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這宗派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7-18 14:17:36

1樓:佛心向魔

一、宗派的依據的思想體系不同。

1、天台宗是以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2、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法界宗、圓明具德宗。是以鳩摩羅什譯的《華嚴經》為根據,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發,是在前人三論、天台、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

3、禪宗主要是以鳩摩羅什譯《金剛經》為依據,禪宗的禪是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取自《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般叫做禪定。

二、宗派的創始人不同。

1、天台宗的創始人是創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智顗(公元538年農曆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曆8月3日),中國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俗姓陳,字德安。

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公安縣)人,祖籍穎川(河南許昌)。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

2、華嚴宗的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法藏法師(643年-712年),唐朝佛學高僧,華嚴體系實際構建者。又稱賢首國師,華嚴宗三祖,為使武則天契入華嚴境界,法藏指殿前金獅子為喻,深入淺出廣闡妙義,其文字記錄便是著名的《金獅子章》。

3、禪宗的創始人是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菩提達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禪僧,略稱達摩或達磨,意譯為覺法,據《續高僧傳》記述,南印度人,屬剎帝利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禪定者所推崇。即禪宗的創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

三、宗派的宗義不同。

1、天台宗的宗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此宗把釋迦如來所說的經教,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稱為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一心三觀,三諦圓融是圓教的教義,說明諸法無礙,事理圓融。天台宗以自宗為圓教,別的宗屬前三教。

2、華嚴宗的宗義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五教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

3、禪宗的宗義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何為本來面目,於念念之間用功,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禪的種類很多,有聲聞禪、有菩薩禪、有次第禪、有頓超禪。禪宗單傳心印,不立文字,稱為「教外別傳」。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昧的,由於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認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許多不同的分支派別了。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天台宗是以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因為創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此宗把釋迦如來所說的經教,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稱為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五時的名稱都是佛經的名稱,主張佛陀所說的經教不出這五個時期的範疇,所以叫五時。

賢首宗是以鳩摩羅什譯的《華嚴經》為根據,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發,是在前人三論、天台、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

禪宗主要是以鳩摩羅什譯《金剛經》為依據,禪宗的禪是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取自《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何為本來面目,於念念之間用功,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

淨土宗以鳩摩羅什譯《阿彌陀經》等提倡觀佛、唸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淨土宗,尊東晉慧遠法師為初祖,善導大師為二祖。龍樹菩薩分佛陀說的法門為二道,即難行道和易行道。並說別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萬行,需經三大阿僧祗劫為難行道;說修淨土法門一生至誠唸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臨命終時,仗承阿彌陀佛攝取不捨的願力往生安養淨土,並永不退轉,直至成就佛果,故稱為易行道。

因此,此宗主張勸人唸佛求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此宗的特點,簡單易行,三根普被,能攝受廣大群眾,有唸佛法門、十六觀法門等,依生前發心

3樓:因緣法

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各自的傳承和內容都有不同,簡要羅列如下:

天台宗是以天台智者大師為開祖,以法華經教旨為基礎判立五時八教之教相,提倡三諦圓融之理,依觀心之法以期『速疾頓成』之大乘宗派。

本宗教義可略分為三諦圓融、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六即等科:(一)三諦圓融,本宗教義以諸法實相論為中心,諸法實相即法華經所謂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諸法實相,即十如是等。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或稱真諦、俗諦、中諦,一法上之德用差別即是三諦,三諦一一皆圓融相即,是為三諦圓融,亦即空不離假中,假不缺空中,中亦然。

(二)一念三千,即一念心具三千諸法。天台宗旨不論三性漏、無漏,介爾有心,其心即具足三千迷悟諸法。三千者,總攝宇宙一切之名,同時表諸法之融攝。

(三)一心三觀,即於一己內身之心識上,觀念修習三千三諦之妙理。法界森羅諸法,皆三千三諦,三千三諦皆性具,故色心因果,總皆是一種三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具三千諸法,然以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對初心之行者實難教化,故若欲應用此三千三諦之教理於實際,與其遠擇高廣之境界,不如近觀己心。所謂觀己心者,即觀介爾陰妄之一念,而日常之妄心,即第六意識之一念。

觀此現前陰妄一剎那心,印日夜起滅之一念心具三千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為一心三觀。(四)六即,自凡夫至佛之六種階位,有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等。(1)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然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

(2)名字即,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聞見三諦圓融之妙理,於名字中通達瞭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然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3)觀行即,既知名字,即起觀行,心觀明瞭,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4)相似即,觀慧稍進,於三諦之妙境發相似解;觀慧轉明,登初住位,如將至火,先覺暖氣。

(5)分證即,觀慧倍增,初破一分無明惑,見佛性理,其後分破四十一品無明,入於薩婆若(一切智)海。(6)究竟即,斷第四十二品無明,發究竟圓滿之覺智。

本宗更以五時八教判釋佛陀一代聖教。五時者,將佛陀一代五十年間,應眾生之根機,應病與藥所說之教法,分為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盤時;八教分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化儀者,佛教化眾生所用之法有頓、漸、祕密、不定等四種;化法者,佛教化眾生之教法內容有藏、通、別、圓等四種。

華嚴宗為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廣佛華嚴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之妙旨,以唐代杜順禪師(557~640,即法順)為初祖。本宗依華嚴經立名,故稱華嚴宗。

華嚴宗以五教十宗判釋如來一代教法。五教系依所詮法義之淺深,將如來一代所說教相分為:(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十宗則系依佛所說之義理區別為:(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無宗,(三)法無去來宗,(四)現通假實宗,(五)俗妄真實宗,(六)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絕宗,(十)圓明具德宗。前六宗即小乘教,七至十依序即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第十即華嚴之教旨。

華嚴宗旨雖甚深玄妙,所說多端,其骨幹則不出法界緣起。法界緣起者,宇宙永珍相即相入,此一物為他萬物緣,他萬物為此一物緣,自他相待相資,圓融無礙。

為明此事事無礙法界之無盡緣起,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門、六相圓融等法門:(一)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蓋法界即總括宇宙萬有之一心,此一心即法界,故稱一心法界;而此一心法界攝上述四法界。(二)十玄門,即以十門開演法界緣起之相狀,說明萬物同體,相即相入,圓融無礙之原理。十玄門有新古之別,智儼、法藏所立,各稱古十玄、新十玄。

又藉教義、理事、解行、因果等十項要目(華嚴十義)來闡發諸法皆各具足此十玄門無礙涉入,成一大緣起之圓融玄妙關係。(三)六相圓融,六相者,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一切諸法無不具足此六相,圓融相即無礙。華嚴,就經典而言,系印度佛教中期之大乘作品;就學派而言,則為中國佛教之宗派,頗能契合國人追求圓融之心態。

禪宗指以菩提達磨為初祖,**心性本源,以期『見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中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中國自古以專意坐禪者之系統為禪宗,兼含天台、三論二系,而不限於達磨宗;唐中葉以降,達磨宗興盛,禪宗遂專指達磨宗而言。

本宗傳承,中國以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微笑為其濫觴。迦葉以後,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7)自南天竺抵建業(今南京),傳本宗入我國,故亦為我國禪宗初祖。

本宗與其他諸宗之相異處,在於不立正依之經典,即使引用經典亦為一時之方便施設,最主要者莫過於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為在不涉思惟計度之情形下,外加學問修證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規之創設。尊宿、大眾於一定之規矩下,定時起臥、打坐;尊宿為大眾開示諸佛列祖之機緣以提撕之。

又閱讀經典雖非要務,然仍以楞伽、維摩、金剛般若、首楞嚴等諸經為眾經之核心。古來尊宿亦遺有語錄,成為後世禪徒習禪悟道之重要參考資料。

佛教裡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這宗派有什麼區別

因緣法 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各自的傳承和內容都有不同,簡要羅列如下 天台宗是以天台智者大師為開祖,以法華經教旨為基礎判立五時八教之教相,提倡三諦圓融之理,依觀心之法以期 速疾頓成 之大乘宗派。本宗教義可略分為三諦圓融 一念三千 一心三觀 六即等科 一 三諦圓融,本宗教義以諸法實相論為中心,諸法實相即...

佛教的密宗(即真言宗)的祖庭到底在哪

密宗祖庭大興善寺積極開展週末講經弘法活動 2006 01 05 智慧法師講演海會雲集 聆聽法音信受奉行 虔誠誦經 密宗祖庭大興善寺積極開展週末講經弘法活動。在方丈界明法師的關懷和支援下,由陝西省佛教協會教務部副主任 大興善寺知客智慧法師每逢初 一 十五 星期 六 星期天全天為信眾講經弘法。智慧法師畢...

佛教起源於印度,為何沒有最終成為印度人的宗教

樂樂你看見 一 這是因為印度的人們都能看出來佛教反思了婆羅門教的一些弊端,佛教與印度人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俗信仰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也是大多數印度人不能真正接受佛教的原因,就算印度的人有人信佛教的話,那麼人數也不會超過五分之一的。二 眾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但並沒有在印度興盛起來。西遊記 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