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包括哪些內容

時間 2021-09-11 22:28:02

1樓:易書科技

理學,又稱道學,是宋明儒家的哲學思想。其特點是放棄漢儒煩瑣的章句訓詁,以復興聖學(先秦儒學)為己任,根據《易傳》、《中庸》闡釋義理,兼談性命。

理學是封建社會後期佔統治地位的官方意識形態。它圍繞著「天理」與「人慾」關係,在氣理(道器)、心物(知行)等主要哲學範疇激烈爭論,形成了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客觀唯心主義和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主觀唯心主義。同時,理學異端也在構築樸素唯物主義的「元氣本體論」。

理學以孔、孟思想為核心,但它的思想內涵遠比傳統儒學來得深刻。由於吸取佛、道哲理而又排除其悲觀、無為的消極因素,因而,理學的理論體系顯得精緻、系統。所以,理學又被稱為「新儒學」。

理學的形成,標誌中國哲學思想完成了以儒為主的第四次大融合,進入了一個更高、更新的階段。

(一)程、朱理學

理學作為時代哲學思潮,經過長期醞釀,在北宋形成。先是由周敦頤(1017~1703)和邵雍(1011~1077)利用「太極」的自我運動來解釋宇宙的起源與變化,為理學的宇宙觀奠定了基礎。接著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的命題,認為陰陽二氣、五行只是「理」創生天地萬物的材料。

「理」開始被作為哲學範疇使用。同時,張載(1020~1077)以「太虛即氣」、「一物兩體」的見解,從唯物論方面豐富了理的內容。最後南宋朱熹(1130~1200)總其成。

完成儒學向抽象化、哲理化的理學過渡的三位關鍵人物是程顏、程頤、朱熹故稱程、朱理學。

程顥、程頤為同胞兄弟,從學於周敦頤,受佛學影響甚深。其學派稱「洛學」。朱熹建立「閩學」學派。朱熹窮畢生精力,論證併發揮了理學所有概念、範疇,成為理學集大成者。

程、朱理學的核心是「存天理,滅人慾」。二程認為「自家體貼出來」的理生成一切,支配一切;張載則把物質性的「氣」作為世界第一原理,並賦予社會屬性。朱嘉深入考察「理」,集二程、張載之見解,輔以陰陽五行說,認為:

「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後有性;必稟此氣,然後有形。」朱熹還把理與道家的宇宙本根太極勾通起來:「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理一分殊」、「物無無對」。

「理一」即太極,是宇宙本源,「分殊」則是陰陽、五行、萬物、萬理。一切事物都處在定位不移的對待中,都有其對立面,同時,朱熹還把理與天、心、性及三綱五常等同起來。經朱熹的融合貫通,儒家哲學終於有了本體論這塊堅實的理論基礎而成體系,然而,把無形無象的概念性「理」作為萬物之本,也暴露了程、朱理學的客觀唯心主義本質。

朱熹綜合張載的「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雙重組合的人性淪,以及二程「性即理」的觀點,把人性分為「天命之性」和「氣稟之性」。前者是至善的天理,後者是汙濁的**。朱熹認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16字是堯、舜、禹王聖相傳的道統的真傳。

照他的解釋,「人心」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的惡因素,是出於個人自私目的的不正確的行為和動機。「道心」是從純粹的天命之性發出來的,是至善的、出於義理的目的的正確行為和動機。而且必須「居敬」、「主靜」,進行「存天理,滅人慾」的人性修養,以彰明「道心」、天理,復人性於至善至美境界。

朱熹的「復性」說是一種具有哲學意蘊的宿命論,它給中國傳統文化心理造成巨大消極作用。

程、朱的認識論和方**主要表現在心物(知行)之辯中。他們首先肯定人具有先驗知識(「人心之靈,莫不有知」),通過「格物致知」和學、問、思、辯的逐漸積累,喚醒心中天理,達「豁然貫通」境界,因而強凋「知先於行」。這種思想方法是合禪宗的慚悟與頓悟為一而來的。

(二)陸、王心學

與朱熹同時,理學內部出現了以陸九淵(1139~1192)為代表的「心學」。程、朱主張精神本體「理」在心外。陸九淵受佛學「萬有唯識」論影響,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並與朱熹在信州鵝湖寺了十天的著名辯論。

心學由陸九淵開創,經明代王守仁(1472~1528)發展而成為理論完備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心即理」為陸九淵心學的基本命題,是針對朱熹「格物窮理」、割裂心與理的弊端而提出的。陸九淵把心即理的宇宙觀推廣到認識論和倫理學,奠定了心學的理論基礎。王守仁進一步論證「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學」,把「心即理」引申為「良知」說。

「致良知」成為心學的哲學本體。「良知者,心之本體」,王守仁認為良知就是天理,是天地萬物人神鬼的造化精靈,統攝心與事(物)、心與理。良知是宇宙間的普遍準則,也可解釋為社會人生的封建道德規範。

所以,良知又可與判別是非的良心同義。

王守仁看來,人類的認識過程即是致良知的功夫。他以良知一無論,把當時哲學爭論的主要範疇「理氣(道器)」、「心物(知行)」統一起來。「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論是王守仁推倒程、朱「知先於行」認識論的**。它包含以知為行(「一念發動處即便是行」)和知之即為行。

行之才謂知兩項基本內容。因此,「格物即格心』。格心才是致良知的具體途徑,佛學的佛性、頓悟說的也是這番原理。

王守仁的致良知認識論「以尊德性為宗」,擴及社會倫理。這是他「破心中賊」、實現理想人格的畢生追求。

據王守仁稱,致良知、知行合一是他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時,「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而得到的。因其以否定程、朱理學的反傳統姿態出現,並且簡捷直接,頗有「狂者進取」之風(李贄是其異端代表),傳播甚快,至明中葉已「王學遍天下」。為陸、王始料未及的是,心學竟觸發了明末清初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三)元氣本體論

唯心主義的理學統治著宋明時期思想界,然而,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也在發展、昇華。以荀子、王充為代表的先秦、兩漢的元氣自然論演變為元氣本體論哲學體系,在「兩刃相割」的理氣(道器),心物(知行)之辯中,對理學分析批判。

元氣本體論的奠基者是北宋的張載、王安石。張載,世稱橫渠先牛,是理學的最早開創者之一,但其思想傾向是唯物主義,在自然科學領域頗有建樹。他說:

「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性,本虛而神,則神與性乃氣所固有。

」他的「氣」是指充滿太虛的極細微而又看不見的物質,為宇宙萬物之本根。陰陽兩氣作對立統一運動,構成含有因果聯絡的宇宙。對「氣」的物質運動分析,已觸及量變、質變、間斷、連續等辯證法範疇。

張載正是從元氣本體論的高度,根本上批判佛、老顛倒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

創立荊公新學的王安石也是氣一無論者。他恢復原始五行說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認為水、火、木、金、土是萬物構成的基本元素,同時把五行的內外矛盾作為萬物變化無窮的根本原因,深化了物質運動之源的辯證思想,是王安石對元氣本體論的獨特貢獻。

張載、王安石奠定基礎的元氣本體論,經南宋陳亮、葉適的發揮,曾令朱熹「怒髮衝冠,以為異說」,形成幾可與理學對峙之勢。明代羅順欽進一步肯定「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上廷相也支援元氣本體論,說「天地之先,元氣而已矣。元氣之上無物」。

羅、王首次大膽地把理置於氣之下,辯證地解決氣與理的關係。羅順欽認為「理只是氣之理」,是氣運動的自然規律。王廷相指出理隨氣變化而變化,否認朱熹的「理一分殊」說。

王廷相還發現物質運動的動力在於陰陽之氣不平衡,把陰陽之氣的傳統觀點推上歷史高度。

元氣本體論的形成,在宋明時代起著對抗理學唯心主義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歷史功績在於它為後來王夫之、戴震等人把中國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推上頂峰作了充分準備。

心理學具體包括哪些呢,心理學都有哪些內容啊?

回答應用心理學包括包括 法醫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 輔導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組織心理學 學校心理學 臨床心理學 健康心理學 預防心理學等。應用心理學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心理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 教育學學士學位。應用心理學 理論心理學 心理學都有哪些內容啊?大學心理學專業的課程...

管理學 什麼是計劃,它包括哪些內容

波合美祕曾 計劃職能。計劃職能是對管理進行預先籌劃和安排的一項活動。計劃職能的特點 預先性 性 評價性 選擇性 調整性。計劃工作主要包括的內容 研究活動條件 制定業務決策 編制行動計劃1 研究活動條件a 內部能力研究 主要是分析組織內部在客觀上對各種資源的擁有狀況和利用能力。b 外部環境研究 是要分...

管理學 什麼是計劃,它包括哪些內容?

計劃職能。計劃職能是對管理進行預先籌劃和安排的一項活動。計劃職能的特點 預先性 性 評價性 選擇性 調整性。計劃工作主要包括的內容 研究活動條件 制定業務決策 編制行動計劃1 研究活動條件a 內部能力研究 主要是分析組織內部在客觀上對各種資源的擁有狀況和利用能力。b 外部環境研究 是要分析組織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