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看天藍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樓:匿名使用者
登高四聯均對
連音律上也對,讀起來很有**美!
沈德潛說,八句皆對,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
3樓:波闌
確實是登高
四聯均對仗,是對偶的最高水平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望嶽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杜甫的哪些詩有對偶句
5樓:韋之斯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氣勢恢弘,千古流傳的名句呵!
6樓:冷月い冰凌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7樓:李子云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關於杜甫詩中的對偶句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9樓:匿名使用者
多了去了
敢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建議你找一本杜甫詩集
10樓:七七奶奶
只要是律詩,頷聯、頸聯(
二、三聯)都是嚴格對偶
所以看到杜甫的律詩就注意一下
11樓:維杏
是杜甫的哪首詩啊?
把問題說清楚
杜甫詩裡的對偶句10句
12樓:匿名使用者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最能體現杜甫愛國情節的詩,快,急需
13樓:瓶頸妖精
對 雪杜甫戰哭多新鬼, 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 急雪舞迴風。
瓢棄樽無綠, 爐存火似紅。
數州訊息斷, 愁坐正書空。
杜甫這首詩是在被安祿山佔領下的長安寫的。長安失陷時,他逃到半路就被叛軍抓住,解回長安。幸而安祿山並不怎麼留意他,他也設法隱蔽自己,得以儲存氣節;但是痛苦的心情,艱難的生活,仍然折磨著詩人。
在寫這首詩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領唐軍在陳陶斜和青阪與敵人作車戰,大敗,死傷幾萬人。訊息很快就傳開了。詩的開頭——「戰哭多新鬼」,正暗點了這個使人傷痛的事實。
房琯既敗,收復長安暫時沒有希望,不能不給詩人平添一層愁苦,又不能隨便向人傾訴。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見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獨老翁」,就用一「獨」字,以見環境的險惡。
三、四兩句——「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正面寫出題目。先寫黃昏時的亂雲,次寫旋風中亂轉的急雪。這樣就分出層次,顯出題中那個「對」字,暗示詩人獨坐斗室,反覆愁吟,從亂雲欲雪一直呆到急雪迴風,滿懷愁緒,彷彿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
接著寫詩人貧寒交困的景況。「瓢棄樽無綠」,葫蘆,古人詩文中習稱為瓢,通常拿來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壺而口大,盛酒器。
句中以酒的綠色代替酒字。詩人困居長安,生活非常艱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
葫蘆早就扔掉,樽裡空空如也。「爐存火似紅」,也沒有柴火,剩下來的是一個空爐子。這裡,詩人不說爐中沒有火,而偏偏要說有「火」,而且還下一「紅」字,寫得好象爐火熊熊,滿室生輝,然後用一「似」字點出幻境。
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爐中只存灰燼,由於對溫暖的渴求,詩人眼前卻出現了幻象:爐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紅。這樣的無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寫,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詩人此時內心世界的隱祕。
這是在一種渴求滿足的心理驅使下出現的幻象。這樣來刻畫嚴寒難忍,比之「爐冷如冰」之類,有著不可以擬的深度。因為它不僅沒有侷限於對客觀事物的如實描寫,而且融進了詩人本身的主觀情感,恰當地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做到了既有現實感,又有浪漫感。
末後,詩人再歸結到對於時局的憂念。至德元載至二載(756ˉ757),唐王朝和安祿山、史思明等的戰爭,在黃河中游一帶地區進行,整個形勢對唐軍仍然不利。詩人陷身長安,前線戰況和妻子弟妹的訊息都無從獲悉,所以說「數州訊息斷」,而以「愁坐正書空」結束全詩。
「書空」是晉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划著字。這首詩表現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哀江頭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訊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祿山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虜至長安。
次年寫此詩。詩旨在哀悼貴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當年行幸江頭以為題。
詩的開首先寫作者潛行曲江,憶昔日此地的繁華,而今卻蕭條零落,進而追憶貴妃生前遊幸曲江的盛事。再轉入敘述貴妃歸天,玄宗上蜀,生離死別的悲慘情景。
全詩以「哀」字為核心。開篇第一句「吞聲哭」,就創造出強烈的藝術氛圍,接著寫春日潛行是哀,睹物傷懷還是哀,最後,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表現。「哀」字為題,以「哀」統領全面,籠罩全篇,沉鬱頓挫,意境深遠。
全詩的這種「哀」情,是複雜的,深沉的。詩人在表達出真誠的愛國激情的同時,也流露了對蒙難君王的傷悼。因此,我們說全詩是對國破家亡的深切巨慟、是李唐盛世的輓歌,也是國勢衰微的悲歌。
詩的結構波折跌宕,紆曲有致。以「哀」起寫,事事是哀。哀極生樂,寫李、楊極度佚樂生活;又樂極生悲,寫人死國亡,把哀慟推向高潮。
這種由眼前到回憶,由回憶到現實的過程描述,給人造成一種波瀾起伏,紆曲難伸,愁腸百結的感覺,情深情長,悽切哀憫,含隱無窮,讀之令人肝腸寸斷。
14樓: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5樓:幽若嵐兮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詩雖然山河還在但國家殘破,儘管春歸京城卻草木叢生。
可怕的戰亂使我無比痛苦,看見美麗花兒會迸出淚水。
和妻兒離別叫我萬分怨恨,聽到悅耳的鳥鳴聲也暗自心驚。
如今已是三月,戰火依然不停,交通完全隔絕,家信要值萬金。
愁白了的頭髮越抓便掉得越快,稀疏短髮連簪子都已插不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題解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前一年冬,唐軍在洛陽附近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等地。廣德元年正月,叛軍首領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殺,延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至此平息。
在戰亂中漂泊受難、飽經滄桑,正流離於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的杜甫,聽到這個訊息,驚喜欲狂,心中激盪,難以自抑,狂喜之餘,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
句解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劍南一帶忽然傳來官軍收復薊北的喜訊,初聞此訊,我止不住熱淚滾滾,灑滿了衣裳。首聯恰切而逼真地反映出詩人當時的心理,感人至深。多少年動盪流離的生活,多少個憂愁悽苦的長夜,多少軍民的浴血奮戰,就要結束了;多少年的日思夜盼,終於實現了,怎能不教人喜極而泣?
「忽傳」,表現捷報來得突然,如春雷乍響,驚喜的洪流,衝開鬱積已久的感情閘門。「劍外」,即劍門關(劍閣)以南地區的蜀中(今四川境內),唐朝置劍南道,治所在成都。「薊北」,唐時的幽、薊二州一帶(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軍的老巢。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回過頭看著妻子兒女,她們臉上的愁雲已經一掃而光;胡亂地收捲起一堆詩書,我欣喜得簡直要發狂!頷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又一高峰。「卻看」,即回頭看。
當自己悲喜交集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漫卷」,是一種無目的、下意識的動作。動亂結束,第一個長期深藏在心裡的願望自然冒出來:
從此可以回鄉,過上安定的日子。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散亂的詩書捲起來,詩人未必真的要立刻收拾行李,只是情不自禁,渴盼早歸的自然流露。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滿頭白髮的我,要放聲高歌,還要縱情飲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啟程迴歸故鄉。頸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並轉入極欲回鄉的心情。放歌、縱酒是狂喜的具體表現。
青春、還鄉是詩人的設想。「白首」,一作白日。如果作「白日」,就與下句中的「青春」顯得重複,故作「白首」較好。
「青春」,指春季。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立即乘船從巴峽啟程,順水穿過巫峽,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陽,旋即又由陸路直奔故鄉洛陽。尾聯就還鄉作進一步抒寫,展望中的旅程是多麼美好,又是多麼平易坦蕩。實際上,從劍外到洛陽,路途很遠,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四處相距也不近,但在歸心似箭的詩人筆下,簡直就像朝發夕至那麼容易、那麼快速。
這一聯包含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複,也就有了一瀉千里的氣勢。
「巴峽」,指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上游峽谷,非巴東三峽。「巫峽」,在今四川巫山縣東,長江三峽之一。「襄陽」,今湖北襄樊市,杜甫祖籍在此。
從襄陽到洛陽,要改走陸路,所以用「向」字。「洛陽」,今屬河南。杜甫籍貫河南鞏縣,三歲時移居洛陽,故常以洛陽為故鄉。
句後作者原注:「餘田園在東京。」東京即洛
杜甫的絕句這首詩運用了哪幾個對偶手法?
16樓:匿名使用者
bai1、兩個對一行,黃
du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窗含zhi對門泊,西嶺對dao東吳,千秋雪專對萬里船。屬這首絕句採用一句一景兩兩對仗的寫法,使作品起來十分流暢自 然,一點兒也沒有雕琢之感。
2、原文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3、譯文
兩隻黃鸝在柳枝上鳴叫,
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視窗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里迢迢開來的船隻。
4、簡析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絕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心情愉快所作。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後兩句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
杜甫詩望月體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詩文賞析 天寶十五載 756 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 今陝西富縣 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 今屬寧夏 杜甫便於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 今延安 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當時叛軍勢...
誰知道杜甫《登高》的詩?杜甫的詩《登高》全詩是什麼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的詩 登高 全詩是什麼 杜甫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
杜甫的送別詩,杜甫寫過什麼送別詩
火炎炎燚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一 二聯能看出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第四聯能看出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