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理學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關於宋代理學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時間 2021-09-11 22:28:02

1樓:雨夕325三愛舞

1、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綱五常、重男輕女等)

2、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品德、講求自我節制、凸顯人性尊嚴、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3、有利於協調和諧的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

4、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5、適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備受推崇,成為南宋以後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統治。

6、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註》成為後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2樓:匿名使用者

1、什麼是理學 理學又稱道學,它興起於北宋,尤其注重研究儒家的義理。與漢代董仲舒的儒學相比,理學重點不在政治哲學上,而在倫理道德上。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範疇,強調理欲、義利之辨,注重心性修養和道德境界,以維護綱常名教、等級制度為目標,對中國傳統社會後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2、道統說 道統說是宋明理學的理論基礎。它**於唐代的韓愈。韓愈為了與佛教傳法系統相抗衡,提出儒家也有一個傳授「先王之道」的系統。

他說:「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從而提出恢復先王之道,重建儒學的統治地位,以與佛教、道教抗衡。

理學家一般承認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濂(周敦頤)洛(程顥、程頤)關(張載)閩(朱熹)為儒學傳道的正統。 3、理學體系的構建 儒學在孔子創立時,只是一些倫理原則,但這些價值觀念的合理性,孔子並沒有進行論證。此後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雖然從不同角度對儒學進行了論證,但在宋明理學家看來,以往的這樣論證要麼是「不備」(不夠充分,如孟子),要麼是「不明」(混亂不清或者錯誤,如荀子與揚雄),而董氏讖緯神學化的論證更是粗淺,不值一論。

理學家們為了建立儒學的形上學,他們一方面以儒家思想為骨幹,同時借鑑佛教和道教有關理論成果,如接受佛教、禪宗的「觀心」、「頓悟」,道家的「太極」、陰陽。利用這些外來和傳統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時,他們提出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儒學形上學本體論概念,並給予系統的論證。傳統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倫理原則終於變成了由形上學作基礎的理論體系。

4、理學的概念 「理」是理學的基本概念。朱熹認為:「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他認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所以然之故和所當然之則」。 「氣」,指充滿空間,構成萬物的細微物質。

張載認為:「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 「心」,指人的思維能力、思想、意識。

理學把「心」分為「道心」和「人心」,「道心」指人的道德意識,「人心」指人的各種**。 「性」,主要指人性。理學把「性」看作人的道德意識的本源。

程頤認為,「性即是理」,朱熹認為,「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後有性;必稟此氣,然後有形。「 「知行」,「知」指道德認識,「行」指道德踐履。「知行」主要**倫理的致知與力行,強調人要知所當然,又要行所已知。

強調「知行合一」。 5、「格物致知」與「倫理綱常」 格物致知:語出秦漢之際儒家著作《大學》: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宋明理學家把「格物」和「致知」作為重要的為學方法和修養方法。朱熹認為,「格物」即在事事物物之上考察其理。

但認為「格物」窮理的終極目的不是求得具體事物的知識,而是要通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積久用力,達到「一旦豁然貫通」,即對天理的全面體認。 倫理綱常:孔子所創儒學,已著重於倫理及為人處事之道。

西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王道三綱」之說,宣揚「君臣父子夫婦之意,皆取諸陰陽之道。」宋承唐以後的五代之亂,國家重歸一統,重建倫理綱常成為鞏固統治的實際需要,因而也成為理學的主要內容。朱熹著重闡發了理學的綱常說。

他從「理在事先」的命題出發,論證君臣、父子、夫婦的關係都和季節有春夏秋冬一樣,是「天理使之如此」。天理「張之為三綱,紀之為五常」。「亙古亙今不可易」。

他依據「理一分殊」的理論,認為君臣、父子、夫婦之間各有其道,但又同是一理,即如何統治和接受統治之理,強調「事親須是孝」 「事君須是忠」,尊卑大小,截然不可犯」。如果不合或違反其道,便是由於「人慾」的矇蔽,須要「克欲」「窮理」,只有「革盡人欲」,才能「復盡天理」。朱熹把《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綱目,企圖在「理」的名義下,勸誘人們通過「滅人慾」的自我修養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周密的倫理化社會秩序。

中國傳統學術研究,把對儒家經典的解釋當作整個民族發展的知識源泉,全部學術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論證傳統社會秩序的合理性。這種學術研究,不是以實踐為本位,不是以現實為本位,不是以民眾為本位,而是以典籍為本位,以傳統為本位,以君主為本位,這種研究,不僅僅不能推動社會進步,反而阻礙了社會發展。 (資料) 理學起於北宋,是儒學發展的新階段,達到了當時理論思維的最高水平。

北宋中期,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同時而出,吸納了道家和佛學的一些思想資料而歸本於孔孟,建立了理學,到南宋初期,理學獨盛,朱熹綜合了周漲、二程之說,到南宋後期,逐漸取得了主導地位。 宋明理學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發展階段。它延續時間長,經歷了七八百年的漫長曆程,其理論形態十分系統完善。

它吸收了唐宋以前各種主流思想文化的精華,代表著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同時其歷史影響大,對整個中國古代後期的政治、經濟及思想文化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理學是中國中古以後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說。它既是先秦、漢唐儒家思想的延續和發展,也是對外來異質思想文化選擇、淘汰、吸收、整合的結果。

理學不僅是宋元明清時期中國的主流思想,而且影響力延續至近現代,成為當代新儒學的直接的前身。 理學的誕生及其衍變,使中國本土哲學及先秦之後發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股時代思潮,也是對我們現代中國人影響最巨大的那部分傳統思想文化。 理學體現了歷史的脈搏,時代的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成功地迴應了當時社會各方面的挑戰,並化解了各方面的衝突。

具體表現為: 其一,價值理想的挑戰。唐末藩鎮割據,黃巢起義,以及五代十國的長期混戰,造成社會動盪,道德淪喪。

二程朱熹所建構的「飲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道德形上學的思想,切實化解了這一挑戰。 其二,外來文明的挑戰。自漢以來,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儒教受外來佛教和本土道教的挑戰。

理學是儒、釋、道三教的文化整合更加完善起來,此後三教衝突就不如唐和宋初激烈了。 其三,理論形態轉型的挑戰。宋代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三大發明的完善,醞釀著理論形態的轉型,使這個轉變受到傳統經學的挑戰。

理學掃除《五經》為至人之言的種種光環和權威,實現了思想解放。出現了中國思想史上罕見的各家異說,學派眾多的繁榮格局。 理學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整體體現,如求理精神、主體精神、憂患精神、理性精神、求實精神、道德精神、開放精神等。

理學的社會實踐作用: (1)為歷代封建帝之所吹捧,成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禁錮人民思想的工具。 (2)其客觀唯心主義天理觀,形成了從「理」出發和以「理」剪裁客觀事物的理學教條主義的思想路線,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3)其所宣揚的封建禮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為勞動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鎖。 (4)「存天理,滅人慾」思想,為歷代統治階級對人民實行政治**和文化**製造根據。 從明中葉開始,我國封建社會內部已產生了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

資本主義因素的產生和發展,不僅要有科技和生產力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要有民主政治。理學在思想上鼓吹矇昧主義,政治上鼓吹**,所以封建社會末期,理學實質上成為加強封建**統治的思想工具,直到近代仍然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

關於宋**學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理學是北宋以後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理論表現,是中國古代哲學長期發展的結果,回特別是批判佛、答道哲學的直接產物。理學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持續時間很長,社會影響很大,討論的問題也十分廣泛。

作為地主階級新的思想理論體系,理學一度對當時社會的發展起過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學方面的發展,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對於日本、朝鮮的歷史發展,理學也曾發生相當大的影響。

但是,理學在強化封建禮教 、維護宗法等方面,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不斷髮展,愈益起著消極乃至反動的作用

**宋明理學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西方列強的侵略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高中歷史學習輔導 知識總結!近代史上列強侵略中國的影響 紅色十月節 中國的國門被開啟,領土被大片割佔,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主權不斷被侵蝕和破壞,固有的封建自然經濟逐漸瓦解,大量資源被掠奪,鉅額賠款嚴重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中國逐漸由封建社會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客觀上,中國開始擺脫原有的封閉狀態逐漸與世界...

簡述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內容,影響

譚婷 洋務運動是晚清時期一次民族自強自救運動,希望用西方的先進科技來武裝自己,使中國迅速走上富強道路。主要內容包括,組建西式軍隊,北洋水師為代表 興建西方軍事工業,江南製造總局為代表 興建西方民用工業,漢陽鐵廠為代表 開辦西式學堂,京師同文館為代表 修鐵路 建立 電報網路 西方金融 選派學生留洋等。...

辯論 中國社會發展是德治還是法治

一 法治需要思想道德建設先行 道德品格是法治的前提,法律的產生以道德為基礎。重要的基本的道德規範是法律規範的主要 之一。沒有對道德理念的追求,法律可能成為 與奴役的工具。法治的關鍵在於善法或良法的存在。法的正義與否,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立法者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水準。不體現道德,甚至背叛道德的不義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