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冰凍假期
閱讀此詩,首先呈現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
成年後,告別新婚妻子,離鄉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一。
同時,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感情,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於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容豐富含蓄,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後、後來,而現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覆詠歎,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思親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於統一之中,既有各小節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內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詩歌有迴環往復,一唱一嘆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複,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
枚、張、方、灣。作者採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
總之,本詩以樸素、簡明、雋永的語言,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一的願望,抒發了作者濃郁的鄉思之情。
新娘是指與新婚妻子不久後就離別妻子家鄉後表示出的思念
希望能幫你
2樓:微笑vs痛心
全詩表達了作者濃郁的愛國情懷 希望大陸臺灣統一 新娘只不過是詩中的的一個意象 通過對新娘的思念突顯對臺灣大陸統一的迫切希望 和作者的背景經歷沒有太大關係
余光中鄉愁中的這頭,那頭,裡頭,外頭分別指代什麼內容
3樓:槍鼕鼕
這頭:臺灣寶島。
那頭:中國大陸。
裡頭:懷著鄉愁而去世的人們。
外頭:不能回到故鄉的人們。
《鄉愁》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代表作,原文是: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2023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詩歌表達了對故鄉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
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
4樓:沙漠的胡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頭:外地
那頭:異國
裡頭:墳墓
外頭:臺灣
5樓:寶木雨山
您好,這頭,那頭,裡頭,外頭依次指
外地、他鄉、母親墓前、臺灣
6樓:八棵鬆
這頭,臺灣
那頭,大陸
裡頭,墳墓
外頭世間
7樓:漠視世間一切
臺灣,大陸。墳內,墳外。
- -!n年前的東西了
佘光中的《鄉愁》原文是什麼?
8樓:特特拉姆咯哦
余光中《鄉愁》原文如下: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鄉愁》是余光中詩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鄉愁四韻》《羅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風抒發鄉愁的經典之作。
余光中被稱為「以鄉愁之詩撼動億萬華裔」的詩人,「鄉愁」是其眾多詩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題。《鄉愁》對一個抽象的、很難作出描繪卻被大量描繪所覆蓋的主題作出了新的詮釋。
在意象上,選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生活中常見的物象,賦予其豐富的內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個物象,在鄉愁這一特定情感的維繫之下,反覆詠歎。
余光中本人曾說,這首詩是「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訊;婚後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後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後一句想到祖國大陸這樣「大母親」,於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開朗,就有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
內容上,按時間順序,從「幼子戀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後的「生死之隔」,再到對祖國大陸的感情,不斷髮展的情感,逐漸上升,凝聚了詩人自幼及老的整個人生歷程中的滄桑體驗。
不同階段的鄉愁,凝聚兩端的分別是:我——母親;我——新娘;我(生)——母親(死);我(遊子)——大陸(祖國)。鄉愁的物件,由具體的「鄉」,到抽象的民族的「鄉」,從地域之鄉,到歷史之鄉和文化之鄉。
使「鄉愁」逐漸沉澱出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9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出自余光中《鄉愁》
詩人精練地提取了幾個單純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個意象是單純、明朗、集中、強烈。
它們又是豐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這四個意象把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鄉愁」物化、具體化,通過「託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這些意象和「這」、「那」這兩個簡單的指示代詞聯接在一起,巧妙地將彼此隔離的人、物、時間和空間,將愁緒的兩端緊密融合。
若有若無的距離和聯絡,給那些整日在相思、別離和相聚閶奔波的人們一種強烈的共鳴,給人們一種難以言表的哀愁和歡欣。詩歌以時間的次序為經,以兩地的距離為緯,在平鋪直舒中自有一種動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們無限的哀愁和無盡的相嗯。
詩歌在藝術上呈現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美。在均勻、整齊的句式中追求一種活潑、生機勃勃的表現形式,在恰當的意象組合中完美地運用語詞的音韻,使詩歌具有一種**般的節奏,迴旋往復,一唱三嘆。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徵的現代詩語,唱出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鄉愁》有令人矚目的形式美。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相互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詩的特點。
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在**上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氛圍。
《鄉愁》的四個意象各有什麼含義?
10樓:第一職責
《鄉愁》的四個意向分為別郵票
、船票、墳墓、海峽。郵票代表了對母親的思念;船票代表了夫妻之間的恩愛;墳墓代表了對母親去世巨大的哀痛、海峽代表了大陸與臺灣分離的無奈。
原文: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鄉愁 余光中
鄉愁 余光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擴充套件資料:
作者把無形的鄉愁比喻化為四種事物,可見作者愁思之重.小時候,作者將鄉愁寄託在給家人的書信裡'所以將鄉愁比喻為郵票;長大後,作者和家人分居兩地,很難與家人相見,於是將鄉愁寄託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鄉愁比喻為船票。
後來,母親去世,作者與母親再也不能見面,於是作者就將鄉愁比喻為墳墓;現在,由於人為的原因,海峽兩岸的同胞不能團聚,作者將自己的鄉愁比喻為臺灣海峽,表達了他期盼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余光中先生在敘述自己思鄉的感情基礎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遊子澳臺同胞們鄉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紮根在人們心靈的殿堂裡。
此時,詩歌的思想情感已經昇華到了整個民族及全世界華人的心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葉落歸根情結。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中國情結」。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
「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一下子,讀者面前彷彿出現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淚流滿面地跪在母親的新墳前,面朝家鄉、祖國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邊,用嘶啞的聲音大喊:「母——親!」一種深沉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11樓:金果
四個意象分別為:「郵票」、
「船票」、「墳墓」、「海峽」。
1.「郵票」意象涵蘊著的是詩人憂愁的情感,它暗示著造成最為親密的母親不能直接相見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由於大陸和臺灣政治上的睽隔。
2.「船票」暗示隨著歲月的增長,鄉愁的睽隔也日益沉重。
3.「墳墓」暗示鄉愁因長時間的睽隔而化為永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劇。
4.「海峽」則把隱性的政治顯性化,深刻地暗示大陸和臺灣的政治睽隔,不僅是個人、家庭的悲劇,更是中華民族的悲劇。
12樓:秀蔓有初
郵票:母子深情(綿長)。
船票:夫妻恩愛(厚重)。
墳墓:生死悲痛(巨大)。
海峽:思鄉哀愁(綿綿無盡)。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意象的筆法。詩中主要設定了四個象徵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郵票」,它象徵著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
母親牽掛兒子,兒子想念母親。 二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它象徵著作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這是青年男女之間的思戀和嚮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墳墓」,它象徵著作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這是一種只能埋於心底、無法在兩者之間傳遞的刻骨銘心的思念。墓裡墓外雖然只有咫尺,然而卻又是那麼遙遠。
四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它象徵著作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海峽雖然「淺淺」,但是故國之情卻是深不可測。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層層深入、步步遞進,它綿遠深長、回味不盡。
作者「鄉愁」的內涵和境界,隨著自己的成熟和時代的發展,得到不斷的深化和提升,從個人和家庭的親情,擴充套件到海峽兩岸的愛國之情。這就使「鄉愁」具有了鮮明的時代色彩。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物象看似平常,卻蘊涵飽滿的詩情。
余光中的《鄉愁》的讀後感,余光中的鄉愁
最早讀到余光中的詩是 鄉愁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讀著這樣質樸的詩句,內心便不由怦怦亂跳,多麼熾熱的赤子子心啊!再細品其詩,更為詩人深藏不露的詩歌才華所折服。讀了 鄉愁四韻 後,對詩人的詩情和詩人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更敬佩詩人對渴望祖國統一執著的嚮往和追求之情。全詩採用直抒型...
余光中鄉愁于右任遺詩,寫鄉愁的現代詩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不過是大刀王五的遺詩,之所以答非所問是因為我很喜歡這就,謝謝 于右任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驅,詩人 政論家,是沉雄博大的一代書法大師。當他滯留孤島時,對大陸情念頗深。他的最後一首遺作名字叫 望大陸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
冰心的鄉愁和余光中的有什麼不一樣
黑羊高 余光中版的更經典,表達的是在不同的時期對故鄉不同的思念,和對母親妻子的愛還有對祖國的熱愛。要了解冰心的鄉愁首先要了解他的背景,再去理解這首詩。那是一群學子或經歷過風霜的人對家鄉的懷念,向他開頭就說 我們都是孩子,看似儍的文字卻浸透著對故鄉的懷念。海舟上偶然相遇,提供了地點 環境,都是小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