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皓瑄未開
《古詩兩首 《房兵曹胡馬》、《馬詩》課堂實錄1學目標
a類:1、學習5個生字、新詞,多音字“燕、似”。
2、背誦兩首古詩。
b類:1、利用已掌握的方法整體感知詩意。
2、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品味語言精華。
c類:通過兩首詩的對比學習,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每首詩所蘊含的意思以及明白作者所表的的感情。
預習作業
必做:1、學習並掌握掌握寫字表中的5個生字。
2、熟讀兩首古詩,並嘗試背誦。
3、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比較兩首詩有什麼不同?
選做:1、瞭解兩個詩人寫著兩首詩時的不同背景。
2、蒐集並閱讀其它有關“馬”的詩句。
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
房兵曹胡馬 馬詩
唐朝 杜甫 唐朝 李賀
無空闊 託死生 何當金絡腦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快走踏金秋
教學流程(教學板塊)
(註明各板塊解決目標序號及所用時間)
學生課堂練習清單
第一板塊——
談話匯入:
學生在與老師的談話中瞭解馬在古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板塊——
學習《房兵曹胡馬》
1、初讀明詩意
方法:整體感知詩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詩句對譯。學生討論,教師加以指導補充。
2、再讀悟詩情
(1)詩的前四句寫什麼?後四句寫什麼?
(2)作者寫這首詩時二十九歲,這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之時,結合詩的後兩句談談自己的理解。
(3)小結:這首詩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正面寫馬的形態,是實寫;後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由詠物轉入抒情,是虛寫。青年杜甫自比駿馬,表達出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抱負。
3、熟讀成誦
根據老師指導的方法,理解詩的大意。
根據老師的提示,體會詩歌的感情。
(1)自己誦讀
(2)同桌競賽
(3)配樂詩朗誦。
第三板塊——
學習李賀的《馬詩》
1、介紹作者生平
2、初讀明詩意
3、再讀悟詩情
教師小結:李賀的馬詩描寫的是清冷大氣的場面,前兩句寫了靜態中馬的蒼勁有力,後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實現理想的迫切心情。
4、熟讀成誦。
瞭解作者生平。
學生通過自學討論瞭解詩意。
學生互相交流詩意。
按照以下方法體會詩歌的情感:
(1)自由朗讀,結合圖畫,想象。
(2)討論:詩人在這首詩中描繪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3)認真朗讀後兩句,結合作者生平,說一說自己體會到什麼?
學生練習背誦。
第四板塊——
對比學習,深入**。
1、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兩首詩同為寫馬,卻是從不同的側面入手的,你怎麼理解?
(2)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何不同?
(3)為兩首詩配樂,你會選擇什麼樂曲?
2、、賽詩會
3、總結:通過兩首詩的學習,我們一定又有許多新的收穫。希望大家也能像兩位詩人那樣寫出具有個性的詩文。
根據老師的提示**兩首詩的不同。
(1)比賽背誦兩首詩
(2)配樂演唱兩首詩
第五板塊——
佈置作業:
1、默寫兩首詩
2、閱讀背誦李賀或其他詩人寫馬的詩。
《古詩二首》教學反思:
關於《古詩二首》的教學,我首先想談一下“教學設計”在課堂的落實情況:
1、教學目標a1、a2基本得到落實,通過聽寫、同桌互查進行了及時地檢查與反饋;
2、教學目標b1也基本達成,大部分學生能整體感受到詩意,只是有相當部分同學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不能非常流暢的組織語言,表達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3、教學目標b2在我的引導下,學生也能初步感受到詩句語言的精妙。但是一方面由於教學時間的關係,不能對詩句進行深入地剖析,另一方面,受學生理解能力的限制,部分學生可能一時無法體會到詩句所描繪的意境,以及詩人精妙的構思,特別是對《馬詩》的理解。另外,關於這一目標,到底應該進行到什麼程度,學生理解到什麼層次算比較合適,也是我感到比較困惑的問題。
4、教學目標c在一些感悟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身上得到了落實,這也算本節課的一個亮點。通過比較,學生認識到,兩首詩的相同點在於都是以“馬”為題材,都是在借“馬”言志,都表達了詩人想建功立業的志向與抱負。在比較中,學生也發現了兩首詩的明顯區別:
(1)《房兵曹胡馬》對“馬”的外形進行了具體而生動的描寫,如“瘦骨成”、“雙耳峻”、“四蹄輕”等等。而《馬詩》則對馬的外形隻字未提。在與孩子們討論的基礎上,我們達成共識:
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杜甫對駿馬的描繪,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畫像,詩人以良馬自喻,表達了為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與偉大抱負。正所謂“所向無空闊”,“萬里可橫行”;而懷才不遇,苦悶終日的奇才李賀寫馬,其意並不在馬,馬只是他藉以抒發苦悶心境與渴望施展抱負與才華心情的託物,一句“何當金絡腦”讀來,多少感慨與無奈齊聚心頭。故不具體寫馬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2)《馬詩》前兩句寫景,精妙的比喻為全詩鋪設了一種清冷、大氣的意境,後兩句借馬抒情,而《房兵曹胡馬》卻只寫馬,不寫景。兩種不同的寫作手法都是為了各自的主題服務,各有各的玄妙。
(3)兩首詩雖然都表達了建功立業的抱負與願望,但杜甫的《房兵曹胡馬》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奮發向上;而李賀的《馬詩》則讓人倍覺辛酸與無奈。
另外,我想談一下“備課”與“上課”的問題:
1、備課的“預設”與上課的“生成”到底孰重孰輕,應該以誰為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對學生的瞭解不夠,還是教學設計不夠精心,我的課堂上經常是預設的內容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而最出彩的往往是那些自然生成的內容。本課的教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按理說,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重點應該是理解詩意、朗讀背誦,這也是教學預設中的主要環節,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些環節似乎成了走過場,而學生最感興趣的卻是兩首詩的比較與賞析,而且在師生討論交流中,碰撞出了很多火花。如果課堂教學以“預設” 為主,當然便於教師調控課堂,然而卻使課堂失去了應有的生命與活力;課堂教學若以“生成”為主導,則很容易信馬由韁,偏離方向。如何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對我來說,實在是個難題。
2、新教育“有效課堂框架”所倡導的教學板塊與教學目標、教學時間緊緊相扣,無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實效的良好舉措,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往往也束縛了課堂的靈性。試想,在一個板塊的教學中,按照預設的情況,教學目標已經達成,教學時間也剛好用完,但此時如果生成了新的問題,作為教師應該解決新的問題呢,還是按照預設的板塊繼續往下進行呢?我覺得這樣的教學設計,對教師的要求是相當高的,作為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學生、研究教材,非常清楚地掌握學生的學情與教材內容,方可設計出可行性較強的教案。
對於朱老師提到的3、4兩點,我覺得還是要以教學班級的具體情況再定奪。具體到我們班,我覺得教學重點應該放在讓學生通過對同一寫作題材的比較,明白寫作就是要以“我手寫我心”的道理,從而在今後的寫作中,能通過不同的題材,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對於“應該從哪些地方著手”進行比較的問題,還是要就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對兩首詩的理解情況進行引導,我想所有的出發點應該是,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是否是學生眼下所能理解的,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否是有必要進行討論的真問題。
另外,關於預習作業是否在課中進行了處理的問題,我覺得,預習的主要目的是為課堂學習做鋪墊,它應該是學習的一種方法,而並非是學習的目的。因此關於預習,我的態度是主要看學生是否認真按要求去做了,至於做得怎麼樣,則讓課堂教學來檢驗。對於預習作業中具體的某個問題是否需要在課堂上進行處理,則要視它是否是教學的內容與目標來確定。
房兵曹胡馬的詩意,《房兵曹胡馬》詩意
大宛馬瘦骨嶙峋,好像刀鋒一樣 耳根尖尖,猶如刀削一般。四蹄輕快猶如被風托起,隨時可以騰飛。他奔向空闊廣漠的地方,一往無前,不畏險阻,主人可以託付生命。這樣快捷矯健,自可日行萬里,橫絕天下。房兵曹的馬是著名的大宛馬。瘦骨稜稜,好比刀鋒。兩耳尖銳,如同削竹。四蹄輕快,猶如勁風。所向之地,空闊廣漠。不怕險...
房兵曹胡馬什麼休裁,房兵曹胡馬什麼休裁?
房兵曹胡馬 新設修修才題材是按照一定是一個記敘為主的一個文章。方便號碼是什麼?戰術在什麼時候?我查一下,按按樣的英語語文老師說一下 房兵曹胡馬什麼體什麼體題材,他就是這個具體什麼題材我也不太清楚 房兵曹胡馬 什麼休裁,不知道這個沒看過這個這篇文章對於這篇文章的所有的一切不瞭解,抱歉。房兵巢湖碼什麼修...
《房兵曹胡馬》《馬詩》在寫法上有什麼相同
問明 1.都是描寫馬的,都抒發了作者的理想與抱負。2.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先實後虛的寫作手法,託言楊志的表達手法。杜甫的 房兵曹胡馬 一詩,作者用雄健的筆力刻畫雄健之馬。全詩分前後兩部分,詩的前四句寫馬的外形動態,是實寫。詩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傳神之筆為我們描畫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它嶙峋聳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