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句話是誰說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11:08:37

1樓:最後線索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句話是清末維新志士譚嗣同說的。

一、原詩內容

獄中題壁

一**八年九月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二、歷史背景

戊戌變法後期,慈禧發動政變,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聽到政變訊息後並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

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譚嗣同把自己的書信、文稿交給梁啟超,要他東渡日本避難,並慷慨地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

」日本使館曾派人與他聯絡,表示可以為他提供「保護」,他毅然回絕,並對來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2023年9月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在獄中,他意態從容,鎮定自若,寫下了這首絕命詩。9月28日,他與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義於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

臨終時,他神色不變,大聲說道:「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現了一位愛國志士捨身報國的英雄氣概。

2樓: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獄中題壁》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意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將是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去留」的「去」字,這裡是指一種行為趨向,意為「去留下」,「去留得」,沒有很實在的意義。譚嗣同是湖南瀏陽人。據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現在的普通話一樣,下面這種用法是常有的:

用「去」去輔助另一個動詞構成一個動詞片語或動詞短語,而這個動詞片語或動詞短語的含義大致就是後一個動詞的含義,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麼」等等。這裡的「去」字,並不表示空間上的去這裡去那裡,而是表示時間上的行為、事態之趨勢和傾向。也就是說,「去」可表空間意義上的位移,也可表時間意義上的發生。

從整首詩的意思來看,「去留肝膽兩崑崙」中的「去」,應是時間意義上的「去」,而不是空間意義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趙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當作空間意義上「去」。而我們所流行的各種解釋,都是這樣思維定勢。

我想,那時的官話或北方話也應有這種用法吧?「去」字的這種重要語義,《現代漢語詞典》、《辭海》都有記載。

當然,「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樣寫,是詩句表達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義在於指代自己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實際上,直接從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崑崙一樣的「肝」(一崑崙)和如崑崙一樣的「膽」(一崑崙),這不也一樣表達了詩人的視死如歸、浩氣凜然和慷慨悲壯嗎?正是那種強烈的崇高感和悲壯感,激勵著詩人不畏一死、凜然刑場。

而這句所表達的,正是那種震憾人心靈的、自赴一死的強烈崇高感和強烈悲壯感。

3樓:紅塵走馬三山下

譚嗣同。

這兩句出自譚嗣同《獄中題壁》詩,全詩如下: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歷史背景:

2023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2023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康有為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經天津逃往日本),決心一死,願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

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表現了譚嗣同以死來喚起國民覺醒的高尚情操 。

4樓:袁孫瑋

獄中題壁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全詩翻譯

想起了東漢時看見門就投宿的張儉

等待時機就要像即將死亡的杜根

我即使要走向刑場也要仰天大笑

不管是出走的,還是留下的,都像崑崙山一樣巍峨,屹立於天地間

這是近代偉大的維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戊戌變法的失敗後,被封建頑固派囚於獄中,行將就義前夕所寫的一首題壁詩,音調激,情懷壯烈,近一百年來傳遍了華夏大地,感染每一個懷有愛國熱情的中華兒女,激起人們對為改革中國而獻身的愛國志士們的無限的敬仰與懷念,也促使人們對中國近代改革的危難阻進行深入的思索。

第二個是嚴復的思想 應該是翻譯的天演論吧 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 也是他的思想

1.刀:屠刀 2 .思:想起

3.張儉:東漢末期,張儉被反誣為結黨營私,在困迫中逃亡,看到有家人就進去躲避,一路上受人保護。

4.杜根:東漢時,杜根曾上書要求鄧太后把政治權交給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裝入袋中摔死,執法者同情他,讓他逃過一劫。太后死後,他又復官。

編輯本段譯文

望門的時候想起張儉了

忍住死的悲痛想起杜根

我想在敵人刀前大笑

變法者(留下的人和逃跑的人)的忠心如兩個崑崙山

編輯本段賞析

譚詩第一句:「望門投止思張儉」。後漢書張儉傳「室門投趾」作「望門投止」。

儀禮士昏禮鄭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

」後漢書張儉傳說,張儉「亡命遁走,望門投止重名行,破家相容。」「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並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譚詩第一句用此典故,其意思是說,譚不願亡命,貽累親友。

譚詩第二句:「忍死須臾待杜根」。接後漢書杜根傳,東漢安帝時,「和熹鄧後臨朝」,杜根以安帝年長,宜親政事,上書勸太后歸政。

太后執根,令盛以縑囊,撲殺之,幸而刑人不加力,根得詐死,逃竄為山中酒保。譚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未能上書太后,請其歸政光緒,有愧杜根。其用一「愧」字,系詩人忠厚之辭。

因為照傳統道德觀念,譚氏處理此事,畢竟應先考慮如何調和光緒母子感情,而譚氏不如此作,此因譚氏認為上書向太后直諫,無濟於事。

譚詩第三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後漢書?

虞詡傳》:「寧伏歐刀,以示遠近。」唐章懷太子注:

「歐刀,刑人之刀。」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鋒芒利如歐冶劍。

」劍亦可稱為刀。歐刀之歐,或應釋為歐冶之歐。譚這一句詩的意思是:

新黨既不宜逃,又不宜諫,只有訴諸武力。今所謀既不成功,譚視死如歸,亦甘之如飴。

譚詩第四句:「去留肝膽兩崑崙」。光緒賜楊銳密詔,本囑咐新黨不可違太后意旨。

新黨不順從光緒意旨,而擬調軍圍頤和園,譚氏認為此係為了保種保教而採取的非常措施。……譚詩「公罪」二字絕非「功罪」二字之訛。譚這句詩的意思是,謀圍頤和園系公罪,其是非得失,留待後人去討論。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瀏陽(今湖南省瀏陽縣)人。曾為候補知府、軍機章京。自幼隨父宦遊,足跡遍大半個中國,較熟悉當時的社會情況。

他是改良主義的激進派。中日甲午戰爭後,他憤中國積弱不振,積極從事變法維新活動,嚴厲批判君主**和封建倫理道德,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中的激進派。一**八年參加戊戌變法運動,因戊戌政變**,慷慨就義。

著有《譚嗣同全集》。

【註釋】:

望門投止-看到人家就去投宿,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狀。

張儉-東漢末年高平人,因**宦官侯覽,被反誣結黨營私,被迫逃亡。人們看重他的聲望品行,都冒著危險接納他。

這一句是設想逃亡中的康、樑等人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救護。

忍死須臾待杜根-這裡作者以忍死的杜根自比。杜根:東漢安帝時郎中,因要求臨朝聽政的鄧太后還政於皇帝,觸怒太后,被命摔死,因執行人手下留情,未死。

隱身酒肆,鄧太后死後,復官為侍御史。

去留肝膽兩崑崙-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膽相照,象崑崙山一樣巍峨高大。去:出奔。指康、樑;留:指自己。

變法失敗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大肆**維新派人士。譚嗣同不願出逃避難,毅然決定以自己的熱血喚醒民眾。在獄中他寫下了這首氣壯山河的絕筆詩。

一二句巧用典故,對流亡的戰友寄予厚望,表達變法事業終會成功的信念。後二句則抒發笑對死亡的滿腔豪情,同時為維新人士的崇高志向而感驕傲。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獄中題壁》別解

首先,趙文的解釋使譚詩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義有所重複,這在絕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這樣解使得整首詩尤其詩的後兩句的詩意表達總是不那麼暢快淋漓,不僅不甚吻合詩人寫作該詩時的悲壯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異於先物件性描述後自我性抒說的絕句表達方式。再者,趙文似乎文字互有牴觸。

他一下子說「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為,一下子又說「去留」是指代出走與留下之行為的行為者,究竟指代什麼,文中含混不定。

本人明確地認為:其一,「崑崙」不是指人,而是指橫空出世、莽然浩壯的崑崙山;其二,「去留」 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詩人的該詩句中,「去留」不是一個字義相對或相反的並列式動詞片語,而是一個字義相近或相同的並列式動詞片語;其三,「肝膽」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氣;其四,「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總體詩義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之氣吧!

也即是「留得肝膽若崑崙」的意思。—— 此詩頗近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為什麼這樣解?因為本人認為,解詩不能僅著手於詞字,更要著手於詩的總體寓意,並且要尤其著手於詩人寫作該詩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狀態。特別是對這樣一種反映重大歷史事件,表達正義呼聲和抒說自我胸懷的作品,更要從作者當時所處的背景、環境和心情、心境出發去仔細揣摩。

大家知道,該詩是譚嗣同就義前題在獄中壁上的絕命詩。2023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2023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維新派人物。

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康有為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經天津逃往日本),決心一死,願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請自嗣同始。」詩的前兩句,表達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門投止」地匆忙避難出走,使人想起高風亮節的張儉;一些人「忍死須臾」 地自願留下,並不畏一死,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樣高風亮節的杜根那樣,出來堅貞不屈地效命於朝廷的興亡大業。

詩的後兩句,則意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將是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去留」的「去」字,這裡是指一種行為趨向,意為「去留下」,「去留得」,沒有很實在的意義。譚嗣同是湖南瀏陽人。據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現在的普通話一樣,下面這種用法是常有的:

用「去」去輔助另一個動詞構成一個動詞片語或動詞短語,而這個動詞片語或動詞短語的含義大致就是後一個動詞的含義,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麼」等等。這裡的「去」字,並不表示空間上的去這裡去那裡,而是表示時間上的行為、事態之趨勢和傾向。也就是說,「去」可表空間意義上的位移,也可表時間意義上的發生。

從整首詩的意思來看,「去留肝膽兩崑崙」中的「去」,應是時間意義上的「去」,而不是空間意義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趙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當作空間意義上「去」。而我們所流行的各種解釋,都是這樣思維定勢。

我想,那時的官話或北方話也應有這種用法吧?「去」字的這種重要語義,《現代漢語詞典》、《辭海》都有記載。

當然,「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樣寫,是詩句表達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義在於指代自己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實際上,直接從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崑崙一樣的「肝」(一崑崙)和如崑崙一樣的「膽」(一崑崙),這不也一樣表達了詩人的視死如歸、浩氣凜然和慷慨悲壯嗎?正是那種強烈的崇高感和悲壯感,激勵著詩人不畏一死、凜然刑場。

而這句所表達的,正是那種震撼人心靈的、自赴一死的強烈崇高感和強烈悲壯感。

編輯本段背景

2023年9月28日,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等六人慘害於北京菜市口。譚嗣同臨刑前高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而這,是一首絕命詩,是一首表達作者全部所有的絕命詩,是一首在獄中為自己寫就的祭死之詩!詩的後兩句所寫,都是指詩人自己,而不是指他人。

「崑崙」當然不是指人,「崑崙」也沒有自比自賦、自狂自傲之義。而「去留」,我認為不是有些人說的,是指一去一留或一生一死。試想想,「我自橫刀,肝膽崑崙」,這所表達的是何等的慷慨和悲壯!

而這,不恰是詩人那時的真實心理寫照嗎?

肢解「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語詞和語義,並去尋找兩個相應的對應者,這種思路我認為是背逆詩人的原意的。這首詩的重心不是事況敘說,而是心態敘說;詩的結構,也恰是句句遞進,直至末句嘆然收尾,蕩氣迴腸!因而,梁啟超、符逸公、趙金九以及其他人的解釋,本人都不敢苟同。

而所有他們的解釋,我認為關鍵的都在於誤解了「去留」一詞。

另外要指出的是,「侖」和「根」韻母發音的差異(現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詩吟詠時(現代)的藝術效果,雖然其仍合格律詩的用韻要求(古代);倘若都同押「en」韻或「un」韻,那其詩意表達將更是一氣呵成,暢快淋漓。

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後面句

去留肝膽兩崑崙 維新變法失敗,譚嗣同從容對梁啟超說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 杵臼,吾與足下分任之。有日本志士苦勸他東遊,譚不聽,再四強之,則說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故及於難。譚嗣同還在牢...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誰的詩句

這兩句出自譚嗣同 獄中題壁 詩,全詩如下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落入凡間的眼淚 很有名的詩句,是譚嗣同說的。歷史書上介紹百日維新時提到過。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譚嗣同 獄中題壁 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出自哪首詩還是單獨的

hly你要好好的 這兩句出自譚嗣同 獄中題壁 詩,全詩如下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歷來對此詩後兩句有多種解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有如下幾說 1 認為 兩崑崙 指逃走未去赴死的康有為和梁啟超,兩句詩的意思是 我自慷慨赴死,無所畏懼,也無所遺憾,因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