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假髮船長29號
中文寫十四行詩本就非常的非主流。
十四行詩出處是英文詩,格式和韻律特點都是從英語出發來創造的,相當於是洋服。這種體裁本身來說就不一定適合用中文。如你所知,英語的節奏和氣流本來跟漢語就非常的不同。
中文新詩的特點是韻腳和節奏的自由化,那是相對於中文古典詩歌來說的,這也算是一個創舉,不過那也是要用自己氣質和習慣的體裁,而不是搬別人的。 翻譯過來的外國詩和現代中文詩看起來差不多,是因為都是白話的,但是本身實際上非常不同,只是翻譯這道工序把它們同化了。
再說翻譯。翻譯都是實在需要傳播沒辦法才在自身語言中去尋找相應的韻律的,自己寫我推薦就完全沒那個必要再去從外國繞一圈了。當然你要表現一下與眾不同的語言天賦的話,這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中文複雜的韻腳數是超過英文的韻數的,十多行句子都能通順流暢地壓出同一個韻,意思上還能一脈貫通,在外行人看來你會顯得很有能耐的,不過也就是顯擺一下的作用了。
當然前提是得有人看你賣才行。
每種語言的節奏和聲律特點非常不同,也是其各自的妙處所在,詩歌幾乎可以說就是韻律節奏的載體,也就是你能找到的那種語言中最好的部分。文言文的七言五律並不會過時,相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非常王道的。
樓主你要寫詩的話這一點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2樓:joan豐琦瓊
不用的把,中國詩和十四行詩所用的韻律不一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我一直以為中國的現代詩(防譯文類)是那些寫不出古韻國風卻又偏愛附庸風雅的「新shi人們」自娛自樂。畢竟一國的文字、文化、思維都有一脈相承的特性,彼之甘飴,我之砒霜,就像叫孔子「master」,稱耶穌「夫子」,想想都是不倫不類的事情,寒一個先~
不過真心想寫的話還是其情可勉的,推薦看一看陳嘉的英國文學+譯文,能模仿到那個高度,也就不辱文明瞭。
十四行詩的格式及書寫方法
4樓:匿名使用者
十四行詩是歐洲的一種抒情詩體。音譯為"商籟體",語源於普羅旺斯語sonet。原系中世紀民間流行並用於歌唱的一種短小詩歌。
自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代之後,這種詩體獲得廣泛的運用。義大利的詩人彼得拉克成了運用十四行詩體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寫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詩,彙整合《抒情詩集》,獻給他的情人勞拉。
在他筆下的十四行詩,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
四、四、三、三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每行詩句十一個章節,通常用抑揚格。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以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人思想為主要內容。他的詩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拓了新路。同時代的義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一些詩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詩作,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競相仿效。
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彼得拉克詩體。
十六世紀初,十四行詩體傳到英國,風行一時,到十六世紀末,十四行詩已成了英國最流行的詩歌體裁。產生了錫德尼、斯賓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進一步發展並豐富了這一詩體,一生寫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的詩作,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
四、四、四、二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ab,cdcd,efef,gg。每行詩句有十個抑揚格音節。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比彼得拉克更向前邁進一步,主題更為鮮明豐富,思路曲折多變,起承轉合運用自如,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點明題意。後來,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人也曾寫過一些優秀的十四行詩
5樓:匿名使用者
四行詩,又稱「商籟體」,語句整齊、短小精悍、格律嚴謹、富於**效果。它起源於義大利,後來流傳到英、法、德、西諸國,並適應各國語言的特點,產生了不同的變體。例如,義大利十四行詩體的韻式為:
abba,abba,cde,cde;而英式為:abab,cdcd,efef,gg;此外,還有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等押韻格式。義大利中世紀的「西西里詩派」詩人雅科波
6樓:匿名使用者
十四行詩,又譯「商籟體」,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法文sonnet的音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彼特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又稱「彼特拉克體」,後傳到歐洲各國。
由兩節四行詩和兩節三行詩組成,每行11個音節,韻式為abba,abba,後兩節六行或兩韻變化,或三韻變化。16世紀,經英國莎士比亞的發展,稱為「莎士比亞體」或「伊麗莎白體」,由三節四行詩和兩行對句組成,每行10個音節,韻式為abab,cdcd,efef,gg。
求高手用英文賞析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第十八首,從格律、押韻、意象三方面 5
7樓:侯興黌
我今天可謂長bai見識了。
du。。我還是zhi第一次聽說外國的dao十四行詩還講格律的。
內。。樓主這容個問題讓我汗顏啊!你們老師真是個奇葩,估計連格律是什麼都不知道,居然問這樣的問題。。。
格律,指一系列中國古代詩歌獨有的,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中國古代近體詩、詞在格律上要求嚴格,其他如古體詩、現代詩歌、歐化詩歌等沒有確定的、嚴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本來自**,在**散佚後,經研究者總結古詩歌的共同規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至於說意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
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外國的詩歌,象徵用得多,至於說意象嘛!呵呵
十四行詩應該怎麼寫啊,十四行詩是誰寫的?
中國十四行詩 韻式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詩是誰寫的? 遊客隨風 音譯為 商籟體 語源於普羅旺斯語sonet。原系中世紀民間流行並用於歌唱的一種短小詩歌。十四行詩,又譯 商籟體 為義大利文sonetto,英文 法文sonnet的音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最初流行於義大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29賞析,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29首中英文對照的賞析 100字左右
不知道樓上是誰翻的,個人覺得還是屠岸的譯文不錯。譯文如下 我一旦失去了幸福,又遭人白眼,就獨自哭泣,怨人家把我拋棄,白白地用哭喊來麻煩聾耳的蒼天,又看看自己,只痛恨時運不濟,願自己象人家那樣 或前程遠大,或一表人才,或勝友如雲廣交誼,想有這人的權威,那人的才華,於自己平素最得意的,倒最不滿意 但在這...
十四行詩起源於哪個國家,十四行詩的寫作背景
十四行詩的起源可能起源於第十三世紀義大利西西里法庭詩人當中的遊吟詩人愛情詩的影響。接著傳播到托斯卡納,在那裡它達到最高的表達在他的 canzonieri,一個序列的愛情詩寫給 勞拉,他理想化的愛。13世紀末,十四行詩體的運用由抒情詩領域擴及敘事詩 教諭詩 政治詩 諷刺詩,押韻格式也逐漸變化為 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