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19 23:36:51

1樓:匿名使用者

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附上: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

[原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目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鬆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邱。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譯文]

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還不回!既然自認為心志被形體所役使,又為什麼惆悵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來的事情尚可追回。

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歸舟輕快地飄蕩前進,微風徐徐地吹動著上衣。向行人打聽前面的道路,恨晨光還是這樣微弱迷離。

望見家鄉的陋屋,我高興得往前直奔。童僕歡喜地前來迎接,幼兒迎候在家門。庭院小路雖將荒蕪,卻喜園中鬆菊還存。

我拉著幼兒走進內室,屋裡擺著盛滿酒的酒樽。拿過酒壺酒杯來自斟自飲,看著庭院裡的樹枝真使我開顏。靠著南窗寄託著我的傲世情懷,覺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園子裡散步自成樂趣,儘管設有園門卻常常閉關。拄著手杖或漫步或悠閒地隨處休息,不時地抬起頭來向遠處看看。雲煙自然而然地從山洞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回還。

日光漸暗太陽將快要下山,我撫摸著孤鬆而流連忘返。

回去吧,我要斷絕與外人的交遊。既然世俗與我乖違相悖,我還駕車出遊有什麼可求?親戚間說說知心話兒叫人心情歡悅,撫琴讀書可藉以解悶消愁。

農人們告訴我春天已經來臨,我將要到西邊去耕耘田畝。有的人駕著篷布小車,有的人划著一葉小舟。時而沿著婉蜒的溪水進入山谷,時而循著崎嶇的小路走過山丘。

樹木長得欣欣向榮,泉水開始涓涓奔流。我羨慕物得逢天時,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罷休。

算了吧!寄身於天地間還有多少時日!何不放下心來聽憑生死?

為什麼還要遑遑不安想去**?企求富貴不是我的心願,尋覓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氣我獨自外出,或者將手杖插在田邊去除草培苗。

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長嘯,面對清清的流水吟誦詩篇。姑且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走向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還有什麼值得懷疑!

2樓:南唐小主李煜

1,[譯文] 確實迷途還不算遠,覺察到今天的正確,昨天的錯誤。

[註釋]實:確實。迷途:做官。其:大概。是:正確。非:錯誤。

2,出處:《歸去來兮辭·並序》(節選)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目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譯文: 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

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麼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我悔悟過去的錯誤不可挽救,但堅信未來的歲月中可以補追。實際上我入迷途還不算遠,已覺悟到回家為是而做官為非。

3樓:霏雪凝煙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出自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其意思是: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做官)是錯誤的。

4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是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5樓:匿名使用者

認為(自己)迷途了,但是還不遠,覺察到今天是對的而昨天是錯的,就沒有迷途

6樓:半個假瘋子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大意是:「其實是(自己)迷途了,但是幸好迷途還不遠,也感覺到了現在是對的而以前是錯的」

7樓:劉傻妮子

覺今是而昨非:

感覺自己現在的行為是正確的,而過去的做法與行為感到是錯誤的、荒唐的。或許是因為年少無知造成的吧?

實迷途其未遠:

其實不過想來,自己還是在彎路上走的不算太遠呀。

總的來說,這個並列句給人的啟迪是:

自己應該覺醒了,亡羊補牢 猶未為晚。浪子回頭金不換。

請教"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才是迷途。

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原文選段: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譯文:回家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麼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確實走入了迷途大概還不遠,已覺悟到現在的做法是對的而曾經的行為是錯的。船在水上輕輕飄蕩,微風吹拂著衣裳。向行人打聽前面的路,遺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9樓:愛嬌的喵咪

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10樓:淞澗錦鯉

【字詞】:

悟已往之不諫:覺悟到過去做錯了的事(指出仕)已經不能改正。諫,諫止,勸止。

知來者之可追:知道未來的事(指歸隱)還可以挽救。追,挽救,補救。

實:確實。迷途:做官。其:大概。

是:正確。非:錯誤。

【翻譯】: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才是錯的。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是什麼意思?

11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意思是: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才是迷途。

出處:《陶淵明集》——東晉·陶淵明

原文: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譯文:回去吧!田園都將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被軀殼所役使,那為什麼悲愁失意?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生的事尚可補救。

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的行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輕輕地飄蕩著前進,輕快前行,風輕飄飛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擴充套件資料

這篇辭賦,不僅是陶淵明一生轉折點的標誌,亦是中國文學史上表現歸隱意識的創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鄉路上和到家後的情形,並設想日後的隱居生活,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當時官場的厭惡和對農村生活的嚮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詩人的一種「樂天知命」的消極思想。

辭前有序,是一篇優秀的小品文。從「餘家貧」到「故便求之」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貧而出仕的曲折經歷。其中「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及「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寫出過去出仕時一度真實有過的欣然嚮往,足見詩人天性之坦誠。

從「及少日」到「乙巳歲十一月也」這後半幅,寫出自己決意棄官歸田的原因。「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是棄官的根本原因。幾經出仕,詩人深知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喪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

因此,「飢凍雖切」,也決不願再「違己交病」。

語言雖然和婉,意志卻是堅如金石,義無反顧。至於因妹喪而「自免去職」,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對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辭則是淵明在脫離官場之際,對新生活的想象和嚮往。

12樓:阿九九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意思是: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原文】: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鬆菊猶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作者】: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東晉詩人、辭賦家。名潛,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後改名潛。

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陶徵士誄)。

【譯文】:

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還不回!既然自認為心志被形體所役使,又為什麼惆悵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船在水面輕輕地飄蕩著前進,微風徐徐地吹動著上衣。向行人打聽前面的道路,遺憾的是天剛剛放亮。

  剛剛看見了自家的房子,一邊高興,一邊奔跑。童僕歡喜地前來迎接,幼兒迎候在家門。庭院小路雖將荒蕪,卻喜園中鬆菊還存。

我拉著幼兒走進內室,屋裡擺著盛滿酒的酒樽。拿過酒壺酒杯來自斟自飲,看看院子裡的樹木,覺得很愉快。靠著南窗寄託著我的傲世情懷,深知住在小屋裡反而容易安適。

天天在園子裡散步自成樂趣,儘管設有園門卻常常閉關。拄著手杖或漫步或悠閒地隨處休息,不時地抬起頭來向遠處看看。雲煙自然而然地從山洞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回還。

日光漸暗太陽將快要下山,我撫摸著孤鬆而流連忘返。  回去吧,讓我同外界斷絕交遊。既然世俗與我乖違相悖,我還駕車出遊有什麼可求?

親戚間說說知心話兒叫人心情歡悅,撫琴讀書可藉以解悶消愁。農人們告訴我春天已經來臨,我將要到西邊去耕耘田畝。有時坐著有布篷的小車,有時划著一隻小船。

即探尋幽深曲折的山溝,也經過道路崎嶇的小丘。樹木長得欣欣向榮,泉水開始涓涓奔流。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感嘆我的一生將要結束。

  算了吧!身體寄託在天地間還能有多少時候(活在世上還能有多久)?為什麼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地生死?

為什麼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去?企求富貴不是我的心願,修仙成神是沒有希望的。愛惜美好的時光,獨自外出。

有時扶著柺杖除草培苗。登上東邊的高岡,放聲呼嘯。面對清清的流水吟誦詩篇。

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度到生命的盡頭。樂安天命,還有什麼可疑慮的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思

案無多書,心不少書 循而漸進,持而不衰。戰雖有陣,而用為本 喪雖有禮,而哀為本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天下之勢,以漸而成 天下之事,以積而固。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處重大之事愈宜平和,處疑難之事愈宜無意。緩事急幹,敏則有功 急事緩辦 忙則出錯。不自省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翻譯

西安一尺,她的期末,他的兆易謀其脆。事情在穩定的時候,bai就容易du維持 在沒有定局的時候,就容易籌謀 在zhi脆弱的時候,就容易分判dao 在微弱的時候就容易消散。在沒有發生困難的時候就要去做,在沒有發生紊亂的時候就要去處理。雙手摟得過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生長起來的。九層高的樓臺,是從一堆土建...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完整解釋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老子 道德經 第四十七章原文如下 不出戶,知天下 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對於這段話,有人解讀為唯心主義,然後大批特批,六甲番人認為這不對的。每個人說話和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