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午間琴韻
學習佛教,首先是因果論和前世今生論,還有是學習空性,可以瞭解人生的哲理,解除人生困惑的問題,可以先從地藏經學起,看看淨空法師的地藏經講解,先對佛教初步認識一下,如果有慧根,會可以接受的。
2樓:
佛教主張平常心,主張淡然處世,主張無慾無求,其思想主體是圍繞「空」的哲學理念而的,明白「空」的含義則一通百通,不明白的人一生難悟。
而信佛的人多,主要是因為佛教在不同地方能夠以包容的態度與當地文化相融合,積極進行本土化,而不是把最初的主張當作唯一的聖訓來「兩個凡是」,所以比較容易收到當地人的歡迎。比如中原地區的佛教就是儒釋道三教融合後的產物,佛祖也像那些神明一樣有了保佑人們平安幸福的能力,而不僅僅作為人們的精神導師的存在。
3樓:
主張包容一起,主旨是不可執著度人,
4樓:徭子
說簡單點,就是教你要行善。行善積德有好報,作惡多端有惡報。
5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適合不同層次的人學習,目的是解脫煩惱離苦得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樓:天雪地靈
佛教主張自度和度他。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是導師,佛像是教具,你與佛還有眾生體性相同,都有清淨心如來藏,都有神通,可惜凡人被無明和妄心熏習覆蓋,執我我所,只能六道輪迴,分段生死!
佛的主旨就是要讓你認識無常、苦、空、不淨,讓你剔除無明和妄心,恢復神通,了脫生死!
可惜世人對佛法誤解太深,偶有佛門中人又變相玷汙祖師之法,然佛法依然博大精深,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入海!
望早皈依我佛,不一定要出家!
8樓:匿名使用者
與人為善、見其本性、修養身心
9樓:花開現人
佛是徹底的覺悟者,佛法認為眾生平等,每個生命都有佛性,只是因為迷茫,不知道生命的本來面目是常,樂,我,淨,的, 所以產生種種煩惱,如果覺悟了自己的心,煩惱也就沒有了,因為佛法可以幫助眾生解決煩惱的問題,所以很多人信佛!祝你快樂!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只教導眾生2樣東西!即苦和苦的止息!
11樓:瑪蘿莉蓮
主張:覺。
主旨:覺。
內容:覺。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教理】
指佛教之教相義理。教理,又作教義、宗義、宗旨、宗乘。即佛陀之教示或由教示顯現出來之真理,經由理論、客觀性之整理所呈現出之義理教說。
廣義而言,包括教判、教義二者;狹義而言,唯指教義。就佛教教理之發展情形,約可分為六部分,即:
(一)原始佛教教理:為其後大小乘根本教理之基礎,即三法印(或四法印)、十二緣起、四諦,皆以「緣起說」為依準。緣起說為佛陀教法之代表,乃佛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學流派區別之根本特徵。
於原始佛教教理中,法印為緣起說之基礎,十二緣起、四諦則為緣起說之一種型態。
四法印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靜」,又除去「一切皆苦」,即成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系對現象及諸法之客觀性觀察。即就時間上而言,現象乃經常生滅變化之無常存在(諸行無常);於空間上、理論上而言,現象界之諸法必與他物相互關連和合,無一為孤立獨存者(諸法無我)。
如此對現象活動情形,作法則性之觀察,即一般所謂之緣起說。緣起通常即以此二命題為基礎而成立;而反過來說,通過緣起之觀察,才能把握諸行之無常性、諸法之無我性。
對現象、諸法之價值觀,有「一切皆苦」、「涅槃寂靜」二法印。即於現實之凡夫輪迴界中,充斥著不滿、苦惱,而無法獲得絕對之淨福,故深感「一切皆苦」;反之,以脫離輪迴之理想境地為絕對之淨福者,稱為「涅槃寂靜」。此種對現實之苦與其原因理由,兩者間之關係,作法則性之觀照,即稱為「流轉緣起」;而說明理想狀態以及達到之方法者,稱為「還滅緣起」。
對於「苦」在何種因素下發生、存在,佛陀舉出十二項具體條件(流轉緣起、順觀),稱為「十二緣起」,更以還滅緣起、逆觀來說明滅此條件即滅苦。四諦即苦、集、滅、道,其中最初之苦、集二諦系闡述現實之苦惱與產生苦惱之因素,以及兩者間之關係(流轉緣起);後之滅、道二諦則明示理想涅槃與達成目的之方法,及兩者間之關係(還滅緣起)。上述四法印、十二緣起、四諦等三大教理之關係,如右表所示。
[pic:p2689.gif]
(二)部派佛教教理:原始佛教教理,於原始經典(阿含經)中並無組織或統一,故上述所示一貫性教理,系後來的祖師、學者從片段性之教示中加以綜合而成者。將原始經典中所載各個教說加以說明解釋,分析組織等學術性之研究,稱為阿毗達磨之研究法。
此研究法,至後世逐漸發展,及至佛教即將**成諸部派時,教理解釋之歧異遂成為部派**原因之一。從而各部派以獨自之教理組織與解釋,製作獨自之教理書,即稱為「根本阿毗達磨」之論書。
初期之論書系原始經典之註解說明,或教理之組織整理,故與經典有密切關係;然至後期論書,與經典之關係逐漸薄弱,遂成立經典所無之阿毗達磨獨特學說。在原始佛教時代,所有教理均系作為實踐修行基礎之理論,並無與實踐無關之論說。然至部派佛教之後期論書,逐漸採用與實踐無關之存在論為考察事物有、無、假、實之論究法,已不再側重具有實踐意義之教理。
此外,部派佛教時代,於諸部派間所主張之種種教理學說,每每互相爭論,各執異說。成為爭論之問題者,例如佛陀論、涅槃論、因果論、心**等皆是。
(三)初期大乘佛教教理:反對部派佛教流於形式上之學術性佛教,及其以無關於實踐修行之存在論為重心之傾向,而提倡佛教迴歸本來之實踐信仰。於革新主義者之間,興起新的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相對於部派佛教之理想人格(即依四諦、八正道能成就之阿羅漢),而強調修持六波羅蜜可成就佛道之菩薩,故不僅認為部派佛教乃自利之小乘,又自認為自宗乃利他之大乘。此外,於修行階段方面,新立十地之說,即菩薩依利他之誓願、發菩提心,經由十地而成佛。蓋所謂「利他行」,乃是力行佈施為始之六波羅蜜。
大乘比部派更徹底闡明空、無我之教說。就理論上而言,此係由於排斥說一切有部之存在論,而從佛教原本之緣起立場強調空(無我)之教理。初期大乘佛教學說之集大成者龍樹,於其「中論」一書中,徹底地闡述空之理論,成為以後大乘佛教之理論基礎。
空,就信仰實踐而言,指空、無我之行;例如佈施,為「三輪體空」之佈施。就此觀點而言,初期大乘,無論就理論或實踐方面,可說頗能迴歸佛教本來之純粹立場。然初期大乘佛教經典亦與原始佛教經典相同,缺乏教理之組織、整理。
(四)中期大乘佛教教理:於中期大乘佛教時期,初期大乘思想與之同時發展,而著重於學術、哲學性之研究。即除初期大乘思想外,另加入中期獨特之新思想,並受部派佛教教理及外教哲學思想之影響。
中期大乘之教理組織,大體而言,有下列三種:瑜伽唯識說、如來藏佛性說、前二者之綜合說。
瑜伽唯識(瑜伽行派)之教理要目,約可分為唯識、二無我、三性、八識等。(1)唯識,系由承自原始佛教緣起說之初期大乘華嚴經中「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之說而開展者。謂一切生死輪迴之現象以含有善惡意念之識為原因而起,故諸法之存立根據唯為一心之識,此外無他,故稱唯識。
唯識為無常變化,故相通於無我說。(2)二無我,指人無我、法無我。部派佛教中,如犢子部主張有人我、法我;另如說一切有部雖否定人我,然主張法我(法體恆有說)。
中期大乘佛教為完全否定此等有我說,遂強調二無我之說,此係承續初期大乘「般若皆空」說而來者。(3)三性說,即:遍計所執性(分別性)、依他起性(依他性)、圓成實性(真實性)。
於唯識學派中法相宗(有門唯識)、法性宗(空門唯識)之解釋相異。三性不僅就唯識上之解釋,亦可論及一切現象之存在。例如:
1.依他起性,指物質、精神之所有現象非孤立獨存,必依於時間性、空間性之原因理由等諸條件而成立存在;此可視為相當於原始佛教緣起法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2.
遍計所執性,指凡夫執迷三界輪迴之狀態。可視為相當於原始佛教之一切皆苦、四諦中苦集二諦、流轉緣起。凡夫依無明、渇愛等煩惱執著而行動造業之狀態,可稱為遍計所執之相。
3.圓成實性,相反於遍計所執性,乃指脫離輪迴為聖者之理想狀態。可視為相當於原始佛教之涅槃寂靜、四諦中滅道二諦、還滅緣起。
亦即滅盡煩惱執著,成就空無所得、空無礙之狀態。三性皆與緣起相關,亦皆屬「無我」之教理。又為破除對三性之執著而說三無性,即相無性(遍計之境為虛妄無相)、生無性(依他諸法為緣生假有)、勝義無性(依前者而畢竟空)。
此亦繼承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說而來者。(4)八識,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所說眼識乃至意識之六識,及始於瑜伽行派所說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第七識為煩惱我執之根源。
第八識包含具有認識判斷、思惟等過去經驗餘力之種子,相當於原始佛教十二緣起中含有無明、行等之識;又相當於部派佛教所說具有善惡業餘力之輪迴主體之根本識、有分識、一味蘊、窮生死蘊等。中期大乘承襲上述說法,而有更進一步之發展。蓋中期大乘所謂之八識說,系以第八阿賴耶識為中心,而說明輪迴流轉之執行、如何脫離輪迴到達理想之涅槃,及如何轉依有漏諸識成為無漏四智,用以闡釋流轉緣起、還滅緣起之運作。
如上所述,瑜伽行派之教理,其根本立場乃基於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說,並受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等上座部系之教相所影響。瑜伽行派被稱為法相宗,系以其從「相」(現象)方面為中心加以考察存在之故。與之相對者,如來藏系及綜合說,乃從諸法之本性真如方面考察存在,故亦稱法性宗。
法性宗之如來藏、佛性說,系承襲部派佛教大眾部系之「心性本淨」說,加以改善發揚而成者。若從中期大乘佛教與部派佛教之關係而言,可知法相宗系受上座部系之影響,法性宗則受大眾部系思想之影響。概言之,如來藏系之學說,與其說是考察心變化之現象方面,不如說乃就悟證成佛之可能性與理想狀態,來**永不變之心,即如來藏性、佛性。
融合阿賴耶識說(法相)及如來藏說(法性),即為中期大乘佛教之第三型別綜合說,以大乘起信論之教理為其代表性旨義。此一綜合說,於印度似虖不太流傳,梵語原典中幾虖不存。大乘起信論於一心之上,又立心生滅、心真如,若配當於三性說,則「一心」相當於有染淨變化可能性之依他起性,「心生滅」相當於依虛妄分別而起之遍計所執性,「心真如」則相當於離妄分別而清淨之圓成實性。
中期大乘時代之後半時期亦倡導中觀學說,如唯識之分為有相唯識、無相唯識,中觀學派亦分為近似唯識說之自立派(梵 sva^tantrika),及指摘對方過誤、論破所有立論之破邪派(梵 pra^san%gika),然卻未形成如瑜伽行派之完備教理與組織。
於中期大乘佛教時代,不僅大乘中種種教理學說,與此同時者,小乘部派說一切有部(毗婆沙師)、經量部(經部師)之教理學說,自前一時代以來即極為興盛。如說一切有部系出現世親之俱舍論;經量部系則以成實論為代表論書,該書受大乘佛教之影響甚深,內容主要是從經量部之立場來駁斥說一切有部之教說。
(五)後期大乘佛教教理:中期大乘佛教為對抗當時興盛之外教哲學思想,不得不整理與實踐無關之單方面知識、理論性問題。例如成立作為認識判斷等知識標準之「量」,為論證自說之真實、破斥他說,於佛教亦盛行研習因明學,甚而發展出超越外教之獨特學說。
然因明學與信仰、實踐無關,且若就本來之立場而言,將佛教教理哲學化、專門化,則不免流於空泛、抽象、無關巨集旨之傾向,久之形成教理髮展之危機與墮落。為調整此一危機,與復歸佛教為宗教信仰之本來立場,乃有代表後期大乘之密教興起。
密教之教理,一方面受當時流行之象徵主義怛特羅文學所影響,以平易之象徵意義顯示佛教深遠之哲學理論,另一方面又極為著重信仰實踐。密教之理論層面稱為教相,系利用昔有之學說,以象徵方式說明從「發菩提心」至「成佛」之修行階段,使易於達成理想。成就理想之一般性方法,為三密加持:
身密結印契,口密誦真言(陀羅尼),意密觀佛菩薩及其種子。其根本教理,乃在以菩提心為因,以大悲為根,以方便為究竟,此即「即事而真、當相即道」之說。
(六)中國及日本佛教教理:以上所介紹之印度大小乘佛教皆曾傳來我國,於我國成為毗曇宗、成實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俱舍宗、華嚴宗、密教等宗派之教理,而大為隆盛,比在印度更有超越性之發展。後傳入日本,如日本天台宗、真言宗、真宗、日蓮宗等,皆以日本獨特之教理展現之。
佛教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什麼?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聖諦,理論基礎是十二因緣法。四聖諦的核心是滅諦,也就是涅槃道。涅槃是佛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涅槃是不生不滅之義。佛初生時就 指天發誓,要度眾生生老病死。度脫生死或曰解脫生死,這就是佛教的使命,創立佛教,弘揚涅槃,普度眾生。終佛一生,都在講四聖諦。一切佛法都是圍繞四聖諦的。一切諸佛世尊...
佛教為什麼不主張吃肉,佛教為什麼不吃肉?
哎呀沃去 齊宣王問曰 齊桓 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 仲尼之徒無道桓 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 乎?曰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 可。曰 何由知吾可也?曰 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 牛何之?對...
道家的思想主張是什麼,道教的思想主張是什麼啊?
易書科技 道家是先秦時代的一個思想派別,老子和莊子是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與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 道 他們認為 道 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事物變化發展的法則與規律。道家思想用獨特的宇宙 社會與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