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問題 古詩詞翻譯解釋 ,語文問題 古詩 詞翻譯 解釋

時間 2021-10-14 23:00:08

1樓:

41 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劃,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患

42 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43 覺悟到過去做錯了的事已經不能改正,但知道未來的事還可以挽救

44 智慧的人愛水,仁義的人愛山;智慧的人好動,仁義的人喜靜;智慧的人容易快樂,仁義的人容易長壽。

45 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不如對其有興趣的接受得快

46 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 能成為 君子

47 能認識別人的叫做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做高明

48 能戰勝別人的叫做有力,能剋制自己的人才算剛強

49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50 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2樓:5可愛乖乖

4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是一個假設關係的複句,可以這樣解釋:人如果不考慮長遠,那麼憂患一定會在近期出現。其意是要人目光遠大,考慮長遠。其實這是個賓語前置句,可以這樣改:「人無慮遠,必有憂近」。

這是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

"《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

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42孔子名言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語出《論語·述而》

翻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

慼慼,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慼慼之心。

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為悉府也。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ps:在高考中,規定做「長」!!!!

43出處:《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賞釋:接輿:傳說春秋時的隱士。

鳳:這裡指孔子。諫:

挽回。春秋時,正處於奴隸制開始崩潰,新興的地主階級開始發展時期,孔子卻到外遊說,宣揚他的儒家學說,因而到處碰壁。接輿對他唱道:

「鳳凰呀,鳳凰呀!你是多麼地不走運呀!過去的已無法挽回了,未來的可還趕得上呀!

算了吧,算了吧!現在那些執政的也都身處危境啊!」這兩句話含有一定的哲理。

過去的縱然是錯了,但也是無可挽回的;只要向前看,那麼未來的還是可以追補的。後世多用這兩句作為對人或對已鼓勵的話。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司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兩句,就是出自本句的。

接輿所唱的又名《接輿歌》

44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聰明智慧的人愛水,有仁德的人愛山。聰明智慧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智慧的人常樂,有仁德的人長壽。」

45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處:(孔子《論語·雍也》)

意思是說:學習知識或本領,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不如對其有興趣的接受得快。

46論語中總有四句:「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註解】質勝文則野:質,樸,質樸。文,文采,文飾。

野,鄙野。 史: 本指宗廟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書者,這些人往往顯得虛偽正經,故史意指虛浮,虛偽。

彬彬:這裡指文和質均勻配合的樣子。

【譯文】孔子說:「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 能成為 君子。」

孔子在這則語錄裡提出了「文質彬彬」的說法,這為後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質樸恰當配合是後來文論家們對詩文寫作的要求。

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知人者」,知於外;「自知者」,明於道。

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明者,知己知人,內外皆明。智是顯意識,形成於後天,**於外部世界,是對錶面現象的理解和認識,具有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明,是對世界本質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於道。

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覺悟者。

4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瞭解別人的人有智慧,瞭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戰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49《道德經》之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凡有大成就的人,好象在某些方面總有不足之處,(正是這一得一失,才使其作用相互彌補,整體上) 不至於衰竭;充盈的物質好象總是從空虛開始, (正是這一虛一實相互轉變,) 才使整體上用之不盡。有筆直似乎就有彎曲,有靈巧似乎就有笨拙,存在能言善辯,就好象總有笨嘴拙舌。

善於運動的人能戰勝寒冷,善於守靜的人能戰勝酷熱,(心靜自然涼) 。明白了靜能勝熱的道理,就能為治理天下找到一條正確的途徑。

50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3樓:匿名使用者

45 是意思是 1件事情知道的不如喜歡的喜歡的不如為此而快樂的

47是 知道他人心中想什麼的人 是聰明的 知道自己的人是有理智的

42是君子心胸是寬蕩的 小人自私自利心胸狹窄

語文古詩欣賞,語文古詩詞鑑賞?

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表面看來語句平淡無奇,然而細細無味,卻是詞淺情深,含義深刻。詩的開頭兩句敘事 寫飲酒餞別,以問話引起下文。三 四句是交代友人歸隱原因 不得志 五 六句是寫對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對隱居的羨慕,對功名利祿 榮華富貴的否定。全詩寫失志歸隱,藉以貶斥功名,抒發陶醉白雲,自尋其樂之情,詩的...

古詩詞問題,古詩詞問題

蘇軾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應該是這首 沒錯 蘇軾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

語文古詩詞鑑賞,高中語文古詩詞鑑賞典型題及答案

主旨 本詞表面極寫元宵節燈火輝煌 萬人徹夜狂歡的場面,諷刺南宋統治者只知沈醉於歌舞昇平,而不思復國。詞中繁華的景象,襯托出一位自憐幽獨,脫俗不群的美人形象,從中表現了詞人唯我獨醒,不隨波逐流的清高品格。表現手法 比興象徵 a 用元夕的兩種場景象徵兩種不同的政治環境 b 用元夕的兩種人物象徵政治上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