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唸佛聲聲
不同。首先,名相不同。一個叫“放生”,一個叫“施食”。
其次,內容不同。放生是解救眾生的生命,施食是解救眾生的飢渴之苦。
再者,儀軌不同。放生一般是念三皈依,再為所放眾生唸佛;施食則無須如此。
不論是放生,還是施食,皆有很大功德,是與眾生結佛緣的方便法門。
2樓:匿名使用者
放生和施食都有一樣共同點就是功德,如你放生就是救活了被你放生的生命,如果是施食也是救人的,如果是無家可歸的乞丐,那麼你小小的施食就救活了他的生命,唸咒因該大可不必,你只要將你做過的善因善果全迴向為自己拔業障修功果就好了,南無阿彌陀佛眾生平等....建議你去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很多內容的
3樓:不知冷熱心
不同,放生是放生,顧名思義,是放活生生的生物呀,施食,是給孤魂野鬼施食,唸的咒都不同!!!
不過不會念咒,念"阿彌陀佛"也一樣,我都只是念"阿彌陀佛"的!!!
4樓:
佛教放生和施食的相同是:放生和施食都是一種慈悲的行為。放生和施食中都含有佈施的意思,是財施,是以慈悲心給予他人福祉與利益之事,都是功德無量的。
佛教放生和施食的不同是:放生中含有還債的意思。
施食和煙供的區別:施食和煙供都是一種佈施的行為。區別的是:施食是財施的。煙供是法施的。
施食要念的幾個咒:請參考
5樓:拱烴烴
1、形式不同,道理相同。均為累福德資糧最快,最好的方法;
2、區別可以看字面意思,一為用香菸,一為用食物;
3、變食咒、四如來名;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唸佛人有沒有必要經常放生,施食呢?
6樓:阿彌陀佛正法
阿彌陀佛
可以隨緣做,但不是必要做,前提是自己真修行,如果是假修行還是要多做你說的善行。。
所以多看祖師大德講經說法才明白,淨空法師有講過,行善要隨緣不攀緣。
淨空法師---隨緣與攀緣。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 hào )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唸佛,沒有比這個更好。
永遠感恩。隨緣心是清淨的,很順利就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攀緣是很勉強的,也能把事情做成,但是做成之後,後面還有煩惱,心得不到清淨。所以隨緣如法,如法就是心地清淨,與戒定慧相應;攀緣與貪瞋痴相應,它不與戒定慧相應,如果我們從這個標準來衡量,那就很清楚,很明白。
你強迫他接受那是攀緣。 一切隨緣,不要有“我要做什麼”、“我想做什麼”的念頭。
學佛真正的好處是:佛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無論善事惡事都不要計較,惡事惡緣要放下,善事善緣也不可以攀,攀著還是錯了。
佛教給我們“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一切隨緣,愈有逆境,愈要磨練。攀緣,是慾望;為自己著想,是慾望。
修行人應當隨遇而安,隨緣而不攀緣。有些人沒有機會,要創造條件、創造機會,那是攀緣。結緣,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能以真誠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都是結緣。隨緣度日、老實唸佛,唯有徹底覺悟的人,才能辦得到。
隨緣而不攀緣,機會來了,我們做,沒有這個機會,不去找事。古人所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
事來了要做,不來就不找,這個心才清淨。心清淨,這一生就作佛了。攀緣就煩惱。
攀緣就是放不下。攀緣是什麼?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
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造業。
佛法第一個大目標就是要求一心不亂,就是要求心不顛倒,換句話說,就是修定、修慧。如果常常攀緣,諸位想想,你的定怎麼能得到?你那個心怎麼會清淨?
不可能!隨緣而不攀緣,心地清淨,這是正法。學佛的人,應該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
換句話說,把我們天天心裡面攀緣的五欲六塵給它換過來,換成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老實唸佛!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唸佛,沒有比這個更好。做好事,隨緣去做,決定不攀緣。
什麼叫攀緣?找事做就是攀緣。事來了我不退讓,我把它盡心盡力做好,這叫隨緣做,不去找事做。
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會清淨,無事找事,這是很苦的事情!
唸佛法門,教我們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句佛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好修!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六度萬行,我們隨緣修,絕對不攀緣。隨分隨力,遇到有這個機會我們就做;沒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
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所謂放得下,就是真正沒有妄想,一切都隨緣,決定不攀緣。攀緣的心不清淨、不平等,這個對於我們唸佛往生有決定性的關係。
真正要想往生,什麼都要放下,隨緣度日,老實唸佛!我們一切隨緣,隨緣就是放下。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問了,這個諸位要搞清楚!
放下是什麼?不再攀緣,這就是放下。從今以後隨緣度日,把整個時間用來念佛,要辦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
出世間法裡面所有這些經論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費那些腦筋划不來!
多看幾部經不如多念幾句佛,為什麼?你多看經不能增高品位,多唸佛會增高品位。
我們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學佛的人在這世間,千萬要記住:一切隨緣而不攀緣!
永遠感恩。隨緣心是清淨的,很順利就把這個事情做圓滿了;攀緣是很勉強的,也能把事情做成,但是做成之後,後面還有煩惱,心得不到清淨。所以隨緣如法,如法就是心地清淨,與戒定慧相應;攀緣與貪瞋痴相應,它不與戒定慧相應,如果我們從這個標準來衡量,那就很清楚,很明白。
你強迫他接受那是攀緣。一切隨緣,不要有“我要做什麼”、“我想做什麼”的念頭。
學佛真正的好處是:佛教我們隨緣而不攀緣,永遠保持心地清淨平等。無論善事惡事都不要計較,惡事惡緣要放下,善事善緣也不可以攀,攀著還是錯了。
佛教給我們“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一切隨緣,愈有逆境,愈要磨練。攀緣,是慾望;為自己著想,是慾望。
修行人應當隨遇而安,隨緣而不攀緣。有些人沒有機會,要創造條件、創造機會,那是攀緣。結緣,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能以真誠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都是結緣。隨緣度日、老實唸佛,唯有徹底覺悟的人,才能辦得到。
隨緣而不攀緣,機會來了,我們做,沒有這個機會,不去找事。古人所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
事來了要做,不來就不找,這個心才清淨。心清淨,這一生就作佛了。攀緣就煩惱。
攀緣就是放不下。攀緣是什麼?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
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造業。
佛法第一個大目標就是要求一心不亂,就是要求心不顛倒,換句話說,就是修定、修慧。如果常常攀緣,諸位想想,你的定怎麼能得到?你那個心怎麼會清淨?
不可能!隨緣而不攀緣,心地清淨,這是正法。學佛的人,應該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
換句話說,把我們天天心裡面攀緣的五欲六塵給它換過來,換成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老實唸佛!
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 hào )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唸佛,沒有比這個更好。做好事,隨緣去做,決定不攀緣。
什麼叫攀緣?找事做就是攀緣。事來了我不退讓,我把它盡心盡力做好,這叫隨緣做,不去找事做。
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會清淨,無事找事,這是很苦的事情!
唸佛法門,教我們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句佛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好修!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六度萬行,我們隨緣修,絕對不攀緣。
隨分隨力,遇到有這個機會我們就做;沒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
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所謂放得下,就是真正沒有妄想,一切都隨緣,決定不攀緣。攀緣的心不清淨、不平等,這個對於我們唸佛往生有決定性的關係。
真正要想往生,什麼都要放下,隨緣度日,老實唸佛!我們一切隨緣,隨緣就是放下。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問了,這個諸位要搞清楚!
放下是什麼?不再攀緣,這就是放下。從今以後隨緣度日,把整個時間用來念佛,要辦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
出世間法裡面所有這些經論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費那些腦筋划不來!
多看幾部經不如多念幾句佛,為什麼?你多看經不能增高品位,多唸佛會增高品位。
我們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學佛的人在這世間,千萬要記住:一切隨緣而不攀緣!
7樓:
三界混起,同歸一心,
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所有的修行都圍繞著修心明心見性而進行的。唸佛也是為了見性成佛。莫要本末倒置。
問曰: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
答曰:汝問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吾?問吾即是汝心。
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復如是。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離此心外覓菩提涅槃,無有是處。
自性真實,非因非果。法即是心義,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
佛不度佛,將心覓佛不識佛。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
佛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唸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唸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佈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瞭,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
最終一切還要回歸到修心上。唸佛唸到一心不亂即是無心。雖還差一重天,但真唸到一心不亂,即離明心不遠了。
建議多看看大乘經典,多看看近代南懷瑾先生,母音老人,虛雲禪師的書。禪淨結合,更能保證你早日超脫。
若能明悟,當下就是,此處即是彼處,人間即是淨土。
8樓:相忘於江湖之中
修淨土,唸佛求往生,其他的並不是不可以做,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求往生,並不是求福報或者求開悟等等,這樣並不是雜修,而是在輔助唸佛往生,也不需要一定去做,隨緣就好,能碰上就做,沒有機緣也不必強求
道教與佛教相同嗎
當然不同,佛教是漢朝才傳到中國的,而道教則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貨。佛教是被統治者利用來鎮壓百姓叛亂 因為,佛教認為人生來就苦 而在社會危機面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廣大勞苦大眾渴望擺脫苦難,但又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他們就希望藉助宗教得到精神安慰,甚至幻想一種宗教來拯救自己。而無能的統治者又...
小乘佛教的寺廟與大乘佛教的相同嗎裡面供奉佛像嗎都供奉哪些佛像
懂點工程也要懂點生活 有區別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主要可以從信仰修證和教理義學兩個方面來考察。首先,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小乘部派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認為現世界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不能同時有兩個佛。信仰者通過 八正道 等宗教道德修養,可以達到阿羅漢果 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迥 和辟支...
道教36天和佛教的28天有相同之處嗎
三清天35玉清境清微天 34上清境禹余天 33太清境大赤天 四種民天 四梵天 32平育賈奕天 佛 31龍變梵度天 菩薩 30玉隆騰勝天 緣覺辟支佛 29無上常融天 聲聞阿羅漢 無色界四天 四空天 28秀樂禁上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27翰寵妙成天 無所有處天 26淵通元洞天 識無邊處天 25皓庭霄度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