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__竺影痕
桃花源詩並記》是陶源明歸隱田園十六年後的作品。年輕時的陶源明也曾有過「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值社會動亂,戰禍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敗落,寒門之士,也只能是「壯志難酬」了。
正因為此,陶淵明才選擇了「擊壤以自歡」的道路。退居田園,躬耕自資,感受到的是農民的淳樸可親和田園生活的可樂。而現實生活的政治黑暗又無不激起他思想上的波瀾,他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只好藉助於筆墨抒寫情懷,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
於是便有了他的《桃花源詩並記》。
《桃花源詩並記》,都是通過對一個借想的「桃花源」的敘述,讚歎,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現實的批判,它是在醜的面前高舉起的一面美的鏡子。「記」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這樣一幅圖畫:「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飛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一種和平寧靜,安居樂業的生活。「往來種作」突出人人辛勤勞作,「怡然自樂」可以看出「豐衣足食」的愉快,對土地,房屋,雞犬的描繪則曲婉地表現出社會安定。
而桃源人「設酒殺雞作食」,「各復延至其家」則又表明桃花源民風的淳樸。「詩」中的「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叟縱行歌,班白歡遊詣。」同樣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和平安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雞犬互鳴,童叟歡愉。
這樣與「記」中所述的民風之純樸又互為表裡,互相補充,形成一個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可以說,「記」和「詩」在主題中心和立意構思角度是一致的。
但比較二者,我們又不難發現二者在體裁上,內容的選擇安排上,具體的表現手法上,又各具特色。
從體裁上看,「記」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記敘漁人發現,探訪桃花源的經過。桃花源的發現是在漁人的「忘」路之遠近的情況下,「忽逢」而見的,而且是置於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繽紛的花片中,這樣就給人一種神祕變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顯得撲朔迷離,有如夢幻。
但同時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親切可感,因為文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寫的又是漁人的親聞親見。這正是散文這一體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詩」則是側重敘述桃花源的社會制度和詩人的一種嚮往之情,它不同於「記」的入微摹神和繪色刻畫。
詩中表明的社會觀,是以道家的「淳」對抗現實的「薄」,由此襯托出黑暗社會激發的一種矛盾。這樣,這種超脫的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胸懷,又使詩中蘊含了一種超然的意境,因此這種看似平緩的敘述也就帶上一種清雅脫俗的意韻。這些正是由「記」和「詩」的不同的體裁所決定的。
從內容的選擇上看,其一,「記」是以漁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全文,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必然侷限於一時一地之見聞。而「詩」則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這樣就可以多側面多角度的輻射壯的鋪陳。「記」的內容選擇從細微出著眼,可摹狀繪神。
而「詩」的內容選擇則從大處落筆,以拓其面。這樣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極好地反映了主題。其二,「記」中受文體的限制,故而選擇了富有情節性的太守「尋向」不得的細節來表明心願--高士劉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樣顯得含蓄,意味深長。而「詩」則發揮詩體表情的優勢,直接議論:「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來點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顯得自然真摯。
從具體的寫作手法看,由於「記」,「詩」體裁不同,兩者在具體的表現手法上也就迥然不同,實為「異曲」。首先從筆發上看,「記」多用描繪,如「乃大驚」的神色,「皆嘆惋」的情態等,寫得細膩生動;而「詩」則多用敘述,議論,顯得平緩蘊韻。其次,「記」的語言簡潔生動,如「土地平曠」諸句,言不多而盡出桃源風貌。
李公煥說,《桃花源記》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造語之極簡妙。而「詩」的語言則顯得質樸自然,近似口語,全無雕飾做作之痕。再其次,結構上「記」以漁人串文,從美麗寧靜的環境,寫到男女衣著,勞動和歡愉的精神風貌;從這些人的生活,寫到他們的來歷,層層深入,次序井然,條理清晰。
而「詩」由敘「先賢避亂」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議論,敘議結合,渾然一體。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昇華。最後,從個別區域性看,「記」中言避世由來,運用插敘的手法,巧妙而不突兀;而「詩」中則運用順敘的手法娓娓道來,自然而順暢。
總之,《桃花源詩並記》兩者主題構思角度相同,而體裁手法各異。二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極好地表明作者的愛憎情感和志趣,願望。實為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2樓:匿名使用者
(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聞客從何處來
3樓:匿名使用者
<1>~一樣,具體是以武陵漁人進出為線索~。
比較《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兩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4樓:life無明小魚
1、從體裁上看
「記」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記敘漁人發現,探訪桃花源的經過。桃花源的發現是在漁人的「忘」路之遠近的情況下,「忽逢」而見的,而且是置於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繽紛的花片中,這樣就給人一種神祕變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顯得撲朔迷離,有如夢幻。
但同時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親切可感,因為文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寫的又是漁人的親聞親見。這正是散文這一體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詩」則是側重敘述桃花源的社會制度和詩人的一種嚮往之情,它不同於「記」的入微摹神和繪色刻畫。
詩中表明的社會觀,是以道家的「淳」對抗現實的「薄」,由此襯托出黑暗社會激發的一種矛盾。這樣,這種超脫的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胸懷,又使詩中蘊含了一種超然的意境,因此這種看似平緩的敘述也就帶上一種清雅脫俗的意韻。這些正是由「記」和「詩」的不同的體裁所決定的。
2、從內容的選擇上看
其一,「記」是以漁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全文,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必然侷限於一時一地之見聞。而「詩」則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這樣就可以多側面多角度的輻射壯的鋪陳。
「記」的內容選擇從細微出著眼,可摹狀繪神。而「詩」的內容選擇則從大處落筆,以拓其面。這樣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極好地反映了主題。
其二,「記」中受文體的限制,故而選擇了富有情節性的太守「尋向」不得的細節來表明心願--高士劉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樣顯得含蓄,意味深長。而「詩」則發揮詩體表情的優勢,直接議論: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來點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顯得自然真摯。
擴充套件資料
《桃花源詩》和《桃花源記》都是描寫同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並不讓人覺得重複。《記》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描寫具體,富於**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樸,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詳細。
《記》是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處處寫漁人所見,作者的心情、態度隱藏在文字之後,而《詩》則由詩人直接敘述桃源的歷史狀態,並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與願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顯示桃花源的思想意義和審美意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讚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託,表示嚮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並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於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示憎惡與否定。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5樓:安靜塗鴉
一、整體把握
本文原是陶淵明
《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
究竟是什麼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洞口僅容一人通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為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
漁人出洞後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於後來南陽劉子驥「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新增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裡,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
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裡,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後說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這也僅僅是意願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後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為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則是古**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
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通過村人「自雲」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為題材的**詩歌文學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
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
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
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桃花源記描寫桃花源中環境的句子,《桃花源記》裡寫桃花源環境的句子
我都8l沒電了 第二段中從土地平闊到並怡然自樂幾句話描寫了桃花源的環境,人們的生活狀態,其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描寫了桃花源村人的生活狀態。桃花源記 裡寫桃花源環境的句子 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 1 木來蘭詩 中描寫北方戰場條源件艱苦環境的bai句子是朔氣du傳金柝,寒光照...
陶淵明《桃花源記》,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緣 循,沿著。落英繽紛 落花繁多的樣子。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繽紛,繁多的樣子。異 驚異,詫異。這裡的意思是 對 感到詫異 窮其林 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窮,盡。林盡水源 林盡於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彷彿 隱隱約約,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樣子。才 僅。才通人 僅容一人通過。豁然開朗...
《桃花源記》翻譯,桃花源記的全文翻譯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