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06 17:19:00

1樓:森海和你

意思是指儒家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出自《論語·顏淵》。

《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意思:顏淵向孔子請怎麼做到任,孔子說:「能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和再傳**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

《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

2樓:緣來是我

克己復禮意思是剋制自己的私慾,並改掉習性上的缺點,從而做回內心有敬、外在有讓的自己。出自《論語·顏淵》。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但全民素質提升的問題一樣存在,「克已」無論在任何情況都是教育的目標,我們的教育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把這個目標拋棄掉。

「復禮」中的「禮」可以是傳統文化中以仁智禮義信為內含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新文化所提倡的守初心、盡職盡責的優良表現。

「克已復禮」的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摒棄。

3樓:匿名使用者

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

讀音:kejifuli

解釋;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於禮。

出處:《顏氏家訓.歸心》:「君子處世,貴能克己復禮,濟時益物。」

這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次孔子的**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

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由此看來,「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歷代學者都認為,這是孔門傳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種緊要的、切實的修養方法,然而對於「克己復禮」的含義卻有不同的闡釋——這裡的「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的意思。宋代學者朱熹認為:

「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在這裡,「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而是泛指天理,「復禮」就是應當遵循天理,這就把「克己復禮」的內涵大大擴充套件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內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無非天理,所以能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自然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4樓: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今晨,讀到論語的這句「克己復禮為仁」時,我不經陷入沉思中:這句由兩千多年前的聖人——孔子所說的話是那麼的富有哲理。在小國寡民的兩千多年前,她是所有道德規範的表率,而對於兩千多年後的現代文明社會呢,我們是否還需要她的提醒?

的確是的,因為她真的是富有哲理,她,教育我們當我們自身的利益和國家及社會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要摒棄個人的利益服從集體,這就是「克己復禮為仁」的現實意義。可想而知,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真的是起於孔子。

而現實的社會太殘酷,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爾虞我詐之中,人與人之間早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於心自問,我們是否真的有做到孔子所說的嗎?生活的殘酷,令我們背上沉重的包袱,我們別無選擇的前進,但難道為了自己的生活就卟用顧及他人的感受嗎?

就像前幾天的南平殺人案,說是一個被除去職位的社群醫生痛恨這樣的不滿,就採取報復的手段,在一小學平白無故殺了9個學生。我想要是那個人要是有一點的良知和理智,他就卟會作出那樣傷天害理的事來。難道為了自己的生活就不用顧及他人的感受嗎,想想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的痛苦吧!

5樓:桃李滿天下他爹

克己復禮,漢語成語,拼音是kè jǐ fù lǐ,意思是指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出自《論語·顏淵》。【出處】《論語·顏淵》: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示例】小官公謹忠信,~,奉公守法,正直無私。

(明·無名氏《紫泥宣》第一折)論語載:"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克者勝也,克己就是一個人能夠剋制自己,戰勝自己,不為外物所誘,而不可以任性,為所欲為。禮字即是理字,禮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復禮就是要恢復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個勿字。

朱子解克己復禮,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復,譬如塵垢既去,則鏡自明;瓦礫既掃,則室自清。

"又曰:"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又曰:

"天理人慾,相為消長,克得人慾,乃能復禮。"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惡草。

"王陽明有云:"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克己就是要滅此心中之賊。

禮對人生行為,具有指導、節制、綜貫、衡斷諸作用,而能促進人與人間關係之圓滿,有禮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禮為教,可見其由來。故論語子罕篇又載顏淵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茲錄國際君友會王愛君文集"克己復禮"如上。

孔子仁道

這是孔子學說的一個重要概念,出自《論語·顏淵》一章:"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次孔子的**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顏回又問:那麼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

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聽、不要去說、不要去做。顏回聽後向老師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但決心按照先生的話去做。

由此看來,"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歷代學者都認為,這是孔門傳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種緊要的、切實的修養方法,然而對於"克己復禮"的含義卻有不同的闡釋--這裡的"克"字,在古代漢語中有"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的意思。宋代學者朱熹認為:

"克己"的真正含義就是戰勝自我的私慾,在這裡,"禮"不僅僅是具體的禮節,而是泛指天理,"復禮"就是應當遵循天理,這就把"克己復禮"的內涵大大擴充套件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內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實也無非天理,所以能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自然就達到了仁的境界。

聖人修養

朱熹以及其他理學家的闡釋,把"克己復禮"上升為某種普遍的哲理。然而從《論語》中的記載看來,孔子說的"克己復禮"只是在說一種具體的學習和修養方法;這裡說的"禮",就是指當時社會生活中實行的各種禮儀規範,而學習各種禮儀,正是孔子教學的重要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這裡強調的,不是應當按禮儀規範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做。

也就是說,學習禮,不僅僅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也就是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不良習性和私心,這其實也正是今天我們常說的"戰勝自我"。

當然,孔子強調隨時注意不失禮,不是希望**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孔子認為:禮的本質是仁愛。

如果人們都能夠依禮行事、非禮不行,那麼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為一個"仁者"。也就是說,克己復禮是"為仁"。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所以顏回對孔子說:

我雖然不大聰明,但會依照先生說的去做。

孔子能夠在晚年走出一生所追求恢復周禮的主張,是因為孔子心中的仁道不依附於周禮而存在。孔子解釋自己推行周禮是因為人們在使用這樣的禮儀,僅僅是這樣。而不是把周禮擱置在所有行為規範之上。

孔子自己的解釋是:"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孔子說明自己不學夏禮,也不學殷商之禮,而單單學周禮,是因為如今人使用。

孔子以遵循社會行為準則為人生目標,對形成中國人特有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種以獻身社會放棄自我為榮的信念,使很多傳統的中國人在為家庭、親友和社會獻出自己的勞動、財富甚至生命的時候,不是體會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從這方面講,這種人生觀、價值觀對傳統中國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著積極的意義。

另一方面,當這些傳統的中國人不能實現這種人生理想時,就經常把問題歸結於自身,或陷入深深自責之中,從而引發了中國人特有的心身疾病傾向。這一點,則是研究中國人心身疾病所不能遺漏的,這就是"忠恕之道"。

6樓:敏敏愛吃米

孔孟學說的差別在哪?孔子為什麼會提出克己復禮?漲知識的課真棒

7樓:匿名使用者

克己復禮」,「克己」就是強調進行個人修養:「復禮」就是要恢復古之人倫綱紀。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明確指出「禮」不是為了恢復西周「禮」的制度,而是注重個人修養,以達到「仁」的境jie於無聲處

8樓:崔其波錦繡鶴崗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歷史正處於奴隸制向封建制過度時期,孔子非但沒有代表新興的地主階級主張變革實行封建制,反而主張恢復周禮,拉歷史倒車,極力鼓吹克己復禮。

9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代的禮,是一種社會制度,是從周朝建立開始施行的,就是符合周朝建立時期生產力的生產關係。

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數百年後的春秋時期,幾百年前的落後生產關係,已經開始阻礙了生產力的進步,所以人民內部開始希望變革。

而孔子在看到生產關係改革所帶來的亂象後,就希望大家能剋制進步與發展的想法,讓所有國家,繼續依照周朝建立時期的生產關係來執行,不要改變。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是什麼意思,克己復禮為仁是什麼意思

度倪 顏淵 一章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次孔子的 顏回請教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說 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

「勿須」是什麼意思,勿花勿禮是什麼意思?

深色呢喃 釋義 勿 表示禁止或勸阻。勿須意思是不需要。讀音 w x 造句 國仇家恨勿須提,白山黑水皆銘記。倭寇鐵蹄常入夢,波瀾一地淚痕溼。重溫 九一八 這段慘痛的歷史,我們從中思索和悟出了 國家落後就要捱打 的真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可迷茫,但勿須逃避現實 可怯弱,但必要時得拿出足夠的勇氣 可渺小...

山重水複是什麼意思,山重水複中的復是什麼意思

名稱 山重水複。拼音 sh n ch ng shu f 解釋 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事例 其或為 幽徑相通,明月青松,清冷欲絕也。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 自序 用法 作賓語 定語 用於風景描寫。山重水複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宋陸游 遊山西村 詩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