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秦風 終南》中「有條有梅」的「條」字,應譯作花揪,山揪

時間 2021-06-08 15:23:18

1樓:frey黑玫瑰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詩經·秦風·終南》流行於春秋時期。秦襄公奪得鎬京,諸侯擁立周平王登基,西周東遷。秦襄公因有護送平王、驅逐犬戎之功,受賜岐山、灃河等地。

到秦文公時,原本的西周遺民認為秦君會歧視周人,不甘心服從其統治,於是創作了這首詩歌。

有條有梅中的「條」、「梅」,是當時珍貴的酸味果品,為烹飪調味所用。詩歌大意,是希望秦文公能夠將收服之地的周人、秦人還有部分殘存的戎人,調和一處,不可分別看待,厚此薄彼。當然秦文公也做到了,為後來秦國稱霸一方打下堅實根基。

詩歌中的「條」,現在一般譯為山楸(即楸樹)。

但《爾雅·釋木》第十四條記載,「條」字在先秦時指的應為柚子。

當時的柚子和梅子一樣,是烹飪調味品,味酸甜。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使楚時與楚王爭論的典故「南橘北枳」中的「橘」指的不是橘子,是吳楚之地的一種名為「櫾」(讀作柚)的大樹果實,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柚子。不僅「橘」指的是它,「壺柑」、「臭橘」也是它在古代的別名。

此物種於吳楚則味甜爽口,植於中原則苦澀難嚥。因此被先秦人民用作調料,與梅子一樣是烹調佳品。那時的「柚」字指的不是水果,應該是一種與杼類似的機具。

《詩經·小雅·大東》有曰:「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後世朱熹在詩經譯註《詩集傳》中將「條」譯作山楸,現代教材又多以《詩集傳》為標準譯註,所以有了條為山楸的說法。但《爾雅·釋木》第一條記載,在先秦時期,山楸一般被稱作「槄」(讀作掏)或「山榎」(讀作甲),兩晉時郭璞注曰:「今之山楸也。

」花楸與山楸(楸樹)長相相似,稱呼相似,故有人將它們混淆並稱。但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生物。山楸為雙子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管狀花目,紫葳科,硬骨凌霄族,梓屬;而花楸為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薔薇目,薔薇科,薔薇亞科,花楸屬。

二者連亞綱都不是同一綱,怎麼可能是同一物種?

至於山楂,我就真不知道了……《周禮·天官·食醫》關於調味品的記載沒提到山楂;《本草》也只說了山楂的形態、用法、療效,未提及調味之用;《爾雅·釋木》第二十三條說:「朹,檕梅。朻者聊。

」郭璞注《爾雅》雲:「朹(音求)樹如梅。其子大如指頭,赤色似小柰,可食,此即山楂也。

世俗作梂字,亦誤矣。梂乃櫟實,於朹何關?楂、朹之名,見於《爾雅》。

」總之,「條」為山楂不知從何而起。

如果樓主是文言文不知如何翻譯的話,譯作山楸比較好。畢竟現在語文教材一般都這麼認為,就不要妄圖去扳正了,丟了分不划算。至於它的本意是柚子,心裡明白就好。

2樓:匿名使用者

②條:樹名,即山楸。材質好,可制車板。

解釋詩句

3樓:匿名使用者

《詩經·秦風·終南》譯註

題解:秦地人民讚美秦君。

原 文 譯 文 注 釋

終南何有①?

有條有梅②。

君子至止,

錦衣狐裘③。

顏如渥丹④,

其君也哉!

終南何有?

有紀有堂⑤。

君子至止,

黻衣繡裳⑥。

佩玉將將⑦,

壽考不忘⑧! 終南山上有什麼?

有山楸來有梅樹。

有位君子到此地,

錦繡衣衫狐裘服。

臉兒紅紅像塗丹,

莫非他是我君主?

終南山上有什麼?

有稜有角地寬敞。

有位君子到此地,

青黑上衣五彩裳。

身上佩玉響叮噹,

富貴壽考莫相忘。 ①終南: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市郊外。

②條:樹名,即山楸。材質好,可制車板。

③錦衣狐裘:當時諸侯的禮服。《禮記·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

④渥(wò):塗。丹:赤石制的紅色顏料,今名硃砂。

⑤紀:山角。堂:山上寬平處。朱熹《詩集傳》:"紀,山之廉角也。堂,山之寬平處也。"一說紀和堂是兩種樹名,即杞柳和棠梨。

⑥黻(fú)衣:黑色青色花紋相間的上衣。繡裳:五彩繡成的下裳。當時都是貴族服裝。

⑦將將:同"鏘鏘",象聲詞。

⑧考:高壽。

【賞析】

關於這首詩作者身份的推測,前人有兩種說法:其一,秦大夫所作。《詩序》以為「(襄公)能取周地,始為諸侯,受顯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詩,以戒勸之」。

其二,周遺民所作。方玉潤《詩經原始》雲:「此必周之耆舊,初見秦君撫有西土,皆膺天子命以治其民,而無如何,於是作此。

」其最有力的推斷即是「其君也哉」一句。嚴粲《詩緝》雲:「『其』者,將然之辭。

『哉』者,疑而未定之意。」此句意為:「這個人將成為我們的君主嗎?

」方玉潤說:「秦臣頌君,何至作疑而未定之辭,曰『其君也哉』,此必不然之事也。」理由較充足,可信為周遺民之作。

現代有的研究者認為是終南山的姑娘,對進山的青年表示愛慕之心而作,亦別開生面,可備參考。

又關於此詩究竟是「美」還是「戒」,前人亦意見不一。朱熹《詩集傳》主「此秦人美其君之詞」,姚際恆亦肯定「有美無戒」。而《詩序》的總體評價是:

「《終南》,戒襄公也。」方玉潤則以為此詩「美中寓戒,非專頌禱」。從詩的實際情況來看,方氏所見較為平允。

詩的「美」,主要是頌美秦公的容顏、服飾和儀態。兩章詩都對「君子」的來到表示出敬仰和讚歎的態勢。那君子的臉容紅潤豐澤,大有福相。

那諸侯的禮服,內裡狐白裘,外罩織錦衣,還有青白相間斧形上裝和五色斑爛的下裳,無不顯得精美華貴,熠熠生輝。詩中對秦公的衣著有著一種新鮮感,不像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感覺,秦公也像是在炫耀華服似的,在在證明這確是秦襄公被始封為諸侯而穿上顯服的情景。《史記·秦本紀》:

「(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歧以西之地。其子文公,遂收周遺民有之。」詩大約就作於那時期。

除了服裝外,詩還寫到了飾物的佩聲鏘鏘,那身上琳琅的美玉掛件叮噹作響,音韻悅耳。這就見出詩所描摹的形象是動態的,行進中的,彷彿讓人感覺到秦公步履雍容來到終南山祭祀行禮。詩通過視覺、聽覺形象的勾勒,至少在外觀上透出富貴氣派和令人敬仰感。

至於作者所代表的周遺民的內心感受是怎樣的呢?似乎不像外在敬意那樣簡單,兩章末尾各有一句耐人尋味的結語。第一句是「其君也哉」,從那驚疑不定的揣測口吻中,顯出忐忑不安憂喜參半的複雜心情。

新君降臨一方,舊地遺民自有前途未卜的緊張心理,這很真實自然。第二句是「壽考不忘」,意謂:秦君哪,你富貴壽考,但最終不要忘記這裡曾是周王的土地和百姓呵!

將祝福、叮嚀、告誡、期望種種難以直言的心境委婉托出。辨味這兩句,詩確實是意存勸戒,希望秦君是明君,而不是暴君。至於為什麼那麼含蓄婉曲,汪中《述學·釋三九》說:

「周人尚文,君子之於言不徑而致也,是以有曲焉。」倒是較為圓通的。不過,最主要的恐怕還是不便直說。

最後我們看看兩章詩的起興有何意味。首先,周民搬出引以為豪的周地名山起興,顯示了王都之民的身分和某種程度的優越感,也可使初來乍到的秦公不至小覷他們。就此意義而言,或有借本地名勝以壯膽撐門面的虛榮心理吧。

其次,更為重要的是,終南山又名中南山,巍峨險峻,為萬眾仰慕。《尚書·禹貢》:「終南悖物。

」《左傳·昭公四年》:「荊山、中南,九州之險。」皆指此山。

終南山有什麼?有豐富的物產,尤以根深葉茂的林木為代表。還有寬衍險奧氣象萬千的山勢。

這些表面物象,明眼人都不難看清。那麼作者何以要如數家珍不惜饒舌呢?一層意思是以隆崇的終南山,暗寓對秦公尊嚴身分的褒揚,有以偉物興偉人的奉承之意。

另一層意思是讓秦公好好思忖一下:你真的能像終南山一樣的受人尊崇嗎?你只有修德愛民,不負眾望,才能與名山的地位相媲美。

正如後世曹操《短歌行》詩所云:「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其寓戒於頌一石兩鳥的用意非常含蓄巧妙。

4樓:

顏:臉的顏色 如:好像 渥:豐潤 丹:紅色,或紅色的胭脂.

整句話的意思: 臉色紅潤像塗丹,比喻人的精神很好,很健康!

《詩經》中《有梅》一文的全文及解釋

5樓:匿名使用者

摽有梅摽有梅⑴,其實七兮⑵!求我庶士⑶,迨其吉兮⑷!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⑸!

摽有梅,頃筐塈之⑹!求我庶士,迨其謂之⑺![2]⑴摽(biào):一說墜落,一說擲、拋。有:語助詞。

⑵七:一說非實數,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或七成,即樹上未落的梅子還有七成。

⑶庶:眾多。士:未婚男子。

⑷迨(dài):及,趁。吉:好日子。

⑸今:現 在。

⑹頃筐:斜口淺筐,猶今之簸箕。塈( jì或qì):一說取,一說給。

⑺謂:一說聚會;一說開口說話;一說歸,嫁。[3]梅子落地紛紛,樹上還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請不要耽誤良辰。

梅子落地紛紛,枝頭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到今兒切莫再等。

梅子紛紛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夥子,快開口莫再遲疑。[2]

詩經,楚辭裡面有什麼適合做名字的詞

6樓:火星鼠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茂盛貌。

詩經中有那些經典的句子

7樓:血饗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

水鳥應和聲聲唱,成雙成河灘。美麗賢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侶。 2.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

初生蘆葦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 3.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

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6.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

採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 我懷戀著倩影,我心傷悲! 8.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紛紛飄落。

10.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裡,還有什麼不高興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

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12.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譯:

在別的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譯:人家送我一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 15.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譯:多數人都能有個好的開頭,可惜很少人能有好的結尾。

即很少人能做到有始有終。 16.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17.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譯:手指纖纖如嫩荑,**白皙如凝脂,美麗脖頸像蝤蠐,牙如瓠籽白又齊,額頭方正眉彎細。

微微一笑酒窩妙,美目顧盼眼波俏。 18.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19.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 譯:

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人。 20.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魏風.碩鼠) 譯:

老鼠老鼠,別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從不把我顧。發誓要離開你,到那舒心地。

(這裡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詩經 秦風 蒹葭,《詩經 秦風 蒹葭》原文是什麼?

hui回憶yi菲 第一部分 蒹葭 ji n ji 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 s 洄 hu 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第二部分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x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m i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j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ch 第三部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解釋王維《終南別業》

博達國學 終南別業 唐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註解 1 勝事 快意的事。2 值 遇見 3 林叟 鄉村的老人。4 無還期 無一定時間。韻譯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

王維的《終南別業》的主旨句是,王維的《終南別業》的主旨句是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美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白話譯文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