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什麼?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時間 2022-11-30 14:45:08

1樓:娛眼大觀園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聖諦,理論基礎是十二因緣法。四聖諦的核心是滅諦,也就是涅槃道。涅槃是佛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涅槃是不生不滅之義。佛初生時就 指天發誓,要度眾生生老病死。度脫生死或曰解脫生死,這就是佛教的使命,創立佛教,弘揚涅槃,普度眾生。

終佛一生,都在講四聖諦。一切佛法都是圍繞四聖諦的。一切諸佛世尊出世說法都說四聖諦,也叫諸佛常法。

無論度化父母親人,還是其他人與天神,都說四聖諦。所以說,四聖諦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佛教的不二法門。

2樓:愛生活

佛教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宣揚的種姓制度。它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慾望,只有消滅慾望,忍耐服從,刻苦修行,才能擺脫「苦」,到達「極樂世界」。

中國古代的宗教乃至傳統文化,也多有從善惡報應角度去勸人棄惡從善的,諸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等等。

再進一步說,即使佛教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從業報輪迴的角度去勸人棄惡從善,然而,在古印度宗教文化史上,早在佛教之前,「業報輪迴」已經是婆羅門教的一個基本教義。因此,「業報輪迴」思想本身,算不上是佛教的發明。

佛教在這方面的真正貢獻在於,對傳統的「業報輪迴」思想進行創造性的改造:把婆羅門教建立在「三世恆存」之「真我論」基礎上的「業報輪迴」思想,改變成以「緣起法」為理論基礎的「業」自身的報應,亦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3樓:春風春又回

主要思想主張是:眾生平等,忍耐順從,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等。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20

4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鳥巢禪師把這三個字通俗易懂地表達成十六個字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諦說、八正道和十二因緣。

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是把社會人生的一切判定為苦,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就是要人們消滅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諦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脫的途徑,可概括為八正道。

5樓:引經據典正法

佛教不能用思想來形容,你要問佛教最基本的,是「看破」和「放下」

也可以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6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是從塵幻中覺悟,認識我們的本來,我們是什。

麼,周圍的花花草草石頭瓦塊是什麼,和我們什麼關係,簡言之,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理,真明白了,就同佛知見,就覺悟了,不迷了,就是佛了。

再進一步細說,這個世界、這所有一切、萬法是否實有?就要講到空和有的關係,空和有與我們又是什麼關係?這就是根本,我認為這就是核心,把這個搞明白,就是佛的意圖。

7樓:

聽有人說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空",而且還被採納,實在是忍不住了,如果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空那就大錯特錯了。

佛教的核心思想實際其實是"中"

其含義是不執著於有,不執著於空,如執於有則永不出世間,如執著於空則墜入空執,尤勝於執著於有,所以佛說「寧在有中取,不在空中求」;如果佛教核心為空,那成佛豈不也是空。

只有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而歸中道(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才是佛教的第一義諦。

8樓:艾碧麗娜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超越。

超越一切,擺脫一切羈絆心靈的因素。成為純淨無暇的靈魂的擁有者。

這麼說吧,在世俗裡的一切以及我們所思所想所有都要擺脫。當你擺脫世俗,你就有了擺脫世俗的境界(色不亦空,空不異色),當你擺脫愛恨,就有了擺脫愛恨的境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當你擺脫生死,你就有了擺脫生死的境界(得三秒三菩提)。當你擺脫一切,就超越了一切。

(究竟涅槃)。

所以,真正的佛教不是叫人行善的,因為它無是非善惡,是非善惡都是業障。真正的佛教只是超越。佛法分大乘和小乘,小乘修現世福報,大乘修來世或者修的是能成就羅漢或者菩薩果位的修行。

大乘講究由色〔就是有形〕入空〔就是內心擺脫皮囊束縛,所謂眾生平等,萬法無異〕,這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極致,所以有人講四大皆空,其實真正的世間極致乃是既不執著於色也不執著於空,但前提是已經經過四大皆空。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自己脫離6道輪迴之苦和幫助他人脫離6道輪迴之苦。

10樓:匿名使用者

今生修煉 ,為了來世。 正因為這個特點成為歷代統治階級利用的統治工具。佛教理論對普通百姓的影響力越大 越利於統治階級管理。

11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佛知佛見,眾生因沒有契入,而枉入諸趣,輪迴之苦,沒有出苦之期。同體大悲,方行等慈。眾生皆具如來佛性。

知道了,明白了佛知佛見。你就覺悟,反之,就是睡覺。所以,佛法的核心就是讓一切眾生醒來。

12樓:匿名使用者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盤寂靜 。這是佛留下的三法印,區別於其他宗教的理論。這是佛教根本的思想,也是後世末法用來鑑別一個理論是否符合佛法的印證工具。

13樓:匿名使用者

核心是人的本性。

此事不能它求,各人都有自己的切入點,佛陀也是不斷從各個方面來論述這件事,給人以啟發。

14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核心思想說得專業點就是「明心見性」,說得普通點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15樓:李順李順李順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放下,

16樓:大覺商人

佛教的核心思想在《心經》

17樓:符惜鍾紫南

佛教:自性是佛,覺著為佛。因果是律,好自為之。

---自己救自己。我國佛教派別主要有小乘和大乘兩大派,小乘在雲南一帶,受到東南亞佛教的影響。大乘又分為顯宗和密宗。

顯宗可根據具體修行的側重點不同而分為禪、淨、律、教下等。密宗可分為東密和藏密,這是由於傳教過程中的源流不同而形成。藏密又分為寧瑪、噶舉、薩迦、格魯、覺囊、覺宇等派別,也都是根據不同的傳承而形成的。

要知道的是,佛教所謂的派別和其他宗教的派別不同,佛教秉著「四萬八千法門」的觀點各派別間和平共處,有**甚至分歧但無根本矛盾,更從未有出於教義差異引發的宗教戰爭。

您有興趣可以參閱一些介紹佛教發展的史書。

補充一句:東密本身可分為東密、臺密,是根據胎藏、金剛兩界修法區分。

另外歷史上還有滇密,在雲南至今仍有影響。但云南主流仍是小乘。

佛教的主要思想是什麼?主要是修什麼的? 10

1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創始於古印度,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淨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教的主張是什麼?

19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先知道「佛教」是什麼意思:

佛教就是:佛學+教育。

佛學:教人從善,從而快樂幸福。

教育:就是主動去教化他人。

所以佛教的主張就是:自覺,覺人。(覺:覺悟、悟到)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20樓:關關說教育

核心思想如下:

1、一切現象皆是因緣所生。

佛教常說緣起性空。所以緣起性空就是佛法的根基,佛教認為宇宙不是神創造的,世間也沒有獨存性的東西,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

2、一切皆是因果。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因果的迴圈,我們能來到這裡,必然有過去的因,我們現在的所做,未來必然會得到相應的結果。所以佛教提出了十二因緣理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詳細瞭解十二因緣。

3、苦、集、滅、度,人生的四條真理。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便悟道了這人生的四條真理,也叫四聖諦。四聖諦告訴我們苦是人生的常態,以及苦的原因和滅苦的方法,通過學習四聖諦就可以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最終得到涅槃。

4、修行的方法是八正道。

如何修行佛法,佛提出了八正道,也叫八支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指明的八條正道,主要是引導眾生,要正信佛法、正知、正見、正念、正定。

千萬不要人行邪道。

5、中道才是大道。

佛陀悟道後,提出了中道。中道也是佛法的最核心智慧,中道不提倡享樂、也不提倡苦修,中道也說明了佛法非唯心主義,也非唯物主義,而是物質與精神的高度結合,心物達到合一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不生不滅。

21樓:法華三昧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楞嚴經》裡的「一心三藏」,「萬法唯心所現」,是《法華經》的一大事因緣,十個如是,是《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法不一,義理相同,都是圓教一乘的法義。

22樓:哆啦a夢

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心三藏,一心三藏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即法華經和楞嚴經所揭示的這個宇宙的真相——天地萬法唯一人一念之所變現。

23樓:悟待證

佛教核心思想就是〈覺悟真理,離妄解脫〉!

24樓:燃燈吧

瞭解苦!解脫苦!苦集滅道。

佛教的主張是什麼

25樓:匿名使用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26樓:哆啦a夢

佛教的主張就是一心三藏一實相印,一心三藏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即法華經和楞嚴經所揭示的這個宇宙的真相——天地萬法唯一人一念之所變現。

佛教的基本思想

27樓:初夏的塵埃

一、人間性:佛陀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來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間的性格。

他和我們一樣,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間的生活中,表現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間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間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發展的佛教,非常重視生活,對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臥,處處都有教導,處處都有指示。甚至對於家庭、眷屬的關係,參與社會、國家的活動,都有明確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這個世界,完全是為了「示教利喜」,為了教化眾生,為了給予眾生利益,以利他為本懷。

四、喜樂性:佛教是個給人歡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義就是為了要解決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快樂。

28樓:騎驢抓魚的貓

佛教的基本思想。佛教作為一種外來宗教,跟中國的道教一起屬於,中國領先的兩大宗教。佛教講究是出世的,要求信眾,要忍受逆境,忍受苦難,以後靈魂就可以進入天堂。

而且你在現世所受的災難,都是你前世所造的孽,在今世來償還。

佛教還有個教義就是因果報應的思想,佛教認為一切事情皆有因果,前世種的因,今世才有果報。如果你今世修行,修身養性,那麼來世就有好的報應。

2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起源於釋迦牟尼對人生的思考,釋迦牟尼出身於貴胄之家,享盡榮華富貴之後,開始追求解脫,他的解脫方式很奇怪——拋棄妻子、獨居修行、不承擔社會責任。他的目的是心靈的絕對自由,並且能夠不朽。很多人讚賞釋迦牟尼,說他拋棄世間的榮華富貴,追求人生的真諦,非常崇高,值得效仿。

其實追求不朽就是最大的執念,為了這個目標放棄一些享受,誰都做得到。就像一個人為了追求未來的消費而強制自己現在儲蓄,他的目標是個人利益最大化。任何人的目標都是個人利益最大化,佛陀也不例外。

他的個人利益就是追求不朽。

佛教徒似乎都很清高,不要名不要利,不貪財不貪色,其實他們追求的是大貪——成佛。成佛後長生不老,有人供養,不勞而獲,這種生活誰不想過呢?為了最大的貪慾而節制現在的慾望,這種買賣還是划算的。

有個故事,呂洞賓能點石成金,很多人都要金子,只有一個人不要。呂洞賓以為這個人有道根,想度化他,問他要什麼?那個人說「我要你的手指頭」。

我們普通人就好比想要金子的人,而佛教徒就好比想要呂洞賓手指頭的人。佛教徒整天說這個人貪那個人痴,其實他們自己才是最大的貪痴。

(注:在佛教究竟的華藏世界中,佛是長生不老的。) 摘自《我為什麼不信佛教了》

佛教為什麼不主張吃肉,佛教為什麼不吃肉?

哎呀沃去 齊宣王問曰 齊桓 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 仲尼之徒無道桓 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 乎?曰 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 可。曰 何由知吾可也?曰 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 牛何之?對...

佛教都主張什麼主旨是什麼都有什麼內容

午間琴韻 學習佛教,首先是因果論和前世今生論,還有是學習空性,可以瞭解人生的哲理,解除人生困惑的問題,可以先從地藏經學起,看看淨空法師的地藏經講解,先對佛教初步認識一下,如果有慧根,會可以接受的。 佛教主張平常心,主張淡然處世,主張無慾無求,其思想主體是圍繞 空 的哲學理念而的,明白 空 的含義則一...

道家的思想主張是什麼,道教的思想主張是什麼啊?

易書科技 道家是先秦時代的一個思想派別,老子和莊子是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與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 道 他們認為 道 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事物變化發展的法則與規律。道家思想用獨特的宇宙 社會與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