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蘇軾《東坡》,蘇軾的《水龍吟》及賞析

時間 2021-10-14 23:13:00

1樓:匿名使用者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說點自己見解,第一句是起手句,雨洗代表自己遭受的磨難,中國人喜歡用風雨來形容磨難;東坡是雙關,既是地名也是自比;月色清代指自己歷經磨難依然不改自己清白的志向。

末句以鏗然為結語,意思是說不論自己人生的道路多麼曲折,依然會自潔自愛,擲地有聲的生活,表明作者不會與朝廷的小人們同流合汙的決心。

鏗然一詞是表示聲音的,與第一句表示視覺的月色清呼應,透過文字達到了視聽相和的詩境。

2樓:

東坡被雨洗刷過後月亮顯得格外明亮,市人匆忙走過東坡只有置身名利圈外的詩人才能享受這聖景。不要嫌棄坡頭的路大石從錯凹凸不平。作者獨自喜歡用木杖點地時堅然之聲。

東坡是一個地名,在當時黃州州治黃岡(今屬湖北)城東。它並不是什麼風景勝地,但對作者來說,卻是灌注了辛勤勞動、結下深厚感情的一個生活天地。宋神宗元豐初年,作者被貶官到黃州,棄置閒散,生活很困窘。

老朋友馬正卿看不過眼,給他從郡裡申請下來一片撂荒的舊營地,蘇軾加以整治,躬耕其中,這就是東坡。詩人在此不只經營禾稼果木,還築起居室——雪堂,親自寫了「東坡雪堂」四個大字,並自稱東坡居士了。所以,他對這裡是傾注著愛的。

詩一開始便把東坡置於一片清景之中。僻岡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後的皎潔月光,透過無塵的碧空,敷灑在澡雪一新、珠水晶瑩的萬物上,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確實當得起一個「清」字。

謝靈運寫雨後叢林之象說:「密林含餘清」。詩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謝。

詩人偏偏拈出夜景來寫,不是無謂的。這個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為市」,市人為財利驅迫,只能在炎日囂塵中奔波。

唯有「野人」,脫離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詩人,才有餘裕獨享這勝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盡野人行」。這讀來極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詩,使我們不禁從「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鬧市囂塵的喧鬧氣息,又從「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處而自足於懷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盡在不言中。

詩人在另一首詩裡說:「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雖是詠定惠院海棠的,實際是借海棠自詠身世,正好幫助我們理解這句詩所包含的意境。

那麼,在這個詩人獨有的天地裡,難道就沒有一點缺憾嗎?有的。那大石叢錯、凸凹不平的坡頭路,就夠磨難人的了。

然而有什麼了不起呢?將柺杖著實地點在上面,鏗然一聲,便支撐起矯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擻地前進了。沒有艱險,**來征服的歡欣!

沒有「犖确坡頭路」,哪有「鏗然曳杖聲」!一個「莫嫌」,一個「自愛」,那以險為樂、視險如夷的豪邁精神,都在這一反一正的強烈感情對比中凸現出來了。這「犖确坡頭路」不就是作者腳下坎坷的仕途麼?

作者對待仕途挫折,從來就是抱著這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態度,絕不氣餒頹喪。這種精神是能夠給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詩所以感人,正由於詩人將這種可貴的精神與客觀風物交融為一,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無句不是言情,寓情於景,託意深遠,耐人咀嚼。

同一時期,作者有《定風波》詞寫在風雨中的神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與此詩可謂異曲同工,拿來對照一讀,頗為有趣。

《東坡》蘇軾古詩鑑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總的情感,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曠達樂觀,不慕權貴的品質。

第一句寫了雨點紛落,把東坡洗得格外乾淨,月亮的光輝也變得清澈。供參考。

蘇軾的《水龍吟》及賞析

4樓:春風十里吹翻你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這首詞是蘇軾婉約詞中的經典之作。詞家一-向以詠物為難,張炎《詞源》曰:「詩難於詠物,詞為尤難。

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

章質夫的柳花詞已經以其摹寫物態的精妙成為一時傳誦的名作。步韻填詞,從形式到內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約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經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的情況下,和韻要超越原唱實屬不易。

蘇軾卻舉重若輕,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採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 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兩不能別」。

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面。此詞- -出,讚譽不絕,名聲很快超過章的原作,成為詠物詞史上「壓倒古今」的名作。

大凡詩詞,「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

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備還不夠,必須做到「有境界」。觀章質夫的「原唱」,雖然描寫細膩生動、氣質神韻不凡、「瀟灑喜人」,但終歸是「織繡功夫」,「喜人」並不感人,因而較之「和詞」在「境界」上就大為遜色。

蘇東坡的「和詞」「先乎情」,「以性靈語詠物,以沉著之筆達出」,不僅寫了楊花的形、神,而且寫景「言情」,在楊花裡傾注了自己的深摯情感,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高超的藝術境界,從而獲得了永恆的藝術生命。

5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詞是蘇軾婉約詞中的經

典之作。詞家一向以詠物為難,張炎《詞源》曰:「詩難於詠物,詞為尤難。

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

」章質夫的柳花詞已經以其摹寫物態的精妙成為一時傳誦的名作。步韻填詞,從形式到內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約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經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的情況下,和韻要超越原唱實屬不易。蘇軾卻舉重若輕,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採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兩不能別」。

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此詞一出,讚譽不絕,名聲很快超過章的原作,成為詠物詞史上「壓倒古今」的名作。

大凡詩詞,「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

有境界而二者隨之。」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備還不夠,必須做到「有境界」。觀章質夫的「原唱」,雖然描寫細膩生動、氣質神韻不凡、「瀟灑喜人」,但終歸是「織繡功夫」,「喜人」並不感人,因而較之「和詞」在「境界」上就大為遜色。

蘇東坡的「和詞」「先乎情」,「以性靈語詠物,以沉著之筆達出」,不僅寫了楊花的形、神,而且寫景「言情」,在楊花裡傾注了自己的深摯情感,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達到了高超的藝術境界,從而獲得了永恆的藝術生命。

如何賞析蘇軾的《定風波》,如何賞析蘇軾《定風波》?

y小汐 宋神宗元豐二年 1079 八月,蘇軾於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詩指斥乘輿 譏切時政的罪名下御史臺,釀成有名的 烏臺詩案 年底,詔責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黃州 今湖北黃岡市 這首 定風波 詞就作於到黃州第三年的春天。詞前小序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狽,餘獨...

蘇軾的詩詞解析,蘇軾的詩詞和賞析

龍丘子自洛之蜀,載二侍女,戎裝駿馬。至溪山佳處,輒留,見者以為異人。後十年,築室黃岡之北,號靜安居士。作此記之 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溪山好處便為家。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面旋落英飛玉蕊,人間春日初斜。十年不見紫雲車。龍丘新洞府,鉛鼎養丹砂。龍丘子,即陳季常。東坡又有詩云 龍丘居士亦可憐,...

蘇東坡的詩詞20首附賞析,蘇軾最著名的20首詩詞

蘇軾寫過哪些詩句1 陽關曲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寫過哪些詩句2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蘇軾寫過哪些詩句3 浣溪沙 遊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