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十四行詩
韻式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詩是誰寫的?
2樓:遊客隨風
音譯為"商籟體",語源於普羅旺斯語sonet。原系中世紀民間流行並用於歌唱的一種短小詩歌。
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法文sonnet的音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
由兩節四行詩和兩節三行詩組成,每行11個音節,韻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16世紀,經英國莎士比亞的發展,稱為「莎士比亞體」或「伊麗莎白體」,由三節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每行10個音節,韻式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詩的歷史
自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之後,這種詩體獲得廣泛的運用。義大利的詩人彼得拉克成了運用十四行詩體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寫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詩,彙整合《抒情詩集》,獻給他的情人勞拉。
在他筆下的十四行詩,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
四、四、
三、三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每行詩句十一個章節,通常用抑揚格。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以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人思想為主要內容。他的詩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拓了新路。同時代的義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一些詩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詩作,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競相仿效。
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彼得拉克詩體。
十六世紀初,十四行詩體傳到英國,風行一時,到十六世紀末,十四行詩已成了英國最流行的詩歌體裁。產生了錫德尼、斯賓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進一步發展並豐富了這一詩體,一生寫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的詩作,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
四、四、
四、二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ab,cdcd,efef,gg。每行詩句有十個抑揚格音節。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比彼得拉克更向前邁進一步,主題更為鮮明豐富,思路曲折多變,起承轉合運用自如,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點明題意。後來,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人也曾寫過一些優秀的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29賞析,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29首中英文對照的賞析 100字左右
不知道樓上是誰翻的,個人覺得還是屠岸的譯文不錯。譯文如下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就獨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拋棄,白白地用哭喊來麻煩聾耳的蒼天,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時運不濟,願自己象人家那樣 或前程遠大,或一表人才,或勝友如雲廣交誼,想有這人的權威,那人的才華,於自己平素最得意的,倒最不滿意 但在這...
十四行詩起源於哪個國家,十四行詩的寫作背景
十四行詩的起源可能起源於第十三世紀義大利西西里法庭詩人當中的遊吟詩人愛情詩的影響。接著傳播到托斯卡納,在那裡它達到最高的表達在他的 canzonieri,一個序列的愛情詩寫給 勞拉,他理想化的愛。13世紀末,十四行詩體的運用由抒情詩領域擴及敘事詩 教諭詩 政治詩 諷刺詩,押韻格式也逐漸變化為 abb...
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的介紹,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
提取碼 98a4 雙語譯林 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 直譯為 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集 因為勃朗寧夫人寫過關於一對葡萄牙愛人的抒情詩,勃朗寧很愛這詩,常把妻子叫做 我的小葡萄牙人 的緣故。雙語譯林 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 直譯為 葡萄牙人十四行詩集 因為勃朗寧夫人寫過關於一對葡萄牙愛人的抒情詩,勃朗寧很愛這詩,常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