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與 yú
(1) 與 yú
(2) 同「歟」 [same as 「歟」]
二、與 yǔ
1、〈動〉
(1) (會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來,表示賜予別人東西。「與」,從與,從舁( yú ),共同抬起,與,給予。合起來表偕同、朋友。本義:賜予,施予,給予)
(2) 又
如:贈與(贈給);交與(交給);與人方便;與受同科(行賄和**的人受到同等的處罰);與虎添翼(給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給力量或才能很強的以助力,使其更強)
(3) 交往;交好 [get along with;be friendly with]
如:相與(彼此往來;相互)
(4) 獎賞 [reward],如:與獎;與津貼
(5) 幫助;援助 [help]
如:與助(贊助);與點(謂孔子讚賞曾點的想法。後用以指長者的贊助)
(6) 隨從;隨著 [follow]
如:與世推移(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與世沉浮(隨波逐流);與時偕行(變通逐時)
(7) 合乎 [conform with]。如:與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與地(凡合乎地道者,則得地利);與天(凡合乎天道者,則得天助)
(8) 等候,等待 [wait] 如:歲不我與
(9) 允許 [permit],如:與告(准假)
(10) 交付,償還 [pay],如:與利息
(11) 親近 [be friend with]
2、〈名〉
(1) 黨與;朋黨 [clique]
(2) 盟國,友邦 [allied country],如:與國(盟國;友邦)
(3) 類;同類 [kind]
3、〈介〉
(1) 跟;和;及 [with;to],如:這所房子與你剛才看過的那一所完全一樣。
(2) 為,替 [for]。如:與我想想
(3) 離開 [from]。如:與世隔絕;與眾不同
(4) 對於;於 [to]
4、《連》
和;同 [and]。如:父親與母親;人群是何等興奮與激動;成與不成,在此一舉。
5、〈助〉
(1) 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嗎
三、與 yù
〈動〉參與 [take part in]
2樓:落第第第才子
與:一、連詞
1.連線詞與詞、片語與片語,表示並列。可譯為「和」,或仍作「與」。 例:屈平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屈原列傳》)
2.連線詞與詞、片語與片語,從對舉中表示選擇。可譯為「或者」「還是」等。 例: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孫子兵法·謀攻》)
二、介詞
「與」和它的賓語一起用在動詞前作狀語。
1.表示施動者在發出動作行為是所涉及的物件。可譯為「和」「跟」「同」等。 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按:現代漢語中「與」的賓語一般不能省略;但在古代漢語中,常可省略,例: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鄒忌諷齊王納諫》)。可以理解為「(鄒忌)與(客)坐談」。
2.表示比較的物件。可譯為「跟……(相比)」「同……(相比)」等。 例: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報任安書》)
3.表示施動者發出動作以後所受益的物件。可譯為「為」「替」等。有時受益的物件可承上文而省略。 例:①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史記·陳涉世家》)
4.表示施動者在發出動作行為時所伴隨的條件。可譯為「隨」,或仍作「與」。 例: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報任安書》)
5.表示對賓語所表示人、事、物的處置或使令。可譯為「將」「把」「使」等。這種用法唐宋期間較多見,在現代漢語中已不見此種用法。
例: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白居易集·新制綾襖成》)
三、副詞
通「舉」,用在謂語前,表示在某一範圍內沒有例外。可譯為「全」「都」等。 例: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史記·陳涉世家》)
四、語氣詞
1.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有舒緩語氣以引起下文的作用,常常幾個「與」字排比運用。可譯為「嗎」「麼」等。 例: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2.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感嘆或反問。可譯為「嗎」「吧」「呢」等。
例:①對曰:然則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
②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齊桓晉文之事》)
五、〈動詞〉
(1) 參與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禮運·大同》
3樓:肖夢玉資群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
」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文言文裡的與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與:與 yǔ
名詞義:
1、黨與;朋黨。
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說文》
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史記》
群臣連與成朋。——《漢書》
2、盟國;友邦。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疆奪之地。——《荀子》
3、類;同類。
夫禮之立成者為飫,昭明光節而已,少曲與焉。——《國語》
與:與 yǔ
介詞義:
1、跟;和;及。
與臣而將四矣。——《戰國策·魏策》
孰與君少長。——《史記·項羽本紀》
與城為殉。——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為;替。
3、離開。如與世隔絕、與眾不同
4、對於;於。
君之始入京也,與言皇上無權…君不之信。——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與:與 yǔ
連詞義:
1、和;同。
動詞義:
1、贊同。
與:與 yú
1、同「歟」。多用於輕微的疑問。嗎。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然則師愈與?——《論語·先進》
豈非士之願與?——《史記·蔡澤傳》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戰國策·魏策》
與:與 yù
動詞義:
1、參與。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禮運·大同》
懷嬴與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蹇叔之子與師。(與師;參軍作戰。)——《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與」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5樓:熱詞課代表
qaq為網路詞語,是一種表情,網路**裡常用,是哭的意思。qaq表示悲傷等,qaq有什麼梗?
6樓:仍然空空如也
與」在古文中的意思有:
(1)賜予。
例句: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我帶著一對白璧,準備獻給項羽大王,一對玉斗,準備獻給亞父范增,,剛好遇上他生氣,以不給獻給他,請你代我獻給他吧.
(2)給予。
例句:取與者,義之表也。——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白話譯文:一個人如何取捨,是體會他道義的標誌。
(3)結交。
例句: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北宋·蘇洵《六國論》
白話譯文: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
(4)黨與;朋黨;同類。
例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宋·張載《西銘
白話譯文: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姊妹,而萬物皆與我為同類。
(5)跟;和;及。
例句:與臣而將四矣。——戰國 劉向《戰國策·魏策》
白話譯文:和我在一起的有四個將士。
(6)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
例句:求之與?抑與之與?——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
白話譯文:孔子的請求,是不是與別人的請求不一樣呢?
(7)參與。
例句:蹇叔之子與師。——戰國 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白話譯文:蹇叔的孩子一同參軍作戰。
(8)同「歟」,作疑問。
例句:其可怪也與?——唐 韓愈《師說》
白話譯文:難道值得奇怪嗎。
(9)通「舉」,推舉,選舉。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先秦 戴聖《禮記》
白話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
7樓:喵喵喵
1、賜予。
例句: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我帶著一對白璧,準備獻給項羽大王,一對玉斗,準備獻給亞父范增,,剛好遇上他生氣,以不給獻給他,請你代我獻給他吧.
2、給予。
例句: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 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白話譯文: 有個姓張的藏書很多,去借不給,回來後那種借書的情形出現在夢中。
3、結交。
例句:抑以斯人不足與而有取於鬆也。—— 明·宋濂《看鬆庵記》
白話譯文:認為那些世俗之人不值得交往,而只能從松樹那裡取得他期待的品質呢。
4、跟;和;及。
例句:孰與君少長。——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您和他比,誰年紀更大呢?
5、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
例句:然則師愈與?——春秋末期孔子及其**·《論語·先進》
白話譯文:如此說來,是不是顓孫師要好一些呢
6、參與。
例句:蹇叔之子與師。——戰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白話譯文:蹇叔的孩子一同參軍作戰。
8樓:匿名使用者
1、同「歟」 [same as 「歟」]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
白話釋義:要求的和?抑制與之和?
2、交往;交好 [get along with;be friendly with]
孰能相與無相與。——《莊子·大宗師》
白話釋義:誰能彼此沒有相互。
3、獎賞 [reward]
上以功勞與,**戰;上以《詩》《書》與,**學問。——《商君書》
白話釋義:上把功勞和,人民戰爭;上以《詩》、《書》和,人民學習。
4、幫助;援助 [help]
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戰國策·齊策》
白話釋義:你不與勝利的,而與不好的。
組詞如下:
與其、給與、付與、與聞、參與、施與、與共、與會、相與、舍與、贈與、右與、課與、其與、嘉與、弗與、猶與、何與、權與、行與、優與、錫與、與麼、增與、過與、旉與、與能、與點、與助、賜與、
擴充套件資料
字形演變
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與,賜予也。一勺為與。此與,與同。
白話版《說文解字》:與,賜予。「一」、「勺」會義成「與」字。這個字與「與」字含義相同。
組詞解釋:
1、與其:連詞。在比較兩件事或兩種情況的利害得失而表示有所取捨時,「與其」用在捨棄的一面。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錯了,與其說我怕你,不如說我怕我自己。」
2、給與:亦作「 給予 」。使對方有所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早年結婚,身體孱弱,小地方看去,他絕頂聰明,然而他給予人的卻是那麼一種沉滯的懶怠之感。」
3、付與:交給:將貸款~對方。
4、與聞:謂參與其事並且得知內情。
魯迅 《華蓋集·我觀北大》:「據一位教授的名論,則『教一兩點鐘的講師』是不配與聞校事的,而我正是教一點鐘的講師。」
5、參與:亦作「 參預 」。亦作「 參豫 」。預聞而參議其事;介入,參加。
懶婦這篇古文的意思,《狼》這篇古文的意思
大意 一個婦人特別懶,平時家裡什麼事情都是丈夫在做,她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天,丈夫要出門,五天後才能回來,擔心她太懶以至於捱餓,就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婦人脖子上,夠她五天吃的了,於是放心出門而去。等丈夫回到家,婦人已餓死三天了。丈夫很驚訝,進房一看,套在脖子上的麵餅只是吃了嘴前面的一塊,其他的...
古文,傷仲永,全文意思,就的古文意思
佳人醉月 譯文金溪縣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 紙 墨 筆 硯等 有一天 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 感到 很詫異,從鄰家借來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的意思是贍養父母 與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傳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
也 在古文中的意思,在古文中「也」有哪些意思
天涯蝶舞之星劫 也y 副 象形。邨的本字。本義 羹魁柄 亦表示同樣 also too aswell either 如 我高興,你也高興 也可以 也是 疊用,強調兩事並列或對等 aswellas 如 她會打籃球,也會打網球 表示轉折或讓步 even 如 即使失敗十次,他也不灰心表示委婉。如 我也只好如...