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拉特蒙古人的情況,明代時期蒙古族的情況

時間 2021-09-14 07:14:47

1樓:滿蒙非一家

我是北京蒙古族人,蒙古八旗鑲藍旗後裔,蒙滿混血,世居北京300年。衛拉特西蒙古族胞是我們八旗蒙古,東蒙古的血肉兄弟,蒙古民族今天不能再**了。

2樓:簡福

我是衛拉特蒙古族 你的這些觀點我一點都不贊同!!!!!!!!!!!!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新疆土爾扈特部蒙古人 你說的吉爾吉斯坦和哈薩克沒有蒙古人後裔這是不可能的 清朝大**以後分散的分散 被同化的同化 你怎麼不查查羅布泊的維族人 還有哈什地區的 庫車一部分維族人 他們都是蒙古人的後代 你要是問他們的老人 他們不知道蒙古族這個民族 只知道卡爾梅克。 這些地方的維族人好多都長得跟蒙古人一莫一樣 北疆的維族和南疆的維族人的口音也是不一樣的 南疆的有好多蒙古詞彙在裡頭 如日常用品的蒙古名詞特別多 準噶爾蒙古是在清朝大**後逃亡到阿勒泰共和國 中國的阿勒泰 哈薩克 圖瓦共和國 蒙古國 內蒙西部 青海 吉爾吉斯坦 新疆伊犁 布林塔拉 好多被當地同化了。

4樓:芊芊墨子

[服飾特色]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製成。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釦,格外醒目。

5樓:匿名使用者

衛拉特有民歌燕子薩吾爾登,你們應該沒有吧

明代時期蒙古族的情況

6樓:何處惹丨塵埃

與明朝戰敗後,蒙古族建立北元政權。

北元(2023年-2023年  )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的政權。2023年元惠宗遷都灤京,仍以「大元」為國號,因地處塞北,故稱「北元」。共傳二位皇帝,享國二十一年。

2023年中原局勢徹底失控,元惠宗出逃大都,坐鎮蒙古繼續指揮各路元軍鎮壓民亂。此後北元幾度南征都未能重佔大都,到2023年在藍玉率領的明軍進攻下滅亡。

北元雖偏安於蒙古高原,卻是蒙古族歷史上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時期。

北元如同元朝一點篤信藏傳佛教,而林丹汗一生熱衷於佛教事業,不僅推動了藏傳佛教在左翼三萬戶地區的傳播,而且為蒙古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貢獻。2023年,剛即位的林丹汗就從四世**派駐蒙古地方掌管教法的邁達理呼圖克圖和卓尼綽爾濟等黃教喇嘛接受了格魯派(黃教)的法戒。

2023年,**薩迦派僧侶沙爾呼圖克圖到達蒙古地區,尋找自己的支持者,林丹汗為沙爾呼圖克圖的法術所折服,並封他為國師,並接受深奧密乘之灌頂,於是林丹汗由黃教改信紅教(狹義上的紅教僅指寧瑪派,廣義上包含了薩迦派和噶舉派)。

沙爾呼圖克圖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從五臺山取來元世祖時薩迦派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鑄的瑪哈噶喇金佛(又稱大黑天,為蒙元的護國神)。

林丹汗在察漢浩特修建金頂白廟,將金佛供於其中。林丹汗試圖效仿忽必烈與八思巴故事,利用他與沙爾呼圖克圖之間的關係來樹立自己的權威。然而適得其反,這加劇了信奉黃教的蒙古諸部的離心,削弱了林丹汗的號召力。

林丹汗西遷後,召集昆噶敖德斯爾、班第達顧實、阿南達顧實為首的33名學者,在1628—2023年間翻譯了108卷《甘珠爾》 ,並用金字抄寫在藍紙上。林丹汗組織翻譯《甘珠爾》是對蒙古文化的一大重要貢獻。林丹汗把傳國玉璽和瑪哈噶喇金佛、金《甘珠爾》視為三**寶。

7樓:匿名使用者

明軍打敗元軍後,元的勢力退縮到大漠,仍然稱「元」,史書上記為「北元」。但是在明朝看來,承認一個被自己打敗的王朝仍然存在,這當然是種恥辱或者是種失敗,恰在此時蒙古北元因為西蒙古的篡權而導致動亂,西蒙古主要首領嚮明成祖稱臣,衛拉特的馬哈木、太平和把禿孛羅三位首領都接受了明成祖的冊封,成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可那只是為了得到封賞,並借之對抗阿魯臺控制的北元汗廷。

蒙古本部則**家族勢力微弱,因此明朝號稱元已經自動放棄國號,將蒙古北元刻意稱為瓦剌和韃靼兩部。

瓦剌很明顯是「衛拉特」的音譯,這個就是西蒙古。衛拉特人最早居於貝加爾湖、庫蘇泊及葉尼塞河上游的八河流域,以狩獵為生。他們總稱都屬於「林中百姓」。

十三世紀初歸附成吉思汗。他們的生活區域早期是新疆北部,蒙古國西部,地圖上看著包括俄羅斯和今哈薩克交界處也並無不妥,本來他們就是經歷了複雜的變化,融合了諸多蒙古和突厥系部落,而且各個部落也是遷徙不定。

衛拉特和其他相關的部落與成吉思汗家族都只有姻親關係,並非其直屬部落,因此雖然在軍事地位上、經濟地位上很重要,在地位權利上都和蒙古本部的**家族成員部落有很多差別,也因此成為蒙古地區不安定的主要因素。阿里不哥、海都等人與忽必烈係爭汗位,其中就有藉助衛拉特各部的力量,他們在北元政權初期也很強勢,主導了幾個汗的廢立,並把**家族的成員幾乎殺得不剩一個,所以在蒙古各部中造成很大的反對。蒙古其他各部與之作戰時毫不留情,因而在清滅亡準噶爾政權時並沒有阻止,反而多幫助清軍,與他們歷史上對衛拉特蒙古各部的畏懼、憤怒是分不開的。

巴爾虎特、布里牙特、斡亦剌特(衛拉特)、忽裡、圖馬特等部。這些部落倚林傍水,打獵捕魚,互不相屬,統稱為「林木中百姓」。他們參加了扎木合的軍事聯盟,後又隨扎木合與乃蠻(奈曼)部結成聯盟,與成吉思汗作戰,幾經敗北,逃歸八河流域的錫什錫德河。

2023年,成吉思汗派其長子朮赤出征「林木中百姓」諸部。斡亦剌特部長忽都合畢齊率先歸順了朮赤。在他的有力協助下,朮赤較為順利地征服了林木中百姓諸部。

因此成吉思汗對忽都合畢齊及其家族備加賞賜,封官聯姻,從此斡亦剌特部就成為「**家族」的世襲姻親和主要軍事力量之一。

布里亞特元代稱不裡牙惕,是林中百姓的一支。布里亞特蒙古人從種族上是衛拉特蒙古人近支,原遊牧於外貝加爾地區,後來向北發展到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地區。2023年,俄人到達葉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與布里亞特人發生衝突。

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布里亞特人被完全壓服,才臣服於**。但其中一部分反抗俄人到底,向南移入喀爾喀領地。另外一部分,當清軍在黑龍江以西打敗俄人時投向中國,被賜名巴爾虎人,編入八旗,並安置在呼倫貝爾地區。

韃靼則是借用古代稱呼北方遊牧民族的傳統稱呼稱呼蒙古本部。2023年,巴圖孟克(達延汗)統一蒙古後,將漠南、漠北各不相屬的大小領地合併為六個萬戶,分為左右兩翼,每翼三萬戶。左翼三萬戶有察哈爾萬戶、喀爾喀萬戶、兀良哈萬戶(這個兀良哈部不是兀良哈三衛的兀良哈,而是世代為**家族守護不兒罕山陵寢的部族);右翼三萬戶是鄂爾多斯萬戶、土蠻萬戶(蒙郭勒津)、永謝布萬戶。

左翼三萬戶由達延汗直接統治,駐帳於察哈爾萬戶;右翼三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駐帳於鄂爾多斯萬戶。這六萬戶除兀良哈萬戶以外,達延汗把其餘五個萬戶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領有。在六萬戶以東的呼倫貝爾東部和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後裔的科爾沁兀魯思(萬戶)和明廷所設的以蒙古部落為主的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

這就是**家族在現代蒙古分佈區域的雛形。

說喀爾喀部是最正宗的蒙古,是對照現代而言,由於自身的經濟、文化的侷限,他們儲存的草原文化習俗和文化狀態要略微勝過早已定居多於遊牧、漢化多過原始生態的內蒙古地區。但是如果從血緣,也就是從**家族這個概念來說,世界所有蒙古人都公認,**家族的根本仍然是在內蒙古地區。

達延汗統一東部蒙古後,喀爾喀萬戶屬左翼,以喀爾喀河為內外界共內外共十二部。將喀爾喀萬戶分封予阿爾楚博羅特和幼子格埒森札•札賚爾琿二子成兩部。後來分別形成內五部喀爾喀和外七部喀爾喀,他們都是**家族的分支。

8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些民族的名字看不懂,但是現在的蒙古族都是以前差不多一個家裡的人,後來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民族,就是現在的你說的那些民族.蒙古人是遊牧民族,一直混,就是幾個人的孩子開自己的民族,你看中國的歷史都是假的不用看.

明代時蒙古又有能力了,不是這樣的話明代會入侵蒙古,他們沒有入侵就是不會打贏我們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明代喀爾喀蒙古人為達延汗六萬戶之一。應該不是**家族的嫡系子孫吧

10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蒙古族的文獻資料很多,蒙文的漢文的阿拉伯文的。。。。

我不知道您看了多少文獻資料。

請您看波斯拉施德的《史集》,蒙文的《蒙古祕史》,《蒙古源流》《**史》等等

蒙古人的膚色,蒙古人的相貌特徵?

蒙古人和中國北方人普遍具有高加索血統 1。魏晉時期為第一階段 晉書 和 世說新語 就記載東晉明帝為 黃鬚 黃頭 這是典型的高加索人種特徵。並稱其為 鮮卑奴 稱其母為 燕代人 今北京地區 稱其與其母貌相類似。由此可知,當時的鮮卑部落中,乃至華北地區當地人,是含有大量高加索人種成分的。西晉的時候,西晉貴...

明朝時期,蒙古族的情況如何,明代時期蒙古族的情況

頑石狼主 元朝滅亡後,蒙古舊部退回了蒙古,史稱北元,它又逐漸分三支勢力,為東西蒙古和兀良哈三衛。其中西蒙古,即瓦刺,力量最強大,想統一蒙古,一直和明朝作戰,最有名的戰爭是是土木堡之變。明成祖多次深入大漠親征,誰強打誰,保持平衡。此後,歷代 成吉思汗 都是由明朝冊封的。永樂時代蒙古是游擊隊,東躲西逃 ...

喀爾喀蒙古與衛拉特蒙古有什麼歷史恩怨

因為衛拉特蒙古多次攻擊喀爾喀蒙古。衛拉特蒙古清代時期,有過很大發展,和碩特部4萬人在固始汗率領下到青海於1642年消滅卻圖汗,開始建立和碩特汗國,很快成為青藏高原巨大汗國,臣附於後金和清朝。準噶爾部打敗西域的和碩特部而在1676年實行集權即把衛拉特聯盟變為準噶爾汗國。隨著統治地域的擴大和軍事實力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