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數學
《醉翁亭記》作於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曆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
被貶官的原因是由於他一向支援韓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對保守的呂夷簡、夏竦之流。韓範諸人早在慶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後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親戚中有人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展生產、使當地人過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年豐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這是使歐陽修感到無比快慰的。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卻是政治昏暗,奸邪當道,一些有志改革圖強的人紛紛受到打擊,眼睛睜地看著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長,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這是他寫作《醉翁亭記》時的心情,這兩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現在他的作品裡的。
《醉翁亭記》寫得格調清麗,富有詩情畫意。這篇散文寫了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是寫亭;第二部分,重點是寫遊。而貫穿全篇的卻是一個“樂”字。
文章一開頭是“環滁皆山也”這一句經過千錘百煉的句子,筆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環抱的滁州的壯麗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聯綿不斷,巍峨壯觀。當你正為巨集偉的群山陶醉時,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諸峰”,那裡樹林和山谷尤其美好。當你正被“西南諸峰”吸引時,他又告訴你,再往遠看,那樹木繁茂,幽深而秀麗的,就是琅琊山。
這樣,從群山到諸峰到琅琊,由遠而近,盡收眼底。再進山走六七里路,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一條山泉從兩座山峰之間奔瀉而出,這就是釀泉。這裡作者把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糅合在一起,靜的山景和動的釀泉,相映成趣。
當你還來不及飲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迴路轉,忽見有一亭子,緊靠在泉邊,四角翹起,猶如鳥兒展翅欲飛,這就是醉翁亭。於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飛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輝映的秀麗山水圖,生動形象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接著,作者探根尋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就是太守。
太守自稱“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為醉翁亭。為什麼身為太守的歐陽修常同客人來這裡喝酒呢?為什麼喝得不多就醉了呢?
為什麼歐陽修到滁州當地方官的時候正是壯年,卻自稱是“翁”呢?不言而喻,這裡面蘊含著他遭受貶謫,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實現,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澆愁的鬱悶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欣賞山水之樂,雖樂中寓悲,但畢竟可以譴愁,這就為第二部分寫遊之樂奠定了基礎。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間景物,由於朝暮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幻,顯得更加美麗可愛。清晨旭日東昇,霞光璀璨,霧消露散,青山蒼翠,清新寧靜;傍晚夕陽西下,暮靄雲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靜,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競開,幽香撲鼻;夏天,秀木繁茂,濃廕庇日;秋天,風霜高潔;冬天,水落石出。
四季變幻,奇景疊山。欣賞醉翁亭的山景,樂趣是無窮無盡的。
觀賞醉翁亭變幻的山景,固然其樂無窮,但在醉翁亭**人們行遊,並在那裡宴飲,更是別有一番樂趣。揹著東西的,邊走邊唱;走累了的,在樹下休息,怡然自得。人們前呼後應,老人小孩,往來不絕。
這裡有靜有動,有聲有態,描繪了一幅生動的滁人遊樂圖。接著又寫到肥魚泉酒、山餚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夾雜在眾人一片歡樂之中的“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的太守醉態。在極寫歡樂中,把太守複雜的心境,也微妙地表達出來了。
最後作者從禽鳥之樂,賓客之樂及太守之樂的不同內容和感情的對比中,推論出“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了,能與民同樂;醒了,能寫《醉翁亭記》一文的,就是太守歐陽修。筆墨簡練含蓄,寓意深遠。
文章用第三人稱描寫,
第三人稱寫法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範圍,作者可以在這當中選擇最典型的事例來情節,而沒有第一人稱寫法所受的限制。如《誰是最可愛的人》採用第三人稱寫法,自由、靈活地選取三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志願軍戰士是最可愛的人。
這三個事例從不同側面集中表現了志願軍戰士最本質的思想感情。“鬆骨峰戰鬥”——對敵人的恨,體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火中救小孩”——對朝鮮人民的愛,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防空洞談話”——高尚的苦樂觀,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三個典型事例,有集體的,有個人的,有戰鬥場面,有戰地日常生活。
正是由於採用第三人稱寫法,作者才能這樣全方位地表現主題。但是,第三人稱也有侷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稱那樣使讀者感到親切。為了彌補第三人稱敘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發揮文章中人物對話或獨白的作用,通過他們的口,講出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或心理活動等。
如《誰是最可愛的人》裡防空洞中戰士的對話,就很真實地展示了戰士的內心世界,讓人有親切感。同時,也表現出作者的泰然灑脫,文章富於飄逸之風,山野百姓之趣,也將自己深處的心境更含蓄地表現,不過於直白。
2樓:匿名使用者
都說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這寫的是歐陽修歸隱田園之後的心情,也許他就是喜歡田園生活啊,所以開心麼
3樓:匿名使用者
歐陽修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是一種與民同樂的感情,他每天開party,喝酒,都有一隊人跟著他,又因為他在當地政績斐然,所以他愛去的地方人們也都愛去。每天一幫人陪上出去玩,喝酒賦詩,醉了就回,沒有世俗煩惱,多麼悠閒,自然就樂了。
4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就這樂!
歐陽修作為一個被排擠靠邊站的地方官,到醉翁亭開包廂,和新哥們樂一下子,懷著東山再起的野心,一邊又說自已想退休,大概就這心情吧。
5樓:我愛奶油小升
《醉翁亭記》的思想意脈是一個“樂”字,“醉”中之樂,它像一根綵線聯綴各幅畫面。
別人讀了這篇文章以為自己已經身臨氣景了,所以要用第三人稱站在讀者角度來寫滴!~
6樓:我是馬v甲
那應該是與民同樂。
如果不能會意。你可以先看看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他和歐陽修這種完全不同。
= =畢竟都是貶官。只是意境不同。
7樓:
你應該瞭解下他的生平
他即使被貶官也要好好造福百姓
這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意境與心態是差不多的至於沒有描寫自己的問題,我也不太清楚,我猜想是為了是文章更生動?
8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對山水的描寫,反映了作者與民同樂的心態
9樓:
因為人們隨他遊玩的樂,所以歐陽修他也樂
10樓:梓鈞
如果不能意會的話,別人跟你講了你也會不明白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12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點說,就是他在寫這篇文章時候還不到不惑之年也就是40歲,而他將自己比作醉翁是因為當時被貶,體現了他當時愁苦,抑鬱的心情,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的。
鞋別人的同時,也表現出作者的心情——想借酒,借遊山玩水之樂,消愁來解悶的,也將自己深處的心境更含蓄地表現,不過於直白。
學習不就是為了應試嗎?中國的教育 要、這不是下面在說在嗎,現在我寫出了答案,而樓主要的便是答案,你不但沒說出答案,還在這裡胡說八道,現在ni說這是中國式教育,那麼我的答案也就是中國式教育在產物,你不同意我的答案,你又不打出答案,你來這裡參加辯論賽還是幹什麼。你對中國式教育什麼意思!!?
樓主要的是答案,而不是那些大道理!考試也不會喜歡這樣,是不是!!?
13樓: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民同樂!
醉翁亭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4樓:sunny柔石
醉翁亭記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寄情山水對快樂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民同樂,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對於官場的一點無奈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心思想-以“樂”字為線索,通過對滁州優美風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抒發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憂愁的複雜感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
15樓:小小杰知音
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心思想-----------------全文以“樂”字為線索,通過對滁州優美風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抒發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憂愁的複雜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心明確。點明中心主旨。
16樓:遊豆腐
歐陽修寫的。
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擊的複雜感情。
作者對滁州優美山水風景的謳歌,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悶,這對宋仁宗時代的昏暗政治,無疑在客觀上是一種揭露,這些自然都閃爍著思想光芒。
17樓:呼我是我是我呀
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的著名散文家和詩人,提到他,總忘不了他的《醉翁亭記》,他通過對優美的自然環境的描寫與和樂的社會風氣的描寫,含蓄委婉地表現了貶官之後的特殊心境.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情感的抒發,而這三者又都生動地表現了歐陽修當時的特殊情懷.隨著文章中對景物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閒適快活的世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 這兒的山,沒有嶙峋怪石,沒有巖絕壁,這兒的水,不是驚心動魄之水.山,委紆起伏,佈滿了茂盛的綠蔭,幽深秀麗,靜靜地綿延環繞;水,猶如一條迴旋曲折的銀色飄帶,潺潺而下,泠泠悅耳;還有一亭,四角翹起,像鳥一般,悄然飛臨在這細水旁,多麼柔和寂靜的景色啊.《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美的環境裡,產生了愉悅的感受.
另一段景物描寫,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仁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若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 這裡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雲,春季發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麼恬靜簡樸,淡雅自然.這是散文中的景物描寫,我們再看散文中人事的敘述: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它所描寫的不是轟轟烈烈的社會巨大事件,也不是不同凡響的英雄行為,而是比較平凡的、沒有矛盾,沒有衝突的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
散文中描寫了在年事已高的太守管轄下,眾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太守自己生活的一個片斷,呈現的是一派閒適快活、安詳和平的景象,作者感到無限的快樂,不禁心曠神怡,寬辱皆忘,一切人世間的榮辱,煩惱都置之腦後,以至於忘自己“飲少輒醉”,盡興暢飲.結果,周圍歌聲繚繞,人們起坐喧譁,而他卻“頹然乎其間”,醉態可掬,欲起而不能了,這是愉快的最高境界.歐陽修通過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抒發了自己由此而觸發的內心感慨.
他的真摯的感情溶匯在景、事中,更使文章顯得情意盎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必而寓之酒也.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這是一個飽經滄桑,在仕途宦海中顛簸數十年的人的欣慰的心情.
從天聖八年(1030),年僅23歲的歐陽修就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上下往返,盡心竭力,積極協助范仲淹革新內政,終於遭到群邪所忌,革官貶滴.他的理想在以前不能實現,而在貶於滁州之後,卻有了可喜的政績,這對於奔波勞碌,疲憊不堪的歐陽修來說,是多麼舒心愜意的享受啊!滁州百姓的安樂生活,給了他極大的撫慰,而眼前的山水,又把他引入了一個恬靜的境界,他陶醉了,但不是醉於酒,而是醉於優美的景色,安詳的生活.
這兒,禽鳥因山林而樂,人們因太守遊而樂,而太守則是因百姓樂而樂,他處在優美的環境中,身心愉快,舒適安閒,不由便醺醺然了.歐陽修蒼顏白髮,頹然坐於眾之間,眼睛微閉,眼前的景物是優美的,人是歡欣的,歐陽修也被這和諧的氣氛所籠罩,陶醉了.歐陽修以“醉翁”自稱,曠達自放,擺脫宦海浮沉,人世紛擾,在這遠離都市的山水之間,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閒適、恬淡的情境裡,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
這種感受滲透在《醉翁亭記》裡,使文章如田園詩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轉而流暢.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賞識
歐陽修是我國北宋時的著名散文家和詩人,提到他,總忘不了他的 醉翁亭記 他通過對優美的自然環境的描寫與和樂的社會風氣的描寫,含蓄委婉地表現了貶官之後的特殊心境。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寫,人事的敘述,情感的抒發,而這三者又都生動地表現了歐陽修當時的特殊情懷。隨著文章中對景物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閒適快活...
改寫醉翁亭記現代文,改寫《醉翁亭記》散文
醉翁亭記周圍景色美不勝收,朝暮,四時之景變幻莫端,佇臨於此,如臨仙境一般.清晨,當太陽公公漫漫悠悠地從地平線 躍 出,當第一縷溫柔的光輝 射 到樹林裡,剛才還瀰漫於樹林裡的一團團的霧氣像一個調皮的小孩 跑 的無影無蹤 傍晚,當太陽公公剛剛害羞地落到地平線時,煙雲們環抱著聚在了一起,像是在商量 它們擋...
醉翁亭記重點字詞翻譯,醉翁亭記字詞翻譯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歐陽修。北宋時期政治家 文學家 散文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 六一,何謂也?居士曰 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醉翁亭記重點字詞翻譯 醉翁亭記 宋代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