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蒙古族的情況如何,明代時期蒙古族的情況

時間 2021-08-11 17:54:35

1樓:頑石狼主

元朝滅亡後,蒙古舊部退回了蒙古,史稱北元,它又逐漸分三支勢力,為東西蒙古和兀良哈三衛。其中西蒙古,即瓦刺,力量最強大,想統一蒙古,一直和明朝作戰,最有名的戰爭是是土木堡之變。 明成祖多次深入大漠親征,誰強打誰,保持平衡。

此後,歷代「成吉思汗」都是由明朝冊封的。

永樂時代蒙古是游擊隊,東躲西逃

正統時代蒙古打到了北京城下,抓住了明朝皇帝弘治時代蒙古內訌越演越烈

嘉靖時代蒙古又來京郊搶劫

隆慶時代蒙古名義上當了明朝的臣子

萬曆時代蒙古先後被李家軍和後金軍踩

崇禎時代蒙古被滿清打趴

滿清時代用軟硬兩手外加藏傳佛教把蒙古軟化,形不成合力。

蒙古在歷史舞臺的最後一次亮相是僧格林沁在八里橋全軍覆波。

2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早期的一系列政服戰爭,蒙古人實力大損,大多數時間臣服於明朝的統治下。由於自身的**再加之明朝對蒙古的**封鎖,蒙古人的生活過的很艱難,甚至連普通的鍋碗瓢盆都得靠搶才能得到。生活上如此,軍事上更是受到明朝的壓制。

由於草原不產鐵,因此對鐵的需求全靠從中原的走私商販中獲取,所以蒙古的**一直處於落後的狀態,一般用的弓箭箭頭很少有全是鐵質的,大多數箭頭鍍少量的鐵或者乾脆是骨頭磨製的骨箭,盔甲更是極為稀少。

隆慶開關後,明朝與蒙古互通**,蒙古人的生活這才開始變得好過些。

後金崛起後,蒙古一開始站在明朝一方,但隨著40萬大軍被滿人擊潰,蒙古的一些部落漸漸站在後金一方,與滿人一道攻打明朝。

明朝滅亡後,蒙古表面上受到滿清優待,實際上則處處受到滿清的殘酷剝削與壓制,當八旗兵迅速腐化後,滿清的主力很長一段時間有蒙古騎兵充當。

隨著曾格林沁的蒙古軍隊被捻軍擊敗,漢人的湘軍、淮軍開始成為滿清的主力軍隊。

辛亥革命時,湘軍、淮軍加入到革命軍陣營中,推翻了滿清的殖民統治。

3樓:興悌濯雪瑤

蒙古族就是當時的元朝,在朱元璋滅了元之後,朱元璋便把中原地區的所有元貴族趕回了老家,重新去過遊牧生活。後來蒙古族又發生了幾次**,所以,明朝以後,蒙古族就再沒崛起過。

4樓:匿名使用者

**為兀哈良,瓦剌,韃靼

明朝時期,蒙古族的情況如何?

5樓:尤文名宿c羅

元朝滅亡後,蒙古舊部退回了蒙古,史稱北元,它又逐漸分三支勢力,為東西蒙古和兀良哈三衛。其中西蒙古,即瓦刺,力量最強大,想統一蒙古,一直和明朝作戰,最有名的戰爭是是土木堡之變。 明成祖多次深入大漠親征,誰強打誰,保持平衡。

此後,歷代「成吉思汗」都是由明朝冊封的。

永樂時代蒙古是游擊隊,東躲西逃

正統時代蒙古打到了北京城下,抓住了明朝皇帝弘治時代蒙古內訌越演越烈

嘉靖時代蒙古又來京郊搶劫

隆慶時代蒙古名義上當了明朝的臣子

萬曆時代蒙古先後被李家軍和後金軍踩

崇禎時代蒙古被滿清打趴。

6樓:不在回頭

2023年(金泰和六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奉鐵木真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大蒙古國)建立。蒙古汗國在2023年蒙哥汗去世後**為大汗之國(後來的元朝)和四大汗國(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權,實際上各自為政。2023年(元朝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

2023年蒙古滅西遼,2023年滅西夏,2023年滅金國,2023年招降吐蕃,2023年滅大理,2023年滅南宋,元軍攻宋假想圖元朝最終統一中國。

成吉思汗時,蒙古沒有固定的首都。2023年,窩闊臺建都哈爾和林(今蒙古國境內)。2023年,忽必烈定都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

2023年定都燕京,稱為大都(今北京),元朝的統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轉移。

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今天的新疆、**、外蒙古、雲南、東北、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範圍內,還包括西伯利亞大部分(一說東邊到白令海)、錫金、不丹、克什米爾東半部、緬甸北部、泰國北部、寮國、朝鮮東北部。領土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公里(一說220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2023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軍攻佔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滅亡。北遷的元政權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國號,與明朝對峙,史稱「北元」。

元朝統一全國形勢圖元朝的大統一,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①它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宋遼金夏)國內**割據和幾個政權並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②它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③它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④元朝的統一,還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發展;⑤從蒙古族的歷史發展角度看,統一的過程就是蒙古族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過程。

元朝的大統一,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①漢族人民大量遷居到邊疆地區,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②遼金時期入居黃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與漢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漢人」。

③唐朝以來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更有大量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④元朝時,**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加強了對硫球(臺灣)的管轄。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闊的王朝,國力最強盛的王朝

從疆域的廣闊度來說,連後來第二大的清朝也不能和元朝相提並論。《元史·地理志》言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

面積相當於今天中國疆土的兩倍。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十個行中書省,以及宣政院管轄的**地區。

魏源《元史新編》說:「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過於漢唐。」 虞集在《廬陵劉桂隱存稿序》中評價當代文人說:

「國朝廣大,曠古未有。起而乘其雄渾之氣以為文者,則有姚文公其人。」 貫雲石在散曲《雙調·新水令·皇都元日》中歌頌:

「江山富,天下總欣伏。忠孝寬仁,雄文壯武。功業振乾坤,……賽唐虞,大元至大古今無。

」蒙古汗國作為一個蒙古族建立的政權,在經過對歐亞非廣大地區的征服後,在文化思想領域也主動或被動地吸收集合了多種文明長處,因此,到了整個元朝統治時期充滿了「漢法」與「色目法」的主導地位之爭。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不僅在中華文化史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諸多領域出現了新的飛躍,推進了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發展程序,開創了中國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元朝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空前繁榮,使不同地區、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雙向交流加速。中國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推進了這些地區的文明程序。阿拉伯的醫學、天文學、農業技術,歐洲的數學、金屬工藝,南亞的雕塑藝術等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和發展。

7樓:薏想天空

蒙古族就是當時的元朝,在朱元璋滅了元之後,朱元璋便把中原地區的所有元貴族趕回了老家,重新去過遊牧生活。後來蒙古族又發生了幾次**,所以,明朝以後,蒙古族就再沒崛起過。

8樓:阮凌志

當時我們稱蒙古為北元,與明朝發生幾次衝突,一直持續到明成祖朱棣時,後來開始分為3部,與明朝開始互市

9樓:化學天才

當時的蒙古族退到了關外,保留著北元政權,同時也保留著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所以明朝王庭一直面臨著來自北方的威脅。

10樓:神龍炎帝

很詳細。

明代時期蒙古族的情況

11樓:何處惹丨塵埃

與明朝戰敗後,蒙古族建立北元政權。

北元(2023年-2023年  )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的政權。2023年元惠宗遷都灤京,仍以「大元」為國號,因地處塞北,故稱「北元」。共傳二位皇帝,享國二十一年。

2023年中原局勢徹底失控,元惠宗出逃大都,坐鎮蒙古繼續指揮各路元軍鎮壓民亂。此後北元幾度南征都未能重佔大都,到2023年在藍玉率領的明軍進攻下滅亡。

北元雖偏安於蒙古高原,卻是蒙古族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時期。

北元如同元朝一點篤信藏傳佛教,而林丹汗一生熱衷於佛教事業,不僅推動了藏傳佛教在左翼三萬戶地區的傳播,而且為蒙古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2023年,剛即位的林丹汗就從四世**派駐蒙古地方掌管教法的邁達理呼圖克圖和卓尼綽爾濟等黃教喇嘛接受了格魯派(黃教)的法戒。

2023年,**薩迦派僧侶沙爾呼圖克圖到達蒙古地區,尋找自己的支持者,林丹汗為沙爾呼圖克圖的法術所折服,並封他為國師,並接受深奧密乘之灌頂,於是林丹汗由黃教改信紅教(狹義上的紅教僅指寧瑪派,廣義上包含了薩迦派和噶舉派)。

沙爾呼圖克圖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從五臺山取來元世祖時薩迦派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鑄的瑪哈噶喇金佛(又稱大黑天,為蒙元的護國神)。

林丹汗在察漢浩特修建金頂白廟,將金佛供於其中。林丹汗試圖效仿忽必烈與八思巴故事,利用他與沙爾呼圖克圖之間的關係來樹立自己的權威。然而適得其反,這加劇了信奉黃教的蒙古諸部的離心,削弱了林丹汗的號召力。

林丹汗西遷後,召集昆噶敖德斯爾、班第達顧實、阿南達顧實為首的33名學者,在1628—2023年間翻譯了108卷《甘珠爾》 ,並用金字抄寫在藍紙上。林丹汗組織翻譯《甘珠爾》是對蒙古文化的一大重要貢獻。林丹汗把傳國玉璽和瑪哈噶喇金佛、金《甘珠爾》視為三**寶。

12樓:匿名使用者

明軍打敗元軍後,元的勢力退縮到大漠,仍然稱「元」,史書上記為「北元」。但是在明朝看來,承認一個被自己打敗的王朝仍然存在,這當然是種恥辱或者是種失敗,恰在此時蒙古北元因為西蒙古的篡權而導致動亂,西蒙古主要首領嚮明成祖稱臣,衛拉特的馬哈木、太平和把禿孛羅三位首領都接受了明成祖的冊封,成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可那只是為了得到封賞,並借之對抗阿魯臺控制的北元汗廷。

蒙古本部則**家族勢力微弱,因此明朝號稱元已經自動放棄國號,將蒙古北元刻意稱為瓦剌和韃靼兩部。

瓦剌很明顯是「衛拉特」的音譯,這個就是西蒙古。衛拉特人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庫蘇泊及葉尼塞河上游的八河流域,以狩獵為生。他們總稱都屬於「林中百姓」。

十三世紀初歸附成吉思汗。他們的生活區域早期是新疆北部,蒙古國西部,地圖上看著包括俄羅斯和今哈薩克交界處也並無不妥,本來他們就是經歷了複雜的變化,融合了諸多蒙古和突厥系部落,而且各個部落也是遷徙不定。

衛拉特和其他相關的部落與成吉思汗家族都只有姻親關係,並非其直屬部落,因此雖然在軍事地位上、經濟地位上很重要,在地位權利上都和蒙古本部的**家族成員部落有很多差別,也因此成為蒙古地區不安定的主要因素。阿里不哥、海都等人與忽必烈係爭汗位,其中就有藉助衛拉特各部的力量,他們在北元政權初期也很強勢,主導了幾個汗的廢立,並把**家族的成員幾乎殺得不剩一個,所以在蒙古各部中造成很大的反對。蒙古其他各部與之作戰時毫不留情,因而在清滅亡準噶爾政權時並沒有阻止,反而多幫助清軍,與他們歷史上對衛拉特蒙古各部的畏懼、憤怒是分不開的。

巴爾虎特、布里牙特、斡亦剌特(衛拉特)、忽裡、圖馬特等部。這些部落倚林傍水,打獵捕魚,互不相屬,統稱為「林木中百姓」。他們參加了扎木合的軍事聯盟,後又隨扎木合與乃蠻(奈曼)部結成聯盟,與成吉思汗作戰,幾經敗北,逃歸八河流域的錫什錫德河。

2023年,成吉思汗派其長子朮赤出征「林木中百姓」諸部。斡亦剌特部長忽都合畢齊率先歸順了朮赤。在他的有力協助下,朮赤較為順利地征服了林木中百姓諸部。

因此成吉思汗對忽都合畢齊及其家族備加賞賜,封官聯姻,從此斡亦剌特部就成為「**家族」的世襲姻親和主要軍事力量之一。

布里亞特元代稱不裡牙惕,是林中百姓的一支。布里亞特蒙古人從種族上是衛拉特蒙古人近支,原遊牧於外貝加爾地區,後來向北發展到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地區。2023年,俄人到達葉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與布里亞特人發生衝突。

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布里亞特人被完全壓服,才臣服於**。但其中一部分反抗俄人到底,向南移入喀爾喀領地。另外一部分,當清軍在黑龍江以西打敗俄人時投向中國,被賜名巴爾虎人,編入八旗,並安置在呼倫貝爾地區。

韃靼則是借用古代稱呼北方遊牧民族的傳統稱呼稱呼蒙古本部。2023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

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這就是**家族在現代蒙古分佈區域的雛形。

說喀爾喀部是最正宗的蒙古,是對照現代而言,由於自身的經濟、文化的侷限,他們儲存的草原文化習俗和文化狀態要略微勝過早已定居多於遊牧、漢化多過原始生態的內蒙古地區。但是如果從血緣,也就是從**家族這個概念來說,世界所有蒙古人都公認,**家族的根本仍然是在內蒙古地區。

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喀爾喀萬戶屬左翼,以喀爾喀河為內外界共內外共十二部。將喀爾喀萬戶分封予阿爾楚博羅特和幼子格埒森札•札賚爾琿二子成兩部。後來分別形成內五部喀爾喀和外七部喀爾喀,他們都是**家族的分支。

衛拉特蒙古人的情況,明代時期蒙古族的情況

滿蒙非一家 我是北京蒙古族人,蒙古八旗鑲藍旗後裔,蒙滿混血,世居北京300年。衛拉特西蒙古族胞是我們八旗蒙古,東蒙古的血肉兄弟,蒙古民族今天不能再 了。 簡福 我是衛拉特蒙古族 你的這些觀點我一點都不贊同! 我是新疆土爾扈特部蒙古人 你說的吉爾吉斯坦和哈薩克沒有蒙古人後裔這是不可能的 清朝大 以後分...

蒙古族知識,蒙古族的資料

蒙古族,現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佈在中國的東北 西北地區。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 逐水草而遷徙 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 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

蒙古族的歷史,蒙古族的歷史經歷

蒙古族的起源。據 史集 記載,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涅昆 額爾古納河畔山嶺 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 迭兒勒勤蒙古 蒙古祕史 和 舊唐書 記載 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