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墳有那些儀式,古代有哪些迎夏儀式和習俗?

時間 2021-08-11 17:24:57

1樓:匿名使用者

祭祖的形式大致有三種:一是較為普遍的方式,即在祖宗葬地(一般在本村的墳地)舉行,俗稱「上墳」,時間主要是忌日和傳統重大節日(中秋除外),如除夕、清明、中元節(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六月初一等。由家裡的男人攜祭品香紙到墳前,擺放祭品、水酒,然後燒紙、焚香、奠酒、行禮,其間還壓墳頭紙。

上墳習俗尤以清明上墳最為隆重,前一天早上還要去給祖先墳上「添土」,以示家族人丁興旺。大多數農村家族,兒子結婚,也要去上墳,含義是告訴祖宗,兒子成家,人口又多了。另外, 人死後第7天黎明,家人到墳前祭奠致哀,稱「壘七」。

此後每7天一次,一般「五七」而畢,也有壘到「七七」的。人死第100天時親屬兒女備供品祭奠,叫百餮,舊時有的紮上搖錢樹,紙箱,紙櫃焚化墳前,現在只是燒些紙錢。第二種方式是家祭,即不到墳上去,或與上墳同時進行,把寫有直系宗祖的牌位或譜系圖供在正堂或「家廟」,全家或全族人一齊祭祀,在家祭的稱「請家堂」,儀式十分莊重。

我們村子祭譜,由家族裡輩分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過年的時候跟續譜同時進行。近幾十年來,由於推行火葬,公墓已成普遍,上墳也有在公墓進行的。還有一種形式是「遙祭」,也叫「請」,因天氣不佳,不能出門,或是離鄉客居外地,不能親臨墓地祭祀,便在家中或附近野外設祭,向著故鄉祖先墓地方向,舉香作揖恭請先祖享祭。

2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新增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古代有哪些迎夏儀式和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

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

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祭祖的時候有什麼流程呢?

4樓:陌上花開痴紅顏

祭祖儀式流程:

1、開始前先宣佈紀律:

祭祖開始後要保持莊嚴肅靜、不準嬉鬧、追逐、除工作人員外不準站到凳上、桌上。

2、祭祖儀式開始,請人員入場。

淨水(有上供的童男送淨水,參加祭祖人依次淨臉、淨手)。

淨巾(有上供的童男送三塊擦手巾,參加祭祖人依次擦手)。

3、準備亮燭上香。

4、向列祖列宗行大禮,全體祭祖人起立向列祖列宗三鞠躬。

5、禮畢,進饌。敬上三牲,豬頭(中)、全雞(左)、全魚(右),供果,鮮花。

6、讀祭文。

7、再次向列祖列宗行大禮,全體祭祖人起立向列祖列宗再次三鞠躬。

8、禮畢。

5樓:匿名使用者

祭獻流程包括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福辭)、焚祝文、辭神叩拜等。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每當除夕到來時,家家戶戶都要把家譜家規、遺像、神牌靈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還有的地方還叩拜玉皇大帝(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

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飯、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俗稱"天地供"。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列祖列宗、諸神拜年。

6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地方和種族都不一樣,你可以問當地長輩

古代漢族的祭祀活動有哪些?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慾,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 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

古人齋戒時 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從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諸侯祭祖先在宗廟。宗廟又叫太廟、祖廟。

古人認為君權神授,是依靠祖先得來的,所以古代天子、諸侯都建立宗廟以供祭祀並求取庇佑。國家有了大事,一定到宗廟祭告,以示對祖先的尊敬。宗廟是國家的象徵。

其數量和建立有嚴格規定,天子七廟(供奉七代祖先),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很多重大的國事活動要在宗廟進行。歐陽修《伶官傳序》:

「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古代皇帝即位時,在宗廟內拜祖先、會群臣、受印璽、稱之為「廟見」,廟見表明正式掌握了國家政權。如果宗廟被毀,則表明國家滅亡。

如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宗廟裡的祖先牌位上不直書其名,而另起一個稱號以示尊敬,通常使用「祖」、「宗」二字,如漢高祖、唐太宗、清太宗等,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金玉珠帛,《曹劌論戰》說: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其中的犧牲玉帛就是祭品。為祭祀而宰殺的牲畜叫「犧牲」,後來引申為為了正義的目的而捨棄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祭品牛、羊、豬三牲齊備叫「太牢」或「大牢」,只有羊和豬叫「少牢」,庶民祭祀祖先主要在家廟,清明節掃墓,中元節上墳時也要祭祀。

祭祀天地的儀式叫「封 禪 ( shan ) 」,祭天叫封,祭地叫禪,儀式一般由帝王親自在東嶽泰山舉行。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都舉行過這種大典,後世 又 在京城設天壇 、地壇祭祀天地以代替封禪活動。

祭社稷也是很重要的祭禮,在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地神。天神稱上帝、天帝、皇帝、地神稱社神、后土、土地神,成語「黃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管五穀的神叫「稷」。

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穀神,「社稷」是國家的代稱。《毛遂自薦》中楚王說:「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以從。

」其中「社稷」指楚國。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其中「社稷」也指代國家。天子祭社稷(京都是社稷壇)目的是為天下「求福」。我國古代專有祭社稷的節日叫「社日」。

神日分春社和秋社。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後。

我國上古時代是多神崇拜。神有日神、雲神、水神、河神、山神等。山神廟、河神廟等都是專供祭祀用的。

臘月二十三 是祭灶節,祭的是灶神(俗稱灶王爺)。「祖餞」是古代舉行筵飲送別、祭祀路神的儀式。「餞」是親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設亭帳,用酒食饗飲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

柳永《雨霖鈴》中的「都門帳飲無緒」,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最有名的餞行詩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祭祀路神叫「祖」,又稱「祖道」、「祖行」,是親朋好友為行人祭祀路神,禱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禱祝。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設帳,備酒食,祭者行禮後奉酒禱祝,然後灑酒於地。

《荊軻剌秦王》中的「既祖」,即已以經過了祭路神之禮。「餞行」與「祖祭」都是在道上舉行的儀式,後來便合而為一了。

祭祀時灑酒於地叫「酹」,如《念奴嬌 . 赤壁懷古》:「一尊還酹江月。」

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又簡稱「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相如度秦王雖齋」。「葷」在現代意義主要指魚肉類食品,通常與「腥」字連在一起用。

古代則不然,齋戒中的不吃葷,並非吃素食、忌肉食。相反,還要變著花樣吃肉。因為這裡的「葷」,指蔥蒜韭姜等有刺激氣味的菜,不吃它們,目的在於防止在祭祀或會客時口裡發出難聞的氣味,造成對神靈、祖先或賓客的不尊敬。

9樓:匿名使用者

祭 天。地。 雷 風。雨。。神

傳統的葬禮有哪些儀式

10樓:

壽終 人死後,全家舉哀,將死者移入正房迎門的靈床上。靈床有的用現成的木床,有的用門板或葦箔在長凳上搭成,還有的臨時用土坯壘起,上鋪一床單或褥子而成。死者臉蓋黃表紙,口含銅錢(亦有含珍珠之類的)。

靈床前置供桌,放「照屍燈」,預防狗貓進來,焚香設牌位,並供小米飯1碗,上插竹筷1雙,叫「倒頭飯」。子女輪流守護,叫「守靈」。家族鄰居幫助辦理喪事,發訃文、告親戚,幫喪者為首的叫「大總」。

同時每天早、中、晚飯前3次到土地廟「送漿水」,漿水多由生水、麵粉、小米混合而成,裝在壺裡,有的壺裡只裝清水,也叫做漿水。扎製紙車、紙馬,用黑麵烙制「打狗餅」、「打狗棒」,取意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攔路,一旦遇到惡狗便可用棍子打它們,同時把打狗餅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機脫身。此後是「指路」,死者長子站在板凳上,手舉扁擔,面西而呼死者的稱謂,後說「上西方大路朝佛」,連喊4次,燒紙車紙馬,送亡者歸西。

「上墳燒紙」是從古至今一直都有的一種祭祀活動,為什麼會被稱為最落後的風俗?

11樓:匿名使用者

上墳燒紙祭祀祖先,這種儀式感無可厚非,更不能說叫落後。傳統文化的儀式感,就是一種傳承的方式,沒有了儀式感,就沒有了承載方式。

12樓:我是你的小魚

因為上墳燒紙,從古至今都費時費力,費錢。

古代有哪些著名美食,古代有那些著名的小吃

不曾明瞭 雞髓筍 雞髓筍是紅樓菜中的一道珍品。鹹 鮮。脆 嫩且爽口,顏色黃白。它將雞腿肉去掉,留下骨頭,敲碎取出骨髓,點綴在鮮筍盤中。雅緻,清透,營養豐富。胭脂鵝脯 將鵝治淨,先用鹽醃,然後烹製成熟,鵝肉呈紅色,故曰胭脂鵝。鵝脯 鵝的胸脯,肉嫩而豐。易牙遺意 雲 鵝一隻,不碎,先以鹽醃過,置湯鑼內蒸...

中國古代有哪些熱門職業,中國古代有那些職業

老徐談文化 第一個熱門職業就是當兵,因為古代對士兵的需求非常的大。由於古代的戰爭非常的頻繁,一場戰爭下來士兵 的比例也非常的大。而且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很多時候人海戰術也非常的有效,所以古代對士兵的需求量非常的大,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全民皆兵的現象。所以士兵在古代算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職業,雖然這個職業的風險性...

古代的刑法,古代有那些殘忍的刑法

插針在指甲縫裡 女 大哥,你要說清你要問的是什麼吧 古代有那些殘忍的刑法?中國古代的刑法可謂千奇百怪,手段極其殘忍。從名目上來講就有笞杖 鞭撲 枷項 宮刑 刖刑 割鼻 斬首 腰斬 梳洗 剝皮 烹煮 絞殺 凌遲 車裂等多種名目。在這些刑法之中,如笞杖 鞭撲等一般情況下只會使人受些皮肉之苦,一般不會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