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宗裡,什麼人可以被稱為「上師」

時間 2021-08-30 10:21:17

1樓:可可裡的風

一般泛指可以教授別人,並且對該密法派系的曼茶羅,各本尊悉皆通達成就,並擁有傳授該法脈密法資格的人。詳細的可參照下文,有的人認為上師的稱謂是藏地專有,這個文章指出漢地也是有上師的,只是漢密衰落隱沒,不被人泛知。現在近年漢密再興,有的人就提出很多針對性的問題,於是有了下文的釋疑。

上師(英文 guru,梵文 गुरु),音譯為古魯、咕嚕、俱盧,又譯為大師、導師、大士,是指在某個領域中,具備深厚知識、經驗,可以指導你方向的人。能夠引導並教育他人的教師,就稱為 guru,這個詞經常被當成宗教性名詞來使用。在佛教、印度教及錫克教中,指引你靈性發展的宗教導師都被稱為上師。

在佛教弘傳的過程中 「金剛上師」「金剛阿闍梨」等稱謂起源於印度,意譯為軌範師、正行、悅眾、應可行、應供養、教授、智賢、傳授。意即教授**,使之行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為**楷模之師,對曼荼羅之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其真言、手印、觀行及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法灌頂者是名為「金剛阿闍梨」或「金剛上師」。「金剛上師」及「金剛阿闍梨」的稱號後期經諸位大德梵僧弘傳佛法翻譯經典儀軌逐傳至漢地及**。

並受到了顯宗與密宗的重視。如宋代天竺阿閦撇幹資羅(不動金剛)編《禮佛大懺悔文》中「南無皈依金剛上師」 及元代天竺俊辯大師唧[口*捺]銘得哩連得囉磨寧等譯《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中「敬禮一切最妙上師」 等,可見由於密宗的興盛,「金剛上師」一詞已逐漸由印度傳播到漢地及**。

近日有同修質疑漢地密教中出現「金剛上師「之稱謂。認為「金剛上師」一詞乃是藏傳佛教所獨有的稱號。而在漢地佛教悠久的歷史文化中,寺院早晚課所收錄宋朝不動法師編定之《禮佛大懺悔文》 儀軌中就有「南無皈依金剛上師」。

不動法師乃是宋代人,且是修持密教金剛部之梵僧,修為甚高,故後人稱「金剛法師」。

由此而知「金剛上師」之稱號,在宋代,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經在漢地受到普及,並受到佛教界的普遍認可,收錄於早晚課之中,漢地各個大小寺院持誦已有千年。

在**佛教中,寺院普通的僧人,通常被稱為阿卡。阿卡源於藏語a khe(僧人之意)音譯,為區別於藏傳佛教僧人和漢傳佛教僧人,本為梵語的「和尚」一詞,逐漸成為青海當地人對藏傳佛教寺院僧人的稱呼。男性僧人稱為覺士,女性僧人稱為覺姆。

對於長老、上座、高僧在藏傳佛教中尊稱為喇嘛,而異於對一般僧人。喇嘛是**語 bla-ma 或 lama之音譯。意譯上師、尚師。

含有最上者、上人之義。後又有明清兩代帝王冊封**、班禪額爾德尼、大寶法王、呼圖克圖等至高的稱謂。

直至**時期,諾那呼圖克圖,法尊法師,能海法師等諸位大德在漢地廣弘藏密,並大量翻譯經典儀軌後,漢地信眾遂對藏傳佛教中具足一定灌頂傳法資格的高僧,稱為「金剛上師」。

因為漢地密教的衰微,一般信眾已對「金剛上師」的稱謂陌生了,所以,誤以為「金剛上師」的稱謂為藏傳佛教所特有。

其實,我國漢傳佛教中,宋代不動法師所著《禮佛大懺悔文》就足以證明,漢地早在千年前就已經有了對「金剛上師」稱謂的普遍認知。故「金剛上師」之稱號,並非是藏傳佛教所獨有的,而是漢藏共尊對軌範師、親教師等能教授**,對曼荼羅種種支分,乃至一切諸尊、其真言、手印、觀行及悉地,皆悉通達,得傳法灌頂者之稱謂。

2樓:匿名使用者

如今正值五濁惡世,眾多續部中講的所有法相樣樣俱全的上師,雖說難以尋覓,但我們也要依止一位具足以下法相的上師。

一、相續清淨:從來沒違犯過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如果他是出家人,至少要具備出家人的別解脫戒;若是在家人,法王如意寶講過,也要具有圓滿的居士戒。

假如連一條戒都不具足,那所有功德、所有境界就失去了所依。當今末法時代,即使他無法一一護持極細微的菩薩戒、密乘戒,但最基本的、與解脫不相違的戒條也一定要守護。

二、**博學:上師如果孤陋寡聞,什麼都不懂,連經續的名字也說不上來,那肯定不行。所以,他一定要通曉顯宗各大經典、密宗各大續部,以及後來諸位大德的教言論典。

比如顯宗的五部大論,密宗的《大幻化網》,大圓滿不同續部的教言修法,至少這些應該要懂。

三、具大悲心:對無邊眾生要像母親對獨子般慈愛。不能光是對親朋好友非常愛護,要什麼就給什麼;對關係不好的人,一提起名字就恨之入骨。

若是這樣,不要說大乘的慈悲菩提心,就連世間的悲憫心、善良人格也沒有。

四、通達顯密:精通顯宗三藏、密宗四續部(原注: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

)的儀軌。此處的「精通」還包括實修,否則,只是口頭上會講理論,自己卻從來沒有實地修持過,這樣也沒辦法引導**。

五、現前斷證:依靠上師教言、經續內容而修持實義,最終自相續斷除了煩惱和障礙,現前了無我的殊勝證悟。退一步說,作為上師,就算沒有證悟空性,最起碼也要能摧毀或壓服煩惱,現證前所未有的一些功德。

不然,如今有些**的信心、境界很不錯,上師若天天貪著世間八法,精進、超勝功德都比不上**,那是特別可笑的事!

六、圓滿四攝:以佈施、愛語、同行、共事四攝法,攝受具善緣的**。

佈施:上師利益眾生的方法,就是先要進行財佈施和法佈施。

愛語:用佛法教理進行開示。有些人認為,所謂的愛語,是**愛聽什麼就講什麼,這也不一定。

如果**嗔心特別大,上師天天給他講打仗的故事,這樣對他也不一定有利。其實,按照《經莊嚴論》的觀點,愛語主要是講跟修行有關的教言。

同行:又叫利行,指真正令**得到利益,自相續得以改變,不能對**從不關心。當然,世間人所謂的「關心」,要麼是指給他財物,要麼指跟他說好話、常聯絡。

但此處的關心並非如此,而是讓**行持六度,並將他安置於其中,這對他才是莫大的利益,而其他世間行為沒有什麼實義。

共事:上師讓**怎麼修,自己也要這麼修。否則,對別人口口聲聲說「你們要修無我、修菩提心,不要懈怠懶惰」,他卻整天睡懶覺,從來也沒想過無我,沒想過可憐眾生,這樣口是心非,一點都不合理。

綜上所述,正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說:「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淨慧碩果豐,四攝鮮花齊爭豔,善緣**如蜂聚。」這是一種詩學的修飾方法,意即上師要具備這些法相:

三戒清淨猶如大地,**博學、具大悲心猶如降下的雨水,通達顯密、現前斷證猶如成熟的碩果,圓滿四攝猶如盛開的鮮花,以此就會吸引善緣**如蜜蜂般集聚。不然的話,上師大地也沒有,鮮花也沒有,碩果也沒有,蜜蜂會餓死的!

關於所應依止的上師,《經莊嚴論》也有個教證,講了十種法相,如雲:「調靜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說法,悲深離退減。」以前我去五臺山時,書夾裡就放了這個教言,法王如意寶也經常引用。

這十種功德分別是:

一、調伏:與戒學相應,故諸根調伏,身口意三門的威儀,皆要以正知正念攝持。否則,上師連自己都不調伏,性格特別野蠻粗暴,天天到舞廳去唱歌、跳舞,想調伏**是不可能的。

二、寂靜:與定學相應,故內心非常寂靜。就像《毗奈耶經》所講的那些比丘一樣,威儀自然而然令人生信。

三、除惑:與慧學相應,故煩惱寂滅,斷除一切不良行為。

四、德增:上師的功德、證悟應遠遠超勝,不能比**低劣或等同,否則**就不服了。

五、有勇:對利他毫不懈怠、精進努力。有些上師得到一些身份後,如同已獲得佛果一樣,從此再也不精進了。

就像世間有些學生,讀書時特別用功,但工作後得到地位了,就開始懶惰起來了,這樣是不行的。上師為了利益眾生,不能有這種脆弱之心,一定要精進。

六、阿含富:由於多聞,不管是顯宗、密宗,所通達的教理十分豐富。

七、覺真:證悟無我空性,究竟現前真如。

八、善說法:說法具有善巧方便。

九、悲深:悲心深切,不求名聞利養,一心一意為**開示正法。當然,悲心深切並不是天天囑咐**:

「你要好好吃飯,好好穿衣服,好好睡覺啊!每天睡24小時也可以。」而是一定要給他播下解脫的種子,讓他從佛法上得利,這才算是真正的悲心。

十、離退減:遠離一切疲厭,恆時勇猛地宣講正法。

尤其是傳講密乘甚深竅訣的上師,必須具備一切續部中所講的下列條件:

一、成熟相續:要得過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光是得過還不夠,灌頂還要如理如法,各方面因緣全部具足。

二、淨持律儀:得到灌頂之後,不同續部有不同的誓言,比如最基本的十四條根本戒、《大幻化網》的五條根本戒,從始至終沒違犯過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

三、相續調柔:煩惱和分別念微弱。否則,煩惱特別深重,分別念層出不窮,整天都胡思亂想,這樣的人不可能當密宗上師。

四、精通密宗:精通密宗基、道、果一切續部的意義。不然,何為基道果都搞不清楚,那又怎麼去教**呢?

五、依修圓滿:最好是親自見過本尊;即使沒有親自見,夢境、驗相中也要見過本尊。而且,所修本尊心咒為主的咒語和驗相,都已盡善盡美。

所以,真正能傳密法或灌頂的上師,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有時候我給大家輔導一些密宗修法,真的特別慚愧。我也再三強調過,這只不過是給大家種個善根、接個傳承而已,我自己的相續中,這些功德不要說全部具足,可以說一個都不具足。

且不說密宗上師的資格,就連密宗**的資格也沒有,正如《竅訣寶藏論》所形容的(原注:《竅訣寶藏論》雲:「自尚不具**之法相,想做上師矛盾又可笑。

」),**法相都不具足還想當上師,簡直是太可笑了。

六、解脫相續:現量證悟了萬法皆空的實相,對無我之義有所體會,心中有解脫的境界。

七、唯求利他:心相續周遍大悲心,除了利他以外,從來不考慮個人利益。

八、瑣事鮮少:斷除了對今生世間的貪執。當然,若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的。從以前高僧大德的傳記中看,他們為了弘法利生,有一些瑣事也不叫「瑣事」。

現在有些發心人員,成天抱怨瑣事太多,其實你想一想,倘若這些行為牽涉到利益眾生,那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假如你天天吃喝玩樂,不是為了眾生,而是一直在想「我早上怎麼吃?中午怎麼吃?

晚上怎麼吃」,連晚上做夢也在琢磨「明天早上怎麼吃」,這些都是瑣事,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如果你在食堂為道友發心,那就另當別論了。

九、精進修持:因為已修了四種厭世心,故對今世的考慮不是很多,唯一是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

十、厭世勸他:自己現見了輪迴痛苦,生起強烈的厭離心;有了這樣的境界後,經常也給別人宣說,勸別人看破世間。像無垢光尊者、華智仁波切、麥彭仁波切,還有漢地許多大德,他們修行到了一定境界時,對世間不會有什麼好感,不像現在有些人一樣充滿信心。

他們了知輪迴的一切皆無實義,同時也將自己的境界與他人分享。

十一、攝伏**:以種種善巧方便,不管是語言也好、行為也好,攝受調伏**令其得利,示現各種各樣的形象來度化眾生。

十二、具有加持:依照自己上師的言教行持,上師說什麼都全部照做,從來也不敢違背,以此緣起,自相續中具有傳承的加持。有了這樣不可思議的加持,那對****的力量會完全不同。

以上共講了十二種法相,我們應當依止這樣一位上師。如《功德藏》中說:「尤其宣講竅訣師,得灌淨戒極寂靜,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無量唯利他,精進念法瑣事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加持,依如是師速成就。

」倘若你記不住這麼多法相,那也可以只記岡波巴大師所說的三點:一、斷除對此生的貪著;二、以大智慧引導**入道;三、以大悲心不捨**。概而言之,就是要看破今世,有大智慧、大悲心。

上師具足這三項的話,**就可以去依止他。

總之,我們如果要依止上師,尤其是一位密宗上師,事先務必要仔細觀察。倘若他不具足前面所講的這些法相,那你去受灌頂、聽密法,利益不一定很大。所以,對上師在沒有依止之前,首先觀察非常重要!

清朝,什麼人被稱為「格格」?什麼人稱「公主」?

在皇太極還沒有成立清朝的時候,那些女真族的貴族女子都統稱為格格。後來清朝建立之後,和明朝學習,於是清朝皇室的女兒就統稱為公主,而其他王公貴族的女兒就稱為是格格。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 庶福晉之下。皇帝的女兒才稱公主。在清朝滿清皇室之女皆稱 公主 王...

什麼人叫做黑客,什麼人可以稱為黑客

黑客都是很低調的.他那樣的只能算是菜鳥.真正的黑客都是程式設計精英.黑客要掌握.網路.軟硬體.程式設計.社會工程學.黑客是攻而不取.菜鳥就是電腦文盲.去華夏黑客聯盟裡面找瞎吧,裡面都是比較牛的人!黑客一般都是比較有愛國注意精神的,華夏黑客聯盟裡面的標語就是普及網路安全做貢獻,我感覺比較號。樓主記住,...

梅奧在霍桑實驗基礎上提出的理論被稱為什麼理論

答題狂魔想升級 梅奧在霍桑實驗基礎上提出的理論被稱為人際關係理論。霍桑實驗的結果由梅奧於1933年正式發表,書名是 工業文明中的人的問題 這標誌著人際關係學說的建立。在霍桑實驗的總結中,梅奧特別指出以下幾點 第一,與工人談話有助於他們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和調整自己對於個人問題的態度及情緒,從而使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