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盛行於哪個朝代,楷書起源於哪個朝代

時間 2021-08-30 09:16:56

1樓:遠方夢想

楷書又叫真書,是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之一,按照朝代分他它包括魏碑和唐楷,按照大小可分為大楷、中楷和小楷。因為楷書字型規整,適合作為初學者的楷模,所以被稱為楷書。

楷書是由隸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書體,最初形成於東漢時期,而據史書記載,最早楷書是由王次仲所創造。

著名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在他的著作《書斷》中說: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中初,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從這句話中也能看出,王次仲是東漢時期的人。

而從我們現在看到的書跡來看,最早的楷書當屬被稱為楷書之祖的鐘繇的楷書,鍾繇字元長,三國時期魏國人,善書法,尤其是楷書。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被稱為「五表」的小楷作品《力命表》、《賀捷表》、《宣示表》、《調元表》、《薦季直表》。雖然真跡早已失傳,但是從現存的宋拓本中依然可以一睹「楷書之祖」的風采。

我國的楷書,雖然在東漢時期已經有萌芽,但是真正文人化的楷書的出現還是在魏晉時期,楷書從民間萌芽走向書法正統,作為一種時尚被當時的文人士大所學習。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鍾繇了,他是一位非常勤奮好學的書法家,說他勤奮是因為他學習書法已經到了痴迷的狀態,睡覺的時候在被子上畫字、和人聊天的時候在地上畫字,每次上廁所都很久出不來,因為他在廁所練習書法呢。

說他好學,是因為他曾經為了一部書法祕籍,鍾繇的《筆法》,派人把韋誕的墓給盜了。他在書法上善於思考、勤奮努力,最終總結創造出我們現在使用的楷書,名留青史。

鍾繇創造楷書以後,王羲之又加以改造,把鍾繇楷書裡的隸書的筆畫全部去掉,是楷書完全成熟。到了唐朝,楷書達到它的鼎盛時代,出現了很多楷書大師,比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等。

總之楷書由隸書演變而成,經過鍾繇、王羲之的改造而成熟到唐代達到鼎盛時期。

2樓:匿名使用者

楷書有兩義:一是指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唐張懷《書斷·上》雲:

「(八分)本謂之楷書,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孔子曰『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式。』」①這樣看來,所有有法度的書作都是可以稱為「楷書」的。

清劉熙載《藝概·書概》雲:「楷無定名,不獨正書當之。漢北海敬王睦善史書,世以為楷,是大篆可謂楷也。

衛恆《書勢》雲『王次仲始作楷法』,是八分為楷也。又云『伯英下筆必為楷』則是草為楷也。」現在,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這種意義上的「楷書」,而是它另一方面的意義,即作為漢字的重要字型之一,亦稱「真書」、「正書」或「今隸」。

它產生於東漢末年,是漢隸結體與章草筆法結合的結果。即保持漢隸結體省改其波磔,增加章草的鉤、而成的。至三國時期,鍾繇擅「章程書」即是這種字型。

由魏而晉,經過王羲之等書法家在書寫實踐中改變體勢,創立法則,遂與隸書完全分流成為兩種字型。明張紳《書法通釋》曰:「古無真書之稱,後人謂之正書。

楷書者,蓋即隸書也。但自鍾繇之後,二王變體,世人謂之真書。」

楷書名義的確立,確實需要進行一番探索。有人提出:「『正書』,又稱『真書』,到元代劉有定、鄭杓的《衍極·並注》中始稱之為『楷書』,至今隨之。

」②這實在是把楷書名義的確定說得太晚了。文章還說:「因為『正書』本來就叫『隸書』,所以漢末『正書』大熾時仍叫『隸書』,而且一直叫到宋代。

」而徐邦達先生《五體書

3樓:匿名使用者

魏晉時期有了楷書。「楷」是規矩、楷模的意思。楷書字形方正,筆畫規整平直,比隸書更加便於書寫和認讀。進入南北朝之後,楷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字型,一直通行至今。

4樓:匿名使用者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頫)等。

5樓:超人等等她

楷書興盛於漢末,現代漢語第六版144頁

6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書法何以喜歡楷書,又是如何開拓和建立起廟堂之氣?

首先要從文字和書法自身的發展規律談起。

文字誕生之初,老祖先在骨頭、甲殼上刻出的象形符號被稱作「甲骨文」,由於使用堅硬的材質所刻,所以,筆畫線條看起來瘦勁、爽利,卻又顯得抽象,充滿了原始的野性。

7樓:匿名使用者

楷書 楷書在字型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鐘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

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化,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

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形還再繼續簡化,但字型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做為我國四大發明術之一的印刷術,就是以楷書做為印書的主要字型,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楷書被美術化,寫得更加規矩而漂亮,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宋體字而加以變化的,叫做「仿宋體」。我們今天閱讀的書籍、報刊上所用的字型,大致上是這一種風格的楷書變體。

楷書起源於哪個朝代

8樓:阿沾

楷書起源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

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型中的楷模,所以稱為楷書,一直沿用至現代。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楷書是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在楷書產生之前,我國的書法已產生了大篆、小篆和隸書三種書體。大篆是相對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統稱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戰國時期除秦國之外的六國文字。

小篆是秦統一中國之後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國的文字為基礎,參照其他諸侯國文字,為便於書寫而刪繁就簡、規範統一的,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初的規範化書體。隸書是繼小篆之後出現的又一代表性書體,它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產生的。

隸書的產生是漢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義不僅在於漢字從此走向了符號化,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和審美趨向,從而為楷書書法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並進而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和繁榮開闢廣闊的天地。

而引碑入草開創者、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認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對當時的社會進步有積極意義,但未必有利於書法藝術的發展。

於是在秦漢年間千姿百態的書法園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書(當時稱為隸書,即輔佐小篆,書寫更快捷)書法藝術。

遵循其規律,將中國楷書的發展史分為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秦漢,楷書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楷書繁榮期——隋、唐、五代,楷書守成期——宋、元、明、清。

9樓:匿名使用者

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

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

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型中的楷模,所以稱為楷書,一直沿用至今。

10樓:匿名使用者

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型中的楷模,所以稱為楷書,一直沿用至現代。唐代的楷書,亦如唐代國勢的興盛局面,真所謂空前。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範。

11樓:heart王益菲

起源於漢末,楷書又叫真書,是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之一

12樓:匿名使用者

楷書起源於漢末。??????

13樓:匿名使用者

漢末朝代發展時期有些地方都不要亂叫

14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唐朝,上朝,北超,秦朝,不知道唱?

15樓:匿名使用者

謝謝thanks♪(・ω・)ノ

16樓:匿名使用者

$16496464645454544887977661619199464

楷體是哪個朝代的

17樓:筱鳶

漢代。在漢代千姿百態的隸書園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書書法藝術。遵循其規律,將中國楷書的發展史分為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兩漢,楷書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楷書繁榮期--隋、唐、五代,楷書守成期--宋、元、明、清。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鍾繇的《宣示表》(左圖)、《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特徵:1、點畫齊備。楷書的點畫有點、橫、豎、撇、捺、提(挑)、折、鉤八種。

一般具體在書寫時,橫畫、豎畫、撇畫的起筆以及橫畫的收筆多作頓筆;撇畫收筆處逐漸提筆出鋒;捺畫收筆時先逐漸鋪毫重頓,再漸漸提筆出鋒;筆畫轉折之處往往為頓筆,鉤畫為一種特殊的轉折,在停駐之後挑筆出鋒,這一點也是楷書的獨特點畫表現,即與隸書相比,楷書省改了波磔,增加了鉤。歷史上也屢有對楷書點畫的**。楷書筆畫工整、規矩有法度。

對楷書八種基本點畫的具體寫法及要求有「八法」之說。如初唐歐陽詢有《八訣》,概括了楷書八種點畫的基本形態。此後唐代張懷在《玉堂禁經》中說,「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並有圖示「永」字的八種點畫。

楷書的點畫要求嚴格,各種筆畫皆有自己的規範、標準,不能任意進行改變。如「到」字的立刀旁後一筆,必須作鉤,而絕不能寫作「懸針」。又如「亡」字最後一筆是豎彎,就絕不能寫成豎橫或豎折。

又要求「筆筆不苟」,每個筆畫的起、落、轉、折、收等皆要有所據。此前的篆、隸書作為「正體」,都有點畫問題,但點畫形態不及楷書齊備,也沒有楷書對點畫要求之嚴格。

2、結字方整。一般認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在篆、隸、楷、行、草諸體中,應該說楷書是最具方塊字形的。

楷書中,雖然嚴格意義上的方形字極少,但都以方塊為其基本字型。在各種字型中,楷書的結構既不同於篆隸的橫平豎直、均勻布白,也不似行草的自由散落布白。楷書要求在結字的「平正、勻稱、飛動、參差」中字形方整。

一、是要依字取勢,因字立形,比例協調。從結構上分析漢字,大致有單獨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及綜合結構。在具體的字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使之協調。

一般來說,左右結構的字偏寬,上下結構的字偏長,包圍結構的字偏方,單獨結構的字偏緊且略小,綜合結構的字略大。

二、是橫斜豎彎,整字平正。一般人讀起楷書,總認為是「橫平豎直」,而我們真正寫起楷書來,卻是橫不平、豎亦不直,橫畫多是向右上傾斜,豎也是略含曲勢的。也正因如此,才說楷書的結字「平正」是指整個字的平正,而非指具體筆畫的平正。

整個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穩定,各部分均衡協調、左右相應。

三、是「計白當黑」、靜中寓動。楷書的結字基本上是勻稱的、協調的。結字時,「計白當黑」非常重要。

點畫對空間的分割要勻稱,不可粗細、長短、疏密過於懸殊,但同時又要追求勻稱中的生動之美。孫過庭《書譜》雲:「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就是講優秀的楷書字跡是結構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是平正而不呆板。

3、章法和諧。章法也稱佈局。結眾畫為一字,曰結體;結眾字為一體,則為佈局。

可見,楷書結字以方形為主,字的大小差別不大,故而方正規整。這種方正、規整勻稱的楷書排列起來必然形成「縱橫成行」的填格佈局方式。具體到某個書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各具匠心:

或將字距、行距拉大,顯得空靈疏朗;或將格內字寫得飽滿、充實,字距、行距縮緊,顯得豐茂雄強。此外,楷書還有豎成行而橫不成列的章法安排,例如一些小楷佳作,如王獻之《洛神賦中三行》等。

元寶碑座盛行於哪個朝代, 歷史 元寶碑座盛行於哪個朝代?

c試題分析 a 指明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說法錯誤,近代史開端是鴉片戰爭 b 紀念林則徐 開眼看世界 此事與開眼看世界無關 c 銘記中華民族反侵略的精神傳統,這一說法是正確的 d 明示中國近代化的起步,這一說法是錯誤的,起步於洋務運動。故此題應選c項點評 虎門銷煙的意義。喚醒了當時的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

涮羊肉起源於哪個朝代,涮羊肉起源於哪個朝代? 唐朝 宋朝 元朝

阿里 冬天裡涮羊肉是我們大眾喜愛食物之一,那麼中國什麼時候就有涮羊肉了呢?從考古資料看,內蒙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的遼早期壁畫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 3個契丹人圍火鍋而坐。有的正用筷子在鍋中涮羊肉,火鍋前的方桌上有盛著羊肉的鐵桶和盛著配料的盤子。這是目前所知描繪涮羊肉的最早資料。比遼壁...

煉丹起源於哪個朝代,中醫最早起源於什麼朝代

但最注重煉丹的是嘉靖。嘉靖中國明代皇帝。即朱厚璁 1521 1566 年在位。憲宗之孫,興獻王朱佑之子。武宗正德十六年 1521 四月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為之一新。但不久與楊廷和等朝臣在議興獻王尊號的問題上發生禮議之爭。他打擊舊朝臣和皇族 勳戚勢力,總攬內外大政,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