕,崢嶸多姿,是杜詩七律中優秀詩作。

白同學貌似沒寫過王同學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詠懷古蹟》五首之三,詠懷明妃王昭君。

起句「群山萬壑」,寫群山相連,萬壑鍾秀,奔赴荊門,山川靈秀鍾於此處,才生長出明妃這樣的人物來。詩人瞻慕古人之情,寫得極為鄭重,起得極為突兀。二句引出明妃,說「尚有村」,生長名邦,歿身塞外,僅遺此跡,一個「尚」字,流露出沉鬱的傷悼之情。

三四句承上轉出一出深宮,竟死塞外之意。

「一去」二字說得痛切。「紫臺」,漢宮名。「去紫臺」而「連朔漠」,出漢宮而入塞外,這是怨恨之始。

「獨留青冢向黃昏」,寫得悽絕。生離漢國,死葬異地,其骨雖朽,其冢猶青,這是怨恨之結。「獨留」,「向黃昏」,「 青冢」,都透出明妃之怨恨。

五六句承上作轉折,「畫圖省識」一語說得委婉而尖歷,是以虛筆運實事。「省識」與「空歸」對文,「省識」即詳識。

識人靠畫圖,君王之昏庸可知,後宮之黑暗可知,多少才人被埋沒又可想而知了。故「畫圖省面」,生前失寵之「怨恨」可知。而「一去紫臺」、「獨留青冢」都因此而生,因此而起。

「一去紫臺」、「獨留青冢」,說去國之恨,留葬異鄉之怨,這裡飽含家國之思,因此六句引出「環佩歸魂」。美如明妃,抱恨絕域,因而此句說其死之遺恨未償,故曰「歸魂」;而此「歸魂」終屬「空歸」、枉歸。生前失寵,死後無依,離家去國,遺恨絕域,寫來悽極,怨極。

結尾借出塞之曲點明題旨。《琴操》:「昭君作怨思之歌。

」昭君之怨歌當從「琵琶」中彈出,飾「琵琶」以「千載」,是指其怨恨之長久,何況漢人又「作胡語」,此中更透出離家去國之怨思。唯有琵琶寫意,千載留恨。

結尾一氣噴薄,變全詩之含蓄委婉而為怨恨慷慨。

美女遺恨與才士失志本相通聯,感明妃遺恨絕域,嘆志士失遇無路。美不得寵才不得用,離家去國之思,寂寥千載之恨,種種古人今人之怨恨,都概括在詩中。

詩風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極有韻致。

《詠懷古蹟》組詩借古蹟以詠懷,嘆庾信之「蕭瑟」,傷宋玉之「空文藻」,悲明妃之「怨恨」,感懷蜀主身後之「虛無」,奴惜諸葛孔明之大功不成。詩人借古人古事寄託感慨,將自身之感、時事之情融入詩中,因此全組詩感情深厚,轉折跌宕,崢嶸多姿,是杜詩七律中優秀詩作。

《詠懷古蹟的翻譯誰有,杜甫的 詠懷古蹟 其三 誰有全文翻譯啊

嫣然一笑過 詠懷古蹟五首 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註釋 註釋 註釋 明妃 即王嬙 qi ng 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村 指王嬙生長的鄉村。去 離開。紫臺 紫...

詠懷古蹟其五詩眼是哪個字,詠懷古蹟其三的詩眼是?

是 怨恨 怨恨 是全詩的詩眼,它既表達了昭君的怨恨,又表達了作者的怨恨。昭君怨遭受冷落 遠嫁異邦 遠葬他鄉,也有對故鄉思念的幽怨。杜甫怨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看重。兩者都有怨恨統治者的意思。杜甫的 詠懷古蹟 其五 中頸聯採用了什麼寫法,有什麼作用?急啊 謝謝啦 永懷古蹟 本詩的詩眼是什麼,試結合詩歌內...

杜甫詩「詠懷古蹟」之一句「三峽樓臺淹日月」中的「淹」字及整句意思

杜甫詩 詠懷古蹟 之一句 三峽樓臺淹日月 中的 淹 字意思為 滯留 整句的意思是 我在三峽的樓臺,留滯了不少日月 整首詩可以作如下翻譯 戰亂之際,我在東北一帶顛沛流離 輾轉入蜀,更是居無定處漂泊東西。我在三峽的樓臺,留滯了不少日月 在湘貴交界,與五溪夷人共處一起。羯胡之人事主多變,終究不可信賴 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